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1932年淞沪抗战以南京政府的妥协告终,但正是从“一·二八”这天开始,日军步步紧逼的侵略势头和嚣张气焰,受到了中国有力而顽强的抵抗。也正是这场抗战,将全国人民的怒火、愤慨、爱国激情与抗日决心,统统点燃。
日前,记者在“一·二八”淞沪抗战主战场辗转寻访这些抗战后幸存的遗址,他们分散在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经历岁月洗刷,无声诉说着80年前的一个个故事,成为那场战争最好的注脚。
东方图书馆
荡然无存只剩纪念碑
对一个国家而言,文化的毁灭就像人被刺中心脏一样致命、一样难以挽回。在淞沪事变的次日,日寇便将炮火倾泻在东方图书馆——这座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图书馆上。昔日恢宏的东方图书馆如今已荡然无存,只剩下一块纪念碑,位于今天的宝山路584号上海市市北职业高级中学内。
东方图书馆是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图书馆,1924年建立,藏书达46万余册,曾享有“东亚闻名的文化宝库”、“亚洲第一图书馆”的美誉。
1932年1月29日,日军飞机从停泊在吴淞口外的航空母舰起飞,向宝山路上的商务印书馆总厂投下6枚重磅炸弹,印刷厂、制造总厂、栈房等建筑顿成火海。马路对面的东方图书馆也被潜入的日本浪人放火焚烧。46万册珍贵的古籍化为灰烬,就连十里开外的法租界,也从空中随风飘下焦黄的《词源》《二十四史》残页。
“高境庙纪念村”石牌坊
战后家园重建的历史见证
从上海地铁三号线殷高西路站出门,走到逸仙路高架与殷高西路交叉处,车水马龙,而东北侧高境源广场上,一座牌坊经过岁月洗刷,早已有些斑驳,透着历史的沧桑。
这座水泥结构三间四柱重檐式牌坊,即“高境庙纪念村”石牌坊。以如今的眼光看,牌坊不高大、不气派,但其承载的感人故事却让人难忘。
牌坊简介中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当年的故事。历史资料记载,当时,仅有几十户人家的庙行镇,在1932年几乎全镇尽毁,无辜的遇难百姓达12人,被烧房屋57户243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日军侵占上海,民居大多遭到毁坏,直到当年5月日军撤退,居民陆续回归之际,才发现苦无栖身之所。南洋侨胞为此捐巨款重建民居,让居民有所庇护。
石牌坊正是由此而来。
在上海,这样的纪念石牌坊还有两座。它们的存在,使我们对历史并非无从凭吊,使每一位路过看到或主动寻访之人,都不由去思索这里曾经发生的血与火。
在牌坊附近居住的罗先生告诉记者,这座牌坊本来不是位于这里,而是长时间“屈身”于一家集贸市场的三轮车棚中,直到10年前被发现,当地才请来文物、规划部门和同济大学专家,将牌坊从集贸市场中“救”出,以每小时“走”15厘米的速度,前后4天时间,将牌坊安置到马路对面的高境源广场。
蓝月传奇 美女陪玩 热血传奇 套装赠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