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干燥,又恰逢很多水果的丰收贮藏季,比如脆甜的冬枣、糯甜的柿子、香甜的雪梨等,因此很多人都会在茶余饭后来一点水果,那感觉,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不过如今吃水果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多个心眼儿,寻思这水果如此之甜,是不是用甜蜜素泡过?据说,那可是一种可以致癌的人工甜味剂!那么,这样的担忧到底有没有依据呢?
甜蜜素是如何诞生的?
人类可以说是一种天生就对甜味有所偏好的动物,这当然也有着很深刻的生物学意义,有助于我们的祖先在觅食的时候,可以简单地通过味道就区分出更有价值的食物。
自然界的甜食,通常都是富含蔗糖、果糖、葡萄糖以及木糖等各类糖分子的食物,对于人类而言,它们是非常好用的能量分子,极度饥饿之时,一碗糖水就足以充当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
不过,随着19世纪末农业技术革命的兴起,能量已经不再是我们饮食的最大瓶颈,普通收入的人群也开始面临能量摄入过剩的问题,但对甜食的偏好并未改变,肥胖及高血糖的人群于是显著增长。
1937年,作为甜蜜的使者,也作为蔗糖的替代品,甜蜜素诞生了。
它的学名叫环己基氨基环酸钠,比起蔗糖来,它不仅口味上没有明显差异,甜度却要高出40倍,而且还不会被身体代谢,对于怕胖却又管不住嘴的人来说,的确是一种福音。
甜蜜素的那些“是是非非”
不过,有关甜蜜素的非议从它正式被纳入“食品添加剂”之后就从未中断过。
1970年,瓦格纳(Wagner M. W., Science, 1970)等人注意到,甜蜜素在动物实验中与膀胱癌的形成有关。这一结果在后来并未得到验证,但却改变了甜蜜素的发展轨迹。自此之后,美国市场上不再允许将甜蜜素作为食品添加剂,但欧盟却只是对甜蜜素的用量进行了限定,每天允许的摄入量为7 mg/kg,换句话说,成年人每天食用半克以下的甜蜜素,可以被视为安全。
我国对于甜蜜素的管控方式与欧盟类似,国家标准GB 2760-2014中对于甜蜜素在各类食品中的添加量进行了规范,例如饮料中的最大添加量不得超过0.65 g/kg。
如果折合成欧洲标准,饮用不到800 g甜蜜素添加比例达到上限的饮料,就已经超过安全摄入量了。
自1986年引进甜蜜素作为合法的食品添加剂以来,我国目前已经成为甜蜜素的最大销售市场,更是甜蜜素的主要产地,产能占全球的80%以上。
在这样的背景下,甜蜜素的泛滥使用已经成为食品行业中必须重视的问题,而消费者对它的恐惧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