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尔王》是英国的一个古老传说,故事本身大约发生在公元前8世纪左右。后在英国编成了许多戏剧,现存的戏剧除莎士比亚外,还有一个更早的无名氏作品,一般认为莎士比亚的李尔王是改编此剧而创作的。下面就看一看《李尔王》的介绍吧。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是英国的一个古老传说,故事本身大约发生在公元前8世纪左右。后在英国编成了许多戏剧。
![李尔王人物分析 李尔王人物简介 李尔王简介 李尔王的人物分析](http://img.aihuau.com/images/e/78844/5515060503555012106790.jpg)
《李尔王》作于1505—15O6年间,系根据民间传说和前人的戏剧作品改写创新而成。它的故事很简单。国王李尔因年老体弱,想提前退位,遂把土地分成三份,给三个女儿。但要女儿们轮番向他表示孝心。老大和老二甜言蜜语,极尽夸张之能事,他听得心花怒放;而老三考狄利娅言词恳切,合情合理,他却龙颜大怒,将她斥逐,只把土地分给两个大女儿。但这两个人得了便宜立即翻脸,百般折磨老父。相反,老三却一如既往,诚恳地显示她对父亲的孝顺。在民间传说中,李尔王最终取得胜利,两个忘恩负义的女儿受到惩罚。这原是一个道德教育故事。经过莎士比亚的戏剧改造,它变成一个悲剧故事。而且人物大大增多,内容更加丰富,思想深刻、艺术精湛,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的本质,使这出戏成为莎士比亚戏剧中的精品和世界文学的不朽杰作。莎士比亚写作《李尔王》的时代,社会斗争十分尖锐激烈。象《哈姆莱特》中主人公概括的那样,这是一个“脱了节的时代”。《李尔王》中,莎士比亚通过葛罗斯特之口,描绘社会上种种丑恶现象:“亲爱的人互相疏远,朋友变为陌路,兄弟化为仇雠;城市里有暴动,国家发生内乱,宫廷内潜着逆谋;父不父,子不子,纲常伦纪完全破灭。”这些事就发生在这出戏里。
从《李尔王》一剧的人物形象可以看出作品反映时代生活的广度和深 度。虽然剧中人物很多,但大致上可以分为善恶两个阵营,而以李尔王的悲 剧命运为贯穿全剧的中心。全剧开始时,李尔是个专横独断的封建君主,刚愎自用,喜怒无常。这并非因为他年老,而是在位几十年一惯如此。惯听臣下阿谀奉迎的话,他之 生出要将国土分给女儿们的念头,并不是一时糊涂,而是他向来作威作福的惯性使然。他认为他的皇爷的名份是天定的,退下去当个太上皇可以怡养天年而仍享九五之尊。因此大女儿和二女儿的谎言他听了满心欢喜,而小女儿的老实话却使他勃然大怒,立即宣布与她断绝父女关系。当辅弼大臣肯特据理力谏时,他怒吼起来:“听着,逆贼!你给我按照做臣子的道理,好生听着!……这一种目无君上的态度,使我忍无可忍;为了维护王命的尊严,不能不给你应得的处分。”结果当然是大臣和小女儿受害。可是他哪里想得到,等他交出了王冠和权杖之后,他的地位就很快从不可一世的君王变成一个平常(www.aIhUaU.Com)的老头儿和可怜的叫化子。先是住在大女儿高纳里尔家里,没人理睬,孤苦伶丁。大女儿为撵走他,就唆使家人慢待他。当仆人惹怒了李尔,李尔动手打他时,高纳里尔就沉着脸教训他,要他不要动不动就生气动手,那实在有失一个作长辈的体统,上了年纪的老人家,应该懂事一些……还冷言冷语道,年老的傻瓜正象小孩子一样,不能一味纵容坏了他的脾气,应该对他凶一点。可怜李尔已没有以前的生杀大权,只是暴跳如雷却拿她没办法。大女儿这里呆不住,投靠二女儿里根。然而这两姊妹“就象两只野苹果一般没有区别”。里根把他派去送信的人囚禁起来,并且拒绝他进城堡,要他把身边越来越少的侍从裁减到一个也没有。李尔走投无路,只有向苍天呼吁了。
以上就是《李尔王》的介绍,希望可以帮助你阅读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