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顾名思义,其必在生活中实现其具之价值而非纯粹的工艺品。一件家具的制造,满足人们生活中某种使用要求,适应使用要求确定结构,在此基础上考虑尽量完美的造型式样。使用功能是每一件家具设计制作的基本控制因素。当然一件成熟的家具,可能由于高超的设计和精到的制作,功能和形式达到完美的谐和,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被当作一件工艺品或文物而收藏,而鉴赏。明式家具不仅具有家具实用性的基本属性,其构造也经得起流年考验而芳留百世。
以人为本才能有血有肉
1.注重人体尺度
明式家具是注重人体尺度的。品类齐全,数量繁多,其中有粗细之分、文野之别。一些关键部位的尺寸,是根据人体尺度,经过认真推敲,仔细确定的。可谓实证性甚强,具有科学性。当人们使用这些家具时,能感到舒适、惬意。明式家具的这一突出成就,是我国家具设计制作上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
举黄花梨靠背椅(图一)为例:
图一
(尺寸见附表)我们从表中可以看到,此椅各项尺寸与现代椅子几乎完全一样。这反映出明式家具在确定各种关键尺寸时就是以人体尺度作为依据的。
明椅的靠背倾角和曲线同样体现了科学的设计:
人体脊柱的侧面,在自然状态时呈“S”形。明代匠师根据这一特点,将靠背作为与脊柱相适应的“S”形曲线;并根据人体休息时的必要后倾度,使靠背具有近于100度的背倾角。这样处理的结果,人坐在椅上,后背与椅子靠背有较大的接触面,韧带和肌肉就得到充分的休息,因而产生舒适之感。贴心吧。椅子靠背的背倾角和曲线,在今天看来是很平常的,但从家具发展史上考察,则可看到,根据人体特点设计椅类家具靠背的背倾角和曲线,是明代匠师 的一大创造。(图二、 三)。
那么,您也许会疑惑,唐之盛事,做工会不及明代?唐、宋时代的椅子,靠背平直,没有曲线。而清代不少椅子如太师椅、花篮式椅、屏背式椅,靠背也是平直没有曲线,而且大多数靠背垂直于座面(也就是背倾角为90度),使用起来也是不太舒适。相比之下,脱颖而出的明式椅子靠背在设计上创造性难能可贵。
对椅座的处理同样直接影响使用椅子的舒适程度。明式椅子座面多采用上藤下棕的双层屉子做法,这样使座面具有一定的弹性,人坐上时略有下沉,上身的重量集中于坐骨骨节,形成良好的压力分布状况,因而久坐不易感到疲乏。在没有弹簧的时代,匠师们根据人体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制成这样的椅子座面,也是难能可贵。
同时在床类、柜类、架类、桌案类等明式家具的设计,同样都很注重人体尺度。
2.微细设计原理
所谓“微细设计原理”,就是对家具的各种微小尺寸和与人体接触的任何线、面部件,都给予充分的注意和恰如其分处理。家具与人的关系,远比建筑与人的关系 密切。在许多情况下,人体要与家具接触;坐具往往把人体包围起来,接触的地方就更多。家具给人的触觉舒适度,对使用者的心理有很大的影响。
明代的家具匠师面对这一问题,从设计和制作原则的高度给予注意。反映在大量传世的明式家具上,凡是与人体接触的部位、杆件、构件、线角、铜什件等,都做得含蓄、圆润,而不是锐棱劲起、锋芒毕露。这样,看上去悦目和富于情趣,触及时感到柔婉滑润,心情自然也舒展轻快。
举黄花梨扶手椅(图四)为例:
此椅座宽560、座深435、座高445、总高940毫米。椅的搭脑、靠背、扶手、座屉边沿等处都作得圆润细柔,使用时通过细部触觉的舒适必然使人感到 家具设计的完美和周到。这样的实例是很多的。明式家具表现出来的这种圆润特征,有造型美学方面的因素,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家具微细设计原理所获得的理想后 果。
我们有理由认为,明代优秀的家具匠师,在长期劳动实践中已经实际上应用了人体工程学方面的知识,因而使明式家具功能合理,使用舒适。这正是明式家具其他成就得以成立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