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强虏而不退,靠同心渡浩劫。抗战时期的北平,充满着对烽火连天岁月的呐喊,流淌着对日寇横行激愤的血性。尤其是那些文艺界的艺术家们,他们坚毅的抗日面孔是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表情!
紧锁大门 一条老命拼到底
“残年遭乱,死何足惜,拼着一条老命,还有什么可怕的呢!”国画大师齐白石一直用讽刺犀利的方式表明爱国立场,有人劝他不要过于激进,但年过古稀的老人仍是书写了他铿锵无悔的抗日故事。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伪分子不断索画,齐白石叫家人紧关大门,并上了把大锁。有人叫门,他便从门缝往外看,不想见的就让女仆说:“主人不在家”,以此拒绝为日本人作画。
七七事变爆发,日军为了掩饰侵略嘴脸,企图请名流贤士为其涂脂抹粉。齐白石不仅冷色拒绝,还在画中继续抨击,他有幅作品《寒鸟》,画上是只仰首的鸟立在一笔枯枝上,题曰:“寒鸟,精神尚未寒。”以此来比喻沦陷区人民精神不死,激励抗战的人民。
然而,日本人不放弃齐白石,他们继续采用拉拢、引诱、威逼的手段,更是提出了加入日本国籍的条件。齐白石哪里答应,他不仅不为利益诱惑,还提笔画下4只螃蟹,落款“看你横行到几时”。日本人看后,气得直嚷:“齐白石太顽固!”他则大义凛然地说:“齐璜中国人也,不去日本。你硬要齐璜,可以把齐璜的头拿去。”
最后,为了彻底抵制骚扰,齐白石在居所外装上铁栅栏,贴出“白石老人心病复作,停止见客”,并把院中亲手栽的花木砍的砍、拔的拔,寓意“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甚至在1943年一度停止卖画,艰苦度日,表明自己宁可饿死,也绝不做取悦日本人的事情。
变卖家当 为地下党凑盘缠
齐白石的铮铮铁骨让弟子李苦禅很是敬佩,师徒二人都有着强大刚毅的抗日情怀。
卢沟桥事变后,汉奸组织的“新民会”想拉其入会撑门面,李苦禅严词拒绝,并辞掉教学职务,转而成了共产党地下情报组的一员。
参加抗日地下工作后,李苦禅的住所成了情报组的联络点,交通员、青年学生、外国友人等,常在他那藏身、中转。为了让这些“地工”人员吃上饱饭,李苦禅一家节衣缩食。有时粮食吃光了,他就去粥棚赊。有时候手头拮据,他就到当铺卖掉衣物,给过路的同志凑盘缠。有时候需要隐蔽身份,李苦禅就买些旧衣服,再巧用笔墨,给同志们乔装打扮一番,有力的帮助了他们顺利地奔赴根据地。
然而,李苦禅的地下抗日行动,最终还引起了日本人的怀疑。
1939年5月14日,日本宪兵和汉奸冲进了李苦禅的小南屋,用枪顶住了他和他的学生魏隐儒,铐上手铐,押上了大卡车,以私通八路的罪名关在北平日本宪兵队本部“留置场”。
审讯开始了。这位宁愿站着死绝不跪着生的硬汉把日本宪兵气坏了,他们对他残酷动刑:灌凉水、压杠子、皮鞭抽,甚至往指甲里扎竹签。打晕过去了,就用凉水激醒,接着用刑。
苦难面前,李苦禅扛住了,他什么都不承认。
好在李苦禅知名度高、影响大,再加上没有真凭实据,日本宪兵最终把他放了。李苦禅明白,柳树井2号联络点不能再用了,于是借书画巧妙地宣传抗战。当时,李苦禅画了很多漫画,用来辛辣地讽刺汉奸,宣传抗日。
宁做农民
不为日本人唱戏
另一位京剧大师程砚秋,也是宁死也不给日本人做事的硬汉。
1941年他离开舞台,在海淀区青龙桥做起了地地道道的农民,当地老人至今还记得:这位舞台形象明艳不可方物的“名旦”穿个半旧的棉袄和棉裤,扛着一把锄头去地里干活……
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上中国领土的时候,正是程砚秋步入舞台艺术巅峰之时。面对国土沦陷,程砚秋满腔义愤,借《三国演义》的故事,创作出京剧新戏《亡蜀鉴》,以表达宁死不做亡国奴的坚决。
但重重的压力极大地影响了程砚秋的生活,无奈之下,程砚秋托人请德国大夫开具了一份患病证明,决定谢绝舞台、息演退隐。
他告别了城里报子胡同的家人,来到北平西北郊的青龙桥,开始了务农生活。搬迁适逢春节,程先生撰写了一副春联:“蓄发事耕耘,杜门谢来往;殷勤语行人,早作退步想。”
一代名伶程砚秋做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购置了60多亩地,添置牲畜、马车、农具,请了几位农民作帮工。此间,程砚秋宣称要实行“三闭主义”,即闭口、闭眼、闭心。
但世外桃源的生活并非始终平静,日伪特务仍然上门骚扰。1944年2月的一个深夜,日本宪兵和伪警突然闯入家中,幸亏当日程砚秋未在,免除了牢狱之灾。
抗战时期,这样的故事不止一个,除了上述艺术家,还有蓄须明志的梅兰芳、侠肝义胆的尚小云、嫉恶如仇的荀慧生.....他们用行动证明了自己作为中国人的气节。这些艺术家虽然没有上阵杀敌,但是他们用诗画和嗓音做匕首,一把把刺向敌人。他们是抗日战争中的英雄,值得我们永远地崇敬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