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只剩不到一个月了,不知道“书米”们今年都读了哪些书呢?
自从做“书单”以来,我不仅书读得比以前多和杂,还特别关注有关读书方法的文章。(没错,为帮大家把书读好,书单君都是先拿自己当小白鼠做实验的。)
在这些文章里,我经常会看到两句特别政治正确的话:
“多读好书。”和“多读经典书。”
道理谁都懂……可我很想问一句:是好书就一定要读吗?
这一期,书单君想和大家分享来自读书达人“憨大哥哥”的一篇文章,在读什么书的问题上,我觉得他讲出了很多人憋在心里不敢讲的话。
▼
鄙人至今少说看过有3000本以上的书籍,但是丝毫不觉自己学识渊博。
原因很简单,在这3000本书里,鄙人真正读懂读透的大概也只有100本而已,但是对其他人却可以侃侃而谈3000本的内容,显得自己似乎逼格很高的样子。
其实,很多书虽好,却并不值得读,稍微了解一下用来装逼就足够了。
比如,《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
除了这方面的爱好者,这种书对普通读者来说实在没什么可读性与价值。
但是,它们对于装逼显然非常有用,只要和对方科普一下荷马的生平,马上就可以赢得无数仰慕的目光(当然,你得确定对方没有看过这两本书)。
▲由《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组成的荷马史诗,是西方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在后世中影响巨大。图为改编自《伊利亚特》的好莱坞大片《特洛伊》剧照。
所以,我觉得甚至可以这么说,在很多情况下,一些好书(尤其是那些很难懂很难读的好书)已经变成一种显而易见的社交工具,而书本身的价值很明显被弱化了。
也就是说,这些书的真实价值已经不明显了,它现在的价值是人为附加上去的。
最典型的的代表
就是在中国大火特火的《百年孤独》
▽
《百年孤独》作为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讽刺的是,马尔克斯并不承认自己是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在中国莫名其妙地红起来,一些根本看不懂这本书的人在大肆吹捧这本书的好——他们不是在说书好,而是在显示自己有多厉害。
这本几乎人手一册的小说,读懂的人少之又少,热销对于此书甚至都可以说是一种侮辱。
《百年孤独》是好书吗?
绝对是。但是,我绝不认为这本书对于所有人来说都值得一读。
比如,一个整天看言情小说、喜欢琼瑶剧的人,适合看《百年孤独》吗?答案是:一定不适合。
《百年孤独》在中国风靡的现象,把马尔克斯推向了神坛,同时也使他远离了人间。真正带着严肃的研究心态去阅读此书的人已经很少了,它显而易见地沦为了大众读物。
在现代社会,书很大程度上成了提高逼格、用来打开话题的社交工具。很多书的价值仅仅在于读过,并成为快餐式的消费品。它们如同一尊尊佛被供着,人人都说好,真正了解它们的好的人却越来越少。
也许有一天,人们会像膜拜神话一样去膜拜一本书,或者都在谈论着一本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好书”。
举个例子
▽
▲曾有人在豆瓣添加了一部并不存在的电影《即使变成甲壳虫卡夫卡还是进不去城堡》,没想到一年后竟有超过200人标注“看过”,另有超过2000人标注“想看”,甚至还有相关的影评......
另外,有一些书写来本来就是为了消遣谈论的。
例如张嘉佳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
尽管这本书很无聊,而且一点不真实,但是作为睡前故事来讲,可以称得上是有良心、有节操的了。比起同类作品,它甚至可以称得上优秀。
这样的书,人人都看自然无妨,毕竟无益也无害。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是近年最火的畅销书,3年总销量超700万册,前阵子更有同名电影上映,图为电影剧照。

但是,有些书本来就是写给少数人看的,或是干脆是作者写给自己看的。比如,不少作品是作者生前打算烧掉、但被后人保留下来出版的,也有的作品作者根本不想让它出版。
除了真正有兴趣的、对这一流派有足够了解的人,这样的书让其他人去阅读,难道不是对时间的浪费,甚至是对于书籍的不尊重吗?
鄙人每次读书的时候,都是怀着敬畏之心的。
对于一些优秀的书籍,我相信它们是有灵魂的。每一本书都是一个人,比起把它们当做一种娱乐和兴趣,我更愿意把它们当做朋友,对它们真心地付出。
如果你读书的目的只是为了显摆,那么只要看一看书籍介绍就可以了,而根本没必要去阅读那本书。这样做,既是浪费时间,也是对书籍的亵渎。
同时,请管住你的好奇心,对于一些推荐要抱有基本的判断能力,不要看到好书就扑上去。
爱它,就学会放手。
网上总是流传着各式各样的书单,看的人也总是特别多。原因很简单,一是阅读起来毫不费力无需思考,二是多知道一些书总是好的。于是,大家总是把它们默默收藏,然后在闲着没事干的时候选几本来读读。
然而,是好书就一定要读吗?不是的。
好书本来高冷,不要逼它变成逗比。
这,也是笔者对诸位一点小小的请求。
“憨大哥哥”文章中对个别书的看法,也许见仁见智,书单君也并非完全赞同。但我想进一步补充的是:读书,要有野心,但也要讲策略。
知名经济学者、同时也是资深读书人的何帆老师曾说过,读书的态度,可分为“我注六经”和“六经注我”。
所谓“我注六经”,就是过分迷信书,把书当成权威的老师,恨不得把每本所谓经典都背下来;
而“六经注我”,就是把自己当成书的主人,让书为我所用,以自己的需求为主,去找相关的书,辩证地去吸取和批判里面的知识。
书单君曾给大家推荐过很多书,但真的不是每本都要买来看,我只是提供参考,是否合适,“书米”们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判断。
因为这世上本来就没有什么必读的好书,只有适合你的好书。
如果有一天,“书米”们能无视书店架上的种种诱惑,去角落里找出那本几乎无人问津、但满足你需求的书,那么,你也许便算得上一位真正的读书人了。
p.s. 前几天,书单君推荐了一盏护眼灯,“书米”@月说,孩子有三盏台灯,但为了她的眼睛……咬咬牙买了。
我们做父母的,都知道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未来,但很多时候,因为我们的无知,父母并不清楚真正应该给孩子什么。
如果早一点了解到这样的知识,或者早一点接触到这样的产品,孩子们或许就会拥有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点击下图,即可查看)
??????
另,不久前,书单君给“书米”们推荐了一款逆天零食,反响不是一般地热烈。有书米说,“这东西往领导桌上一放,一个星期都不好意思和你发脾气。”
(点击下图,即可查看)
??????*以上两图为广告
商务合作,请发邮件至:gulimedia@126.com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