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公元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秦朝著名将领。蒙恬出身名将世家,其祖父蒙骜、父亲蒙武均为秦国名将,深受家庭环境的熏陶,自幼胸怀大志。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打齐国,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秦统一六国后,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修筑万里长城,征战北疆十多年,威震匈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中车府令赵高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谋划政变,立胡亥太子。胡亥即位后,赐死蒙氏兄弟,蒙恬吞药自杀。据传蒙恬曾改良过毛笔,他是中国西北最早的开发者,也是古代开发宁夏第一人。
蒙恬列传
司马迁在史记里记录了蒙恬家族的事迹。蒙恬列传主要是写蒙恬和蒙毅在秦始皇时期的事迹,也概括了蒙恬家族对秦国的贡献,通过揭露蒙恬蒙毅两兄弟被害的经过,把奸臣宦官陷害忠良的阴险恶行与蒙氏家族忠诚无私的高尚品德作对比,突出了蒙恬家族的忠德品质。
蒙恬剧照
在秦国早期,蒙恬的祖父就曾辅佐秦王攻打城池,为秦国扩大了领土范围,在秦王嬴政没有统一六国的时候,蒙恬的父亲蒙武又为嬴政攻下了楚国,蒙恬也参与征服齐国。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成就少不了蒙氏家族的功劳。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蒙恬带领几十万大军多次攻打匈奴,将匈奴驱逐出边境,并且修筑了耗工巨大的工程万里长城,为抵御匈奴入侵做出了不可抹去的贡献。蒙恬驻守边疆十几年,保证了北方边境的安定和发展。蒙恬在外驻军的时候,弟弟蒙毅同样被秦始皇重用,成为内政大臣。
蒙毅依法处置赵高,秦始皇怜惜赵高过去的功劳赦免了他,可是赵高却因此怀恨在心,一心想要报复蒙毅。秦始皇在外出回宫的途中,病死,李斯和赵高共同谋划,隐瞒秦始皇死讯,假传圣旨赐死太子,扶持了二皇子胡亥即位。胡亥想重要蒙恬继续守卫边疆。可是赵高却故意诽谤蒙毅,胡亥听信谗言,蒙毅被害,赵高又诬陷蒙恬谋反,胡亥传圣旨赐死蒙恬。蒙恬手握重兵有拥兵自立的能力,可是他还是放弃了为弟弟报仇,为保名节服毒自尽。
蒙恬怎么读
最初认识蒙恬是在小学的语文课本上,那时候我还处在和多音字作斗争的时期,所以“蒙恬”两个字的读音对我来说是个难题。“恬”字还好,只有一个读音,可是“蒙”字却有三个读音,每一个读上去都好像很顺口。
蒙恬剧照
想来很多人都会有和我一样的困惑,这里我们就一起探讨一下。
“蒙(meng)”字有三个音调,分别是一声、二声、三声。读三声的时候不用多说,是蒙古族的“蒙”;“蒙”只有读二声的时候可以作为姓氏。蒙恬,姬姓,蒙氏,恬名。从这点来看,蒙恬的“蒙”读二声,毋庸置疑。蒙姓的渊源有三个,分别是源于山名,以官名为氏;源于高阳氏,以地名为姓;从其他姓氏改过来。高阳氏是远古时代黄帝之孙颛顼的后代,所以在许多姓氏古籍的记载中,蒙姓中国人是黄帝的直系后裔。李文郑撰写的蒙姓宗祠通用联有云:“功高秦国,威震匈奴。”这里“威震匈奴”说的就是秦代名将蒙恬,率三十万蒙家军击退匈奴,收复河套区域,并修筑长城,守卫数年。
撇开这些来说,二声“蒙”还有继承,承继的意思。韩愈在《祭十二郎文》中有云:“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恬”从心,从舌,甜声。曹丕有云:“恬淡寡欲”,即淡泊名利,清静无为之意。出生于世代名将之家的蒙恬,从小接受祖父,父亲的熏陶,淡泊名利,一心卫国,忠心耿耿。这就是他从祖辈父辈那里继承来的恬淡寡欲知心。
蒙毅和蒙恬真的存在吗
看完《神话》,或许很多人都会问:“蒙毅和蒙恬真的存在吗?”电视剧里的大将军在历史河流中是否真的出现过,然后留下一些痕迹?他们是否有像剧里那么绚丽斑斓的人生,敢爱敢恨,饮酒对歌,驰骋沙场。
蒙恬剧照
据史料记载,蒙恬是秦时的将军,山东省蒙阴县人,其祖父蒙骜,父亲蒙武都是秦国的名将,其弟蒙毅也位至上卿。所以,蒙毅和蒙恬是切切实实真实存在的人物。蒙氏兄弟同时效力于秦始皇,蒙恬担任外事,在边疆之外带兵打仗,抵御外侵;蒙毅常为内谋,在朝廷之上为秦始皇出谋划策,进谏忠言。他们被合称为“忠信”,皇宠国恩,荣耀一时。
司马迁有云:“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说的就是蒙恬在率三十万蒙家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套一带后,修筑万里长城,西起陇西东至辽东,把原来燕、赵、秦的长城连在了一起,抵御外敌的同时还方便了百姓生活交通。正是因为有了蒙恬的一番努力,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万里长城。现在万里长城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是我国的标志。再踏上长城的驿道,抚摸每一块古砖,似乎都能听得到,它们讲述蒙恬当年风光无限的岁月往事。
真正光芒闪耀过的人,是不会被历史长河冲刷走的,也不会被时间岁月蒙尘。他们留下的每一处痕迹都在用自己的语言诉说着,他们曾经来过。
秦始皇大将蒙恬怎么死的 蒙恬死亡罪魁祸首是谁蒙恬简介
提起蒙恬,自然而然就会想起毛笔和万里长城。虽然蒙恬是是一介武夫,但是他的文化素养非常高。他在行军打仗过程当中受到动物毛发的启发,创造性的使用动物毛发代替竹签当做写作工具,是毛笔的发明者。
蒙恬剧照
蒙恬眼光卓越,为抵御外敌侵略,他将秦、齐、赵三个国家的长城连接起来,抵御了匈奴了侵犯,维护了安定局面。蒙氏家族在早是齐国人,后来搬到秦国居住,先后三代都是秦国的爱将。
秦始皇非常赏识和重用蒙恬兄弟,因为他们的父辈就是秦国的重臣,可谓是世代忠良。蒙恬有勇有谋,英勇善战,多次抵制匈奴入侵,可以说打的匈奴是闻风丧胆,不敢越雷池半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维护了安定的局面。他弟弟也是朝中重臣,把持一定朝权。兄弟二人在朝堂上一言九鼎,久而久之势必引起别人的嫉妒,其中赵高就是他们的死对头,赵高在生死线上转了一圈回来之后,对蒙恬兄弟是恨之入骨,时刻想着除掉他们。
政治斗争的残酷的,也是无情的,纵观历史,相当一部分人成为了派系斗争的牺牲品。秦始皇在位时,蒙恬兄弟是出尽风头,锋芒毕露,可是秦始皇死后,他们立刻就遭到了赵高等人的残酷打压,赵高、李斯通过篡改遗昭,废掉太子,逼迫蒙恬和弟弟蒙毅自杀,这大概也符合物极必反这一自然规律吧。
秦始皇蒙恬
蒙恬是秦始皇时一位英勇威武、德高望重的大将军,出生在一个名门将族,他的爸爸、爷爷都是秦朝赫赫有名的大将军,并且战功赫赫、立下了无数汗马功劳,因此蒙氏家族成了秦始皇非常重视家族。蒙恬从小便受他们的影响热衷习武熟读兵书,心怀大志,立志要成为一个和父亲祖父一样厉害的大将军。
蒙恬画像
蒙恬在秦始皇时期立下过许多汗马功劳,称为秦始皇一统天下的关键人物。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委以重任带兵攻齐,最终大获全胜,由此秦始皇便发现并肯定了他的才能将他封为内史辅助自己安定国家!
他的弟弟也很厉害,兄弟俩人在当时可以说是秦始皇的左膀右臂,比过去他们的爸爸,爷爷更加受宠。后来秦王统一全国,匈奴借助秦国战乱之机不断骚扰中原边疆地区,搅乱了边疆地区人们的正常生活,就在此时蒙恬奉秦王之命率军击退匈奴,成果显著使得匈奴仓皇而逃,又立下一大功!此外他还带领众人修筑了长城用来抵御外敌,很长一段时间国内都和平安定,人民生活幸福快乐。
作为秦始皇得力宠将的蒙恬,一生驰骋沙场,功劳无数,毫无疑问他是一位威武无比的大勇士,值得人们永远敬佩,可是这么一个让广大人民爱戴的大将军在秦始皇死后也被小人陷害了,最终吞药自杀离开人世,实在是让千古世人遗憾不已啊!
蒙恬怎么死的
蒙恬帮助秦始皇平定天下,立下了卓越功勋,可以说没有蒙恬就没有秦朝的一统天下。蒙恬出身武将世家,祖辈效忠于秦国王室,为国鞠躬尽瘁。但就是这样一位忠君爱国将才最终却没能落得个好下场,死在了他誓死效忠的秦国皇帝手中。
蒙恬剧照
秦始皇生前对蒙恬非常信任,每次出行总是让蒙恬跟他坐一辆马车。君臣之间讨论天下之事可谓是“君臣一心,其利断金”。秦始皇赐予了蒙氏家族至高无上的荣誉,不光是对蒙恬加官进爵,就连他的叔伯兄弟也都在朝中担任要职。蒙恬感激皇恩,更加卖力辅佐始皇帝,觉得对秦始皇的恩宠无以为报。蒙恬对秦朝王室忠心耿耿,他熟读律法,赏罚分明,就算对待皇帝身边的人也丝毫不留情面,这就为他的死埋下了伏笔。
蒙恬执法严格,内臣赵高犯了法,他也将赵高收监判刑。秦始皇亲自为赵高求情,得到蒙恬的许可后才恩赦了赵高。赵高对此耿耿于怀,一直找机会除掉蒙恬。秦始皇出外巡游,突然暴毙。赵高伙同胡亥篡改诏书,扶持胡亥继位,并将扶苏处死。胡亥上台后。赵高又提出将秦始皇时期的有功之臣统统灭口永决后患,这其中就包括让他恨得咬牙切齿的蒙恬。胡亥听信赵高谗言,赐死了蒙恬。
可惜蒙大将军一代风流人物,最终却命丧小人之手。所以说,要想在社会立足千万要分清君子和小人,千万不要得罪小人。
秦国大将蒙恬墓建在哪里蒙恬墓
蒙恬最大的威名就是击败匈奴,只要蒙恬在,匈奴就不敢轻易动侵犯汉族的念头。蒙氏家族从蒙骜为秦王效力起,历代忠诚,蒙恬的弟弟蒙毅也深得秦王赏识和重用。然而这样一个忠臣良将的墓地却并不是十分风光。
蒙恬墓图片
蒙恬的墓冢如今静静地坐落在绥德县一所校园内。想比其他王侯将相气势恢宏,仪像万千的墓地,蒙恬的墓地显得有些“寒酸”。毕竟是抗击匈奴,威震一方的大将,也是秦始皇最得力的左膀右臂,看看秦始皇那鬼斧神工的兵马俑,再看下蒙恬的墓,实在让人唏嘘。
这也与蒙恬生前的遭遇有关。当年赵高担心扶苏死后蒙恬造反,因此又伪造了赐死蒙恬的圣旨。蒙恬接到圣旨后却没有轻易相信伪昭,上书朝廷,可是送圣旨的使者却拒绝转告。真可谓是飞鸟尽,良弓藏,无奈之下蒙恬只好选择服毒自杀。
蒙恬死后跟随他的士兵们都异常哀伤,纷纷解下自己的战袍裹着蒙恬的躯体移到了绥德县,并用战袍捧起一缕缕黄土,在那附近为他建造了一座陵墓。
据当地县志记载,蒙恬墓起初高达五十米。但随后被赵高知道,死后的蒙恬赵高也不放过,将陵墓销毁。后来还是蒙恬的随从又重新悄悄将陵墓修正,一代名将自此才得安息。
清朝年间,一个叫张元林的官员对蒙恬十分崇敬,在蒙恬墓前立起两通石碑。石碑之上,雕龙画凤,做工相当精美。遗憾的是有一通已经破掉。
如今的蒙恬墓已全然没有当初五十米的样子,年久失修让这座墓冢变的异常得小,这是一件让人遗憾的事。
蒙恬怎么死的
蒙恬帮助秦始皇平定天下,立下了卓越功勋,可以说没有蒙恬就没有秦朝的一统天下。蒙恬出身武将世家,祖辈效忠于秦国王室,为国鞠躬尽瘁。但就是这样一位忠君爱国将才最终却没能落得个好下场,死在了他誓死效忠的秦国皇帝手中。
蒙恬剧照
秦始皇生前对蒙恬非常信任,每次出行总是让蒙恬跟他坐一辆马车。君臣之间讨论天下之事可谓是“君臣一心,其利断金”。秦始皇赐予了蒙氏家族至高无上的荣誉,不光是对蒙恬加官进爵,就连他的叔伯兄弟也都在朝中担任要职。蒙恬感激皇恩,更加卖力辅佐始皇帝,觉得对秦始皇的恩宠无以为报。蒙恬对秦朝王室忠心耿耿,他熟读律法,赏罚分明,就算对待皇帝身边的人也丝毫不留情面,这就为他的死埋下了伏笔。
蒙恬执法严格,内臣赵高犯了法,他也将赵高收监判刑。秦始皇亲自为赵高求情,得到蒙恬的许可后才恩赦了赵高。赵高对此耿耿于怀,一直找机会除掉蒙恬。秦始皇出外巡游,突然暴毙。赵高伙同胡亥篡改诏书,扶持胡亥继位,并将扶苏处死。胡亥上台后。赵高又提出将秦始皇时期的有功之臣统统灭口永决后患,这其中就包括让他恨得咬牙切齿的蒙恬。胡亥听信赵高谗言,赐死了蒙恬。
可惜蒙大将军一代风流人物,最终却命丧小人之手。所以说,要想在社会立足千万要分清君子和小人,千万不要得罪小人。
蒙恬的儿子
因为蒙恬的电视剧和电影形象太过的深入人心,所以人们对于他的真实历史上的私人生活也充满好奇,想要知道他爱的什么样的女子,和后代是谁,尤其是,他的儿子是谁。
蒙恬剧照
在历史的记载里面,是没有写蒙恬的后代的,但是有蒙恬的妻子。蒙恬在历史记载里面的妻子,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卜香莲。她出生在一个平静的乡村,但是有一门独家的手艺,就是制作毛笔。那个时候,做笔的工艺还不太够,还有很多的人是在用竹简刻字。“笔娘娘”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因为蒙恬的夫人有好心肠,不曾保留制笔的技艺,而是慷慨的教授给了当地的村民们,让他们所有人都发家致富。至今在村子里面,还有纪念他们的祠堂。
至于蒙恬的儿子问题,在历史上并没有记载。如果蒙恬没有儿子,要么是他自己的问题,要么是他妻子的问题。如果后一项成立的话,那么还有一个蒙恬爱惨了自己妻子的问题。但是这样的可能性毕竟不大,古代人视作十分重要的事情,在史书上面一定会记录下来的。所以猜测应该是蒙恬的儿子并不出彩,因此历史上没有太多的记载。
虽然没有记载,可是蒙家的后人还是在的。即便不是蒙恬的后代,也是有血缘关系的。在安葬蒙恬的那个地方,有着姓蒙的人家,世代守灵,很有可能是蒙恬,或是蒙恬追随者的后代。
秦国大将军蒙恬发明了什么蒙恬发明了什么
古代许多军事家往往容易发明出新的作战策略或者行军工具等,这和古代行兵打战各种条件匮乏有关。秦始皇时代,行军作战讲究的效率和速度和现代相比都是非常落后的,两国对战,除了有彼此的细作,古代的烽火狼烟等外就没有更便捷的工具了。
蒙恬剧照
相传那个时候还没有发明毛笔写字,而是刻板的刀刻字。由于战国时期战争频繁,需要传递的军情增多,书信往来很多,用刀刻字太过于缓慢,容易延误军情。善于观察事物的蒙恬将军,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有一天他突然从随从身边的枪花上扯下了一缕毛穗,把它系在杆子上,沾着墨汁在白色的布帛上写下文字,他一看,毛穗写的这个文字不但快还能容易辨认,不禁喜出望外。他于是开始命令士兵们学用此法,以后传递文书军情就摒弃了刀刻的方法,而是用这种写法写在了布匹上。之后蒙恬又用类似的材质尝试了不同的效果,发觉狼,羊身上的毛硬而有韧度,写出的效果最好,用起来也方便,此时蒙恬已经把又粗又笨的杠子削成了小细杆。
后代造笔行业就以蒙恬为祖师爷来供奉朝拜了。可是根据出土的文物来看,似乎也有毛笔写字的痕迹,远古时代的彩陶图案,甲骨文的字形似乎都能证明毛笔在早于蒙恬之前就存在了。近代出土的一座战国时期的陵墓里完整的出现陪葬品毛笔,更是直接推翻了蒙恬发明毛笔的说法。但是这个传说又是为什么存在呢?或许是由于区域和年代的间隔,古代交通不便利,信息传播不发达,也许之前发明的毛笔在战乱中遗失了。
无论蒙恬是不是真正的毛笔发明者,蒙恬作为作战经验丰富,屡战屡胜的名将,他对待军事行动以及完成军事战役的各种细节条件一定是非常用心的。蒙恬也许算不上最早创造毛笔的发明家,但是他一定对传送文书的毛笔用法作了改良和改进。
蒙恬列传
司马迁在史记里记录了蒙恬家族的事迹。蒙恬列传主要是写蒙恬和蒙毅在秦始皇时期的事迹,也概括了蒙恬家族对秦国的贡献,通过揭露蒙恬蒙毅两兄弟被害的经过,把奸臣宦官陷害忠良的阴险恶行与蒙氏家族忠诚无私的高尚品德作对比,突出了蒙恬家族的忠德品质。
蒙恬剧照
在秦国早期,蒙恬的祖父就曾辅佐秦王攻打城池,为秦国扩大了领土范围,在秦王嬴政没有统一六国的时候,蒙恬的父亲蒙武又为嬴政攻下了楚国,蒙恬也参与征服齐国。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成就少不了蒙氏家族的功劳。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蒙恬带领几十万大军多次攻打匈奴,将匈奴驱逐出边境,并且修筑了耗工巨大的工程万里长城,为抵御匈奴入侵做出了不可抹去的贡献。蒙恬驻守边疆十几年,保证了北方边境的安定和发展。蒙恬在外驻军的时候,弟弟蒙毅同样被秦始皇重用,成为内政大臣。
蒙毅依法处置赵高,秦始皇怜惜赵高过去的功劳赦免了他,可是赵高却因此怀恨在心,一心想要报复蒙毅。秦始皇在外出回宫的途中,病死,李斯和赵高共同谋划,隐瞒秦始皇死讯,假传圣旨赐死太子,扶持了二皇子胡亥即位。胡亥想重要蒙恬继续守卫边疆。可是赵高却故意诽谤蒙毅,胡亥听信谗言,蒙毅被害,赵高又诬陷蒙恬谋反,胡亥传圣旨赐死蒙恬。蒙恬手握重兵有拥兵自立的能力,可是他还是放弃了为弟弟报仇,为保名节服毒自尽。
蒙毅和蒙恬真的存在吗
看完《神话》,或许很多人都会问:“蒙毅和蒙恬真的存在吗?”电视剧里的大将军在历史河流中是否真的出现过,然后留下一些痕迹?他们是否有像剧里那么绚丽斑斓的人生,敢爱敢恨,饮酒对歌,驰骋沙场。
蒙恬剧照
据史料记载,蒙恬是秦时的将军,山东省蒙阴县人,其祖父蒙骜,父亲蒙武都是秦国的名将,其弟蒙毅也位至上卿。所以,蒙毅和蒙恬是切切实实真实存在的人物。蒙氏兄弟同时效力于秦始皇,蒙恬担任外事,在边疆之外带兵打仗,抵御外侵;蒙毅常为内谋,在朝廷之上为秦始皇出谋划策,进谏忠言。他们被合称为“忠信”,皇宠国恩,荣耀一时。
司马迁有云:“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说的就是蒙恬在率三十万蒙家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套一带后,修筑万里长城,西起陇西东至辽东,把原来燕、赵、秦的长城连在了一起,抵御外敌的同时还方便了百姓生活交通。正是因为有了蒙恬的一番努力,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万里长城。现在万里长城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是我国的标志。再踏上长城的驿道,抚摸每一块古砖,似乎都能听得到,它们讲述蒙恬当年风光无限的岁月往事。
真正光芒闪耀过的人,是不会被历史长河冲刷走的,也不会被时间岁月蒙尘。他们留下的每一处痕迹都在用自己的语言诉说着,他们曾经来过。
蒙恬蒙毅是亲兄弟吗 蒙恬的父亲是谁蒙恬蒙毅
蒙恬和蒙毅是亲兄弟,他们出生于将才世家,从他们的祖父起就开始为秦国效力,整个蒙氏家族的命运紧紧的跟秦王朝的兴衰联系在一起。蒙恬和蒙毅自幼习武,家中还遍请名师为他们兄弟两个讲授兵法策略律法典籍等。
动漫中的蒙恬
蒙恬的兴致在于习武,他身上秉承了蒙氏家族英勇善战的气质,一心想着为国浴血杀敌。蒙毅志不在此,他比较喜欢研究国家的律法典籍,认为国家管理的根本在于统治秩序的维护。家族长辈见兄弟两个都是可塑之才,便由着他们的志向兴趣自由发展。蒙恬在跟随大将军王卉对战齐国时立下了赫赫战功,他开始在秦国政界崭露头角。秦始皇非常看重蒙恬,经常与他共商国是。机缘巧合之下,蒙恬向秦始皇推荐了自己的弟弟蒙毅。秦始皇在见过蒙毅以后对他的文学才华非常满意,大大封赏了蒙毅,赐官职上卿,让他主管朝廷律法。
这兄弟二人一个武功盖世一个熟读律法,一文一武相互搭配,在朝中的地位无人能及。蒙氏家族家教甚严,虽然家族荣耀光辉万丈,但是仍然教导蒙恬蒙毅兄弟要恪守人臣本分,不能持宠而骄。蒙恬跟蒙毅两个人对秦始皇忠心耿耿,追随在秦始皇左右不敢有丝毫怠慢。
可是秦始皇突然暴毙,蒙恬和蒙毅的命运也就发生了大逆转,最终被阴谋篡位的胡亥送上了断头台。作为臣子,是该对君主效忠还是对皇权效忠?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蒙恬的父亲
秦昭王时,齐国的蒙骜到秦国谋仕,为官一直到上卿。秦昭王去世,秦庄襄王在位,任命蒙骜为率秦军攻打韩国,夺取了韩国土地,建立二川郡。第二年,蒙骜又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连着攻下了韩国的几十座城池。秦始皇继位的时候,蒙骜先后攻打了韩国,魏国,为秦国立下了赫赫战功,公元前240年蒙骜去世。
动漫中的蒙恬
蒙骜在秦国得到秦王信任,一代名将,威震中原,蒙氏后代的将领才能也在他的名望下得到了更好的发挥和赏识。蒙骜的儿子去名武,也就是蒙恬的父亲。公元前225年,秦王攻打楚国,以李信为将,蒙武为副将,统领二十万兵力。两人分开进攻楚国,打败楚军。之后李信攻乘胜追击,反而被楚军打败了。第二年,蒙武再次攻打楚军,追杀到楚地蕲南,灭了楚国大将项燕,凯旋而归。第三年,蒙武再次领兵出击,攻打楚国,直接俘虏了楚国国王,至此楚国覆灭。第四年,蒙武南下征伐越国一带,越王投降,秦国因此得以设立了会稽郡。
秦国灭六国,一统天下的历史进程里少不了蒙骜和蒙武的功劳。蒙骜主要是攻打韩国,魏国立了大功,蒙武帮助秦王攻下了强敌楚国,平定了长江的吴越地区。因此秦始皇对蒙氏家族非常器重。蒙家向来出良将。到了蒙恬时代,秦始皇只差齐国没有攻克,因此蒙恬捡起了蒙氏家族的接力棒,亲率大军攻打齐国都城,果然不负蒙家猛将之风,名门之后的声望,成功征服齐国。
至此,秦始皇实现了统一六国的梦想。蒙氏家族世代为将,蒙恬征讨匈奴时期达到了权力的顶峰。蒙家成为历代帝王眼里的忠臣良将,虽然蒙家三代都手握军权,但是从来没有过秦王怀疑蒙家,蒙家叛乱的传言,可见蒙氏家族是一个人品信得过,值得托付,耿直厚重至忠至诚的优秀军事家族。
蒙恬后人
历史上有关蒙恬后人的笔墨很少,现在我们所了解到的关于蒙恬后代的信息是后人根据史书里记载的内容推断出来的。有人认为蒙恬并没有子嗣,但有的人认为根据史书推论出来的关于蒙恬后代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
蒙恬剧照
根据记载蒙恬很早之前就在一个叫“安定”的地方定居了,近代很多人一致认为中国的蒙氏就是从安定这个地方开始出现的,根据秦朝地图中“安定”的位置大致在甘肃和陕西的交界处。现在蒙氏一族的分布范围特别广泛,主要原因就是蒙毅蒙恬被陷害以后,他的后人为了躲避敌人追杀四处流散。蒙氏族谱上有“居上林”这一说法,可是世上的上林实在太多了。据载蒙恬原配妻子胡氏带着他的俩儿子和家人向西逃去,在现在的淳化县有一个叫蒙家村的地方,蒙姓人口达到90%以上。此地夏天经常下大暴雨,暴雨过后就会从地里冲出秦朝时的古钱陶罐,使得这一观点更具有可信性。根据历史记载和分析,蒙家村在秦朝时就出现了,而且在这里住着的人大多数都是蒙姓先民。从蒙家村位置来看,它距离“上林”仅仅有大约 10公里左右。蒙恬去世以后,居住在“上林”蒙府的妻儿老小落脚在这。
在咸阳市里,以“蒙家”为名的村子还有四个。据《咸阳市志》里的相关资料的记载,以及有关家谱的记录,这些村子都可能是从淳化县蒙家村移民过去的。
蒙恬的妻子是笔祖娘娘吗 蒙恬与妻子的爱情故事蒙恬的妻子
蒙恬的妻子叫卜香莲,她被人们亲切的称为“笔祖娘娘”。在浙江省善琏镇的蒙公祠里,有两尊雕像,一尊就是秦朝著名的大将军蒙恬,另一尊呢就是被人们称为“笔祖娘娘”的卜香莲,关于“笔祖娘娘”这个称号的由来民间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故事呢。
蒙恬剧照
据传秦始皇为了搜刮钱财派蒙恬来到江南,一天傍晚,蒙恬的军队经过善琏时忽然听到有一个姑娘在河里大声呼救,于是不加思索的跳入河里救上了那位姑娘,这就是蒙恬未来的妻子卜秀莲,此时的卜秀莲父母双亡,已家徒四壁,还受官府的剥削,所以想要自杀,被救了上来,就这样他俩相遇了。蒙恬了解了当地农民的辛劳,于是把运送的饷银发给贫苦的乡亲们,解散了军队便弃军退隐田园了。
一次,蒙恬在去找卜香莲在路上捡了一撮羊毛,随手插在一枝竹管上拿到了卜香莲家,香莲听说蒙恬写字特别好,于是蒙恬用刚刚造的弗聿笔给香莲写了几个,虽然字好看但是羊毛太硬用起来很不顺手。
蒙恬把打算迎娶香莲并以做笔谋生的想法告诉了香莲,随手将笔放在窗台上了。可是笔不小心滚落到了窗下的石灰函被泡了一夜,第二天香莲找到了笔,用角梳把毛梳好,又用簪子把杂毛弄掉,爱惜如宝。等到蒙恬再次用笔时好用多了。卜秀莲辅助蒙恬做笔的消息传出来,得到大家一致好评,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建了一个蒙公祠,将两人的雕像立于此内,还把他们相遇时的那条河改名为蒙溪。
蒙恬蒙毅
蒙恬和蒙毅是亲兄弟,他们出生于将才世家,从他们的祖父起就开始为秦国效力,整个蒙氏家族的命运紧紧的跟秦王朝的兴衰联系在一起。蒙恬和蒙毅自幼习武,家中还遍请名师为他们兄弟两个讲授兵法策略律法典籍等。
动漫中的蒙恬
蒙恬的兴致在于习武,他身上秉承了蒙氏家族英勇善战的气质,一心想着为国浴血杀敌。蒙毅志不在此,他比较喜欢研究国家的律法典籍,认为国家管理的根本在于统治秩序的维护。家族长辈见兄弟两个都是可塑之才,便由着他们的志向兴趣自由发展。蒙恬在跟随大将军王卉对战齐国时立下了赫赫战功,他开始在秦国政界崭露头角。秦始皇非常看重蒙恬,经常与他共商国是。机缘巧合之下,蒙恬向秦始皇推荐了自己的弟弟蒙毅。秦始皇在见过蒙毅以后对他的文学才华非常满意,大大封赏了蒙毅,赐官职上卿,让他主管朝廷律法。
这兄弟二人一个武功盖世一个熟读律法,一文一武相互搭配,在朝中的地位无人能及。蒙氏家族家教甚严,虽然家族荣耀光辉万丈,但是仍然教导蒙恬蒙毅兄弟要恪守人臣本分,不能持宠而骄。蒙恬跟蒙毅两个人对秦始皇忠心耿耿,追随在秦始皇左右不敢有丝毫怠慢。
可是秦始皇突然暴毙,蒙恬和蒙毅的命运也就发生了大逆转,最终被阴谋篡位的胡亥送上了断头台。作为臣子,是该对君主效忠还是对皇权效忠?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蒙恬和项羽
蒙恬和项羽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他们能够洞察人性,对兵法研究透彻,武艺高强,在彼此时代里无人能够与之匹敌。蒙恬是秦始皇手下爱将,深得秦始皇信任,将秦王朝的八十万大军交付蒙恬之手,让他挥师北上,与匈奴决一死战。项羽是楚国霸王,做为后起之秀登上历史舞台,金戈铁马,意气风发。
蒙恬剧照
蒙恬带领秦国大军踏伐六国土地时,项羽还是楚国没落贵族家的小公子。等到项羽称霸之时,蒙恬早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了。虽然都是盖世英雄,但两个人并没有交过手。不过论起雄才伟略,蒙恬和项羽还真是有的一拼。
蒙恬的卓著功勋在于帮助秦始皇平定六国,等到秦始皇建立秦朝之后又派了蒙恬前去镇守边关。蒙恬统兵之道在于顺应皇帝旨意,在忠心报国的前提下施展才能。有的时候与秦始皇意见不统一,他也不敢违抗圣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蒙恬的思想和军事主张。而项羽则不一样了,混世魔王,起兵打仗之时只遵从内心的想法,誓于天下英雄分出胜负。从这一点上来看,项羽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有句话叫做生不逢时,如果蒙恬晚生个几十年,与项羽同处一个时代,那么蒙恬就不会惨死在奸佞之臣手里。在项羽踏平秦二世的统治之后两位豪杰很有可能对酒当歌,但是历史终究是历史,没有那么多的如果。
大将军蒙恬的儿子是谁 蒙恬后人流落到哪里蒙恬的儿子
因为蒙恬的电视剧和电影形象太过的深入人心,所以人们对于他的真实历史上的私人生活也充满好奇,想要知道他爱的什么样的女子,和后代是谁,尤其是,他的儿子是谁。
蒙恬剧照
在历史的记载里面,是没有写蒙恬的后代的,但是有蒙恬的妻子。蒙恬在历史记载里面的妻子,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卜香莲。她出生在一个平静的乡村,但是有一门独家的手艺,就是制作毛笔。那个时候,做笔的工艺还不太够,还有很多的人是在用竹简刻字。“笔娘娘”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因为蒙恬的夫人有好心肠,不曾保留制笔的技艺,而是慷慨的教授给了当地的村民们,让他们所有人都发家致富。至今在村子里面,还有纪念他们的祠堂。
至于蒙恬的儿子问题,在历史上并没有记载。如果蒙恬没有儿子,要么是他自己的问题,要么是他妻子的问题。如果后一项成立的话,那么还有一个蒙恬爱惨了自己妻子的问题。但是这样的可能性毕竟不大,古代人视作十分重要的事情,在史书上面一定会记录下来的。所以猜测应该是蒙恬的儿子并不出彩,因此历史上没有太多的记载。
虽然没有记载,可是蒙家的后人还是在的。即便不是蒙恬的后代,也是有血缘关系的。在安葬蒙恬的那个地方,有着姓蒙的人家,世代守灵,很有可能是蒙恬,或是蒙恬追随者的后代。
蒙恬后人
历史上有关蒙恬后人的笔墨很少,现在我们所了解到的关于蒙恬后代的信息是后人根据史书里记载的内容推断出来的。有人认为蒙恬并没有子嗣,但有的人认为根据史书推论出来的关于蒙恬后代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
蒙恬剧照
根据记载蒙恬很早之前就在一个叫“安定”的地方定居了,近代很多人一致认为中国的蒙氏就是从安定这个地方开始出现的,根据秦朝地图中“安定”的位置大致在甘肃和陕西的交界处。现在蒙氏一族的分布范围特别广泛,主要原因就是蒙毅蒙恬被陷害以后,他的后人为了躲避敌人追杀四处流散。蒙氏族谱上有“居上林”这一说法,可是世上的上林实在太多了。据载蒙恬原配妻子胡氏带着他的俩儿子和家人向西逃去,在现在的淳化县有一个叫蒙家村的地方,蒙姓人口达到90%以上。此地夏天经常下大暴雨,暴雨过后就会从地里冲出秦朝时的古钱陶罐,使得这一观点更具有可信性。根据历史记载和分析,蒙家村在秦朝时就出现了,而且在这里住着的人大多数都是蒙姓先民。从蒙家村位置来看,它距离“上林”仅仅有大约 10公里左右。蒙恬去世以后,居住在“上林”蒙府的妻儿老小落脚在这。
在咸阳市里,以“蒙家”为名的村子还有四个。据《咸阳市志》里的相关资料的记载,以及有关家谱的记录,这些村子都可能是从淳化县蒙家村移民过去的。
蒙恬将军
蒙恬出身名门,家族以武学传世,将才辈出。到了蒙恬这一代,家族命运达到鼎峰,特别是蒙恬,官拜大将军,是秦始皇的左膀右臂。蒙恬自幼就对武学有浓厚的兴趣,拜访名师传授自己武功,他本人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未及成年就练就了绝世武功。蒙恬不光习武,对兵法也有着很深的研究。他习惯将排兵布阵与兵法精髓相结合,建立了一套独特的蒙氏兵法图。
蒙恬剧照
蒙恬出身世家,成年之后就跟随家族长辈出兵打仗。起初,他只是大将军王卉手下的一员普通将领,但是在行军途中他提出的意见建议往往带有新的视角,受到王卉的赏识。在攻打齐国的时候,蒙恬总是先使出障眼法迷惑敌人再给他们出其不意的致命打击,他本人在战场上表现突出,骁勇善战,将个人才华施展无余。王卉亲自上书奏请蒙恬的战功,秦始皇很是高兴,封蒙恬为内史,掌管一方军马。
秦始皇文治武功非一般人所能比拟,他觉得自己有能力一统六国平定天下。蒙恬深知秦始皇用意,主动请缨,在攻打其他诸侯国时不遗余力,带领全体将士浴血奋战,为秦始皇统一六国扫清了诸多障碍。
秦始皇非常信任和信赖蒙恬,出巡时都让蒙恬跟他坐在同一辆马车上。两个人惺惺相惜,速写出一段君臣相互欣赏的佳话。所以说,伯乐与千里马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有才能的人需要领导慧眼识人,而领导的眼光决定了他的事业高度。
秦始皇大将军蒙恬简介 蒙恬怎么读蒙恬简介
提起蒙恬,自然而然就会想起毛笔和万里长城。虽然蒙恬是是一介武夫,但是他的文化素养非常高。他在行军打仗过程当中受到动物毛发的启发,创造性的使用动物毛发代替竹签当做写作工具,是毛笔的发明者。
蒙恬剧照
蒙恬眼光卓越,为抵御外敌侵略,他将秦、齐、赵三个国家的长城连接起来,抵御了匈奴了侵犯,维护了安定局面。蒙氏家族在早是齐国人,后来搬到秦国居住,先后三代都是秦国的爱将。
秦始皇非常赏识和重用蒙恬兄弟,因为他们的父辈就是秦国的重臣,可谓是世代忠良。蒙恬有勇有谋,英勇善战,多次抵制匈奴入侵,可以说打的匈奴是闻风丧胆,不敢越雷池半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维护了安定的局面。他弟弟也是朝中重臣,把持一定朝权。兄弟二人在朝堂上一言九鼎,久而久之势必引起别人的嫉妒,其中赵高就是他们的死对头,赵高在生死线上转了一圈回来之后,对蒙恬兄弟是恨之入骨,时刻想着除掉他们。
政治斗争的残酷的,也是无情的,纵观历史,相当一部分人成为了派系斗争的牺牲品。秦始皇在位时,蒙恬兄弟是出尽风头,锋芒毕露,可是秦始皇死后,他们立刻就遭到了赵高等人的残酷打压,赵高、李斯通过篡改遗昭,废掉太子,逼迫蒙恬和弟弟蒙毅自杀,这大概也符合物极必反这一自然规律吧。
蒙恬怎么读
最初认识蒙恬是在小学的语文课本上,那时候我还处在和多音字作斗争的时期,所以“蒙恬”两个字的读音对我来说是个难题。“恬”字还好,只有一个读音,可是“蒙”字却有三个读音,每一个读上去都好像很顺口。
蒙恬剧照
想来很多人都会有和我一样的困惑,这里我们就一起探讨一下。
“蒙(meng)”字有三个音调,分别是一声、二声、三声。读三声的时候不用多说,是蒙古族的“蒙”;“蒙”只有读二声的时候可以作为姓氏。蒙恬,姬姓,蒙氏,恬名。从这点来看,蒙恬的“蒙”读二声,毋庸置疑。蒙姓的渊源有三个,分别是源于山名,以官名为氏;源于高阳氏,以地名为姓;从其他姓氏改过来。高阳氏是远古时代黄帝之孙颛顼的后代,所以在许多姓氏古籍的记载中,蒙姓中国人是黄帝的直系后裔。李文郑撰写的蒙姓宗祠通用联有云:“功高秦国,威震匈奴。”这里“威震匈奴”说的就是秦代名将蒙恬,率三十万蒙家军击退匈奴,收复河套区域,并修筑长城,守卫数年。
撇开这些来说,二声“蒙”还有继承,承继的意思。韩愈在《祭十二郎文》中有云:“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恬”从心,从舌,甜声。曹丕有云:“恬淡寡欲”,即淡泊名利,清静无为之意。出生于世代名将之家的蒙恬,从小接受祖父,父亲的熏陶,淡泊名利,一心卫国,忠心耿耿。这就是他从祖辈父辈那里继承来的恬淡寡欲知心。
蒙恬将军
蒙恬出身名门,家族以武学传世,将才辈出。到了蒙恬这一代,家族命运达到鼎峰,特别是蒙恬,官拜大将军,是秦始皇的左膀右臂。蒙恬自幼就对武学有浓厚的兴趣,拜访名师传授自己武功,他本人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未及成年就练就了绝世武功。蒙恬不光习武,对兵法也有着很深的研究。他习惯将排兵布阵与兵法精髓相结合,建立了一套独特的蒙氏兵法图。
蒙恬剧照
蒙恬出身世家,成年之后就跟随家族长辈出兵打仗。起初,他只是大将军王卉手下的一员普通将领,但是在行军途中他提出的意见建议往往带有新的视角,受到王卉的赏识。在攻打齐国的时候,蒙恬总是先使出障眼法迷惑敌人再给他们出其不意的致命打击,他本人在战场上表现突出,骁勇善战,将个人才华施展无余。王卉亲自上书奏请蒙恬的战功,秦始皇很是高兴,封蒙恬为内史,掌管一方军马。
秦始皇文治武功非一般人所能比拟,他觉得自己有能力一统六国平定天下。蒙恬深知秦始皇用意,主动请缨,在攻打其他诸侯国时不遗余力,带领全体将士浴血奋战,为秦始皇统一六国扫清了诸多障碍。
秦始皇非常信任和信赖蒙恬,出巡时都让蒙恬跟他坐在同一辆马车上。两个人惺惺相惜,速写出一段君臣相互欣赏的佳话。所以说,伯乐与千里马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有才能的人需要领导慧眼识人,而领导的眼光决定了他的事业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