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故事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几年 卧薪尝胆的故事意义

卧薪尝胆是一个成语也是一个典故,讲述的就是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的故事,越王勾践在吴国受奇耻大辱,回国后勤奋节俭,常常以尝苦胆来提醒自己之前受到的屈辱,并立志要洗去这耻辱。因此后人将卧薪尝胆这个成语译作承受痛苦,发奋向前,立志图强的意思。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这个词是从越王勾践的亲身经历而来,那么小编就来说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他到底卧薪尝胆多少年。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几年?

越王卧薪尝胆的故事要从他与吴国交战战败时说起,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为替父报仇,进犯越国,越国弱小,不敌吴国,最终战败。战败后的越国以义和方式请求投降,但是吴王不肯,但在越国以美女珍宝贿赂之后便答应了义和。但是义和的前提是越王勾践和他的妻子都要到吴国做人质,于是勾践便把国内事务交由大夫文种打理,自己则携同夫人、范蠡等人前往吴国做人质。

在吴国一呆就是三年,这三年里,吴王把勾践当奴才一样使唤,命他在先帝陵墓便干下人们做的粗活,并受到吴王的百般刁难和羞辱。三年后,也就是公元前491年吴王放勾践回国,勾践在吴国做人质的生涯总算结束了。

回到自己国家之后的勾践,不忘在吴国受到的奇耻大辱,于是在梁上悬挂一个苦胆,每天吃饭前都要先尝一下苦胆,以提醒自己要居安思危,要报仇雪恨。从此越王勾践便退去自己君王的外衣,与百姓一起共甘同苦,一起耕织、一起发展农业,而且他也跟百姓一样不住宫殿,而是普通房屋,并且退去棉被,以草席代之。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越王勾践与越国百姓一起努力图强,最终越国的国力渐渐恢复。

越王勾践画像

公元前482年,越王勾践乘吴王夫差去黄池会盟的期间,攻进防守薄弱的吴国,此次进攻旗开得胜。吴王夫差远在黄池,想要支援也来不及,吴国军队因此受到重创,不得不向越国投降义和,这一幕似乎就是之前的越王的经历,现在全部都还给吴王了。

从公元前491年,勾践从吴国返回开始算起,到休整之后第一次发兵攻打吴国,中间经历了十八年,也就是说勾践卧薪尝胆的日子是十八年。如此艰苦的条件和环境,如此贫困的国家,在经历十八年之后国力渐渐恢复,并一雪前耻,大败之前的劲敌吴国。

现在人们常说的卧薪尝胆的故事就是从越王勾践的真实经历而来,这个故事到底有什么意义,远作者是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卧薪尝胆的故事意义是什么?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故事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几年 卧薪尝胆的故事意义

从越王勾践的经历就可以看出,越王是经历过艰苦之后才奋发而起,报仇雪恨的,卧薪尝胆这个故事的寓意就在于告诫后人要居安思危,要想成大事就要吃得了苦。后来卧薪尝胆的故事衍变成成语,这个成语就是用来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图强的。

勾践卧薪尝胆图片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非常感人,也充满了正能量,但是小编要揭个底,这卧薪尝胆的故事还存在争议,在很多文献中都没有记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而只是记录了他生平故事。然而在司马迁的《史记》中也仅仅只记载勾践每日吃饭前会尝苦胆来警示自己,但也没有说他卧薪,而且居住简陋这些事情。

不过,话说回来,无论这个故事到底是不是真的,但是他传播的能量是正的,对后人有很大的教育意义,既然有这样的意义那么也无需纠结它是不是真的在历史上存在了。其实文化的传承并不一定是真实和实际的载体,也可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虚拟形式,而这卧薪尝胆既然有如此深刻的意义,那么又何必白费脑筋去追求它的真实性呢,我们又不是考古专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4651/887684052952.html

更多阅读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 卧薪尝胆故事概括

公元前496年,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因小怨而爆发了一场战争!战争在今浙江嘉兴的冲积平原上进行。战争的统帅同是两国的国王,吴军曾是著有《三十六计》的用兵大师孙子所训练出来的精锐之师。而越军不仅人数少,且稚嫩年轻。年轻的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摘抄)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图

远在春秋末期,吴国和越国的国君各自派兵,相互攻伐,结下了血海深仇。公元前496年,越君允常去世,儿子勾践继位为越王。这一年,吴王阖庐乘越国为允常治丧而勾践初登位之机,发兵攻打越国。越王勾践派敢死队挑战,士兵排成三行,冲到吴军阵前,大喊着

越王勾践的故事 越王勾践是个怎样的人

越王勾践的故事吴王阖闾打败楚国,成了南方霸主。吴国跟附近的越国(都城在今浙江绍兴)素来不和。公元前496年,越国国王勾践即位。吴王趁越国刚刚遭到丧事,就发兵打越国。吴越两国在槜李(今浙江嘉兴西南)地方,发生一场大战。吴王阖闾满以为

声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故事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几年 卧薪尝胆的故事意义》为网友長亱終有儘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