广东粤嘉电力有限公司
热工模拟量控制系统(MCS)定期扰动试验
方案
批准:胡再新
审核:黄伟国 钟浩浩
编写: 黄伟国 罗文元 陈姗
2008年4月
目 录
汽包水位调节系统(单冲量)内扰试验方案 .............................. 1
汽包水位调节系统(单冲量)定值扰动试验方案 .......................... 3
汽包水位调节系统(电泵三冲量)内扰试验方案 .......................... 5
汽包水位调节系统(电泵三冲量)定值扰动试验方案 ...................... 7
A侧一级过热汽温调节系统内扰试验方案 ............................... 10
A侧一级过热汽温调节系统定值扰动试验方案 ........................... 13
B侧一级过热汽温调节系统内扰试验方案 ............................... 16
B侧一级过热汽温调节系统定值扰动试验方案 ........................... 19
A侧二级过热汽温调节系统内扰试验方案 ............................... 22
A侧二级过热汽温调节系统定值扰动试验方案 ........................... 25
B侧二级过热汽温调节系统内扰试验方案 ............................... 28
B侧二级过热汽温调节系统定值扰动试验方案 ........................... 31
A侧再热汽温调节系统内扰试验方案 ................................... 34
A侧再热汽温调节系统定值扰动试验方案 ............................... 37
B侧再热汽温调节系统内扰试验方案 ................................... 40
B侧再热汽温调节系统定值扰动试验方案 ............................... 43
炉膛压力调节系统定值扰动试验方案 ................................... 46
送风调节系统定值扰动试验方案 ....................................... 49
一次风母管压力调节系统定值扰动试验方案 ............................. 52
A磨煤机入口风量调节系统定值扰动试验方案 ........................... 55
A磨煤机出口温度调节系统定值扰动试验方案 ........................... 58
B磨煤机入口风量调节系统定值扰动试验方案 ........................... 61
B磨煤机出口温度调节系统定值扰动试验方案 ........................... 64
协调控制系统负荷扰动(7MW/MIN)试验方案 ............................ 67
协调控制系统负荷扰动(21MW/MIN)试验方案 ............................. 71
除氧器水位调节系统定值扰动试验方案 ................................. 74
凝汽器水位调节系统定值扰动试验方案 ................................. 76
汽机轴封压力调节系统定值扰动试验方案 ............................... 78
高加水位调节系统定值扰动试验方案 ................................... 80
低加水位调节系统定值扰动试验方案 ................................... 82
附录 记录表格样式 ................................................. 83
粤嘉电力有限公司机组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方案
汽包水位调节系统(单冲量)内扰试验方案
1 试验项目
汽包水位调节系统(给水旁路调整门)内扰试验。
2 试验目的
检验低负荷(0%—25%ECR)时单冲量水位调节系统(给水泵出口旁路调节门)的调节品质。
3 试验仪器及数据记录
a) 试验设备:工程师站1台,操作员站1台。
b) 记录参数:机组负荷,选择后的汽包水位,汽包水位设定值,旁路调节门开度及指令。
4 试验条件
a) 锅炉运行正常,机组负荷30MW;
b) 给水泵出口旁路为正常运行状态;
c) 汽包电接点水位信号运行正常,指示准确;
d) 汽包水位相关保护装置投入运行;
e) M/A操作站工作正常,跟踪信号正确,无切手动信号;
f) 给水泵最小流量再循环控制及保护系统随对应给水泵投入运行。
5 试验步骤
a) 投入给水旁路自动。
b) 运行人员将汽包水位调整到-30—-40mm,并稳定5—10分钟。
c) 运行人员将给水旁路切至手动,并迅速增加给水旁路门开度15%后重新将给水旁路门投入自动。
d) 热控专业试验人员同时计算给水流量恢复到扰动前的值的时间,并打印记录曲线。
共 115 页 第 1 页
粤嘉电力有限公司机组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方案
6 质量指标
a) 在25%负荷以下单冲量方式运行时,汽包水位允许动态偏差为±80mm; b) 锅炉稳定运行时,控制系统的执行机构不应频繁动作;
c) 内扰:当给水流量扰动(额定负荷的15%~20%)时,给水流量的恢复时间应小于30s。。
7 安全措施
a) 试验正式开始前将试验方案发至各相关部门;
b) 试验前由生产经营部生技分部组织与试验人员详细讨论试验方案; c) 试验过程中参加试验人员听从当值值长的统一指挥;
d) 建议在扰动试验时增加一名运行人员,一人负责操作,一人负责监视。
e) 在扰动试验过程中,请运行人员密切注意与汽包水位相关的系统(如除氧器水位、凝汽器水位等)的状态。
f) 试验过程中如遇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的不安全因素应立即终止试验。 g) 发生以下情况时,运行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将给水调节系统切至手动: ── 给水压力低于允许最低压力;
── 锅炉负荷稳定工况下,汽包水位超过报警值;
── 给水自动控制系统发生故障。
h) 试验后水位调节系统参数与状态恢复原运行方式。
8 试验分工
a) 指挥:当值值长;
b) 操作:当值运行人员;
c) 记录曲线设定:维修部热控分部;
d) 参数记录:热控专业试验人员;
e) 配合:维修部热控分部负责;
f) 主持及资料汇总:热控专业。
9 时间安排
200 年 月 日 时~ 月 日 时。
共 115 页 第 2 页
粤嘉电力有限公司机组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方案
汽包水位调节系统(单冲量)定值扰动试验方案
1 试验项目
汽包水位调节系统(给水调整门)水位设定值扰动试验。
2 试验目的
检验低负荷(0%—25%ECR)时单冲量水位调节系统(给水泵出口旁路调节门)的调节品质。
3 试验仪器及数据记录
a) 试验设备:工程师站1台,操作员站1台。
b) 记录参数:机组负荷,选择后的汽包水位,汽包水位设定值,旁路调节门开度及指令。
4 试验条件
a) 锅炉运行正常,机组负荷30MW;
b) 给水泵出口旁路为正常运行状态;
c) 汽包电接点水位信号运行正常,指示准确;
d) 汽包水位相关保护装置投入运行;
e) M/A操作站工作正常,跟踪信号正确,无切手动信号;
f) 给水泵最小流量再循环控制及保护系统随对应给水泵投入运行。
5 试验步骤
a) 运行人员将给水旁路门投入自动。
b) 运行人员将汽包水位设定值调整到-30mm,并等待汽包水位稳定5—10分钟。 c) 运行人员将汽包水位设定值快速提高40mm。
d) 等待汽包水位过渡到稳定值,并稳定5—10分钟。
e) 热控人员记录水位最大动态偏差、过渡时间等参数,并打印记录曲线。 f) 运行人员将汽包水位设定值快速降低40mm。
共 115 页 第 3 页
粤嘉电力有限公司机组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方案
g) 等待汽包水位过渡到稳定值,并稳定5—10分钟。
h) 热控人员记录水位最大动态偏差、过渡时间等参数,并打印记录曲线。 6 质量指标
a) 在25%负荷以下单冲量方式运行时,汽包水位允许动态偏差为±80mm; b) 锅炉稳定运行时,控制系统的执行机构不应频繁动作;
c) 定值扰动:当水位定值改变40mm时,控制系统衰减率Ψ=0.7~0.8、稳定时间(水位恢复到给定值上的允许偏差范围内的时间)为:小于2min。水位应在2min内稳定在新的给定值(水位恢复到给定值的±25mm范围内的时间)。
7 安全措施
a) 试验正式开始前将试验方案发至各相关部门;
b) 试验前由生产经营部生技分部组织与试验人员详细讨论试验方案; c) 试验过程中参加试验人员听从当值值长的统一指挥;
d) 建议在扰动试验时增加一名运行人员,一人负责操作,一人负责监视。
e) 在扰动试验过程中,请运行人员密切注意与汽包水位相关的系统(如除氧器水位、凝汽器水位等)的状态。
f) 试验过程中如遇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的不安全因素应立即终止试验。 g) 发生以下情况时,运行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将给水调节系统切至手动: ── 给水压力低于允许最低压力;
── 锅炉负荷稳定工况下,汽包水位超过报警值;
── 给水自动控制系统发生故障。
h) 试验后水位调节系统参数与状态恢复原运行方式。
8 试验分工
a) 指挥:当值值长;
b) 操作:当值运行人员;
c) 记录曲线设定:维修部热控分部;
d) 参数记录:热控专业试验人员;
e) 配合:维修部热控分部负责;
f) 主持及资料汇总:热控专业。
9、时间安排
200 年 月 日 时~ 月 日 时。
共 115 页 第 4 页
粤嘉电力有限公司机组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方案
汽包水位调节系统(电泵三冲量)内扰试验方案
1 试验项目
汽包水位调节系统(电泵三冲量)给水流量内扰动试验。
2 试验目的
检验低负荷(25%—80%ECR)时汽包水位调节系统(电动给水泵转速调节)在内扰作用下的调节品质。
3 试验仪器及数据记录
a) 试验设备:工程师站1台,操作员站1台。
b) 记录参数:机组负荷,选择后的汽包水位,汽包水位设定值,给水流量,主汽流量,给水泵勺管开度及指令。
4 试验条件
a) 锅炉运行正常,机组负荷80MW;
b) 电泵运行,主给水管路为正常运行状态;
c) 汽包电接点水位信号运行正常,指示准确;
d) 汽包水位相关保护装置投入运行;
e) M/A操作站工作正常,跟踪信号正确,无切手动信号;
f) 给水泵最小流量再循环控制及保护系统随对应给水泵投入运行。
5 试验步骤
a) 投入给水泵勺管自动。
b) 运行人员将汽包水位设定值调整到-30mm,并等待测量值稳定5—10分钟。 c) 运行人员将电泵勺管切至手动,并迅速增加给水流量350 t/h后重新将电泵勺管投入自动。
d) 热控专业试验人员同时计算给水流量恢复到扰动前的值的时间,并打印记录曲线。
共 115 页 第 5 页
粤嘉电力有限公司机组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方案
6 质量指标
a) 控制系统正常工作时,给水流量应随蒸汽流量迅速变化;在汽包水位正常时,给水流量与蒸汽流量应基本相等;
b) 锅炉稳定运行时,汽包水位允许偏差应为±50mm;
c) 锅炉稳定运行时,控制系统的执行机构不应频繁动作;
d) 内扰:当给水流量扰动(额定负荷的15%~20%)时,给水流量的恢复时间应小于30s;
7 安全措施
a) 试验正式开始前将试验方案发至各相关部门;
b) 试验前由生产经营部生技分部组织参加试验人员详细讨论试验方案; c) 试验过程中参加试验人员听从当值值长的统一指挥;
d) 试验过程中如遇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的不安全因素应立即终止试验。 e) 建议在扰动试验时增加一名运行人员,一人负责操作,一人负责监视。
f) 在扰动试验过程中,请运行人员密切注意与汽包水位相关的系统(如除氧器水位、凝汽器水位等)的状态。
g) 发生以下情况时,运行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将给水调节系统切至手动: ── 给水压力低于允许最低压力;
── 锅炉负荷稳定工况下,汽包水位超过报警值;
── 给水自动控制系统发生故障。
h) 试验后水位调节系统参数与状态恢复原运行方式。
8 试验分工
a) 指挥:当值值长;
b) 操作:当值运行人员;
c) 记录曲线设定:维修部热控分部;
d) 参数记录:热控专业试验人员;
e) 配合:维修部热控分部负责;
f) 主持及资料汇总:热控专业。
9 时间安排
200 年 月 日 时~ 月 日 时。
共 115 页 第 6 页
粤嘉电力有限公司机组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方案
汽包水位调节系统(电泵三冲量)定值扰动试验方案 1 试验项目
汽包水位调节系统(电泵三冲量)水位设定值扰动试验。
2 试验目的
检验中负荷(25%—80%ECR)时汽包水位调节系统(电动给水泵转速调节)在定值扰动作用下的调节品质。
3 试验仪器及数据记录
a) 试验设备:工程师站1台,操作员站1台。
b) 记录参数:机组负荷,选择后的汽包水位,汽包水位设定值,给水流量,主汽流量,给水泵勺管开度及指令。
4 试验条件
a) 锅炉运行正常,机组负荷80MW。
b) 电泵运行,主给水管路为正常运行状态。
c) 汽包电接点水位信号运行正常,指示准确。
d) 汽包水位相关保护装置投入运行。
e) M/A操作站工作正常,跟踪信号正确,无切手动信号。
f) 给水泵最小流量再循环控制及保护系统随对应给水泵投入运行。
5 试验步骤
a) 投入电泵勺管自动。
b) 运行人员将汽包水位调整到-30mm,并等待汽包水位稳定5—10分钟。 c) 运行人员将汽包水位设定值快速提高40mm。
d) 等待汽包水位过渡到稳定值,并稳定5—10分钟。
e) 热控人员记录水位最大动态偏差、过渡时间等参数,并打印记录曲线。 f) 运行人员将汽包水位设定值快速降低40mm。
共 115 页 第 7 页
粤嘉电力有限公司机组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方案
g) 等待汽包水位过渡到稳定值,并稳定5—10分钟。
h) 热控人员记录水位最大动态偏差、过渡时间等参数,并打印记录曲线。 6 质量指标
a) 控制系统正常工作时,给水流量应随蒸汽流量迅速变化;在汽包水位正常时,给水流量与蒸汽流量应基本相等;
b) 锅炉稳定运行时,汽包水位允许偏差应为±50mm;
c) 锅炉稳定运行时,控制系统的执行机构不应频繁动作;
d) 内扰:当给水流量扰动(额定负荷的15%~20%)时,给水流量的恢复时间应小于30s;
e) 定值扰动:当水位定值改变40mm时,控制系统衰减率Ψ=0.7~0.8、稳定时间(水位恢复到给定值上的允许偏差范围内的时间)为:小于2min。水位应在2min内稳定在新的给定值(水位恢复到给定值的±25mm范围内的时间)。
7 安全措施
a) 试验正式开始前将试验方案发至各相关部门;
b) 试验前由生产经营部生技分部组织参加试验人员详细讨论试验方案; c) 试验过程中参加试验人员听从当值值长的统一指挥;
d) 试验过程中如遇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的不安全因素应立即终止试验。 e) 建议在扰动试验时增加一名运行人员,一人负责操作,一人负责监视。
f) 在扰动试验过程中,请运行人员密切注意与汽包水位相关的系统(如除氧器水位、凝汽器水位等)的状态。
g) 发生以下情况时,运行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将给水调节系统切至手动: ── 给水压力低于允许最低压力;
── 锅炉负荷稳定工况下,汽包水位超过报警值;
── 给水自动控制系统发生故障。
h) 试验后水位调节系统参数与状态恢复原运行方式。
8 试验分工
a) 指挥:当值值长;
b) 操作:当值运行人员;
c) 曲线设定:维修部热控分部;
d) 参数记录:热控专业试验人员;
e) 配合:维修部热控分部负责;
共 115 页 第 8 页
粤嘉电力有限公司机组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方案
f) 主持及资料汇总:热控专业。
9 时间安排
200 年 月 日 时~ 月 日 时。
共 115 页 第 9 页
粤嘉电力有限公司机组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方案
A侧一级过热汽温调节系统内扰试验方案
1 试验项目
A侧一级过热汽温调节系统减温水流量内扰试验。
2 试验目的
检验A侧一级过热汽温调节系统的调节品质。
3 试验仪器及数据记录
a) 试验设备:工程师站1台,操作员站1台。
b) 记录参数:机组负荷,A侧一级过热汽温,A侧一级过热汽温设定值,A侧一级减温器后汽温,A侧一级减温调节门指令及开度。
4 试验条件
a) 锅炉运行正常,机组负荷在在70%ECR-100%ECR范围内,且负荷稳定; b) 主蒸汽各级温度、再热汽温度指示准确;
c) 减温水调节门有足够的调节裕量;
d) M/A操作站工作正常,跟踪信号正确,无切手动信号。
5 试验步骤
a) 投入A侧一级过热汽温调节系统自动。
b) 运行人员将A侧一级汽温设定值和测量值稳定在正常值的高限,并维持10—20分钟。
c) 运行人员将A侧一级过热汽温调节系统切至手动,并迅速增加减温水流量10%(额定值)后重新将A侧一级过热汽温调节系统投入自动。
d) 热控专业试验人员同时计算减温水流量恢复到扰动前的值的时间,并打印记录曲线。
共 115 页 第 10 页
粤嘉电力有限公司机组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方案
6 质量指标
a) 锅炉稳定运行时,过热蒸汽温度允许偏差为:±4℃。
b) 执行器不应频繁动作。
c) 内扰:减温水扰动10%时,过热汽温从投入自动开始到扰动消除时的过渡过程时间应不大于2min;
d) 定值扰动:过热汽温给定值改变±4℃时,控制系统衰减率Ψ=0.75~1、稳定时间为:小于12min。
e) 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负荷变动速率小于或等于1%ECR/min时,过热汽温最大偏差不应超过±4℃;
f) 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负荷变动速率小于或等于3%ECR/min时,过热汽温最大偏差不应超过±8℃;
7 安全措施
a) 试验正式开始前将试验方案发至各相关部门;
b) 试验前由生产经营部生技分部组织参加试验人员详细讨论试验方案;
c) 试验过程中参加试验人员听从当值值长的统一指挥;
d) 建议在试验过程中增加一名运行人员,一人操作,一人监视。
e) 试验过程中如遇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的不安全因素应立即终止试验。
f) 发生以下情况时,运行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将调节系统切至手动:
── 锅炉稳定运行时,过热汽温超出报警值;
── 减温水调节门已全开,而汽温仍继续升高或减温水调节门已全关,而汽温仍继续下降;
── 控制系统工作不稳定,减温水流量大幅度波动,汽温出现周期性不衰减波动; ── 减温水调节门内漏流量大于其最大流量的15%;
── 锅炉运行不正常,过热汽温低于额定值。
g) 试验后水位调节系统参数与状态恢复原运行方式。
8 试验分工
a) 指挥:当值值长;
b) 操作:当值运行人员;
c) 记录曲线设定:维修部热控分部;
d) 参数记录:热控专业试验人员;
e) 配合:维修部热控分部负责;
f) 主持及资料汇总:热控专业。
共 115 页 第 11 页
粤嘉电力有限公司机组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方案
9 时间安排
200 年 月 日 时~ 月 日 时。
共 115 页 第 12 页
粤嘉电力有限公司机组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方案
A侧一级过热汽温调节系统定值扰动试验方案
1 试验项目
A侧一级过热汽温调节系统汽温设定值扰动试验。
2 试验目的
检验A侧一级过热汽温调节系统的调节品质。
3 试验仪器及数据记录
a) 试验设备:工程师站1台,操作员站1台。
b) 记录参数:机组负荷,A侧一级过热汽温,A侧一级过热汽温设定值,A侧一级减温器后汽温,A侧一级减温调节门开度及指令。
4 试验条件
a) 锅炉运行正常,机组负荷在70%—100%ECR范围内;
b) 主蒸汽各级温度、再热汽温度指示准确;
c) 减温水调节门有足够的调节裕量;
d) M/A操作站工作正常,跟踪信号正确,无切手动信号。
5 试验步骤
a) 运行人员将A侧一级汽温稳定在正常值,并保持10—20分钟。
b) 运行人员将A侧一级汽温设定值快速降低4℃。
c) 等待A侧一级汽温过渡到稳定值,并稳定10—20分钟。
d) 热控人员记录A侧一级汽温最大动态偏差、过渡时间等参数,并打印记录曲线。
e) 运行人员将A侧一级汽温设定值快速增加4℃。
f) 等待A侧一级汽温过渡到稳定值,并稳定10—20分钟。
g) 热控人员记录A侧一级汽温最大动态偏差、过渡时间等参数,并打印记录曲线。
共 115 页 第 13 页
粤嘉电力有限公司机组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方案
6 质量指标
a) 锅炉稳定运行时,过热蒸汽温度允许偏差为:±4℃。
b) 执行器不应频繁动作。
c) 内扰:减温水扰动10%时,过热汽温从投入自动开始到扰动消除时的过渡过程时间应不大于2min;
d) 定值扰动:过热汽温给定值改变±4℃时,控制系统衰减率Ψ=0.75~1、稳定时间为:小于12min。
e) 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负荷变动速率小于或等于1%ECR/min时,过热汽温最大偏差不应超过±4℃;
f) 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负荷变动速率小于或等于3%ECR/min时,过热汽温最大偏差不应超过±8℃;
7 安全措施
a) 试验正式开始前将试验方案发至各相关部门;
b) 试验前由生产经营部生技分部组织参加试验人员详细讨论试验方案;
c) 试验过程中参加试验人员听从当值值长的统一指挥;
d) 建议在试验过程中增加一名运行人员,一人操作,一人监视。
e) 试验过程中如遇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的不安全因素应立即终止试验。
f) 发生以下情况时,运行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将调节系统切至手动:
── 锅炉稳定运行时,过热汽温超出报警值;
── 减温水调节门已全开,而汽温仍继续升高或减温水调节门已全关,而汽温仍继续下降;
── 控制系统工作不稳定,减温水流量大幅度波动,汽温出现周期性不衰减波动; ── 减温水调节门内漏流量大于其最大流量的15%;
── 锅炉运行不正常,过热汽温低于额定值。
g) 试验后水位调节系统参数与状态恢复原运行方式。
8 试验分工
a) 指挥:当值值长;
b) 操作:当值运行人员;
c) 记录曲线设定:维修部热控分部;
d) 参数记录:热控专业试验人员;
e) 配合:维修部热控分部负责;
f) 主持及资料汇总:热控专业。
共 115 页 第 14 页
粤嘉电力有限公司机组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方案
9 时间安排
200 年 月 日 时~ 月 日 时。
共 115 页 第 15 页
粤嘉电力有限公司机组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方案
B侧一级过热汽温调节系统内扰试验方案
1 试验项目
B侧一级过热汽温调节系统减温水流量内扰试验。
2 试验目的
检验B侧一级过热汽温调节系统的调节品质。
3 试验仪器及数据记录
a) 试验设备:工程师站1台,操作员站1台。
b) 记录参数:机组负荷,B侧一级过热汽温,B侧一级过热汽温设定值,B侧一级减温器后汽温,B侧一级减温调节门指令及开度。
4 试验条件
a) 锅炉运行正常,机组负荷在在70%ECR-100%ECR范围内,且负荷稳定; b) 主蒸汽各级温度、再热汽温度指示准确;
c) 减温水调节门有足够的调节裕量;
d) M/A操作站工作正常,跟踪信号正确,无切手动信号。
5 试验步骤
a) 投入B侧一级过热汽温调节系统自动。
b) 运行人员将B侧一级汽温设定值和测量值稳定在正常值的高限,并维持10—20分钟。
c) 运行人员将B侧一级过热汽温调节系统切至手动,并迅速增加减温水流量10%(额定值)后重新将B侧一级过热汽温调节系统投入自动。
d) 热控专业试验人员同时计算减温水流量恢复到扰动前的值的时间,并打印记录曲线。
共 115 页 第 16 页
粤嘉电力有限公司机组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方案
6 质量指标
a) 锅炉稳定运行时,过热蒸汽温度允许偏差为:±4℃。
b) 执行器不应频繁动作。
c) 内扰:减温水扰动10%时,过热汽温从投入自动开始到扰动消除时的过渡过程时间应不大于2min;
d) 定值扰动:过热汽温给定值改变±4℃时,控制系统衰减率Ψ=0.75~1、稳定时间为:小于12min。
e) 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负荷变动速率小于或等于1%ECR/min时,过热汽温最大偏差不应超过±4℃;
f) 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负荷变动速率小于或等于3%ECR/min时,过热汽温最大偏差不应超过±8℃;
7 安全措施
a) 试验正式开始前将试验方案发至各相关部门;
b) 试验前由生产经营部生技分部组织参加试验人员详细讨论试验方案;
c) 试验过程中参加试验人员听从当值值长的统一指挥;
d) 建议在试验过程中增加一名运行人员,一人操作,一人监视。
e) 试验过程中如遇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的不安全因素应立即终止试验。
f) 发生以下情况时,运行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将调节系统切至手动:
── 锅炉稳定运行时,过热汽温超出报警值;
── 减温水调节门已全开,而汽温仍继续升高或减温水调节门已全关,而汽温仍继续下降;
── 控制系统工作不稳定,减温水流量大幅度波动,汽温出现周期性不衰减波动; ── 减温水调节门内漏流量大于其最大流量的15%;
── 锅炉运行不正常,过热汽温低于额定值。
g) 试验后水位调节系统参数与状态恢复原运行方式。
8 试验分工
a) 指挥:当值值长;
b) 操作:当值运行人员;
c) 记录曲线设定:维修部热控分部;
d) 参数记录:热控专业试验人员;
e) 配合:维修部热控分部负责;
f) 主持及资料汇总:热控专业。
共 115 页 第 17 页
粤嘉电力有限公司机组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方案
9 时间安排
200 年 月 日 时~ 月 日 时。
共 115 页 第 18 页
粤嘉电力有限公司机组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方案
B侧一级过热汽温调节系统定值扰动试验方案
1 试验项目
B侧一级过热汽温调节系统汽温设定值扰动试验。
2 试验目的
检验B侧一级过热汽温调节系统的调节品质。
3 试验仪器及数据记录
a) 试验设备:工程师站1台,操作员站1台。
b) 记录参数:机组负荷,B侧一级过热汽温,B侧一级过热汽温设定值,B侧一级减温器后汽温,B侧一级减温调节门开度及指令。
4 试验条件
a) 锅炉运行正常,机组负荷在70%—100%ECR范围内;
b) 主蒸汽各级温度、再热汽温度指示准确;
c) 减温水调节门有足够的调节裕量;
d) M/A操作站工作正常,跟踪信号正确,无切手动信号。
5 试验步骤
a) 运行人员将B侧一级汽温稳定在正常值,并保持10—20分钟。
b) 运行人员将B侧一级汽温设定值快速降低4℃。
c) 等待B侧一级汽温过渡到稳定值,并稳定10—20分钟。
d) 热控人员记录B侧一级汽温最大动态偏差、过渡时间等参数,并打印记录曲线。
e) 运行人员将B侧一级汽温设定值快速增加4℃。
f) 等待B侧一级汽温过渡到稳定值,并稳定10—20分钟。
g) 热控人员记录B侧一级汽温最大动态偏差、过渡时间等参数,并打印记录曲线。
共 115 页 第 19 页
粤嘉电力有限公司机组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方案
6 质量指标
a) 锅炉稳定运行时,过热蒸汽温度允许偏差为:±4℃。
b) 执行器不应频繁动作。
c) 内扰:减温水扰动10%时,过热汽温从投入自动开始到扰动消除时的过渡过程时间应不大于2min;
d) 定值扰动:过热汽温给定值改变±4℃时,控制系统衰减率Ψ=0.75~1、稳定时间为:小于12min。
e) 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负荷变动速率小于或等于1%ECR/min时,过热汽温最大偏差不应超过±4℃;
f) 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负荷变动速率小于或等于3%ECR/min时,过热汽温最大偏差不应超过±8℃;
7 安全措施
a) 试验正式开始前将试验方案发至各相关部门;
b) 试验前由生产经营部生技分部组织参加试验人员详细讨论试验方案;
c) 试验过程中参加试验人员听从当值值长的统一指挥;
d) 建议在试验过程中增加一名运行人员,一人操作,一人监视。
e) 试验过程中如遇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的不安全因素应立即终止试验。
f) 发生以下情况时,运行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将调节系统切至手动:
── 锅炉稳定运行时,过热汽温超出报警值;
── 减温水调节门已全开,而汽温仍继续升高或减温水调节门已全关,而汽温仍继续下降;
── 控制系统工作不稳定,减温水流量大幅度波动,汽温出现周期性不衰减波动; ── 减温水调节门内漏流量大于其最大流量的15%;
── 锅炉运行不正常,过热汽温低于额定值。
g) 试验后水位调节系统参数与状态恢复原运行方式。
8 试验分工
a) 指挥:当值值长;
b) 操作:当值运行人员;
c) 记录曲线设定:维修部热控分部;
d) 参数记录:热控专业试验人员;
e) 配合:维修部热控分部负责;
f) 主持及资料汇总:热控专业。
共 115 页 第 20 页
粤嘉电力有限公司机组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方案
9 时间安排
200 年 月 日 时~ 月 日 时。
共 115 页 第 21 页
粤嘉电力有限公司机组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方案
A侧二级过热汽温调节系统内扰试验方案
1 试验项目
A侧二级过热汽温调节系统减温水流量内扰试验。
2 试验目的
检验A侧二级过热汽温调节系统的调节品质。
3 试验仪器及数据记录
a) 试验设备:工程师站1台,操作员站1台。
b) 记录参数:机组负荷,A侧二级过热汽温,A侧二级过热汽温设定值,A侧二级减温器后汽温,A侧二级减温调节门指令及开度。
4 试验条件
a) 锅炉运行正常,机组负荷在在70%ECR-100%ECR范围内,且负荷稳定; b) 主蒸汽各级温度、再热汽温度指示准确;
c) 减温水调节门有足够的调节裕量;
d) M/A操作站工作正常,跟踪信号正确,无切手动信号。
5 试验步骤
a) 投入A侧二级过热汽温调节系统自动。
b) 运行人员将A侧二级汽温设定值设定为542℃,并等待A侧二级出口汽温稳定10—20分钟。
c) 运行人员将A侧二级过热汽温调节系统切至手动,并迅速增加减温水流量10%(额定值)后重新将A侧二级过热汽温调节系统投入自动。
d) 热控专业试验人员同时计算减温水流量恢复到扰动前的值的时间,并打印记录曲线。
共 115 页 第 22 页
粤嘉电力有限公司机组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方案
6 质量指标
a) 锅炉稳定运行时,过热蒸汽温度允许偏差为:±4℃。
b) 执行器不应频繁动作。
c) 内扰:减温水扰动10%时,过热汽温从投入自动开始到扰动消除时的过渡过程时间应不大于2min;
d) 定值扰动:过热汽温给定值改变±4℃时,控制系统衰减率Ψ=0.75~1、稳定时间为:小于12min。
e) 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负荷变动速率小于或等于1%ECR/min时,过热汽温最大偏差不应超过±4℃;
f) 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负荷变动速率小于或等于3%ECR/min时,过热汽温最大偏差不应超过±8℃;
7 安全措施
a) 试验正式开始前将试验方案发至各相关部门;
b) 试验前由生产经营部生技分部组织参加试验人员详细讨论试验方案;
c) 试验过程中参加试验人员听从当值值长的统一指挥;
d) 建议在试验过程中增加一名运行人员,一人操作,一人监视。
e) 试验过程中如遇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的不安全因素应立即终止试验。
f) 发生以下情况时,运行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将调节系统切至手动:
── 锅炉稳定运行时,过热汽温超出报警值;
── 减温水调节门已全开,而汽温仍继续升高或减温水调节门已全关,而汽温仍继续下降;
── 控制系统工作不稳定,减温水流量大幅度波动,汽温出现周期性不衰减波动; ── 减温水调节门内漏流量大于其最大流量的15%;
── 锅炉运行不正常,过热汽温低于额定值。
g) 试验后水位调节系统参数与状态恢复原运行方式。
8 试验分工
a) 指挥:当值值长;
b) 操作:当值运行人员;
c) 记录曲线设定:维修部热控分部;
d) 参数记录:热控专业试验人员;
e) 配合:维修部热控分部负责;
f) 主持及资料汇总:热控专业。
共 115 页 第 23 页
粤嘉电力有限公司机组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方案
9 时间安排
200 年 月 日 时~ 月 日 时。
共 115 页 第 24 页
粤嘉电力有限公司机组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方案
A侧二级过热汽温调节系统定值扰动试验方案
1 试验项目
A侧二级过热汽温调节系统汽温设定值扰动试验。
2 试验目的
检验A侧二级过热汽温调节系统的调节品质。
3 试验仪器及数据记录
a) 试验设备:工程师站1台,操作员站1台。
b) 记录参数:机组负荷,A侧二级过热汽温,A侧二级过热汽温设定值,A侧二级减温器后汽温,A侧二级减温调节门开度及指令。
4 试验条件
a) 锅炉运行正常,机组负荷在70%—100%ECR范围内;
b) 主蒸汽各级温度、再热汽温度指示准确;
c) 减温水调节门有足够的调节裕量;
d) M/A操作站工作正常,跟踪信号正确,无切手动信号。
5 试验步骤
a) 运行人员将A侧二级汽温设定值设为538℃,并稳定A侧二级出口汽温稳定10—20分钟。
b) 运行人员将A侧二级汽温设定值快速降低4℃。
c) 等待A侧二级汽温过渡到稳定值,并稳定10—20分钟。
d) 热控人员记录A侧二级汽温最大动态偏差、过渡时间等参数,并打印记录曲线。
e) 运行人员将A侧二级汽温设定值快速增加4℃。
f) 等待A侧二级汽温过渡到稳定值,并稳定10—20分钟。
g) 热控人员记录A侧二级汽温最大动态偏差、过渡时间等参数,并打印记录曲
共 115 页 第 25 页
粤嘉电力有限公司机组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方案
线。
6 质量指标
a) 锅炉稳定运行时,过热蒸汽温度允许偏差为:±4℃。
b) 执行器不应频繁动作。
c) 内扰:减温水扰动10%时,过热汽温从投入自动开始到扰动消除时的过渡过程时间应不大于2min;
d) 定值扰动:过热汽温给定值改变±4℃时,控制系统衰减率Ψ=0.75~1、稳定时间为:小于12min。
e) 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负荷变动速率小于或等于1%ECR/min时,过热汽温最大偏差不应超过±4℃;
f) 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负荷变动速率小于或等于3%ECR/min时,过热汽温最大偏差不应超过±8℃;
7 安全措施
a) 试验正式开始前将试验方案发至各相关部门;
b) 试验前由生产经营部生技分部组织参加试验人员详细讨论试验方案;
c) 试验过程中参加试验人员听从当值值长的统一指挥;
d) 建议在试验过程中增加一名运行人员,一人操作,一人监视。
e) 试验过程中如遇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的不安全因素应立即终止试验。
f) 发生以下情况时,运行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将调节系统切至手动:
── 锅炉稳定运行时,过热汽温超出报警值;
── 减温水调节门已全开,而汽温仍继续升高或减温水调节门已全关,而汽温仍继续下降;
── 控制系统工作不稳定,减温水流量大幅度波动,汽温出现周期性不衰减波动; ── 减温水调节门内漏流量大于其最大流量的15%;
── 锅炉运行不正常,过热汽温低于额定值。
g) 试验后水位调节系统参数与状态恢复原运行方式。
8 试验分工
a) 指挥:当值值长;
b) 操作:当值运行人员;
c) 记录曲线设定:维修部热控分部;
d) 参数记录:热控专业试验人员;
共 115 页 第 26 页
粤嘉电力有限公司机组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方案
e) 配合:维修部热控分部负责;
f) 主持及资料汇总:热控专业。
9 时间安排
200 年 月 日 时~ 月 日 时。
共 115 页 第 27 页
粤嘉电力有限公司机组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方案
B侧二级过热汽温调节系统内扰试验方案
1 试验项目
B侧二级过热汽温调节系统减温水流量内扰试验。
2 试验目的
检验B侧二级过热汽温调节系统的调节品质。
3 试验仪器及数据记录
a) 试验设备:工程师站1台,操作员站1台。
b) 记录参数:机组负荷,B侧二级过热汽温,B侧二级过热汽温设定值,B侧二级减温器后汽温,B侧二级减温调节门指令及开度。
4 试验条件
a) 锅炉运行正常,机组负荷在在70%ECR-100%ECR范围内,且负荷稳定; b) 主蒸汽各级温度、再热汽温度指示准确;
c) 减温水调节门有足够的调节裕量;
d) M/A操作站工作正常,跟踪信号正确,无切手动信号。
5 试验步骤
a) 投入B侧二级过热汽温调节系统自动。
b) 运行人员将B侧二级汽温设定值设定为542℃,并等待B侧二级出口汽温稳定10—20分钟。
c) 运行人员将B侧二级过热汽温调节系统切至手动,并迅速增加减温水流量10%(额定值)后重新将B侧二级过热汽温调节系统投入自动。
d) 热控专业试验人员同时计算减温水流量恢复到扰动前的值的时间,并打印记录曲线。
共 115 页 第 28 页
粤嘉电力有限公司机组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方案
6 质量指标
a) 锅炉稳定运行时,过热蒸汽温度允许偏差为:±4℃。
b) 执行器不应频繁动作。
c) 内扰:减温水扰动10%时,过热汽温从投入自动开始到扰动消除时的过渡过程时间应不大于2min;
d) 定值扰动:过热汽温给定值改变±4℃时,控制系统衰减率Ψ=0.75~1、稳定时间为:小于12min。
e) 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负荷变动速率小于或等于1%ECR/min时,过热汽温最大偏差不应超过±4℃;
f) 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负荷变动速率小于或等于3%ECR/min时,过热汽温最大偏差不应超过±8℃;
7 安全措施
a) 试验正式开始前将试验方案发至各相关部门;
b) 试验前由生产经营部生技分部组织参加试验人员详细讨论试验方案;
c) 试验过程中参加试验人员听从当值值长的统一指挥;
d) 建议在试验过程中增加一名运行人员,一人操作,一人监视。
e) 试验过程中如遇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的不安全因素应立即终止试验。
f) 发生以下情况时,运行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将调节系统切至手动:
── 锅炉稳定运行时,过热汽温超出报警值;
── 减温水调节门已全开,而汽温仍继续升高或减温水调节门已全关,而汽温仍继续下降;
── 控制系统工作不稳定,减温水流量大幅度波动,汽温出现周期性不衰减波动; ── 减温水调节门内漏流量大于其最大流量的15%;
── 锅炉运行不正常,过热汽温低于额定值。
g) 试验后水位调节系统参数与状态恢复原运行方式。
8 试验分工
a) 指挥:当值值长;
b) 操作:当值运行人员;
c) 记录曲线设定:维修部热控分部;
d) 参数记录:热控专业试验人员;
e) 配合:维修部热控分部负责;
f) 主持及资料汇总:热控专业。
共 115 页 第 29 页
粤嘉电力有限公司机组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方案
9 时间安排
200 年 月 日 时~ 月 日 时。
共 115 页 第 30 页
粤嘉电力有限公司机组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方案
B侧二级过热汽温调节系统定值扰动试验方案
1 试验项目
B侧二级过热汽温调节系统汽温设定值扰动试验。
2 试验目的
检验B侧二级过热汽温调节系统的调节品质。
3 试验仪器及数据记录
a) 试验设备:工程师站1台,操作员站1台。
b) 记录参数:机组负荷,B侧二级过热汽温,B侧二级过热汽温设定值,B侧二级减温器后汽温,B侧二级减温调节门开度及指令。
4 试验条件
a) 锅炉运行正常,机组负荷在70%—100%ECR范围内;
b) 主蒸汽各级温度、再热汽温度指示准确;
c) 减温水调节门有足够的调节裕量;
d) M/A操作站工作正常,跟踪信号正确,无切手动信号。
5 试验步骤
a) 运行人员将B侧二级汽温设定值设为538℃,并B侧二级出口汽温稳定10—20分钟。
b) 运行人员将B侧二级汽温设定值快速降低4℃。
c) 等待B侧二级汽温过渡到稳定值,并稳定10—20分钟。
d) 热控人员记录B侧二级汽温最大动态偏差、过渡时间等参数,并打印记录曲线。
e) 运行人员将B侧二级汽温设定值快速增加4℃。
f) 等待B侧二级汽温过渡到稳定值,并稳定10—20分钟。
g) 热控人员记录B侧二级汽温最大动态偏差、过渡时间等参数,并打印记录曲
共 115 页 第 31 页
粤嘉电力有限公司机组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方案
线。
6 质量指标
a) 锅炉稳定运行时,过热蒸汽温度允许偏差为:±4℃。
b) 执行器不应频繁动作。
c) 内扰:减温水扰动10%时,过热汽温从投入自动开始到扰动消除时的过渡过程时间应不大于2min;
d) 定值扰动:过热汽温给定值改变±4℃时,控制系统衰减率Ψ=0.75~1、稳定时间为:小于12min。
e) 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负荷变动速率小于或等于1%ECR/min时,过热汽温最大偏差不应超过±4℃;
f) 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负荷变动速率小于或等于3%ECR/min时,过热汽温最大偏差不应超过±8℃;
7 安全措施
a) 试验正式开始前将试验方案发至各相关部门;
b) 试验前由生产经营部生技分部组织参加试验人员详细讨论试验方案;
c) 试验过程中参加试验人员听从当值值长的统一指挥;
d) 建议在试验过程中增加一名运行人员,一人操作,一人监视。
e) 试验过程中如遇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的不安全因素应立即终止试验。
f) 发生以下情况时,运行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将调节系统切至手动:
── 锅炉稳定运行时,过热汽温超出报警值;
── 减温水调节门已全开,而汽温仍继续升高或减温水调节门已全关,而汽温仍继续下降;
── 控制系统工作不稳定,减温水流量大幅度波动,汽温出现周期性不衰减波动; ── 减温水调节门内漏流量大于其最大流量的15%;
── 锅炉运行不正常,过热汽温低于额定值。
g) 试验后水位调节系统参数与状态恢复原运行方式。
8 试验分工
a) 指挥:当值值长;
b) 操作:当值运行人员;
c) 记录曲线设定:维修部热控分部;
d) 参数记录:热控专业试验人员;
共 115 页 第 32 页
粤嘉电力有限公司机组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方案
e) 配合:维修部热控分部负责;
f) 主持及资料汇总:热控专业。
9 时间安排
200 年 月 日 时~ 月 日 时。
共 115 页 第 33 页
粤嘉电力有限公司机组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方案
A侧再热汽温调节系统内扰试验方案
1 试验项目
A侧再热汽温调节系统减温水流量内扰试验。
2 试验目的
检验A侧再热汽温调节系统的调节品质。
3 试验仪器及数据记录
a) 试验设备:工程师站1台,操作员站1台。
b) 记录参数:机组负荷,A侧再热汽温,A侧再热汽温设定值,A侧再热减温器后汽温,A侧再热减温水调节门指令及开度。
4 试验条件
a) 锅炉运行正常,机组负荷在在70%ECR-100%ECR范围内,且负荷稳定; b) 主蒸汽各级温度、再热汽温度指示准确;
c) 减温水调节门有足够的调节裕量;
d) M/A操作站工作正常,跟踪信号正确,无切手动信号。
5 试验步骤
a) 投入A侧再热汽温调节系统自动。
b) 运行人员将A侧再热汽温设定值设定为572℃,并等待A侧再热出口汽温稳定10—20分钟。
c) 运行人员将A侧再热汽温调节系统切至手动,并迅速增加减温水流量10%(额定值)后重新将A侧再热汽温调节系统投入自动。
d) 热控专业试验人员同时计算减温水流量恢复到扰动前的值的时间,并打印记录曲线。
共 115 页 第 34 页
粤嘉电力有限公司机组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方案
6 质量指标
a) 锅炉稳定运行时,再热蒸汽温度允许偏差为:±5℃。
b) 执行器不应频繁动作。
c) 内扰:减温水扰动10%时,再热汽温从投入自动开始到扰动消除时的过渡过程时间应不大于2min;
d) 定值扰动:再热汽温给定值改变±4℃时,控制系统衰减率Ψ=0.75~1、稳定时间为:小于12min。
e) 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负荷变动速率小于或等于1%ECR/min时,再热汽温最大偏差不应超过±5℃;
f) 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负荷变动速率小于或等于3%ECR/min时,再热汽温最大偏差不应超过±10℃;
7 安全措施
a) 试验正式开始前将试验方案发至各相关部门;
b) 试验前由生产经营部生技分部组织参加试验人员详细讨论试验方案;
c) 试验过程中参加试验人员听从当值值长的统一指挥;
d) 建议在试验过程中增加一名运行人员,一人操作,一人监视。
e) 试验过程中如遇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的不安全因素应立即终止试验。
f) 发生以下情况时,运行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将调节系统切至手动:
── 锅炉稳定运行时,再热汽温超出报警值;
── 减温水调节门已全开,而汽温仍继续升高或减温水调节门已全关,而汽温仍继续下降;
── 控制系统工作不稳定,减温水流量大幅度波动,汽温出现周期性不衰减波动; ── 减温水调节门内漏流量大于其最大流量的15%;
── 锅炉运行不正常,再热汽温低于额定值。
g) 试验后水位调节系统参数与状态恢复原运行方式。
8 试验分工
a) 指挥:当值值长;
b) 操作:当值运行人员;
c) 记录曲线设定:维修部热控分部;
d) 参数记录:热控专业试验人员;
e) 配合:维修部热控分部负责;
f) 主持及资料汇总:热控专业。
共 115 页 第 35 页
粤嘉电力有限公司机组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方案
9 时间安排
200 年 月 日 时~ 月 日 时。
共 115 页 第 36 页
粤嘉电力有限公司机组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方案
A侧再热汽温调节系统定值扰动试验方案
1 试验项目
A侧再热汽温调节系统汽温设定值扰动试验。
2 试验目的
检验A侧再热汽温调节系统的调节品质。
3 试验仪器及数据记录
a) 试验设备:工程师站1台,操作员站1台。
b) 记录参数:机组负荷,A侧再热汽温,A侧再热汽温设定值,A侧再热减温器后汽温,A侧再热减温水调节门开度及指令。
4 试验条件
a) 锅炉运行正常,机组负荷在70%ECR-100%ECR范围内,且负荷稳定; b) 主蒸汽各级温度、再热汽温度指示准确;
c) 减温水调节门有足够的调节裕量;
d) M/A操作站工作正常,跟踪信号正确,无切手动信号。
5 试验步骤
a) 运行人员将A侧再热汽温设定值设为568℃,并稳定A侧再热出口汽温稳定10—20分钟。
b) 运行人员将A侧再热汽温设定值快速降低4℃。
c) 等待A侧再热汽温过渡到稳定值,并稳定10—20分钟。
d) 热控人员记录A侧再热汽温最大动态偏差、过渡时间等参数,并打印记录曲线。
e) 运行人员将A侧再热汽温设定值快速增加4℃。
f) 等待A侧再热汽温过渡到稳定值,并稳定10—20分钟。
g) 热控人员记录A侧再热汽温最大动态偏差、过渡时间等参数,并打印记录曲
共 115 页 第 37 页
粤嘉电力有限公司机组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方案
线。
6 质量指标
a) 锅炉稳定运行时,再热蒸汽温度允许偏差为:±5℃。
b) 执行器不应频繁动作。
c) 内扰:减温水扰动10%时,再热汽温从投入自动开始到扰动消除时的过渡过程时间应不大于2min;
d) 定值扰动:再热汽温给定值改变±4℃时,控制系统衰减率Ψ=0.75~1、稳定时间为:小于12min。
e) 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负荷变动速率小于或等于1%ECR/min时,再热汽温最大偏差不应超过±5℃;
f) 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负荷变动速率小于或等于3%ECR/min时,再热汽温最大偏差不应超过±10℃;
7 安全措施
a) 试验正式开始前将试验方案发至各相关部门;
b) 试验前由生产经营部生技分部组织参加试验人员详细讨论试验方案;
c) 试验过程中参加试验人员听从当值值长的统一指挥;
d) 建议在试验过程中增加一名运行人员,一人操作,一人监视。
e) 试验过程中如遇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的不安全因素应立即终止试验。
f) 发生以下情况时,运行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将调节系统切至手动:
── 锅炉稳定运行时,再热汽温超出报警值;
── 减温水调节门已全开,而汽温仍继续升高或减温水调节门已全关,而汽温仍继续下降;
── 控制系统工作不稳定,减温水流量大幅度波动,汽温出现周期性不衰减波动; ── 减温水调节门内漏流量大于其最大流量的15%;
── 锅炉运行不正常,再热汽温低于额定值。
g) 试验后水位调节系统参数与状态恢复原运行方式。
8 试验分工
a) 指挥:当值值长;
b) 操作:当值运行人员;
c) 记录曲线设定:维修部热控分部;
d) 参数记录:热控专业试验人员;
共 115 页 第 38 页
粤嘉电力有限公司机组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方案
e) 配合:维修部热控分部负责;
f) 主持及资料汇总:热控专业。
9 时间安排
200 年 月 日 时~ 月 日 时。
共 115 页 第 39 页
粤嘉电力有限公司机组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方案
B侧再热汽温调节系统内扰试验方案
1 试验项目
B侧再热汽温调节系统减温水流量内扰试验。
2 试验目的
检验B侧再热汽温调节系统的调节品质。
3 试验仪器及数据记录
a) 试验设备:工程师站1台,操作员站1台。
b) 记录参数:机组负荷,B侧再热汽温,B侧再热汽温设定值,B侧再热减温器后汽温,B侧再热减温水调节门指令及开度。
4 试验条件
a) 锅炉运行正常,机组负荷在在70%ECR-100%ECR范围内,且负荷稳定; b) 主蒸汽各级温度、再热汽温度指示准确;
c) 减温水调节门有足够的调节裕量;
d) M/A操作站工作正常,跟踪信号正确,无切手动信号。
5 试验步骤
a) 投入B侧再热汽温调节系统自动。
b) 运行人员将B侧再热汽温设定值设定为572℃,并等待B侧再热出口汽温稳定10—20分钟。
c) 运行人员将B侧再热汽温调节系统切至手动,并迅速增加减温水流量10%(额定值)后重新将B侧再热汽温调节系统投入自动。
d) 热控专业试验人员同时计算减温水流量恢复到扰动前的值的时间,并打印记录曲线。
共 115 页 第 40 页
粤嘉电力有限公司机组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方案
6 质量指标
a) 锅炉稳定运行时,再热蒸汽温度允许偏差为:±5℃。
b) 执行器不应频繁动作。
c) 内扰:减温水扰动10%时,再热汽温从投入自动开始到扰动消除时的过渡过程时间应不大于2min;
d) 定值扰动:再热汽温给定值改变±4℃时,控制系统衰减率Ψ=0.75~1、稳定时间为:小于12min。
e) 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负荷变动速率小于或等于1%ECR/min时,再热汽温最大偏差不应超过±5℃;
f) 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负荷变动速率小于或等于3%ECR/min时,再热汽温最大偏差不应超过±10℃;
7 安全措施
a) 试验正式开始前将试验方案发至各相关部门;
b) 试验前由生产经营部生技分部组织参加试验人员详细讨论试验方案;
c) 试验过程中参加试验人员听从当值值长的统一指挥;
d) 建议在试验过程中增加一名运行人员,一人操作,一人监视。
e) 试验过程中如遇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的不安全因素应立即终止试验。
f) 发生以下情况时,运行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将调节系统切至手动:
── 锅炉稳定运行时,再热汽温超出报警值;
── 减温水调节门已全开,而汽温仍继续升高或减温水调节门已全关,而汽温仍继续下降;
── 控制系统工作不稳定,减温水流量大幅度波动,汽温出现周期性不衰减波动; ── 减温水调节门内漏流量大于其最大流量的15%;
── 锅炉运行不正常,再热汽温低于额定值。
g) 试验后水位调节系统参数与状态恢复原运行方式。
8 试验分工
a) 指挥:当值值长;
b) 操作:当值运行人员;
c) 记录曲线设定:维修部热控分部;
d) 参数记录:热控专业试验人员;
e) 配合:维修部热控分部负责;
f) 主持及资料汇总:热控专业。
共 115 页 第 41 页
粤嘉电力有限公司机组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方案
9 时间安排
200 年 月 日 时~ 月 日 时。
共 115 页 第 42 页
粤嘉电力有限公司机组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方案
B侧再热汽温调节系统定值扰动试验方案
1 试验项目
B侧再热汽温调节系统汽温设定值扰动试验。
2 试验目的
检验B侧再热汽温调节系统的调节品质。
3 试验仪器及数据记录
a) 试验设备:工程师站1台,操作员站1台。
b) 记录参数:机组负荷,B侧再热汽温,B侧再热汽温设定值,B侧再热减温器后汽温,B侧再热减温水调节门开度及指令。
4 试验条件
a) 锅炉运行正常,机组负荷在70%ECR-100%ECR范围内,且负荷稳定; b) 主蒸汽各级温度、再热汽温度指示准确;
c) 减温水调节门有足够的调节裕量;
d) M/A操作站工作正常,跟踪信号正确,无切手动信号。
5 试验步骤
a) 运行人员将B侧再热汽温设定值设为568℃,并稳定B侧再热出口汽温稳定10—20分钟。
b) 运行人员将B侧再热汽温设定值快速降低4℃。
c) 等待B侧再热汽温过渡到稳定值,并稳定10—20分钟。
d) 热控人员记录B侧再热汽温最大动态偏差、过渡时间等参数,并打印记录曲线。
e) 运行人员将B侧再热汽温设定值快速增加4℃。
f) 等待B侧再热汽温过渡到稳定值,并稳定10—20分钟。
g) 热控人员记录B侧再热汽温最大动态偏差、过渡时间等参数,并打印记录曲
共 115 页 第 43 页
粤嘉电力有限公司机组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方案
线。
6 质量指标
a) 锅炉稳定运行时,再热蒸汽温度允许偏差为:±5℃。
b) 执行器不应频繁动作。
c) 内扰:减温水扰动10%时,再热汽温从投入自动开始到扰动消除时的过渡过程时间应不大于2min;
d) 定值扰动:再热汽温给定值改变±4℃时,控制系统衰减率Ψ=0.75~1、稳定时间为:小于12min。
e) 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负荷变动速率小于或等于1%ECR/min时,再热汽温最大偏差不应超过±5℃;
f) 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负荷变动速率小于或等于3%ECR/min时,再热汽温最大偏差不应超过±10℃;
7 安全措施
a) 试验正式开始前将试验方案发至各相关部门;
b) 试验前由生产经营部生技分部组织参加试验人员详细讨论试验方案;
c) 试验过程中参加试验人员听从当值值长的统一指挥;
d) 建议在试验过程中增加一名运行人员,一人操作,一人监视。
e) 试验过程中如遇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的不安全因素应立即终止试验。
f) 发生以下情况时,运行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将调节系统切至手动:
── 锅炉稳定运行时,再热汽温超出报警值;
── 减温水调节门已全开,而汽温仍继续升高或减温水调节门已全关,而汽温仍继续下降;
── 控制系统工作不稳定,减温水流量大幅度波动,汽温出现周期性不衰减波动; ── 减温水调节门内漏流量大于其最大流量的15%;
── 锅炉运行不正常,再热汽温低于额定值。
g) 试验后水位调节系统参数与状态恢复原运行方式。
8 试验分工
a) 指挥:当值值长;
b) 操作:当值运行人员;
c) 记录曲线设定:维修部热控分部;
d) 参数记录:热控专业试验人员;
共 115 页 第 44 页
粤嘉电力有限公司机组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方案
e) 配合:维修部热控分部负责;
f) 主持及资料汇总:热控专业。
9 时间安排
200 年 月 日 时~ 月 日 时。
共 115 页 第 45 页
粤嘉电力有限公司机组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方案
炉膛压力调节系统定值扰动试验方案
1 试验项目
炉膛压力调节系统设定值扰动试验。
2 试验目的
检验炉膛压力调节系统的调节品质。
3 试验仪器及数据记录
a) 试验设备:工程师站1台,操作员站1台。
b) 记录参数:机组负荷,选择后的炉膛压力,炉膛压力设定值,两引风机动叶开度及指令。
4 试验条件
a) 机组负荷在70%ECR-100%ECR范围内,且负荷稳定;
b) 锅炉运行正常,燃烧稳定,炉膛压力信号准确可靠;
c) 炉膛压力方向性闭锁、炉膛压力低超驰控制、MFT超驰控制等保护回路投入; d) 引风机动叶在最大开度下的引风量应能满足锅炉最大负荷要求,并有足够裕量;
e) M/A操作站工作正常,跟踪信号正确,无切手动信号。
5 试验步骤
a) 运行人员将炉膛压力投入自动,将炉膛压力设定值设定为-20Pa,并等待炉膛压力稳定3—5分钟。
b) 运行人员将炉膛压力设定值快速降低100Pa。
c) 等待炉膛压力过渡到稳定值,并稳定3—5分钟。
d) 热控人员记录炉膛压力最大动态偏差、过渡时间等参数,并打印记录曲线。 e) 运行人员将炉膛压力设定值快速增加100Pa。
f) 等待炉膛压力过渡到稳定值,并稳定10—20分钟。
共 115 页 第 46 页
粤嘉电力有限公司机组控制系统扰动试验方案
g) 热控人员记录炉膛压力最大动态偏差、过渡时间等参数,并打印记录曲线。 6 质量指标
a) 稳定工况下,控制系统应能保持在给定值±100Pa范围内;
b) 炉膛压力给定值改变±100Pa时,控制系统衰减率Ψ=0.75~0.9、稳定时间小于2min。
c) 锅炉排灰或启停磨煤机时,控制系统应能保持炉膛压力不超越报警值。
d) 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负荷变动速率小于或等于1%ECR/min时,炉膛压力最大偏差不应超过±100Pa;
e) 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负荷变动速率小于或等于3%ECR/min时,炉膛压力最大偏差不应超过±150Pa。
7 安全措施
a) 试验正式开始前将试验方案发至各相关部门;
b) 试验前由生产经营部生技分部组织参加试验人员详细讨论试验方案; c) 试验过程中参加试验人员听从当值值长的统一指挥;
d) 建议在扰动试验时增加一名运行人员,一人负责操作,一人负责监视。
e) 在扰动试验过程中,请运行人员密切注意与炉膛压力相关的系统(如送风、燃料等)的状态。
f) 试验过程中如遇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的不安全因素应立即终止试验。 g) 发生以下情况时,运行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将调节系统切至手动:
── 锅炉燃烧不稳;
── 控制系统工作不稳定,炉膛压力波动过大;
── 炉膛压力保护装置退出运行。
h) 试验后调节系统参数与状态恢复原运行方式。
8 试验分工
a) 指挥:当值值长;
b) 操作:当值运行人员;
c) 记录曲线设定:维修部热控分部;
d) 参数记录:热控专业试验人员;
e) 配合:维修部热控分部负责;
f) 主持及资料汇总:热控专业。
共 115 页 第 47 页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