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年俗 回味中国年俗,一份《宝典》足矣!

导语READ

回味中国年俗,

一份《宝典》足矣!


本《春节过节宝典》共涵盖12篇图文,分别是:


中国年俗 回味中国年俗,一份《宝典》足矣!

1、春节的历史渊源

2、春节的那些真相

3、春节的各路大神

4、文人笔下的春节

5、舌尖上的春节·食物篇

6、舌尖上的春节·语言篇

7、春节的习俗与禁忌

8、除夕到初一的仪礼

9、“八方”春节习俗·国内篇

10、“八方”春节习俗·国外篇

11、中国年俗“老四件”

12、中国年俗“新四件”



新年快乐




本《宝典》为小编私藏档案,整整12篇文章!15000+字!本可单独推送,但为飨读者,不忍拆分。故愿您也能将此看作资料存档、分享,也不枉小编辛苦了!
一、春节的历史渊源  
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隆重、最宏大、最具狂欢性的节日。在过去和民间又叫年,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庆活动,民谚所谓“百节年为首”,讲的便是,年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日,也是一年中第一大的节日。 相传,“年”是我国古代时的一种怪兽。它头长触角,凶猛异常。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避其害。不料却被一位乞讨的老人设法赶走,于是后来人们便采用了这位老人驱赶“年”兽的办法,沿袭至今。 
不过这只是一则传说而已,其实年的形成是来源于古人对季节、收成、天文、历法的认识。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正式确定夏历正月为岁首,此后历法虽不断修正变化,但岁首时间没有改变,年节也就固定下来,期间朝代更替、时代变迁,“春节”的名字和习俗也逐渐有所不同,而人们对这个节日的重视却延续了千年,喜庆、欢乐、饮宴、祭祀、祝福的过年景象,几千年来也始终如一。 然而,春节的形成也有着较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如今我们口中的春节和古代的春节,其实并不是一回事。而我国现行的春节制度,其实时间却仅有百年。 秦代至汉中期,岁首在夏历十月,十月初一为新年,太初元年确定为夏历正月,此后历代沿袭。汉朝中期后,岁首在正月初一,成为正月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期,岁首称为元正、元日、元会。据《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即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就是说正月初一是一岁之首、四时之首、一月之首。隋唐时期,称为元日、岁日、元正,自唐时起,春节成了政府法定假日,元日、冬至各给假七天。元日七天假期是年前、年后各三天。宋元明清时期,春节称为元日或元旦、新年,礼从前。

1911年,晚清覆灭,民国建立,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官方节日与民间节日出现分离。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引进西洋历法,以公历为标准纪年,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后,正式通电各省将1912年1月1日定为民国元年元旦。1914年,北京政府又定“阴历元旦”为春节。从此,我国实际上有了两个新年:一个是“民国新年”,在公历(阳历)的1月1日,也叫元旦,用了古代的年的名称;一个是“国民新年”,在农历(阴历)的一月一日,改称春节。公历元旦由于是新立,没有任何民俗内涵,农历春节却有着两千年以上的历史,民俗事象丰富。因而一般百姓并不理会公历元旦,仍将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新年。激进的民国政府曾一度不满二元历法结构的存在,试图全部统一使用公历,效果却并不理想。1930年,政府还重申“移置废历新年休假日期及各种礼仪点缀娱乐等于国历新年”,甚至在春节期间,街上还出现了警察到关门停业的商店强迫其开门营业,并将元宝茶及供祀的果品捣毁的现象,更有甚者还要处以罚金、拘役,好在这种做法仅仅持续了一两年。 到如今,元旦、春节,公历年和农历年,都为人们接受了,两者并行不悖。但若要说在中国人的眼里,这个两个新年孰轻孰重,则是一目了然的。
二、春节的那些真相  
关于春节,有些知识人们对此异常熟悉,而有些知识却鲜为人知。比如春节从何时算起以何时结束?属相是以除夕为界吗?福字到底能不能倒贴?为何有人说羊年不吉利?除此之外,您知道春节是非遗项目吗?您知道并非全国各族都在过“春节”吗?而这些鲜为人知的真相,我们应该去了解。 从时间上来说,进入腊月,也就进入了腊祭的历史传统。一般来说,从腊月初八算起,也有地方从小年祭灶算起,经过除夕、初一等时日,直至次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都可以算作春节。
 2005年,《保卫春节宣言》出现,一时间民声四起,由此还发生了著名的“保卫春节”运动。2006年,春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也并非我国所有的民族都过这个春节,比如羌族,他们的“年”实际上是在农历十月一日。不仅如此,作为第二批国遗项目的羌年于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我们的“春节”却榜上无名。
 属相以何为界?元旦,立春,还是除夕?一般来说,根据中国历法,属相应按立春划分。立春的日期和时辰,是历法学者根据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精确计算出来的,有准确的科学依据,传统的命理学、占卜学等也均以立春作为生肖计算的依据。但也有人认为,在我国传统农历中,因为有闰月,有些年份一年里有两个立春,而下一年可能会没有立春。因此,计算生辰属相应以农历大年为界线。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不过,自从国家采用公历和公元纪年之后,干支纪时事实上已经成为一种废历。民众已经习惯于看公历办公,凭农历过节,而所谓的生肖属相本来只是一种口头的规定性,一种可随历法变更而变化的口头传统,把它从干支年移至农历年,以正月初一作为属相的界限,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倒贴福字,取其“倒”和“到”的谐音,意为“福到”了。在我国传统民俗中确有这种说法,但不是说所有“福”字都要这么贴。倒贴“福”字主要应在两个地方:一个地方是在水缸和土箱子(即垃圾箱)上,由于这两处的东西要从里边倒出来。为了避讳把家里的福气倒掉,便巧用“倒”的谐音倒贴福字。用“福至”来抵消“福去”,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另一个地方是在屋内的柜子上。柜子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倒贴“福”字,表示福气(也是财气)一直来到家里、屋里和柜子里。至于大门上的“福”字从来都是正贴。大门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纳福”之意,而且大门是家庭的出入口,一种庄重和恭敬的地方,所贴的“福”字须郑重不阿、端庄大方,故应正贴。
 民间有“十羊九不全”、“女子属羊命不全”的说法,其实这都是主观臆断,并没有现实依据。比较流行的说法与慈禧有关。有人说,因为慈禧太后是属羊的,所以说属羊的不好,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恨慈禧太后,这样的说法当然站不住脚。也有人说,羊品性善良、温顺、无害,往往结局还不好,要被人吃肉,所以属羊的人命不好,在现代社会容易逆来顺受、受人欺负,这样的结论同样是无稽之谈。其实,觉得羊不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信心不足,将自身的不顺利归结为命运。为何就不能想想“三阳开泰”、“洋洋得意”呢?
三、春节的各路大神  
春节期间,各路大神频现,有男神也有女神,司职也各不相同。您一定不希望新年减寿吧?您必须祭祀灶神。您希望新年不再受穷吗?您可以送走“穷神”。您希望新年持续财运亨通吗?您可以迎接“财神”。您希望新年保佑一家平安吗?您可以求助“门神”。您希望提前预知新年吉凶吗?您可以请教“厕神”。而如何与大神们沟通,却是一门极大的学问。 
灶神,是年节期间人们遇到的第一个大神。灶神,又称灶君、灶王、灶王爷、东厨司命、张灶爷爷等。正所谓“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这一天俗称小年,要祭灶送神。但也并非所有人都是在这天祭灶,也有“官三民四船五”的说法,即在祭灶的时间上,官家是二十三,百姓家是二十四,而水上人家是二十五。民间认为,如果祭祀时间有误,则有减寿的危险。为什么这么说呢?是由灶王爷的使命决定的。据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往人间了解民情和是非善恶的神,每年的腊月二十三他都要回天上去汇报和述职。一旦告诉谁人谁家罪恶,玉帝对大罪者减寿300天,小罪减寿100天。人们为让灶神能够“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因此祭灶要用糖(多为麦芽糖、糖瓜)糊其嘴,甜其心,让其在汇报工作时只说甜言蜜语,以免遭减寿。年三十那天,则还需将灶神接回,俗称“接灶”、“迎灶”。 
门神,是年节期间人们遇到的第二个大神。贴门神起源于古人的一种信仰观念,古人认为人居空间是与外在的神秘空间隔离的自我保护空间,而门户是唯一与外界交流的通道。为防入侵,驱邪避灾,因而要贴门神。而我国都有哪些门神存在呢?其实,最早的门神是先秦时用桃木刻成的偶人,汉时已演变为神荼和郁垒的人形图像。因此,这二人便成了我国最早的门神。传说两兄弟住在度朔山的大桃树上,专门负责捉拿祸害人间的恶鬼。随后又出现了多位门神,如具有正义感的大鬼王——钟馗,威震鬼邪的唐朝开国功臣——秦叔宝、尉迟敬德。至今,三位门神仍广存于民间。单扇门贴钟馗,双扇门贴秦叔宝、尉迟敬德,也有人直接在门上写“神荼”、“郁垒”两位门神的名字。 
财神和穷神,是年节期间连续露面的两位大神,而前者明显更受人重视和喜爱。新年来到,也就意味着财神的降临,人们对接财神习俗的重视程度也为年节祭祀之罕见。其实在我国,财神有许多化身,如文财神、武财神、五路财神、青龙财神等。文财神有比干、范蠡等;武财神有赵公元帅(赵公明)、关公(关云长)等;五路财神指东西南北中五路,五路神是行神,即出门五路皆为发财之路。财不自来,必奔走四方而得之;青龙财神在山东、浙江一带尤其盛行。而迎财神、祭财神的时间全国也各有不同,不变的是当日绝对不能出门。如四川初一“扫财神”,北京初二祭财神,江苏南京初五为财神日,苏州初五祭祀路头神,上海初五接财神,也有在初四晚上设祭接财神等。之后便是“破五送穷”,所谓送穷,说的便是送穷神(“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这一天人们纷纷将家中的垃圾扔出去。 
厕神,是年节期间出现的最后一位大神,也是唯一的女神。厕神,也叫紫姑神、姑娘、戚(七)姑、厕姑、坑三姑等。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虽名为厕神,但紫姑并非主厕事,而是能先知。明朝北京在正月十五前后夜,妇女扎一草人,穿上衣裙,号称姑娘(此类活动不能出现男人)。杭州妇女人家在元宵节以卜问一岁吉凶。清时苏州用红布缠绕斗筲、银簪划灰方式接紫姑,问一年农桑、疾病、牲口情况。
四、文人笔下的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一直以来都是众多文人墨客津津乐道的文学主题。那么,春节在文人的笔下又是怎样一番景象?文人与春节之间又有哪些奇闻轶事呢? 
“二十三日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新年的‘彩排’。在旧社会里,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随着炮声把灶王的纸像焚化,美其名叫送灶王上天。在前几天,街上就有多多少少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大小瓜形。按旧日的说法:有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皇报告家庭中的坏事了。现在,还有卖糖的,但是只由大家享用,并不再粘灶王的嘴了。”这是著名作家老舍在《北京的春节》中用简单的笔墨无比细腻的描绘了小年的祭灶习俗。 
民俗学泰斗钟敬文仅用寥寥数百字便将除夕前后的春节习俗描述殆尽。他在《岁尾年头随笔》中说“到了二十七八,已经忙着买菜肉,杀鸡鸭,井边灶前,要到夜晚十时才能够断绝人影。除夕,厅堂里收拾和陈设得像神殿一样,灯烛的光彩直摇晃到明天…… ‘开门炮’响过后,就是新正了。大人们忙着拜祖宗,接宾客,小孩子却沉醉在他们的种种娱乐里。” 
而莫言在《故乡过年》中则记述了自己年夜饭时狂吃饺子的趣事。他说,“年夜里的饺子是包进了钱的,我们盼望着能从饺子里吃出一个硬币,这是归自己所有的财产啊,至于吃到带钱饺子的吉利,孩子们并不在意。有一年,我为了吃到带钱的饺子,一口气吃了三碗,钱没吃到,结果把胃撑坏了,差点儿要了小命。”事实上,吃到带钱饺子视为吉利的习俗如今依然广泛存在。 
梁实秋与冰心则不约而同的在记录过年祭祖上花了些笔墨。梁实秋在《北平年景》中描写了当时北平的祭祖年俗,他写道,“祭祖先是过年的高潮之一。祖先的影像悬挂在厅堂之上,都是七老八十的,有的撇嘴微笑,有的金刚怒目,都在香烟缭绕之中。这时节孝子贤孙叩头如捣蒜,其实亦不知所为何来,慎终追远的意思不能说没有。”

而冰心则是记录了自己家中祭祖却不祭神,却将自己拿到的压岁钱交给了母亲保管的趣事。她在《童年的春节》中说,“记得我们初一早起,换上新衣新鞋,先拜祖宗――我们家不供神佛――供桌上只有祖宗牌位、香、烛和祭品,这一桌酒菜就是我们新年的午餐――然后给父母亲和长辈拜年,我拿到的红纸包着的压岁钱,大多是一锃亮的墨西哥‘站人’银元,我都请母亲替我收起。”目前,我国仍有地区存在只祭祖、不祭神的习俗,而小孩子的压岁钱也多由家长保管。 
当然,由于处在春节期间,文人也自然少不了对财神下一下笔墨。丰子恺在《过年》中就说道,“正月初四,是新年最大的一个节日,因为这天晚上接财神。”并且还特意下重墨讲述了人们对于接财神的重视程度,“别的行事,如送灶、过年等,排场大小不定,有简单的,有丰盛的,都按家之有无。独有接财神,家家郑重其事,而且越是贫寒之家,排场越是体面。”如今,人们对财神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减当年。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为重要节日,早已成为我国灿烂而优秀的传统文化。文人们通过对于春节浓墨重彩的描绘,让一幅幅精彩绝伦的民俗画卷在世人面前逐一呈现,让一场场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在世人面前逐一上演,对于传承、弘扬我国年俗文化,可谓是功勋卓著。
五、舌尖上的春节食物篇  
在我国北方地区,见面打招呼通常问的是“吃了吗?”而在我国传统年节期间,吃什么、怎么吃、为什么这么吃,都有一定的讲究。在丰富异常的年节食物种类背后,每一种食物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象征意义。那么,腊八粥、饺子、年糕、汤圆、年夜饭等又都有哪些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呢? 
“吃罢腊八饭,就把年来办”。腊八粥作为传统的节令食物,它有着特定的食物配方与烹制方法。《武林旧事》记载了宋代杭州腊八粥的配方,寺院、人家都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等烹制八宝粥。明清时腊八粥类似,用黄米、百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枣泥等,合水煮熟,再加入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子、松子,以及白糖、红糖、葡萄等,以增色提味。西北有加入牛羊肉的,南方也有放入青菜、荠菜、黄花、木耳、火腿的。这些腊八粥的食料其实都有民俗寓意,桂圆象征富贵团圆,百合象征百事和睦,红枣、花生比喻早生贵子,莲心象征恩爱连心,核桃表示和和美美,桔脯、栗子象征大吉大利等等,人们以此期盼未来生活美好和睦。 
“好吃不过饺子”,饺子是北方春节饮食中的重头戏。饺子,又叫交子、角饵、粉角、扁食、煮饽饽、银元宝、水点心等。饺子的前身是“馄饨”,即带馅的面食。过去,人们在包饺子时还要在里面包上铜板,吃上了新年里可以发财。春节的饺子一般从除夕夜开始包,初一和初五均需食用。饺子的做法各地也大不相同,做饺子皮,北京、河北用擀面杖擀,内蒙古、山西等地用手捏,西北地区的人是用茶杯在擀好的大面片上压。饺子馅也很有讲究,北京人爱吃肉丸的,天津人喜欢用水打馅,山西人肉少菜多。饺子做法也有单煮、混煮之分,一般为单独煮法,而东北地区的达斡尔族将饺子与粉条肉汤同煮,河南、陕西等地将饺子与面条同煮,开封人则将饺子与元宵同煮。西安著名的饺子宴,一桌能摆上二三十种形状不同、味道各异的饺子,凡是吃过的人都赞不绝口。 “年糕年糕年年高,今年更比去年好”,年糕是我国南方过春节时要吃的主要食品。《说文解字》说,“糕,饵属。” 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相传,年糕是由于人们纪念著名历史人物伍子胥而产生的。南北方、东西面,以及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年糕,如南方的水磨年糕、百果年糕、定胜糕、龙凤糕、粉糕、米花糕,北方的黄米糕、枣糕,台湾的红龟糕等。年糕吃法也很多,如蒸、煎、炒、煮等。随着时代的变迁,年糕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但年糕的美好寓意却一直沿袭至今。 
汤圆是南方过年时常吃的食品,北方一般叫做元宵,一般都在元宵节食用。汤圆象征合家团圆更更好,吃汤圆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团团圆圆。汤圆的做法与北方的元宵不同,是将糯米面用水搅合后报上各种干鲜果、芝麻、桂花、白糖、红糖、肉菜馅料,有甜有咸,味美意深。 
年夜饭,又叫年更饭、团圆饭,是我国年节中最重要的一餐。河南南部一带除夕的年夜饭要吃到午夜,再端上一盘鱼,以示“年年有余”。南京人则用规定的十种蔬菜以素油炒成“十景菜”,苏州人年夜饭必有青菜、黄豆芽、芹菜做成的“安乐菜”,表示平安、如意、勤劳的寓意。安徽人餐桌上要备两条鱼,一条完整的鲤鱼不许吃,以敬祖并示“年年有余”,一条鲢鱼则可吃,象征“连子连孙,人丁兴旺”。厦门人吃年夜饭叫“吃廿九瞑”,湖南人除夕会吃鸡、肉、鱼三样,武汉人年饭要用“三全”、“三糕”、“三丸”,台湾年夜饭的每个菜则都有象征意义,必须全部亲尝一遍。

六、舌尖上的春节语言篇  
年节期间,盘旋在人们舌尖上的不仅仅有美味的食物,还有流传在人们口中优美的语言,春节期间的吉祥话,民间的古老歌谣、童谣等,有些至今仍在人们的舌尖上跳跃。而这些古老的歌谣、童谣,也是我国传统年节的又一大特色。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河边插杨柳;七九河冻开,八九雁子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首《九九歌》详细记述了数九寒冬的记法,流传较为广泛,相信除了北京人也应该有许多地方的人们都比较熟悉。 南京歌谣《南京风俗景》内容涵盖了腊八至除夕的习俗,“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二十一’一过快过年,‘二十三四’来送灶,我送灶爷上西天。玉皇来问凡间事,世间百姓真可怜,身靠灰堆头顶着瓢,穷人太多怎过年?二十五,二十六,掸尘扫地磨豆腐。三十晚上鞭炮响,家家户户贴红线,大门外贴下门神对,黑脸是尉迟恭,黄脸的叫秦琼,把门将军就是这二位。除夕晚上过新年,家家户户要团圆,全家上下来守岁,子子孙孙辞旧年。爷爷奶奶心头乐,掏了一大把压岁钱。”而北京童谣《正月歌》则完整讲述了从正月初一至十五的食俗,“新春正月过大年,吃点喝点解了馋。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团团转;初四吃米饭,初五的饺子要素馅;初六初七需吃鸡,初八初九牛羊肉;初十吃顿棒子粥,十一吃鱼,十二吃鸭,十三没错吃对虾,十四大碗打卤面;十五家家闹元宵,打春要吃春卷炒鸡蛋。”目前已经录制成了音乐在网络上传唱。 可惜的是,以上两地放在一起才勉强构成了中国全年的年节习俗。那么,我国就没有一首穿年节始终的童谣吗?当然有。流传在天津河北区的《春节习俗歌》,详尽的唱出了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二十五共计30余天的春节习俗,内容基本涵盖了我国春节普遍存在的所有民俗活动和食俗。童谣具体为,“二十三,灶王爷上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倒贴‘有’;三十晚上坐一宿。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初四烙饼炒鸡蛋,初五捏捏小人嘴(指包饺子),初六合子连成片,初七炖肉焖干饭。合子加八儿,越过越发,合子加九儿,越过越有;初十合子拐弯儿。十五星星(指饺子)赶月亮(指合子),十六走百病儿,二十五填仓,干饭熬鱼汤。” 我国地大物博,自然也不缺乏角度独特的童谣,但即便再独特,也少不了对食俗的涉猎。吉林桦甸地区的《盼年》这首童谣十分形象的讲述了年节期间不同的人、动物和植物对过年的不同期盼。歌词如下:“老头盼年,烧酒两坛;老太太盼年,饭菜解馋;小媳妇盼年,穿花衣衫;小学生盼年,回家好玩;小姑娘盼年,绒线两团;小孩盼年,鞭炮一联;小巴狗盼年,骨肉双全;小花猫盼年,鲜鱼几盘;小马盼年,料美得闲;小鸟盼年,唱歌悠然;小草盼年,复生日繁;小虫盼年,又到春天。”而流传在山东枣庄地区的一首《大年初一开门歌》,则充分展现了当地人们重商的习俗。该歌唱道:“大年初一开大门,门里门外有财神。门外有棵摇钱树,门里有个聚宝盆。摇钱树上拴骡马,聚宝盆上贴麒麟。红孩小妖牵骡马,观音童子赶麒麟。”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流传于民间的简短童谣,基本上属于对于当地春节习俗的简单介绍,内容都离不开食俗,一般涵盖祭灶、除夕、贴春联、放鞭炮、祭祖、拜年、赏花灯等。如《丰年过春节》(甘肃清水)、《过年歌》(广东鹤山)等。
七、春节的习俗与禁忌  
春节是迄今为止流传历史最久、流传地域最广、过节人数最多的中国节日。它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民族第一大节,也是最具世界影响的重大节日。春节节俗丰富、生动,充满了人性伦理之美、情感之美、艺术和智慧之美。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按照年节顺序来说,首先的春节习俗必是腊八。一首童谣便拉开了年节的序幕。腊八这一天,人们要吃节令食物腊八粥,因此又有“报信儿的腊八粥”之说。腊八节是上古时代最重要的年终祭祀日——腊日的前身,那时的腊日相当于现在中国人的大年。而腊八粥还与佛教有着重要联系,相传腊八这天佛祖成道,其弟子为纪念并感牧羊女舍粥救佛祖之恩,特熬此粥以供佛祖。因而如今寺庙的腊八粥又被称为“佛粥”,但实际上腊八食粥并不仅是受到佛教的影响,古时就有冬至以粥祭神的习俗。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腊八过了就是小年,小年在北方是腊月二十三,南方是腊月二十四。“二十三,糖瓜粘”,说的便是传统小年的祭灶习俗。灶神俗称灶王爷、司命等,是中国民间特别崇奉的神灵。这一天,为防灶王爷上天告状,特意将糖瓜糊口,“粘其口,甜其心”,寓意上达天听时说的全是甜言蜜语。“二十四,扫房子”,送走灶王爷,人们该清扫、洗涮,干干净净的迎接新年的到来了。平时人们对于屋内清扫是十分的小心谨慎,唯恐触犯到神灵,而今在送走灶神后却是百无禁忌,甚至连黄历都不用看。“二十五,磨豆腐”,自此进入了年节食物的准备阶段。磨豆腐过年是传统社会年节的民俗项目,做豆腐干、豆腐丝、豆腐圆子等。豆腐谐音“兜福”,闽南人称豆腐干为豆干,谐音“大官”。当然也有其他的年节食物,如年糕,意味年年俱高,祈求一年更比一年好。之后依然是食物为先,“二十六,炖白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您新禧,您多礼,一手的面不搀你,到家给你父母道个喜!”直至除夕与初一,这两日是年节中最重要的日子,由此也出现了中国年俗中最重要的习俗与禁忌。 
正月初一不动扫帚、不倒垃圾,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若非扫不可,则须从外扫向里。备一大桶盛废水,当日不外泼。新年要说吉祥话,即便打碎家具也得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等。初二迎婿日,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初三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初四祭财神,不宜远出。初五是破五,春节期间有许多规矩和禁忌到了这一天全都打破了,所以称“破五”。这天吃饺子,送穷神(“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接财神。初六商家开市,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鬼。初七人胜节,是人的生日。人日要尊敬每一个人,连官府也不能在这一天处决罪犯,家长也不能在这一天教训孩子。初八谷日,如果这天天气晴朗,则预示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初九玉皇大帝生日,要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初十地生日,又是石头节,为石头神生日。当日民间忌动石器,不搬石头。十一“子婿日”,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元宵节),十六人完灯。除此之外,部分地区仍有正月里不动针线(怕扎了龙王眼,惹龙王不高兴)、正月不剃头(正月剃头死舅舅,需等二月二那天才可理发)等习俗,当然这只是一些旧俗禁忌,仅为表达人们对于习俗、神灵的一种敬畏之心,并无事实根据。
八、除夕到初一的仪礼  
除夕和初一,是中国人过年气氛最为浓厚、仪式最为隆重的两天。俗语说,“就连叫花子,也有三天年。”这两天的活动和仪式,是年节中的重中之重。 年夜饭的吃法 
中国人自有“年”概念起,便有了年夜饭,古时的年夜饭来源于古代年终祭祀仪礼。中国人的年夜饭讲究团圆,集丰盛、祭祀于一体,人神共进。旧时还需将逝去的先人、亲人招呼、请回用餐后人们才可享用。年夜饭上的菜品、菜式也很有讲究,如需有鱼,寓意年年有余。而在除夕夜期间,合家齐看春晚、静候零点钟声响起,俨然已经成为了中国人过年的新民俗。 压岁钱的寓意 
吃完年夜饭,就发压岁钱。压岁钱是小儿新年最盼望的礼物,清朝时,有在晚辈睡下后放置在其床脚或枕边的,意义在于压胜。压岁钱,是年俗节物之一,又称押岁钱、压祟钱、守岁钱等。压岁钱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原本意义是表达长辈对晚辈的祝福,而今却被一些人们用作攀比、收受年礼的手段,甚至成为了一种人情负担,更有甚者还成为了不良之人受贿的借口。 守岁的习俗 
年夜饭后,各家闭门守岁,全家人围坐在火炉旁,谈话聊天直至五更天明,迎来新岁。这种通宵不寐守候新年的形式,即为守岁。旧时的除夕守岁,还有“燃灯照岁”的习俗,即在大年夜遍燃灯烛。而守岁的习俗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守岁的目的是祈求长命,因此部分地区称之为“熬年”。而今守岁习俗虽依旧普遍,不过一般人们大都不守到天明,而是零点新年钟声之后,便上床休息了。 抢年的方式 
零点钟声想起,许多人们火速将大年初一的“开门炮”点燃,进行“抢年”活动,祈求来年有一年的好运气。古时,爆竹源于驱邪祈福,于是人们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而今的人们燃放的则早已不是竹子,而是鞭炮。 拜年的仪礼 大年初一必然是要早起的,爆竹声中一岁除。一觉醒来,已是清晨。人们穿新衣、戴新帽,然后是贺年、拜年。顺序是先家内,后家外。 
而拜年形式也分两种,一种是跪拜。晨起后,由家长率家人先跪拜天地、祖先,再给上辈祝寿,然后互拜。另一种是投帖。就如同以前的贺年卡寄送形式,适用于官员之间往来,讲究礼仪。而在影视剧甚至是新闻联播中,也经常在过年期间出现拱手礼,但男女不同,因而用错的话,却是大为不吉的。我国拜年的拱手礼有两种:一个为吉礼,一个为凶礼。以男子为例,左手在上为吉礼,右手在上为凶礼,女子则正相反。 而今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即便足不出户亦能拜年,人们可以通过电脑、手机、PAD,手机短信,微博微信等移动通讯工具相互拜年,转瞬间就能道上一句“新年好”。
九、“八方”春节习俗国内篇  
在春节这以传统节日期间,全国各地都要举行重大的庆祝活动。春节民俗文化活动如放鞭炮、贴春联、吃团圆饭、拜年、给压岁钱、逛庙会、赏花灯等长盛不衰,是中国年俗文化的经典符号。 陕北地区讲究腊八粥要在天明前煮熟,人们一起床就吃。除食用外,还用来占卜年成的丰歉。陕南地区还用粥供奉祖先和粮仓,甘肃白银地区,腊八粥煮熟后县用来敬门神、灶神、土地、财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再分给邻居和亲戚,最后全家人享用。北京民间则有泡腊八蒜的习俗。杭州人称二十三日为“小除夕”,这一天要祭灶,家家换上新灶神,俗称“交年”。老北京人用南塘、关东糖、糖饼等祭灶神,用清水草豆祭祀灶神所乘的神马。 
置办年货期间,陕西、山西、河南黄河流域盛行蒸枣糕、花糕,但得先敬神,然后再由人来分享神的恩赐。河南人腊月二十七开始蒸馒头,除了自己吃外,还要待客,或者作正月拜年的礼品。湖南、湖北一带,每至岁末,农家都忙着浸泡糯米制作糍粑,同时也腌制腊肉。闽台一些地区,过年用的鸡鸭要在年前宰好,许多地方杀鸡还有讲究,拔毛时要留三根鸡毛,寓意有头有尾。 
全国各地均有贴对联、门神、年画、剪纸等习俗。山东杨家埠、天津杨柳青、河南朱仙镇、苏州桃花坞、福建漳州等地在过年期间均贴门神、年画。天津一带有一种贴“吊钱儿”的习俗,“吊钱儿”是用彩纸剪刻成的图案,贴在门窗的玻璃和横棱上,如在正月初五前损坏则意味着一年不吉利。成都地区春节前,一般人家大门上挂上红灯笼,每道门上都要贴上不同内容的春联、窗花。 山东莱芜地区把守岁叫做“熬五更”,一般是老年找老年,青年找青年,妇女找妇女,大家凑酒菜,一边喝酒,一边谈笑,但酒不能喝醉。陕北一带流行一种除夕打醋炭的独特习俗,即在铁勺上放一块烧红的煤炭,再浇上醋。意为驱邪,实际上是一种科学的杀菌消毒方法。除夕在台湾叫“过年日”,晚上合家焚香叩拜,然后对长者辞岁,接着是围炉守岁,而台湾可加入则没有守岁的习俗。安徽九华山一带的居民在团圆饭后娱乐至新年钟声敲响,则带上香火、烟花、鞭炮跑到附近寺庙进香,以求新的一年平安如意。据说如果烧得第一炷香,则最为吉祥。苏州寒山寺、北京大钟寺等也都会有“击钟分岁”的除夕民俗。 初一时,上海人家家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称开门炮,其意为驱邪祈福,保佑一家平安。温州地区有“接年”习俗,绍兴民间有“早放(爆竹)早发(财)”之说,苏州有“报旺鞭”送神活动。
从汉朝起,北方人就形成了包饺子过年的传统。山东各地春节的第一顿饭都是饺子,且煮饺子时要放鞭炮,饺子里多包有钱币,寓意吃到能发财。河南南部地区,初一早上则是将饺子和面条同时煮着吃的,面条代表着钱串子,为发财之意。而我国江南地区可以说是逢年必吃糕,苏州、宁波、绍兴等地不仅将年糕作为普通的节令食品,还用于新年贡品、馈赠佳品。 
而春节间,各地的庙会活动也热闹非凡。如北京的东岳庙庙会、地坛庙会、妙峰山庙会,上海的城隍庙庙会,山东的泰山庙会、青岛崂山庙会、蓬莱庙会,陕西的华山庙会,江苏苏州的虎丘庙会,浙江的杭州灵隐寺庙会、普陀山庙会,安徽的九华山庙会,四川都江堰二王庙庙会,江西南昌的绳金塔庙会等。
十、“八方”春节习俗国外篇  
春节是中国人合家团聚的日子,也是海内外中华儿女一年一度最重要的日子,尤其是对于海外华人来说。而在国外,华人的“中国年”究竟怎么过呢? 新加坡 华人过春节,家家都要蒸年糕、贴春联、逛花市,除夕全家吃团圆饭。春节那一天,晚辈纷纷给长辈拜年祝贺,孩子们从长辈那里得到压岁钱。年初一扫帚要统统收起来不许扫地,以免扫走吉祥福气。新加坡华人在拜年时,一定拿着一个精致的小纸袋,里面装着两粒柑橘作为贺年礼,两粒柑橘象征着“大吉大利”、“两粒黄金”和“好事成双”等多重意思。柑橘成为新加坡华人农历新年前必须采购的年货之一,年节前往往供不应求。 几乎在新加坡销声匿迹的春节庙会,近年来在韭菜芭城隍庙广场重现,每年都会吸引数千人。庙会上别开生面的福建歌仔戏、现代歌舞秀、小吃摊和游戏摊等,让当地市民感受到春节的热闹和喜庆。 马来西亚 在春节期间,马来西亚的华人也跟别的国家的华人一样,在一起拜年道喜,大人给孩子们“红包”,许多人还要上庙烧香,求福求财,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 缅甸 华人在除夕之夜,全家人要一起吃年饭,饭后欢聚一堂,等待大年初一的到来。年初一也是这里法定的公休假日,人们穿上新衣走亲戚,分住各地的亲戚朋友都利用这个节日团聚,共贺新年。 泰国 华人开的商店,春节期间一般都会停止营业。除夕,各家各户都会举行祭祖仪式,然后全家围坐吃团圆饭。年初一,大家都穿上新衣服,亲戚朋友互相拜年时,习惯拱手、合十,互致“吉祥如意”。 美国 中国年已成为北美各国越来越不能忽视的节日。穿红衣,送红包,放鞭炮,舞狮子,喜庆又温馨的场面让春节走出了唐人街,成为北美地区“众乐乐”的节日。年初一,美国朋友只要与熟悉的美籍华人或在美国生活多年的华侨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春节愉快!”同时赠送贺年卡,祝贺春节。 近些年,每逢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到来之际,欧洲各国政府纷纷鼎力支持庆典活动,表现积极的各国政要们也早已准备就进入春节时刻。 法国 法国华人春节的庆祝活动非常热闹,舞狮助庆时,锣鼓声震天动地,吸引的不少法国人都来围观。 英国 伦敦的中国春节庆典已成为中国本土之外最大的春节庆祝活动,英国政要们向华人拜年也已成为春节期间的节日惯例,很多机构都会举办“中国周”、“中国月”等活动。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曾在向华人拜年时感言:“中国春节使我们有机会回顾华人社团对英国的繁荣、文化和社会多样性所做的贡献。”
十一、中国年俗“老四件”  
每至春节,从腊月开始一直到元宵节,人们便一直在忙里忙外。大人忙着收拾家里、购置年货,小孩便盼着穿新衣、戴新帽、收压岁钱等,而在旧时我国的年俗中也有“老四件”,是年俗的必需品。 一、家中贴 
在我国的年俗中,必不可少的则是贴在家中的对联、年画或窗花,也非所有地区年节期间家中都贴此三样。春节是喜庆的时节,春联也要喜庆。纸要大红的,墨要黑亮的,字要写得富态、丰美,联语念起来也要吉庆喜气。最早的春联不是写在纸上,而是桃木刻就,上面也多是威风凛凛的门神形象。年画便起源于门神,旧式年画除了有《莲年有余》、《麒麟送子》等纳福趋吉的喜庆图样和《神荼郁垒》、《钟馗打鬼》等驱邪御凶的门神画像,还有传统戏曲中的人物故事,如《白娘子盗仙草》、《牛郎织女鹊桥会》等。年节期间,窗花也是少不了的,旧时农家的窗户通是棂子窗,棂子上贴白纸,窗花就贴在窗纸上。如今,人们的日子越过越富裕了,老式的纸窗也纷纷换成了敞亮豁朗的玻璃窗,但贴窗花的习俗却依旧。 二、手中拿 
压岁钱是年俗必需的节物之一。晚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长寿安康时,长辈通常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压岁钱是长辈对晚辈的祝福。因“岁”与“祟”谐音,因而“压岁钱”意味着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年。压岁钱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更常见的是家长用红纸包裹分发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中赏给,也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病疫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祝愿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而如今,给压岁钱的形式虽变得十分多样,但实物却日渐简化为钱币,另外其驱邪祈福的寓意却日渐减弱。 三、心中燃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对于孩子们来说,过年最兴奋的除了能拿到压岁钱,剩下的应该就属燃放烟花爆竹了。过年时,燃放爆竹在旧时是为了驱邪避鬼,尤其是驱赶“年”这个怪兽,而爆竹一词旧时确是燃爆竹子。南朝荆楚地方除夕夜有“爆竹、燃草”以避山鬼的习俗,清朝时的陕西合阳,也有在新年凌晨时于院中“焚草爆竹”以接天神的习俗。而如今,由于环境污染愈发严重,燃放烟花爆竹已逐渐被禁,爆竹也只能在人们的心中燃放了。 四、口中吃 
提及节日,一定有吃。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春节的食物就更多了。腊八节的粥、好吃不过的饺子、年年高升的年糕、元宵节的汤圆和除夕的年夜饭,都是节令食物。过年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俗,不仅除夕晚上吃,初一、初二、初三、初五(破五)还要吃;而过年吃年糕则是南方人的习俗,可以说他们是逢年必吃糕,正如“年糕年糕年年高,今年更比去年好”民谚寓意一样。而年夜饭中的鱼则是重头戏,有当日能吃与不能吃的鱼,以示年年有余。年俗中除了吃,自然不能少了喝,喝什么呢?当然是酒。“春风送暖入屠苏”,屠苏便是年俗当中要饮用的酒类之一,汉代时人们春节饮用一种椒柏酒,这是一种“保健酒”。如今的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因此春节间酒风虽盛,但也会有所节制。
十二、中国年俗“新四件”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过年的方式越来越多元化,过年的习俗也在不断产生新的变化,同时新的年俗产物“新四件”也应运而生。如网络(买年货)、手机(拜年)、红包(微信等)、旅行(贺岁)等。 一、网络 
以往的年节,从腊八起算正式进入了年关。而购置年货一般也会从腊月二十三小年祭灶之后开始进行,时值北方四九前后,正是寒冬腊月之时,人们为求年货质量,不惜舍近求远,走街串巷,十分辛苦。而今随着网购的兴起,人们想买的年货用品基本都能在淘宝上找到,衣食住行一应俱全。动一动鼠标,就能在家坐等收货了。甚至网络上还出现了DIY年货的手工制作,如传统年节的节物——春联、剪纸、窗花、门神、年画、红包等等。有了网络,许多原本在年节期间不太容易做成的事情,在这里却变得易如反掌。如为大力倡导的文明祭祀而产生的网络祭祖,为满足网民对春晚个性化需求而出现的“网络春晚”等等。 二、手机 
旧时的拜年需要“说出口,走出家”才能实现,官员之间还需“投帖”(形式类似近些年的寄送明信片、贺卡等)。而今,随着手机的广泛普及和网络的大幅使用,手机已经成了人们生产、生活的一项必需品,人们对手机的过度依赖甚至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话题。但对于如今的年节来说,手机的使用则显得极为必要。人们已经可以通过手机,以电话、短信、视频、微博、微信、QQ等多种方式向远在异地甚至海外的亲戚朋友们拜年了。一个手机,维系了一个家族;一个手机,联通了一个地球。拜年的形式,从一封家书到一则信息,隔着的已经远不止一个时代。 三、红包 
传统年节时的压岁钱发放形式,一般是由长辈送给晚辈,或放在红包内,或直接给现金。而今压岁钱原有的压“祟”寓意已经逐渐被淡去,从而转变成了一些新的寓意,如大吉大利、恭喜发财、财源广进等等。随着微信、支付宝红包的兴起,单人红包的发放形式和群红包的“抢红包”模式,不仅突破了人际交流原本存在的一些限制,甚至可以说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人们之间的沟通交流。传统的过年发红包方式和红包寓意也逐渐被年轻人舍弃,即便是一个名为“压岁钱”的红包,年轻人也照抢不误。甚至在2015年春晚直播中,官方还首次采用了“春晚摇一摇,微信抢红包”的互动模式。 四、旅行 
传统年节中,团圆是主题。年节中,一同外出旅行则很少会被提及。一家人过年在一起,欢乐祥和,其乐融融。而能将全家人凝聚在一起的,不仅有“年”的寓意,还有“家”的乡愁。“年”的寓意不必多说,传统中国年是牵动亿万家庭的重要节日,是我国的第一大节。“家”的乡愁,指的便是故乡的风情民俗和绕梁百年的一缕缕乡音。旧时由于交通不便,全家人于故乡齐聚。而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交通的快速发展,飞机、高铁已经逐渐成为人们重要的出行方式,许多人趁着过年这七天假期,带着父母一同以旅行的形式庆祝新年,或前往南方避寒,或远游国外,去见识和领略一下异地的风情民俗,这种形式已经逐渐成为了人们过年期间重要的年俗活动。

新年快乐HAPPY NEW YEAR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4951/459533063912.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秋波媚媚2012年最后一篇正文之二:

秋波媚媚2012年最后一篇正文之二:(2012-12-22 15:12:12)转载▼标签:转载分类:宏观经济原文地址:秋波媚媚2012年最后一篇正文之二:作者:小刀砍大树苏德战争开始后,中国地位突然的大比例的上升了。中国从来就重要,但这时是能改变世界的。中苏

中国于哪一年加入世界旅游组织 中国加入世界旅游组织

163邮箱里的生态考场题目:中国于哪一年加入世界旅游组织答案是:1983年世界旅游组织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缩写:WTO)是联合国系统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最早由国际官方旅游宣传组织联盟(IUOTPO)发展而来。其宗旨是促进和发展旅游事业

打蛇打七寸:中国南海这一招直戳美国要害_播州老骥

解放军打蛇打七寸:中国南海这一招直戳美国要害近段时期,中国在南沙群岛岛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一事,遭到海外媒体大肆报道,被炒作成中国在南海“填海”、“造岛”意在推翻美国亚太平衡,其中永暑礁修建机场跑道更是成为关注焦点。这些炒作

声明:《中国年俗 回味中国年俗,一份《宝典》足矣!》为网友黑白颠倒的年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