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02日,山东省菏泽郓城一中高考生在教学楼上将试卷和书页撒下,教学楼下的空地被撕下的试卷和书页覆盖,场面相当震撼,犹如下雪。
直到离开学校许多年以后,每当内心感受到生活、工作的压力时,最令我受折磨的噩梦,依然是高考考场上找厕所,或是高三复读班生活之类的以高考为背景的梦。高考,对于像我这样生在高考大省,既非绝顶聪明,又不是格外努力,却饱含父母期望的学生来说,未把人折磨成精神崩溃、神经失常,实属万幸。

中国教育,自打你懵懂中进入这个体制开始,就是以考试为导向、以分数为标准的。我们的老师,既不擅长传道,也无心于授业,更没有兴趣解惑,他们的唯一钻营目标,就是淘选善于考试的学生,精心培养成考场上无坚不摧、无往不利的考试机器,淘汰下来的人,恨不能像垃圾一样清扫进垃圾堆,给好学生腾出更大的空间。好学生和坏学生的评判,考试分数是唯一的标准。而好老师与坏老师的评判,能培养出多少善于考试的学生也是唯一的标准。当生存利益和客观现实相互统一,悲剧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现行教育体制所做的最丧心病狂的事莫过于让学生对于读书、学习这件原本美妙无比的事深恶痛绝,更消灭了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知欲望,消灭了人对权威对所谓真理的怀疑精神。只要你把教育者想让你知道的、想让你学到的所谓知识学好、用足,就能让你走上成功路,反之就有被淘汰的风险。这也极大程度上延续并促进了中国人的功利主义,那就是对于考证评级、升官发财有用的事,无所不用其极;而对于现实利益看似无关的事,则毫不关心。若是读书带不来黄金屋、颜如玉,则永不会读。当考试结束,所有和考试有关的书的最佳归宿,不是废品收购站,就是火海。
毫不客气的说,人生最宝贵的十几年、整个受教育的阶段,真正能对于我们思想独立、人格自由、意志坚强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恰恰是那些和考试无关的不被教育者所鼓励的东西,比如对和考试无关的知识的痴迷,对教科书、标准答案的质疑,等等。教育产业,标准化考试,其实是要让千人一面,毫无个性,这样的模式不能说淘选、培养不出人才,因为能经过层层选拔胜出的人,无论智商、能力还是勤奋刻苦,都不会差。可是这样的模式,是以牺牲人作为一种高等生物所天生的独立意识和创造力为代价的,他们的未来,若没有自我意识的觉醒,可能是一个精致的利己者,也可能蝇营狗苟了此一生。
中国社会阶层固化越来越严重的一个结果就是,下层人群想要通过考大学这一条道改变生存现状的想法越来越难走得通,"读书无用论"再度甚嚣尘上。事实上,若是生活在一个正常的社会,我们读书的根本目的,绝对不是单纯地要改变生存现状,更多的是让自己通过读书学习摆脱蒙昧的思想状态。不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聪明,而是让自己不至于太无知。事实上,在中国,大学之前的教育对于学生带来的伤害远大于教益,因为经过十多年的思想禁锢和枯燥训练,孩子的灵性已经被消灭殆尽,这一点,看看高考毕业班那一张张麻木、呆滞、僵硬的脸,你都会觉得心疼。
当接受老师填鸭式的教育方式成为一种习惯,真进了大学,相当数量的学生就会茫然无措,好不容易千军万马中挤过独木桥,迎来的又是连年的自我放逐,自我放逐的结果,必将是蹉跎的岁月,失落的人生。然后他们和当年被嘲笑过的差学生一样,成了社会的弃儿。我们总是在责备甚至奚落那些在教育的各个阶段中被伤害、被淘汰的孩子,却很少去思考教育体制本身存在哪些问题。当教育是以牺牲千万人来成就少数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前两天,和同事闲聊,聊起上大学究竟能不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时,我的观点是,不管这个社会多么的操蛋,多么的寡廉鲜耻,读书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摆脱思想贫瘠重获心灵自由的唯一途径。知识不一定能让你物质上富有,却能让你更好地认知社会思考人生。前两天和一位台湾大叔聊天,他说他小时候接受的教育是,大陆人民每天都靠吃香蕉皮艰难度日,所以要反攻大陆解救大陆同胞;我说我们接受的教育是,台湾同胞生活在反动派白色恐怖之下、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我们要解放台湾同胞。可是等到信息发达了,我们都发现自己被骗了,我们既不是49年以后才有了太阳有了大救星,也没有资本饿着肚子去解救亚非拉。
所以,对于所有幸运地考上大学的人来说,最大的幸运是终于可以摆脱十几年的枷锁,可以自由地主动获取知识和信息,并在纷繁的信息世界里让自己摆脱被灌输的所谓正确知识,学会质疑一切,重新认知世界。自由,无非是不轻信并质疑所谓正确、权威、真理的精神;自由,就是对何谓正确不那么确定的精神。
在中国,如果没有摆脱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的勇气和魄力,如果不是持续不断地读书和学习,广泛接受各种信息,我们或许会相信百度竞价排名分类广告里的那些推荐信息不是骗人的;或许会被诈骗电话、短信骗得团团转;或许会相信中了大奖这样的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或许和朋友圈里的那些人一样沾沾自喜、自鸣得意地批发各种心灵段子、独家谣言;或许和网络上的那些偏执狂、脑残党一样自认为立场坚定永远不会错。这些,永远不会在一个不那么愚蠢的人身上得逞。
不管高考多么残忍地阉割着我们的青春,当闯过了那道独木桥,我们都有理由庆幸,总算还有那么一个机会,让我们被摧残的心灵重新焕发希望之光。请牢牢记住,我们是上了大学,而不是大学上了你,当继续独立自主地学习成为可能,我们就没有理由让自己继续愚蠢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