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系列剧 电视剧 十二集电视讲座系列剧——跟张爷爷学对联 2

十二集电视讲座系列剧——跟张爷爷学对联 2

第九集



    《楹联之歌》旋律中,孩子们相伴来到,向爷爷问好。爷爷打出字幕:





第九讲  对联的遣词手法



爷:昨天我们学习了对联的用字技巧,今天我们再共同讨论对联的遣词手法。先说说比喻联。(字幕:比喻联)



梅:前边我们举过的唐伯虎小时候的一副对联就是比喻:



    炒豆捻开,抛下一双金龟甲;    

甜瓜切坡,分成两片玉玻璃。



    用金龟甲与玉玻璃比喻捻开的炒豆与切开的甜瓜,真是既形象又生动,增强了对联的艺术性。



松:相传,还有个牧童讥秀才的比喻联。雨后不久,几个秀才相约在村外踏青,看见路面上印有不少鸡爪狗蹄印。其中一个秀才触景生情,随口吟出一个上联:



    鸡随犬行,遍地梅花竹叶;



    一时间把大家都难住了,一个个搜肠刮肚,挠耳抓腮,就是对不上一句下联。这时候,路旁一个放羊的牧童看见了,笑着说:“这有什么难对的,看我的。”



    羊跟马走,连路松子核桃。



    众秀才一看,那羊屎还真像松子,马粪也真像核桃,便羞愧得无言以对。其实,他们又哪里知道,牧童还在借机讥刺他们如同马粪一样外面光呢!



梅:还有一副据说是近似眼题的对联,其实也是比喻。



    雪落板桥,鸡犬行过踏成梅花竹叶;    

日照纱窗,莺蝶下来,映出芙蓉牡丹。



兰: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引用明代解缙的一副对联,为那些徒有虚名不求实际的人刻画了一幅逼真的肖像: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菊:庐山观瀑亭,有一副对联:



    洁白飞泉,下泻倒悬成雪练;

蜿蜒公路,盘旋而上似银蛇。



用“雪练”比喻“飞泉”,用“银蛇”比喻“公路”,形象生动给人以美感。



竹:有一副春联表达人们发财致富心理这样写:    



    财如晓日腾云起;

利似春潮带雨来。        



爷:前边举的比喻联很多,下面说说夸张联吧!(字幕:夸张联)



竹:少年解缙才名远扬,有一次被一尚书请去应对;他才思敏捷,对答如流。尚书以为他出身书香门第,问他父母是干什么的。解缙笑盈盈地说出一副对联:    



    父亲肩挑日月;

母亲手转乾坤。



原来,解缙的父亲每天挑着豆腐担沿街叫卖,支撑家里过日子,母亲则终日手推豆腐磨辛勤劳作。用肩挑日月与手转乾坤形容父母的劳动,既是一种比喻,更是一种夸张,表现了他杰出的才华与磅礴的气势。    



梅:汉阳晴川阁有一副对联:



    高阁逼天红日近;

一川如画晚初晴。



用“逼天”、“红日近”极写晴川阁之高大雄伟,虽夸张却又给人以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美感。



兰:太平天国的翼王石达开有一副题宜山白龙洞联,运用夸张表达了无比的英雄气概:



    文光射日月。

剑气冲斗牛;



菊:东岳泰山有几副对联,极尽夸张,歌颂了雄伟的山川气势。如晴光阁联:    



九州积气峰前合;    

万里浮云杖底来。



松:天门阁联:



    风定天门悬日月;

雨收石角挂虹霓。



梅:观日峰阁联:



未离海峤千山黑;

刚到天心万国明。    



竹:岱庙联:    



    揽月居然临上界;

搴云便要洒齐州。



兰:南天门联:



    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

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菊:陈毅同志有一副集杜甫句题杜甫草堂联,运用夸张手法表达了革命者爱憎分明的阶级感情。



    新松恨不千尺高;

恶竹应须斩万竿。



爷:说说比拟联吧!(字幕:比拟联)



梅:有这样一副对联:



    一口能吞二泉三江四海五湖水;

孤胆敢入十方百姓千家万户门。



    你知道这副对联写的是什么吗?多像写一个其大无比的神力怪兽,又多像写一个英勇无比的孤胆英雄。其实,说起来并不那么神秘,原来是中国楹联学会名誉会长,当年编写《名联鉴赏词典》的马萧萧等四位专家,为北京保温瓶厂撰写的一副对联。



松:啊,原来是保温瓶呀!



梅:你看,这里不仅运用了夸张手法,更用了拟人化的表现手法,把普普通通的保温瓶写成一个一口气能吞掉“二泉三江四海五湖水”的神怪,一个“敢人十方百姓千家万户门”的孤胆英雄,真是出神人化,维妙维肖。



竹:清代文学家郑燮有一副刻画春风夜雨的对联:   



    春风放胆来梳柳;

夜雨瞒人去润花。



    不仅把春风夜雨人格化了,而且以“放胆“二字写出了春天景色变化之快;用“瞒人“二字写出了春雨“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的诗情画意。



兰:春联中多运用拟人的手法:



    绿柳舒眉观新岁;

红桃开口笑丰年。



梅:莺传佳音梅报春

鹊送喜报风送爽;  



松:春雨多情醉大地;

爆竹知意绽心花。  



菊:枝头喜鹊唱新曲;

雪里梅花报早春。  



竹:爆竹随心飞笑语;

春风得意谱欢歌。    



兰:春风摆醒千门柳;

暖雨催开万径花。  



梅:绿水常言三春如意;

青山不语四季呈祥。  



竹:上面我们举的例子多是拟人还有一些是拟物的:



    日丽神州舞彩凤;

霞临华夏飞巨龙。



菊:丽日晴天凭凤舞;

华年盛世任龙飞。  



这种龙飞凤舞,实际上是比拟大好形势。



兰:文坛艺苑花比艳;

桃李枝头果争先。

这是文艺战线表现繁荣景象的春联。



爷:说说衬托联吧!(字幕:衬托联)



竹:古时曾有一清官秦涧泉,官居杭州府台。一天,同友人游岳王坟,有人故意把他拉到秦

桧跪像前,问他有何感想,他略加思索,挥笔写出一副对联:



    人从宋后少名桧;

我到坟前愧姓秦。



此联的高妙之处,在于不是从正面大骂秦桧无耻卖国,残害忠良,而是从侧面通过宋朝以后,人们都不愿以“桧”为名,和自己以姓“秦”为愧,反衬出秦桧的遭人唾骂遗臭万年。

菊:东岳泰山有一副对联:



    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    

一览众山小,人奚足算哉。



    用“四顾八荒茫”、“一览众山小”反衬泰山的高大雄伟。



松:武夷山天游峰联写得更妙:



    世上有石皆奴仆;      

天下无山可弟兄。



用“有石皆奴仆”、“无山可弟兄”极衬天游峰的高大,当然也是一种极度夸张。



兰:在男婚女嫁的婚联上,常用景色正面喧染衬托喜气



    山青水碧风光美;

酒绿灯红喜气多。



梅:花好月圆欣喜日;

桃红柳绿幸福时。  



松:院内梅花迎岁绽;

门前萱草贺春荣。          



菊:东风劲玉宇高鸳鸯比翼;

爆竹鸣华灯放龙凤呈样。  



竹:山水怡情福门望重;

凤凰娱目鸿案辉生。  



梅:在贺寿联中也多用衬托表达喜庆与祝贺之情:



    天朗气清延晷景;

辰良日吉祝慈龄。



松:玉露常凝萱草翠;

金风远送桂花香。

  

兰:红灯高照福庆长乐;

爆竹连声寿祝久安。  



菊:而在挽联中又多用衬托手法表达悲哀痛楚之情:



    魂归天上风云惨;

名在人间草木香。



梅:情深风木终天恸;

泪点寒梅触景思。  



竹:烟径云迷风凄翠柳;

石阶露冷雨泣黄花。  



松:群山披素玉梅含孝意;

诸水鸣悲杨柳动伤情。  



爷:再说说一语双关的双关联。(字幕:双关联)



菊:古时有个神童叫程敏政,聪敏好学,才华出众。受到宰相李资器重,把他召到京师相见。经过一番面试交谈,果然名不虚传,立即将女儿许配给他。有一天,宰相设宴招待宾客。当着满堂达官贵人文人墨客,李资指着桌子上的莲菜出了副上联要程敏政对:  



    因荷而得藕;



    程敏政指着桌子上的果品,出口应道:



    有杏不须梅。



    有个客人不以为然,说这副下联对得太一般化了。李资听了大笑:“你难道听不出来吗?我们是言此而喻彼,别有一层意思在里边呢?”客人仍有些不解,向程敏政请教。程又写了一副对联:



    因何而得偶?    

有幸不须媒。



客人这才豁然开朗,连称:“妙联,妙联!”



爷:这种利用语言文字上的同音异义的关系,使一句话涉及两件事情或两种内容,含蓄曲折地表达更深刻的意思,就叫一语双关。对联中应用双关,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幽默性,趣味性,起到一箭双雕的艺术效果。



竹:明代两位画家唐伯虎与陈道复有一次一起外出游玩,来到一座花园前。唐伯虎出对戏道:

眼前一簇园林,谁家庄子?



    “庄子“在这里一语双关,一是说庄园,一是指战国时的哲学家庄周的著作。



陈白阳心领神会,抬头看见墙壁上题字,即刻得到对句:



    壁上几行文字,哪个汉书?



    “汉书“在这里亦为一语双关,既指“汉子写的“,又指班固班超撰写的《汉书》。他俩又游到一座道观里,道童用锅煮茶招待他们。唐伯虎借景生情口出一联:    



    道童锅里煮茶,不知罐煮;



    陈白阳略加思索,对道:



    和尚墙头递酒,必是私沽。    



这里的“罐煮”与“私沽”也是一语双关,既指“用罐来煮”“私自买酒”,又指“观主”与“师姑”。“私”“师”方言同音。



兰:清代李鸿章与翁同和的互嘲联:



    宰相合肥天下瘦;    

司农常熟世间荒。



    李鸿章是合肥人,翁同和是常熟人。合肥又指“应当肥胖”,“常熟”又指“常常丰产”。   

梅:从前有一个穷书生,常爱为贫民百姓写状伸冤,却也为豪绅所嫉恨。有一次,穷书生被人诬告,拘到官府。县官明知冤枉,但为了警告穷书生,还是出了一联,要求他对出下联,否则严办:    



云锁高山,哪个尖峰敢出?



    穷书生随口应道:



日穿漏壁,这条光棍难拿!



上下联均为一语双关,表面是述景,实则“看你还敢再出风头!“我这条光棍你拿不

住!”



松:贵阳图云关凉亭有一副明写登山观景,暗含人生哲理的双关联:



    两脚不离大道,吃紧关头,须要认清岔路;

一亭俯看群山,占高地步,自然赶上前人。



爷:以上两例双关,已超出了遣词范围,实际上,整个句子都是一语双关的。

有些对联,利用汉语中双声叠韵词——即声母相同(或韵母相同)的词组成对联,在音律上配合谐调,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字幕:双声叠韵联)



竹:抗日战争时期,云南鹤庆县国民党贪官污吏,巧借“抗战”之名,大肆搜刮民财。有个叫刘秀全的读书人,在自家门前写了副对联:



    民生有患多硕鼠;

倭寇无端惹睡狮。    



    这副对联不仅内容好,既辱骂了贪官污吏,又斥责了日寇侵略者。更难得的是,在用字上,巧借“睡狮”与“硕鼠”双声词,且都是sh声母字,读起来音律合谐。



菊:绍兴会稽山有一对联中,“河汉”对“危微”也是双声:



    江淮河汉思明德;    

精一危微见道心。    



竹:刘少奇曾撰过一副赠盛多贤对联:



    深山隐高士;   

盛世期斯民。



    其中“深山”“盛世”皆为双声词,且上下联声母相同,读来铿锵有力。



梅:四川成都二王庙有一联,其中“淘滩”“截角”即为双声:



深淘滩,低作堰,懿训昭垂,为准为则;

湾截角,正抽心,仪型作式,无颇无偏。



兰:苏东坡的好友佛印和尚,有一次去拜会东坡。正赶上苏小妹躲在帐中。佛印看见帐内影影绰绰有一佳丽,猜想一定是苏小妹,便朗声吟出一上联:



    碧纱帐里坐佳人,烟笼芍药;



    苏小妹听出是针对自己,便立即对出下联,并有意和佛印开了个玩笑:



    清水池边洗和尚,水浸葫芦。    



    “芍药”借喻美女,“葫芦”借喻和尚的光头。两词皆为叠韵,既形象又动听。



松:明朝孝宗年间,有个神童叫曹宗,七岁便能吟诗作对。有一夜,城楼上更夫喝酒误了时刻,在更楼上打错了更鼓,东门打三更,西门打四更。官吏要处罚他,更夫再三求饶。官吏喜欢吟诗作对,便出了个上联让他对,对得好就可免罚,对不上照罚不误。官吏的上联是:

东楼三,西楼四,更鼓朦胧,朦胧更鼓;   



    更夫想了很久,也对不上来,偷偷跑到曹宗家求教。曹宗看着满天星辰,立即对出下联:

南斗六,北斗七,诸星灿烂,灿烂诸星。



    更夫如获至宝,立即回去应对。官吏一听下联,不禁大吃一惊:“哪家举子能对出如此妙联?”更夫据实以告,官吏赞叹不己。此联不仅对得工整,而且用“灿烂”叠韵对“朦胧”叠韵,音韵和谐,意境优美。



菊:荔浦鹅翎寺有一联:    



    宛转通幽处;

玲珑得旷观。



“宛转”“玲珑”均为叠韵。



竹:成都望江楼也有一联,其中“苍茫”“咫尺”为叠韵: 



    汉水接苍茫,看滚滚江涛,流不尽云影天光,万里朝宗东入海;

锦城通咫尺,听纷纷丝管,送来些鸟声花气,四时佳兴登此楼。



梅:明代解缙有一哲理格言联,其中“墙上”“山间”也属叠韵,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兰:明末民族英雄史可法曾撰一哲理格言联,其中“偃蹇”“玲珑”亦属叠韵:



    涧雪压多松偃蹇;

岩泉滴久石玲珑。



松:山西介之推庙有一副庙联,其中有两处运用叠韵,“功成”对“主辱”,“姓名”对“肝胆”,读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主辱臣忧,当在外从亡,一饭已经肝胆碎;

功成身退,问诸君食禄,千秋留得姓名无。  



竹:淮阴漂母祠对联中,“义利”与“英雄”也是叠韵:



    进食拯英雄,讵知鹿逐秦郊,开炎汉四百年基业;

辞金明义利,又见鸠工淮浦,报贤母千万祀馨香。



梅:颐和园乾隆皇帝一副联,叠韵用得很巧妙:



天外是银河,烟波宛转;

云中开翠幄,香雨霏微。



爷:用叠韵对双声的对联也有不少:



梅:项羽王庙有一联:



辜负重瞳,老范老韩皆不识;

空生两膂,学书学剑两无功。



其中“重瞳”与“两膂”属叠韵对双声,而“辜负”与“空生”还是叠韵。



菊:南京秦淮小公园有一联,其中“辜负”对“领略”也属叠韵对双声:



    都是主人,且领略六朝烟水;

暂留过客,莫辜负九曲风光。  



爷:有些对联,借用象声词或摹声词,准确摹拟或状写出某种声音或声态,使描写对象更富形象感,这就叫拟声联。(字幕:拟声联)



松:清朝时候,昆明有个巡抚衙门师爷倪蜕,人称“倪三怪”。有一天,他同几位幕僚在一起喝茶聊天。其中一个同事想开倪三怪的玩笑,给他出了一个上联求对:



    山羊上山,山触山羊角,咩咩咩    (学羊叫)



    倪三怪轻轻一笑,即刻对道:



    水牛下水,水淹水牛头——

稍顿,又大大地喝了口茶,含在嘴里,朝着同事们(也喝了口水)“噗噗噗”地喷了三下,喷得同事们满头茶水。师爷大笑说:“谁叫你们出难对子考我呢!”(松故意向众人喷水,众笑,追打他)



兰:你这个活宝,又原形毕露了!    



松:我在讲故事呢!



菊:有你这样讲法么?



松:这叫进入角色,活神活现!



兰:有一副庆国庆的对联是这样写的:



    普天同庆,当庆,当庆,当当庆;    

举国若狂,且狂,且狂,且且狂。   



    既形象又生动地表现了人民群众欢庆国庆的热烈场面与欢欣鼓舞感情。



梅:对联中还常见到一种用象声词表达斗志昂扬意气风发的意境和感情:



    红旗猎猎;

战鼓咚咚。



菊:我这里有一副拟声联:



马过木桥蹄擂鼓,咚咚咚;

鸡啄铜盘嘴敲锣,哐哐哐



松:我这里也有一副拟声联:



    洞庭湖里吹唢呐,哪哩哪哩;

老道士前摇响铃,不当不当。



爷:这里用吹唢呐的“哪哩哪哩”声和摇铃铛的“不当不当”声,分别表示两句寒喧的谦语,即是拟声,同时也是一种双关。



竹:有两个朋友在酒店一边喝酒吃饭,一边对对子。甲看着酒店门口吊着一盏方灯,四面都写着“酒”宇,便出了个上联:



    一盏灯,四个字,酒酒酒酒;



    说完端起酒杯一连灌了乙四杯酒。乙醉中生智,顺口吟出下联:



    三更鼓,两面锣,汤汤汤汤。



    说罢,借着酒疯,要了四碗汤,逼着甲喝下去。



爷:咱们学对联,可不敢把这种发酒疯也学了去。下面我们说说对联中常用的不直说本名,而用与之相关连的事物代替的借代联。(字幕:借代联)



兰:我说一副茶叶店联:



    清泉烹雀舌;

活水煮龙团。    



爷:“雀舌”是蜀州茶叶的形态,“龙团”是福建茶叶的特称。



梅:我举一副书店联:   



    藏古今学术;

聚大地精华。    



爷:“学术”“精华”指代书画。



竹:我举二副结婚联:



朱笔会银针,乐成一统;

良缘逢佳节,喜庆双飞。



爷:“朱笔”指代教师,“银针”指代“医生”,说明是教师与医生结婚之喜



梅:我举一副治学联:



    黑发不知勤学早;    

白头方悔读书迟。



爷:这里黑发代表——



松:青少年时期,白发指到了老年时。



兰:你知道就好!



松:那当然,从现在起!我要发愤图强了。



竹:我举一副贺寿联:   



    日永华堂椿萱并茂;

花开玉树兰桂联芳。



爷:“椿萱”指代父母,“兰桂”指代儿女,“华堂”指父母住的高屋“玉树”指年轻人。这里既是对老人的祝贺,又是对青年人的赞扬。



菊:这里有一副计划生育对联:



    弄瓦弄璋,封建脑瓜当肃整;

生男生女,自然规律应维持。(江苏陈树德)



爷:“弄璋”:指生男孩,“弄瓦”指生女孩。



兰:“应维持”是否犯了三平尾?    



爷:应可读阴平与去声,此处表示应当,确实应当读阴平,所以小兰说得对,犯了三平尾。你们看,怎样改一下?



竹:“应”改成“必”就行吧?



爷:好!有些对联,应用文言词“之乎者也亦焉哉”或白话“的了吗”之类叹词、助词等,表达特殊的感情,确实能起到一字千金之效。我们可以说说这类虚词联。(字幕:虚词联)



松:这里有一个解缙对曹尚书的对联:曹尚书请解缙到家中试他的文才,见他穿着一身绿袍,便出了一联有意戏弄他:



    出水蛙儿穿绿袄,美目盼兮;



    解缙看到曹尚书身穿大红袍正像酒席上的一道大红虾,立即应道:



    落汤虾子着红袍,鞠躬如也。



梅:这里有一副讽刺降臣洪承畴的:明末大臣洪承畴,素以忠节自命,曾在厅堂撰书一联:

君恩深似海;    

臣节重如山。



后来,他在松山兵败被俘降清失节,有人即在他的对联末尾加了两个字:



    君恩深似海矣;

臣节重如山乎?



只添了两个虚词,无限讥讽鄙弃之意便表达得淋漓尽致。



竹:有一副酒店联:



    入座三杯醉者也;

出门一拱歪之乎。    



    表面上描述酒客形象,实则渲染好酒神力,颇有一番情趣。



兰:鲁迅先生赠瞿秋白联也表达了深厚的感情: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

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菊:南方有一副题大连仙人洞联,也创造了一种乐观豁达的意境:



    仙乘黄鹤去,知否?知否?

客伴春风来,乐乎?乐乎?



梅:有一副劝勉联:



    新岁早回春,处处春光好,莫把青春负了;

盛年多造福,人人福中过,坐享清福行吗?



    上联末尾一个“了”字,似有千钧之力,下联“吗”宇一问更觉意味深长。



竹:解放前夕,清华大学师生,在校门外贴了一副对联,揭露了反动统治,表达了人民的觉醒,反映了历史的潮流。



    好话说尽,坏事做尽,人心丧尽,民主战士杀不尽;

宣言发了,鲜血流了,百姓醒了,专制政权倾倒了。  



    上下联各用四个“尽”四个“了”,层层递进,处处对比,说透了革命之所以胜利,反动派之所以失败的道理。



兰:1948年,东北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下令将沈阳大专院校迁往北平(即北京),美其名曰为避战乱,实则拉学生当炮灰。阴谋被识破后,学生们义愤填膺,于7月5日向政府请愿,途中遭到反动军队袭击,死伤百余人,鲜血和生命唤醒了更多学生。9日,东北学生与北平学生联合示威游行,队伍中高举一副对联:



    披尽露黑心,上当受骗,险奂哉,作了刀下鬼;

图穷见匕首,枪声炮语;呜乎呀,唤醒梦中人。



    上下联的虚词,把学生的情态感慨表达得真切而深刻。



爷:还有一种对联,由前边的词引出后边新的词义或改变原来的用法,这种修辞手法叫拈连,我们也就叫拈连联了。(字幕:拈连联)



梅:有一副关庙联,大概就是拈连联吧?   



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   

友子龙,师卧龙,龙友龙师。



爷:对,这里前边的“德”是人名,后面的“德”是引申发挥出的“仁义道德”的德。同样,前边的“龙”是人名或称号,后面的“龙”,则是龙虎的龙,指本领高强的人。



竹:这里有一副长城联:



    筑城筑志,宜筑华夏千秋骨气;

唱古唱今,喜唱神州万里春风。(张绍良)



爷:前边的筑城是建筑修筑的意思。后面连带引出的筑志筑骨气是增强发扬的意思,连在一起,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菊:有一副春联:    



迎新年,三江春水三江酒;

创伟业,一寸光阴一寸金。    



爷:利用“三江春水”顺势拈来“三江酒”。表现了春意的浓,人心的醉;光阴本来是不可用尺寸量的,但用“寸金”一带便显出短暂光阴的宝贵,这是倒装的拈连。



兰:清朝时,邓州知州汤似慈爱财如命,巧取豪夺。有一年,他准备利用自己过50岁生日再大捞一把。地主豪绅为讨大人欢心,便乘机向百姓强行摊派,闹得乌烟瘴气,民怨沸腾。当时有个秉性耿直,愤世嫉俗的“中州才子”庞振坤,见此情景,怒不可遏,撰书一联作为寿礼送上:



    似者,像也,像虎像豹像豺狼,不像州主;

慈者,爱也,爱金爱银爱钱财,不爱黎民。

横批:不成汤水    



爷:这里由人名“似”“慈”引出“像”“爱”,再引伸发挥出后边的鞭斥,确实入木三分。横批也由人姓引伸到“汤水”,颇具讽刺意味。



松:清雍正年间,顺天府乡试,主考为工部侍郎顾祖镇,副主考为翰林学士戴瀚。一个姓许的秀才,才疏学浅,却通过行贿高中乡试第一,众皆哗然。有一才子特撰一联讥讽:



    顾司空,顾人情,不顾脸面;    

戴学士,戴关节,未戴眼镜。



爷:前边的“顾”“戴”是人姓,后面引伸出对考场腐败的鞭斥嘲讽,真是快人快浯,痛快淋漓。可惜上下联末尾均为仄声,实为美中不足。不如干脆改“镜”,为“睛”,也就是“有眼无珠”的意思。   



松:有个周起渭巧对先生对联: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居然高于孔子;

胡后生,眉先生,后生确实长过先生。



爷:孔子是儒家的开山鼻祖,朱子(朱熹)是后代的儒家大师,老师用“眼珠子”“鼻孔子”引出朱子不能高于孔子的道理;而学生则以“胡子后生出来”,“眉毛先生出来”引伸出“后生长于先生,学生胜过老师”的自然之理。

对联中还有一种利用名词或名词词组的串连,达到写景抒情的目的,如串珠列锦一般,所以也称列锦联。(字幕:列锦联)



菊:温州文天祥祠有一联:



    花外子规燕市月;

柳州精卫浙江潮。



爷:“子规啼月”与“精卫填海”是两个典故成语,此处排列,表达对文天祥赤胆忠心的歌颂。



梅:成都杜甫草堂有一副郭沫若的题联: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爷:四个词组,概括了诗圣杜甫的人格与诗风。还有些对联,在名词性词组列锦后又有句子发挥。



兰:明朝东林党首领顾宪成,曾为东林书院题写了一副格言名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此联用列锦的修辞手法,把以天下为已任的东林党学者的胸怀表达得淋漓尽致,气势磅礴。难怪后来的革命知识分子常以此联作为座右铭鞭策自己。



竹:曾任中华民国总理兼财政总长的熊希龄,有一次为借做寿而巧取豪夺的沅州知府赠一“祝寿联”:



父母官爱民似子:金子、银子、珠子,子子皆劳民血汗凝就;

知府爷执法如山:钱山、粮山、宝山,山山乃枉法骨髅堆成。



     沅州知府一看,气得口吐鲜血,昏倒在地。



松:清朝时就有这种相似的对联。相传,清朝有一个县令,本是贪官污吏却还喜欢粉饰标榜自己,特在县衙外自书一联:



爱民若子;

执法如山。



    老百姓恨之入骨,有人就在后边续了八个字:



    爱民若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

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岂为山乎?



爷:此联手法多样,既是列锦,又是续字;既用虚词,又用拈连,既幽默风趣,又是无情的讽刺,实为妙联趣联佳联。



菊:从前有个私塾先生,对一个学生的姐姐名叫玉兰的姑娘有非分之想,就给学生出了个上联让学生对:



     松、竹、梅、荷,问玉兰几时开放?



     这个学生对不上来,就回家请姐姐对。玉兰一看上联,便知其意,随口说出下联:



     稻、梁、麦、薯,这杂种哪样先生?



     第二天,该学生交上对句,把个先生气得七窍生烟,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爷:这联除列锦外,“先生”也是双关语。



梅:浙江文台山方丈寺有一联:



    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铃声,总合三百六十击钟鼓声,无声不寂;

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更兼四万八千丈峰峦色,有色皆空。



爷:既是风景的铺排描述,又是佛教教义的发挥。

还有一种对联,有意将相对或相反的词语连在一起,产生一种矛盾统一的趣味,称为对反联。(字幕:对反联)



松:大小姐提圆扁篓掰青白菜;

高矮子拿长短棍赶黑黄牛。  



菊:弯竹子,破直篾,打圆箍,枷扁桶,装东装西;

粗棉条,纺细线,织宽布,缝长衫,调南调北。  



兰:南北楼中小老鼠;    

东西地里矮高楼。  



爷:今天我们遣词手法的讨论就暂告一段落,明天学习组句艺术,希同学们再接再厉。        

《楹联之歌》旋律中,孩子们又玩起对联扑克。网络乾坤成至伟 心仪韵律举飞鹏杨振生诗联书画集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逸远 逸远 当前离线 威望195 在线时间707 小时金钱1747 贡献148 文采45 最后登录2012-5-1注册时间2010-1-23主题297帖子1000精华4积分3017阅读权限200UID22 IP卡 狗仔卡

管理员

幸福系列剧 电视剧 十二集电视讲座系列剧——跟张爷爷学对联 2

最后登录2012-5-1在线时间707 小时威望195 文采45 注册时间2010-1-23积分3017帖子1000主题297精华4UID22

串个门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13# 发表于 2010-6-30 19:04:09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二集



   《楹联之歌》旋律中,孩子们围拢着练习《楹联之歌》新词,爷爷打出字幕:







             第十二讲  对联学习创作与思维训练



松:张爷爷,(拿起三角形棱椎)这是什么呀?



爷:别急,一会儿你就知道了。你们先回答我个问题:对联是什么?



菊:对联就是对仗组成的两个句子。



兰:对联是最短小精悍的文学艺术作品。



爷:对,小兰说是不错,对联就是最短小精悍的文学艺术作品,这么说来,一副对联也就相当于一篇文章了。那么我再问:什么是文章?



竹:文章就是由文字组成的作品。



松:文章就是课文。



兰:不对,课文只是学生学习的文章,其他报刊杂志书籍中的文字作品都是文章。



爷:(拿起三角形棱堆)你们看,这是什么?这就是文章呀!



菊:这怎么能叫文章呢?这是一个棱堆呀!



梅:这是个金字塔!   



爷:不错,这是个金字塔,这也就是文章。不过,这不是一篇具体的文章,这是所有文章的抽象概括,是文章实质的模型。你们看,从一个面看,所有的文章都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再看这边,所有的文章都是由一定的章法构成的。再从这一面看,所有的文章都是按照一定的思维规律表达出来的。你们再从底部来看,所有的文章是不是都是人们社会实践的反映?咱们再从顶部来看,所有文章,都是为了表情达意的。缺少任一方面,金字塔都不能成立,文章也都不成样子,这就是我的“文章金字塔模式理论”。任何文章,包括你们写的作文都逃不脱这个文章金字塔模式理论。



梅:六年前,我们还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爷爷就带着这个金字塔模型参加了两个全国性学术研讨会,一个是在杭州召开的全国中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研究会第七届年会,一个是长春召开的中国写作学会第十届年会,还作了学术报告和学术发言呢!下面都是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教授,对爷爷的“文章金字塔模式理论”都给予很高的评价。



爷:其实,我的这个“文章金字塔模式理论”只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人们不会写文章或文章写不好,包括你们不会写作文,作文写不好,其实不仅仅是字词句的语法修辞的语言问题,也不仅仅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的章法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往往是思维问题,或思维零乱,或思路涩滞。或干脆就“老虎吃天,无法下爪”。你们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



松:对对对,我写起作文来就是这样,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也不知道该怎样写,脑子里一团乱麻。



菊:我也是这样,有时写了上句,都不知道下句该写些什么。



爷:其实,不光是文章是这样,你们看一下,中考题和高考题中,作文及其他各种各样的考题,都不仅仅是考学生的知识,更多的还是考你们的思维能力。所以思维训练是学习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咱们再回到对联上来说。对联既是最短小精悍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就是文章,当然也毫不例外地逃不脱上面所说的“文章金字塔模式理论”。我们前面讲述过的联律和艺术手法,其实都只是交织在一起的对联的语言与章法问题,对于对联艺术创作中的思维训练问题,更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

我们可以这样说,对联学习与创作离不开思维训练,而对联的学习与创作又恰恰是思维训练的最好形式。也就是说,通过大量的对联学习与创作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思维素质,也可以让我们熟悉和掌握许多思维的正确方法。

好,我们现在先讨论思维的素质训练。    

先说思维的敏捷性(打出字幕:思维的敏捷性)。

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有的人脑子反应很快,有的人反映却很迟顿。脑子反应快也就是思维敏捷的表现,也正是人们常说的聪明伶俐,有智慧。比如被誉为“欧洲数学王子”的德国数学家高斯,上小学的时候,老师要求同学们从1+2+3一直加到100,当伙伴们还在费力地一一相加的时候,小高斯却早已用首尾相加再相乘办法得出了5050的正确答案。当然思维敏捷并不是轻率浮躁,耍小聪明,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思维敏捷人的脑子,象一架高速运算的电脑,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很复杂的思维活动,特别是在应对中考、高考紧张情况下或遇到紧急情况时,能立即开动脑子,作出迅速的回忆、联想、分析、比较、判断、推理,尽管只有一刹那功夫,却已经作了一番深思熟虑,很快找出了正确的答案或解决问题的办法。



松:张爷爷,脑子聪明是天生的吗?    



爷:一个人是否聪明伶俐思维敏捷,固然有先天遗传的因素,但后天的勤奋学习加强训练也起着很大的作用。正如俗言所说:“钢锨愈用愈快,脑子越使越灵。”



兰:高尔基有句名言“天才出于勤奋。”



竹:卡莱尔也说过:“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梅: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也有句名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菊:张爷爷,您说我们该怎样训练自己思维的敏捷性呢?



爷:这不又回到我们学习对联上了嘛。其实,常作对对子竞赛活动或游戏,这就是训练思维敏捷性的一种最好方法。现在咱们就来个对对比赛,我说一个上联,你们争对下联,看谁对得多,对得准。

万水千山;



菊:五湖四海。



爷:虎不嫌山险。



兰:鱼不怕水深。



爷:千军易得;



竹:一将难求。



爷:尺有所短;



梅:寸有所长。



爷:宁吃鲜桃一口。



松:不吃烂果一筐。



爷:菜刀越磨越快;



兰:脑子越用越灵。



竹:文章愈写愈精。



爷:秕草长不出稻穗。



松:狗嘴吐不出象牙。 



爷:良言一句严冬暖; 



菊:恶语半声盛夏寒。



爷:好,同学们的思维都很敏捷,相信,通过更多的自我与互相训练,都会变得更聪明更伶俐,更有智慧。

下面我们说说思维的专注性(打出字幕:思维的专注性)

大家在小学时都读过一篇课文,叫“小猫钓鱼”。你们说,小猫起初为什么钓不到鱼?

菊:不能一心一意,专心致志。



松:一会儿抓蝴蝶,一会儿捉蜻蜓。   



爷:对,我们有的青少年学习成绩不好,并不是脑子不聪明,大多是由于不会聚精会神,不能专心致志。    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的思维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那就一定会做出连自己都感到吃惊的成绩来。”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成功的秘诀》一文中,从对大艺术家罗丹一小时全神贯注艺术创造的观察中得到启示,无限感慨地说:“一个人可以如此完全忘记了时间、空间与整个世界,这个发现使我得到空前绝后的感动。这一小时,使我把握住了一切艺术,一切事业成功的奥秘——聚精会神!聚精会神!集中着所有的力量去完成不论大小的每一件工作,把我们容易分散,容易旁鹜的意志贯注到小小的一点……好像自己都不再存在,这就是成功的秘诀。”    

大凡有成就的人,都有高度的思维专注性,都善于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地思索问题,而对周围其他人其他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达到忘我,忘记一切的入迷境地。而这种入迷的思维专注性,也正是他们能够取得常人难以取得的巨大成就的根源所在!



梅: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每当作诗著文时,便“我忘了世界”,所以才能在短短的一生中写出800多首脍炙人口的抒情诗,14首长诗和许多小说、戏剧、散文等,成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人们誉为“俄国诗歌的太阳”。



竹:俄国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每当作曲时,便“忘掉了一切,”所以才能作出《第六“悲怆”交响曲》、歌剧《黑桃皇后》、舞剧《天鹅湖》、《睡美人》、交响乐《罗密欧与朱丽叶》那样动人心弦的传世之作。



兰: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瑞,致力于“哥德巴赫猜想”问题研究,吃饭也想,走路也想,时常在走路时撞到树上,撞得头破血流,还忙不迭地赔情道歉:“对不起,对不起!”    



菊:我国历史上的大书法家王羲之练字入迷,拿起馒头蘸上墨汁往嘴里塞,还对夫人连连说:“好吃,好吃!”



松,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思考问题人了神,竟然问站在面前的亲生女儿:“你是谁家的小姑娘?”



爷:由此可见,集中意念,聚精会神具有多么巨大的威力。正是这种高度的思维专注性,才能解决一般人难以解决的复杂而深奥的难题,才能达到艺术的顶颠,才能创造出一切人间奇迹!



松:张爷爷,怎样培养自己思维的专注性呢?



爷:一靠崇高的理想。一个人只要有了崇高的理想,并把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同崇高的理想紧密联系起来,就会产生无穷无尽的力量,就会形成一股巨大的牵引力量,随时随地把自己的注意力引导到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上。反之,没有理想,没有追求,大脑也就只能“信马由缰”了。

二靠顽强的毅力。自控思维良好习惯的培养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办到的。必须与胡思乱想的毛病作长期坚韧顽强的搏斗,才能战而胜之。



竹:毛泽东同志青年时代,为了培养自己专心致志的读书习惯,曾有意到最热闹最喧哗的城门口读书,培养自己目不邪视、耳不邪闻、脑不邪思的良好习惯,终于成为一代伟人。



爷:对呀!谁能培养自控思维的习惯,谁才能够大有作为!

三靠浓厚的兴趣。这不,又回到咱们学习对联上来了。开始学对联,可能不感兴趣,可以先从玩对联扑克牌的游戏中培养浓厚的兴趣,再从浓厚的兴趣中培养专心致志的习惯,久而久之,你的对联学习入门了,你的思维专注性也提高了。就是说,专心致志可以学好对联,学好对联反过来又锻炼培养了自己思维的专注性。这正是互为因果的关系。

我再说一个上联,看你们谁能对上来: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竹:心似脱缰野马,易放难收。



爷:对“心猿意马”正是这个意思。希望你们都能养成自控思维专心致志聚精会神的良好学习习惯。

下面再说思维的发散性(字幕:思维的发散性)

刚才我们说的思维的专注性,是要我们学会定向思维,专注思维,可不等于说要“钻牛角尖”,要“一条道走到黑”,“一棵树把人吊死”。事实上,从大的方面说,要想把学习搞好,要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功,从小的方面说,要应对好中考高考的对联题,没有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即思维的发散性也是不行的。

一般说来,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一个平面,更不是一条直线一个点的,而是多层面,多角度的立体的、多维的。因此,我们看待问题,就应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去认识,这样才能全面认识事物。就说我们应对中考高考对联题吧,也决不像数学上1+1=2一样只有一个唯一的答案,而是有无数个答案的,关键是看你能不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找出最好的答案。这就需要有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发散性。同样一个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东坡的诗句教给我们的,决不仅仅是庐山的“真面目,”其中所蕴含的哲理意味远比诗情画意深刻得多。就比如高考对联题围绕“远离毒

品”写两句话,你们不是都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艺术手法拟出了不同的对联么!咱们再举个五工匠巧对知县的故事:县太爷以自身为题,出了个上联:

执旧笔,写新文,居高官,坐尊位,管南管北;



竹:竹匠对道:

破长竹,劈短蔑,挽圆箍,织篇篓,装东装西。



菊:石匠对道:

开大山,砌小石,铺平路,修拱桥,通东通西。



松:铁匠对:

抡大锤,打小铁,铸弯镰,磨钩刀,割东割西。



兰:木匠对:

挥大斧,凿小孔,造方凳,修圆桌,摆东摆西。



梅:弹花匠对:

弹短棉,纺长纱,织大布,缝小衣,遮后遮前。



爷:尽管还有些声调欠工之处,但是他们毕竟都能站在自己不同的角度,对出不同的下联来。再比如有一个用两个成语组成的出句:

天道酬勤,勤能补拙;

注意:这个“拙”字是古入声字可用在上联末尾,所以对出的下联应以平声为末字。



竹:人心思治,治国安邦。  (甘肃  张效义)



梅:人心向善,善可延福。(河北  戴嘉诚)



兰:党恩载福,福至呈祥。(广东  袁淦松)



松:百里挑一,一呜惊人。(山东  张俊亮)



菊:海纳百川,川流不息。(山西  周兴俊)



兰:世人嘱目,目不转睛。(四川  盛玉伦)



竹:人情悟道,道可生财。(广东  王  进)



爷:经常学习练习这种不同立意构思的对联,会开阔自己的思路,提高自己思维的发散性。      下面我们再说说思维的独创性。(字幕:思维的独创性)

其实,这个独创性,应当包含独立思维与创造思维两个方面。

思维的独立性,表现为一个人能够独立地进行思考,善于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依赖现成的答案,不拘泥于现成的方法,不盲从他人的见解。具有独立思维的人,凡事能够自己开动脑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得出解决问题的答案或结论,并对自己得出的答案或结论,进行分析和检验,使之更加正确更加完善也更加符合实际。

独立思考是获得真知的根本途径,是打开智慧大门的一把金钥匙。思维的独立性,是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如科学实验、文艺创作、技术革新、经济管理等,必须具备的智慧品质。古往今来,凡是有重大发明、重大发现、重大创造的人,都首先具备这种思维品质。    



兰:巴尔扎克说过:“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正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梅:爱因斯坦也说过:“只有个人才能思考,从而能为社会创造价值……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他还强调指出:“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



菊:黑格尔也指出:“没有人能够替别人思维,如同没有人能够替别人饮食一样。”



兰:高尔基告诫我们:“懒于思索,不愿意钻研和深入理解,自满或满足于微不足道的知识,都是知识贪乏的原因。这种贪乏通常用一个词称呼,这就是愚蠢。”



爷:思维的创造性,即指在已有材料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新思维的特征。它是人类智力活动中最高级、最有价值的部分。一般说来,我们可以把这种思维的创造性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类。所谓狭义的创造性,即特指有特殊才能特殊贡献的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等杰出人才所具有的思维能力,他们能在各自从事的领域中对人类社会作出新颖的,前所未有的创造性贡献。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创造力是天才的最大特征。”  所谓广义的创造性,即指一般人只要不是默守成规,不是“依样画葫芦”,不是教条式地搬用现成方法答案,能在各自的学习工作中找出有独立见解的新方法、新答案的思维特性。这是人人都可能有的,正如华罗庚所说:“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思维”。

当然这两种思维的创造性也不是截然分开的,广义创造性是狭义创造性的基础,狭义创造性是广义创造性发展升华的结果。只有在广义创造性基础上培养发展提高,才会有所谓“天才的创造性”。  



竹:张爷爷,怎样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呢?



爷:创造性思维都是建立在联想思维、想象思维、发散思维、质疑思维,甚至“顿悟”、“灵感”基础上的,缺乏联想、缺乏想象、不善于发散,不善于质疑,不会寻求“顿悟”,不会捕捉灵感,就决然得不到思维的创造性。   



菊:张爷爷,什么叫质疑思维?还有,“灵感”“顿悟”都是什么意思?



爷:质疑思维就是对任何事情都要问一个“为什么”的探究思维,对已有答案不盲从的怀疑否定思维。“顿悟”本是佛家用语,表示突然醒悟,顿开茅塞。“灵感”指脑中突如其来的奇异想法,新奇感受,有时甚至是一闪即逝的。“顿悟”实际上和灵感是一样的意思,都是创造性思维的前奏。

要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联想能力,想象能力,学会发散思维,

勤于质疑问难,独立思考,无论碰到什么问题,都不要依赖别人的现成的答案,而需要经过

自己深思熟虑后“悟”出来,随时随地捕捉自己突如其来的“奇异想法”“新奇感受”“茅

塞顿开”。这样一来,久而久之,创造性思维也就会自然而然地“光临寒舍”,使“阁下”

的作文及学习成绩“蓬荜生辉”了!

我们再回到对联学习上,实际上,勤于对联学习,勤于对联创作的独立思考,就是培养

自己独创性思维最好的方法。

现在我们该说说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了,重点说说联想思维和想象思维吧!

由于对联是由两两相对的内容相关的文字组成的特殊的文学艺术作品,所以对联创作中

思维的基本特征就是联想。不仅上下联的内容需要借助联想来对仗,而且上下联内部也需要

借助联想来展开。甚至对联创作中各种艺术表现手法,甚至为了平仄要求换一个字,也都需

要联想来锦上添花。可以说,离开了联想,就无所谓对偶对仗,也就无所谓对联艺术了。而

加上丰富的联想,对联创作就会插上自由翱翔的金翅膀。

换一句话说,人们不会编写对联,或者说创作不出好的对联作品,当然也有不懂联律或

联律不谙熟的原因,即语言与章法的原因,其实,大多情况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

不会或不善于展开联想。而名家的优秀作品,之所以能给人以多彩动人的艺术感受,则大抵

缘于多用联想妙用联想。只有插上了联想的金翅膀,创作对联才会浮想联翩,文思泉涌,方

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写出内容充实、气势磅礴、形象生动感人至深的优秀对联作品。20

05年春节盛世大联欢闪亮登场的十多副春联:



兰:上下五千年,繁荣盛世庆今日;

纵横九万里,锦绣中华兴未来。  



竹  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

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  



爷:如此气势磅礴脍炙人口的佳联,如果没有时间与空间的驰骋联想,写得出来么?



菊:张爷爷,对联创作中联想是如何展开的?



爷:对联创作中,联想是如何产生,如何展开的呢?让我们借助一些名家名联揭示一下规律

吧!(打字幕:接近联想)

一、接近联想,即由某事物或某概念的触发,引起对空间时间相接近或相联系的其他事物及概念的联想,也叫联想的接近律。



兰: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竹: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爷:蒲松龄落第自勉联,由“有志者事竞成”联想到“苦心人天不负”,再联想到楚霸王“破釜沉舟”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典故,一副震撼人心的励志联就这样诞生了。(打字幕:相似联想)    

二、相似联想,即取某事物某方面的属性,引起其他方面有相似属性事物的联想,也叫联想的相似律。



松: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菊: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爷:曾被毛泽东同志引用过的明代才子解缙的讽刺联,由某些人的轻薄浮躁联想到象墙上芦苇的头重脚轻根底浅;再由这些人的不学无术夸夸其谈,联想到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多么生动,又多么自然,多么贴切,又多么中肯!(打字幕:对比联想)

三、对比联想,即由某事物的某种特点属性,联想到与之相反相对的某事物的特点属性的联想,也叫联想的对比律或相反律。



梅:如斯巾帼女儿,有志复仇能动石;    



竹:多少须眉男子,无人倡议敢排金。    



爷:清末革命女侠秋瑾,在浙江绍兴天姥山动石夫人庙前,由古庙中的娘娘显灵地动山摇以滚滚巨石打败金兵的民间传说,联想到腐败的南宋朝廷官员软弱无能不敢抵抗金兵侵略;又相似联想到当时帝国主义的期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满怀义愤,奋石刻出这副借古讽今歌颂与鞭斥形成鲜明对照的讽喻联,表现女中豪杰慷慨激昂的英雄本色。(打字幕:因果联想)

四、因果联想,即由因推果或以果溯因的联想,也叫联想的因果律。



兰:为何死了七位同学;

松:只因不习十分间操。    



爷:毛泽东同志青年时代,由七位同学的死,联想到不习惯不重视体育锻炼的原因,通俗而明快地写下了这副令人惊警的挽联。(打字:情景联想)

五、情景联想,触景生情或以情设景的联想,也叫联想的情景律。



菊:四顾八荒芒,天何其高也;



竹:一览众山小,人奚足算哉。



爷:东岳泰山的风景联,由登上泰山绝顶四顾八荒芒、一览众山小的景观,联想到天何其高、人奚足算的慨叹,真是警世赅言。(字幕:事理联想)

六、事理联想,即由某事物生发感想引出议论的联想,也叫联想的事理律。



梅:一桌子点心,半桌子水果,哪知民间疾苦;



兰:三点钟开会,五点钟到齐,岂是革命精神。



冯玉祥将军针对当时在郑州召开的武汉国民政府要员会情景,义正辞严地发出“哪知民间疾苦、岂是革命精神”的感慨质问,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爷:除了联想,想象也是对联创作中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材料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科学研究,技术革新、文艺创作,包括我们对文艺作品的阅读和理解,都离不开想象。



梅:高尔基曾经说过:“想象是人们预见未来的一种惊奇的能力。”



竹:爱因斯坦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推动着进步,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兰:歌德也说过:“不管是在文学、艺术还是在科学领域,要想做成大事,都需要杰出的想象力。”



爷:我们且看古今联家们是怎么发挥想象的:



竹:春风放胆来梳柳;



菊:夜雨瞒人去润花。

郑板桥以诗人画家的独具慧眼,通过大胆想象把春风夜雨人格化,以“放胆”二字写出了春天景色变化之快;用“瞒人”二字写出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诗情画意。

兰:一口能吞二泉三江四海五湖水;



松:孤胆敢入十方百姓千家万户门。



爷:马萧萧等现代楹联大师以惊人的想象力,把平平常常的暖水瓶想象为一口气能吞下“二泉三江四海五湖水”的神力怪兽,又想象为一个“敢入十方百姓千家万户门”的孤胆英雄,真是出神入化,惟妙维肖。粗看觉得不可思议,解破又感到完全合情合理。掩卷沉思,令人哑然失笑。



菊:张爷爷,丰富深刻的联想与想象是怎么产生的呢?



爷:丰富深刻的联想与想象,它既不是人脑中固有的,也不会是从天空中掉下来的。它只能

来源于:

一、深入的社会实践与细致入微的生活观察

中国楹联学会名誉会长长江先生指出:“生活是作者最忠实的朋友,它不会骗你;你对生活的熟悉、理解、参与、积累程度,是与作品的深度和广度成正比的。”我再补充一句:也是与创作者联想想象丰富深刻程度成正比的。

二、勤苦的知识积累与广博高深的文化素养

秦牧先生曾经说过:“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就不可能有丰富的联想。”一个人知识积累愈多,文化素养愈广博愈高深,他的联想与想象才会愈丰富愈深刻,正如古人所言:



竹、兰、梅: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爷:三、美好的思想感情与健康的情趣爱好

冰心先生在《樱花赞》一文中写道:“日本文人从美而易落的樱花里,感到人生的短暂,武士们就联想到捐躯的壮烈。也许因为我是个中国人,对于樱花的联想,不是那么灰黯。”这说明联想与想象的萌生,与个人的思想感情与情趣爱好有着很大的关系。

四、谙熟的联律规范与正确的思维方法

风筝在天空中自由翱翔,全凭牢牢掌握在人手中的结实的线绳维系,一旦线断绳脱,风筝要么会飘得无影无踪,要么会一头栽倒地下。自由联想与想象就象风筝,而联律正是维系风筝的线绳。只有用谙热的联律驾驭联想想象,才会创作出符合联律要求的好对联。

要增强丰富深刻的联想与想象;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至关重要。

学会定向联想,即针对一个命题,排除一切杂念,专心致志于旨在解决该命题的方向联想想象。

学会多角度多层次发散联想想象,即针对该命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联想想象,不仅善于正向联想想象,也要善于逆向联想想象。

学会捕捉灵感,即随时抓住突如其来一闪即逝的好念头、好想法,这往往是创造性思维的前兆。

学会运用创造性思维,即利用灵感,创作出具有卓见独识的对联作品来。

最后,我们不妨水到渠成地理出一条对联艺术创作中思维规律的路线图来。(字幕:)

根据命题按照联律定向联想想象——多角度多层次发散联想想象——捕捉灵感——进行创造性思维——成就一副有活力有创造性有卓见独识的对联。



爷:我们的对联学习到今天就算告一段落。



松:这么说,对联文化都讲完啦?



爷:哪能呢?



梅:如果说,对联文化是一座宝藏巨山,那么,我们学到的仅仅是几颗闪光的珍珠;    



竹:如果说,对联文化是一片汪洋大海,那么',我们学到的仅仅是几朵跳动的浪花;  



兰:如果说,对联文化是广阔无垠的夏夜星空,那么,我们学到的仅仅是几颗耀眼的星星;

菊:如果说,对联文化是一座无边无际的大花园,那么,我们学到的仅仅是几朵艳丽的花朵;

松:如果说,对联文化是无限广阔无比辉煌的艺术大殿堂,我们所学到的仅仅是敲响了圣殿的大门!



爷:对联文化,我们只能用“博大精深“与“无与伦比“八个字来概括: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亲爱的青少年朋友们,弘扬中华民族特有的瑰宝——对联文化,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愿大家都能:

奇言属对同歌华夏辉煌事业;

妙语成联共绘神州锦绣前程。

最后,我再撰一联,表达我们对联文化讲座的初衷:   



众:艺海撷英春园洒露,锐意弘扬千年瑰宝文化;

联山揽胜锦上添花,欣期培育一代宏图栋材。  



爷:最后,让我们共同唱我填的《楹联之歌》新词,表达我们年轻一代的共同心声吧:



   《楹联之歌》旋律起,众随唱。(屏幕中显示青年学生群体前进合唱)



    楹联新一代,

豪情满胸怀,

浩浩荡荡向前进,

重任靠吾侪。

创伟业,充栋材,

面世界,向未来。

亿万新兵高举联旗奔,

振兴华夏斗志永不衰。

国粹火炬传万世,

明日联花更盛开。

国粹火炬传万世,

明日联花更盛天。



    《楹联之歌》旋律中。向观众告别。



       全剧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5951/107541425998.html

更多阅读

第四十二集——华妃、曹琴默死 华妃多少集死的

眼见大火烧起,眉庄为搏皇帝同情,竟在胳膊上烧了个大伤。甄嬛在眉庄宫中暂住,年世兰赐自尽,曹琴默身体大不如前。甄嬛化作正义的化身,送年世兰上路,甄嬛字字珠玑,华妃被呛,不肯就死,甄嬛怒斥华妃自己小产之事提及华妃宫中欢宜香,华妃才知道,原

毛爱莲电视剧文学本十二 网络文学十二主神

第十二集字幕:1959年,许昌。横幅,上写:“许昌地区越调剧团成立大会。”镜头后拉。许昌地委宣传部部长刘正站在台上。毛爱莲、邢金奎、徐永玉、雪萍、兰花、小六子、霍苗、关纯生等周口红光越调剧团演职员和襄县越调剧团赵小云、耿五

揭露伟大的太阳和宇宙的奧秘十二集之一--九 揭露宇宙是真的吗

揭露伟大的太阳和宇宙的奧秘(十二集之一)M:大家好。T:师父好。M:很高兴看到你们。T:也很高兴看到您。自从上次在视讯中谈到火星与金星,揭露许多宇宙的奥秘,我们才发现人类对外太空尚有许多未知之处,今天我们很感恩恳请师父为我们答疑解惑,分享

声明:《幸福系列剧 电视剧 十二集电视讲座系列剧——跟张爷爷学对联 2》为网友给力侽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