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汽和奥迪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事情总结一下就是:上汽想绑在奥迪上,一汽不让上汽绑在奥迪上,奥迪非要上汽绑在奥迪上,一汽非不让上汽绑在奥迪上……
“傍上”洋品牌是否真的能事半功倍呢?这一事件一出,耐车君不禁想起了之前中国车企“疯狂”到海外并购那些濒临破产的洋汽车品牌,那么,在出过风头后,他们现在发展的怎么样呢?
吉利
收购沃尔沃
2010年8月2日,吉利控股集团正式完成对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沃尔沃轿车公司的全部股权收购,至今为止,这依然是中国汽车行业最大的一次海外并购。
可以说,这次“结合”还是成功的:沃尔沃扭亏为盈,而吉利也依托沃尔沃提升了品牌形象。
目前,运用沃尔沃技术,吉利已经成就了博越、博瑞、帝豪GS、帝豪GL;据可靠消息,近期还将有代号为CX11的全新SUV车型推出,这是吉利与沃尔沃全新开发的车型平台的首款车型,这个名为CMA(Compact Modular Architecture)是吉利沃尔沃开发的紧凑型模块化平台。未来这个平台不仅要诞生吉利车型,还有沃尔沃车型。
奇瑞
与捷豹路虎“结盟”
2012年,奇瑞捷豹路虎合资项目奠基仪式在江苏省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合资企业定名为“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
这一合作,在销量上的成绩是显见的:今年1-10月份中,捷豹路虎在全球的销量比去年同比增长超过30%。截止目前,捷豹路虎在华总销量已经突破十万台,其中一半是国产车型。
除此之外,奇瑞在2013年推出的“一个品牌”和“技术奇瑞”战略应该也是得到了捷豹路虎的技术支持。期待奇瑞给可以给自主品牌带来更多惊喜。
上汽
收购罗孚
2005年,英国老牌汽车制造商——罗孚公司走到了尽头,于是上汽集团以6700万英镑收购了罗孚25、75以及K系列汽油机和L系列柴油机等核心知识产权。
之后,上汽在罗孚原车型的基础上研发出荣威系列车型,并在新车上市后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成功地实现了上汽的“自主品牌梦”。
当然,有成功的案例,自然就有失败的教训,而且还不少……
上汽集团
收购双龙汽车
2004年,双龙由于面临工会问题、技术问题、境外资本运作问题和管理问题而考虑出售股权,接盘者是上汽集团,收购金额则达到了5亿美元,换取双龙汽车48.9%股权。
可由于运营过程中的障碍,以及双龙自身的许多问题,也因中国企业第一次收购海外车企缺乏经验双龙汽车此后半死不活。
悍马国产
最终“流产”
2009年,通用汽车对悍马启动了“关闭”模式,四川腾中重工有了收购的想法。据说它希望收购后通过与上汽的合作,实现悍马的国产。
整个收购案据说作价1.5亿美元,双方也达成了一些共识,但最终却因政府审批问题而流产,通用也不得不关闭了这个品牌。
关于和洋品牌的合资并购,你怎么看?
奏耐车
我们不被广告绑架
我们是自由汽车人
微信号:just9car
爱华网www.aIhUaU.com网友整理上传,为您提供最全的知识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