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柳公权开辟了一个不同于王羲之的新的书法传统,这个传统是从楷书开始的,所谓的颜筋柳骨也主要是就他们的楷书成就而言的。这种楷书在笔法上以提按为主,注重点画形象的刻划,尤其注重笔画起止部分,由于中锋用笔和书写的多为碑版大字,他们楷书中的点画已远远突破一般线条的概念,不仅每一个字有造型的问题,每一个点画也都成为一个有面积的造型了,这是过去的钟繇、王羲之小楷书所没有的情形,甚至在欧阳询的楷书里这一点也没有得到凸显。
颜真卿(公元709-785),唐京兆万年人。开元进士,迁殿中侍御史,为杨国忠所恶,出为平原太守,故世称颜平原。安史之乱,颜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德宗时李希烈叛,宰相卢杞衔恨使真卿往劝谕,为希烈所留,忠贞不屈,被缢杀。真卿为琅琊氏后裔,家学渊博,工于尺牍;从褚遂良,张旭得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
其主要作品:《多宝塔感应碑》见6.9颜真卿墨迹,四十三岁时楷书。碑文结体严密,笔画粗细变化不大,是他继承传统的作品,与他后来所书的《颜家庙碑》,《麻姑仙坛记》风格迥异,而与唐人写经见6.10有明显的相似之处,说明颜真卿在向前辈书法家学习的同时,也非常注重从民间的书法艺术吸取营养。此碑最便于初学书法者临习,现藏于系西安碑林。
颜真卿行书遒劲舒和,一变古法,自成一格,人称“颜体”。宋代产生的宋体源头。代表作《祭侄文稿》,行草墨迹,此帖本是稿本,正因为无意作书,所以字写得神采飞动,笔势雄奇,姿态横生,得自然之妙。评此帖为“天下第二行书”。在此帖真迹中,所有的渴笔和牵带的地方都历历可见,能让人看出行笔的过程和笔锋变换之妙。《论座帖》、《与郭仆射书》,也是颜真卿行草书精品,后世行草书有成就者大都对此帖下过一定的功夫。通观全篇书法,一气贯之,字字相属,虎虎有生气。此稿系颜真卿因不满权奸的骄横跋扈而奋笔直书的作品,故通篇刚烈之气跃然纸上。此帖本是一篇草稿,作者凝思于词句间,本aIhUaU.cOM不着意于笔墨,却写得满纸郁勃之气横溢,成为书法史上的名作。
颜真卿是继王羲之之后中国书法史上又一个伟大的书法家。书风明显区别于“二王”和唐初诸家,他的独创书风世称“颜体”,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晚唐的书法述胜于作,大多沿袭前人风范,较少独创,唯柳公权异军突起,与颜真卿并称,有“颜筋柳骨”之说。
柳公权(公元778-865),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他学颜但能自创新意。世称“颜筋柳骨”,指出他们书法的不同点。柳字避开了颜字肥壮的竖画,把横竖画写得大体均匀而瘦硬。他又吸取了北碑中方笔字斩钉截棱角分明的长处,把点画写得好象刀切一样爽利深挺。他又吸取虞、欧楷书结体上的紧密,颜真卿楷书结体的纵势,写出了独树一帜的柳体。“书贵瘦硬方通神”,柳公权的书法就是以此取胜的。
其代表作主要有:《玄秘塔碑》,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唐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碑在陕西西安碑林。楷书28行,行54字。刘熙载《艺概》谓:“柳书《玄秘塔》出自颜真卿《郭家庙》”,王世贞云:“柳法遒媚劲健,与颜司徒媲美”。《玄秘塔》是柳公权64岁时所书。王澍《虚舟题跋》说此书是“诚悬极矜练之作”。《玄秘塔》结字的特点主要是内敛外拓,这种结字容易紧密,挺劲;运笔健劲舒展,干净利落,四面周到,有自己独特的面目。
《神策军碑》全称《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并序》,65岁书。柳公权楷书的代表作之一。此碑较人们熟知的《玄秘塔》的书法风格更成熟,更具有特色。结体布局平稳匀整,保留了左紧右舒的传统结构。运笔方圆兼施,运用自如。笔画敦厚,沉着稳健,气势磅礴。典型地表现了柳体楷书浑厚中见开阔的艺术特点。读此碑可以使人加深对“颜筋柳骨”这句话的艺术特征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