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补肾成为男性中较为流行的一种健康方式。 中医补肾目前是国内较为常用的方法,生活中,我们时常听到很多补肾的药物,特别是中成药,人们首先都会想到六味地黄丸,电视上我们经常能看到关于它的广告,不过在补肾的地黄丸家族当中,并非只有六味地黄丸一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都有哪些。
一、六味地黄丸
主要成分: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六味地黄丸,在临床上最为常用,可谓地黄丸家族中的佼佼者,同名方约有4首,现选宋代太医钱乙所著《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地黄丸”方。该方删减医圣张仲景著《金匮要略》中的肾气丸药方当中的附子与桂枝:熟地黄八钱,山萸肉、干山药各四钱,泽泻、牡丹皮、白茯苓(去皮)各三钱。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空心温水化下。六味地黄丸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方剂。中医学认为,六味地黄丸具有滋补肾阴的功能,适用于肾虚、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消渴、遗精等症。
特点:甘淡性平、补而不滞。能滋补肾阴、填精益髓、涩精、补脾、清肝,用于治疗肝肾阴亏、虚火上炎而致的眩晕、腰痛、消渴等症。
六味地黄丸还能变化出另外七种地黄丸,皆含有六味地黄丸的药物成分,故功能近似。因各有增加不同的药物,使得适应症存在不同的侧重,表现出各自的长处。
二、杞菊地黄丸
主要成分:熟地黄、山茱萸(制)、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枸杞子、菊花。
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原方中加入枸杞子和菊花,用于治疗肝肾阴亏的眩晕、耳鸣、目涩畏光、视物昏花。
三、归芍地黄丸
主要成分:当归、白芍(酒炒)、熟地黄、山茱萸(制)、山药、牡丹皮、泽泻、茯苓。
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原方中增加了养血柔肝之品当归和白芍,可滋肝肾,补阴血,清虚热。用于肝肾两亏,阴虚血少,头晕目眩,耳鸣咽干,午后潮热,腰腿痠痛,足跟疼痛。
四、知柏地黄丸
主要成分: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药、山茱萸(制)、牡丹皮、茯苓、泽泻。
常用于肝肾阴虚火旺所致的潮热盗汗,耳鸣遗精,口干咽燥、血淋等症,能滋其阴降其火。因方中知母、黄柏性寒,脾虚便溏者慎服,以防损伤脾胃之气。
五、桂附地黄丸
主要成分:肉桂、附子(制)、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因加入了肉桂、附子,成为温补肾阳的专剂,用于肾阳不足,腰膝酸冷,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等症。
六、济生肾气丸
主要成分: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肉桂、附子(制)、牛膝、车前子。
出自宋《济生方》卷四方。又名加味肾气丸,资生肾气丸。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是在桂附地黄丸的基础上加车前子、牛膝,以增加消肿利水之功,可治疗肾阳虚引起的浮肿、气喘等症。
七、七味都气丸
主要成分:五味子,山茱萸,茯苓,牡丹皮,熟地黄,山药,泽泻。
是在六味地黄丸中加了五味子,以求清补止涩之效,适用于肾虚不能纳气,呼多吸少,喘促胸闷,久咳咽干气短,遗精盗汗,小便频数。
八、麦味地黄丸
主要成分:麦冬、五味子、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是在六味地黄丸中加入五味子和麦冬,加强了养阴生津、敛肺、涩精之效,本方妙在补阴以祛邪,专治肺肾阴虚引起的肺痨、喘咳、遗精等症以及潮热盗汗,咽干,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