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是由祖辈们对孙辈们施行抚养与教育的活动与现象;亲子教育是由父母对子女施行抚养与教育的活动与现象。
隔代教育的现状
据估计,我国有近五成孩子接受着隔代教育。目前上海0~6岁的孩子中有50%~60%属于隔代教育;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占总数的一半;在北京,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多达70%。而且孩子的年龄越小,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比例就越高。
隔代教育的负面影响
容易形成溺爱;
思想观念陈旧;
造成孩子与其父母的感情隔阂;
隔代教育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极大影响。
调查显示:发现与孙辈生活在一起的老人更加积极乐观,他们得病几率比不能与孙辈一起生活的人要低两成,而他们的孙辈则更加活泼好动,反应能力也更强。
如何改善隔代教育的关系
隔代教育如何沟通?
1. 问题私聊
在沟通之初,年轻父母尽量先表达对老人的感谢和关爱,再慢慢进入正题。相反,如果有先生(太太)和孩子在场的时候,不妨说些老人的功劳。
2. 用事实说话
当发现祖辈对孩子有溺爱现象或不妥当的教育方法时,我们顾及老人的自尊心,最好从侧面提醒,或者让“事实说话”,让老人自己来改变想法。切不可当众驳斥老人,那样只会伤了老人的心。
3. 找准理由
天天5岁是个“破坏大王”,将玩具拆了卸,卸了装,奶奶感到心疼,于是偷偷藏了些完好的玩具。
妈妈:“给孩子的玩具都是专门针对这个年龄开发智力的,如果现在不玩,会比别的小朋友智力开发上落后。而且拆卸玩具能锻炼动手能力,促进智力发育”。
4. 曲线救国
5. 把握时机
如果对方此时心情愉悦,或是正好碰上孩子出现这个问题,您的建议和意见易于被老人接受;
如果气氛、场合不对,您的说服则易遭遇“反击”,最终问题没有解决,还导致不欢而散。
6. 冷处理
孩子逐渐长大,开始翻箱倒柜,尤其喜欢玩遥控器和开关抽屉。奶奶看孩子拿着遥控器摔来摔去,总是对此进行阻止。
我觉得孩子这会正是好奇心强,好探索的时候。只要大人提前把贵重东西和危险的东西拿开就行了。婆婆却认为我在惯孩子,还常对我“说教”。
不过每当她抱怨的时候,我就不说话,也不生气,因为我知道,宽容孩子的做法没有错误。
7.站在老人的角度解释理由
妈,您年纪大了,这样满屋子追着跑是很累的;而且每次喂完自己也吃不好了,您的胃疼让我们很是过意不去。
爸,您别老给东东背书包了,他都二年级了,自己背没问题的。您本身腿脚就不太好,孩子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
……
8. 善意的谎言
例如,老人总是中意于物美价廉,在给他们送礼物时,可以说:打折、特价、单位发的、朋友送的……
9. 常谈心
婆婆是个特别爱说的人,我下班回家后,她常跟我说些家长里短,媒体新闻、小区邻居的家庭琐事都愿意说一说。
其实我对这些并没有多大兴趣,但我都会认真的倾听并回应,这样我们的婆媳关系越来越融洽。虽然表面与育儿无关,但两人关系好了,很多问题也就容易说通了。
隔 代 教 育 那 些 事
成功的隔代教育祖辈有哪些特点
心理专家们总结了10个条件,作为担当“隔代家长”的老人的“资格标准”,现录如下,以供参考:
1. 身体健康,精力较好,心态年轻,乐于养育孙辈;
2. 心理健康,情绪稳定,沒有精神障碍或偏差;
3. 家庭和个人卫生习惯良好,不吸烟,不酗酒;
4. 了解孩子的饮食营养和生活护理等常识;
5. 性格开朗,人际交往能力强,不固执偏见,对孩子有耐心;
6. 喜欢户外活动,常带孩子外出去认识周围世界;
7. 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能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
8. 待孩子慈爱宽容,但不纵容、不溺爱,善于引导教育;
9. 能细心观察孩子的身心变化,及时与孩子的父母交流沟通;
10. 愿意并善于吸收新知识、新观念,用现代家庭教育理念与方法教育孩子。
爱华网www.aIhUaU.com网友整理上传,为您提供最全的知识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