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记得,小时候,拿一张纸,或白色,或彩色,折几下,便能折出一艘小船来?名叫乌篷船。
图为纸制乌篷船,来自网络
其实真正的乌篷船,全身乌黑。
在绍兴,有乌篷船和白篷船之分,因颜色不同而各得其名。白篷船没乌篷船名气大,也许是因为乌篷船的颜色与流水看起来更和谐,在水乡,乌篷船要常见得多。
图来自网络
乌篷船不只是船,也是一种文化。1926年,身在北平的周作人写了一篇书信体散文《乌篷船》。在他眼里,故乡的乌篷船是很有趣的东西。
周作人这样对友人说:坐乌篷船,应是游山的态度,看看四周物色,困倦时就在舱中睡觉看书,或泡碗清茶喝。
摄影/董建成
这么悠然的乌篷船,却没人说得清它的历史。越王勾践说越人“以船为车,以楫为马”,越国像是一个坐在船上的王国。在江南水乡,船是生活中的必需品,精巧灵活的乌篷船诞生得理所当然,也好用得很。
白蛇传里的小青,为了让姐姐白娘子靠近许仙,不惜施法降雨,以便他们能同坐一艘乌篷船。乌篷船虽拙朴,但小而灵动。
图为白娘子躲进许仙所乘船中避雨,来自网络
就连陆游,也曾用“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萍洲烟雨”来形容它。
为何取名为乌篷船?
因为它船篷半圆,用竹子编成,中间夹箬(ruò,一种竹子,叶大而宽),外涂黑油,船尾有两支桨橹,船首用竹篙来稳定,船身狭小,船底铺有木板,以防船舱被浸湿。
图为乌篷船,来自网络
现在的乌篷船有大小两种,大的为四明瓦、三明瓦,小的就是脚划船。在周作人看来,最适用的就是三明瓦,体格不大不小,约一人高,舱内可放下一张方桌,容得下4人围坐吃茶。所谓三明瓦,就是在乌篷的两扇定篷之间装一扇半圆形的遮阳篷,这三扇篷的木格子上,嵌着一片片1寸见方的蚌壳片,既避雨,又透光。
其实早期的乌篷船品种繁多,稍上档次的就称画舫、明瓦,一般装饰得很漂亮,多为官宦、富人所有。但这样的乌篷船已绝迹,目前景区看到的一些画舫式乌篷船,是为方便游客观光而做了改进,并不正宗。
图为三明瓦,摄影/董建成
普通百姓用的则是如今最常见的脚划船。大概三米长,速度极快,俗称“小沙飞”。船工坐后梢,靠手上的桨来掌舵,动力则完全靠船工脚力来决定,船工两脚踏在桨橹末端,两腿一伸一缩,桨就一上一下地击水推进。技艺高超的船工还能腾出手来端酒碗,抿几口绍兴黄酒。
对老一辈的绍兴人来说,乘乌篷船是一种享受,仿佛就坐在水面上,靠近田岸时泥土便和眼鼻接近。无怪乎周作人还说,若遇着风浪,或坐得不小心,就会船底朝天,发生危险,但是也颇有趣味,是水乡的一种特色。
图来自网络
话虽如此,乌篷船并不易翻覆。有些人还会在船舱中铺草席,备枕头,甚至还有毛毯。所以无论捕鱼还是用于交通,或泊,或行,烈日也好,下雨也罢,总归是一派闲雅。
而如今,作为交通工具,乌篷船不过是在敷衍着履行使命,但这种漫不经心所弥漫出来的况味,又堪称乌篷船的神韵所在。岁月流逝,人们渐渐把乌篷船演化为一种摆设和风情,成了它存在的理由和价值。
摄影/董建成
更何况,这构造简单的乌篷船,还曾是当地人走乡串户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哪怕如今,要真正了解绍兴,还得闯进窄小的横街小巷里,那些地方,只有乌篷船去得了。乌篷船太简陋,不可能获得参与远洋船队出海的荣誉,但它来自乡间的本土性、草根性,却最能打动人。
摄影/詹彪
要知道,那在水上自由穿梭的乌篷船,虽用浑黑的色调把自己装扮得老气横秋,但骨子里却十分精巧。它是水乡的精灵,更是水乡的风景。
资料与图片来源:
《中国国家地理》2007年第3期及网络
编辑整理/风物君
END
本文由地道风物(didaofengwu)微信编辑组整理编辑,欢迎转发分享,转载请于微信后台留言,勿擅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