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报道性观察
离开美国前的两个月,我曾经在人人上发过一条状态,问自己:会不会有一天我醒过来发现自己已经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仿佛四年的在美岁月只是一场印象深刻的梦。半年多过去了,我已经在北京安顿下来,开始了新的生活。但是我非常清晰,本科留美的四年带给我的是无法替代的回忆,是对数不尽细节的深深了然,而这些细节是停驻在国内所无法了解的,即使通读书本,看尽美剧。
但这里我想探讨的不是在美生活,而是留美本科生毕业后的归去留问题。这个问题在08年后随着本科留美人数陡增后已变得越发重要。2010—2011学年期间,在美中国大陆本科生已经达到5.7万人,较上年增幅43%。而完成学业后在美实习(OPT)的中国大陆学生也有1.33万。当年SAT考场大陆生还寥寥无几,而今天香港本地学子已经要向College Board抗议考位被挤占。
和我同行的学子,特别是赶上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一代,在越加艰难的就业形势和艰辛的学术道路双重夹击下,开始面临着艰难的选择。而这,在08年前的出国一代来看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中国本科留学生论坛CUUS这么多年来在留学圈内一直赫赫有名。我最初了解留学的点滴也是从高二的暑假开始,在学长学姐的引导下翻遍整个论坛一点点地做功课,从选校到申请文书,反复推敲。那时是08年,本科出国的中介才刚刚兴起,在深圳我只认得AIC。而今天,十万元级别的套餐已经能让申请者轻轻松松走完流程。
金融圣地香港
CUUS的创始人茶茶是一个人们口耳相传的传奇。08年我进入芝大的时候,她已经离开了学校,带走的是四年本硕连读的传说和麦肯锡的光辉职业前途。她选择了离开美国,来到香港工作。在香港举办的芝大迎新活动中,在中环交易广场49层的露天平台上,她凭栏远眺维多利亚港,对一旁的我由衷地感叹道,瞧瞧吧,这座城市是那么的美丽。
香港也确实成为了本科留美学生毕业后的一大去处。芝大和我同届的2012年大陆毕业生中,除了美国以外,香港就是我们的第二大目的地。这也得益于香港金融和咨询业的发达。这些高薪的白领工作可以给刚入行的学生提供每个月5万以上的薪水,在扣除了当地超高的房价后也能存下近4万的盈余。对于读书期间每年6万美金的开销,确实是非常快速的回本方式。
但这也意味着较窄的选择面。香港的商业本身萎缩严重,依靠的主要是良好的法制环境和开放的金融市场,吸引各大外资投行和基金设立总部。我所认识的学生去了香港后几乎全部集中到了这些行业内,至于传媒,地产,市场等则鲜有人见。
这或许也和企业的招聘策略相关。一般来说,大型投行和基金的入门分析师职位对留美本科学生专业限制极少。而且和国内券商对学历的高要求不同,一般来说本科就足以胜任工作,而多读一年研究生反而是一种浪费,并不能很好地让工作申请者脱颖而出。顶尖名校,优异成绩和乐于拼命干活,换句话说,对财富的渴望,或许是人力部门最看重的质素。
但这样的职业开端也意味着一毕业就面临从8点到深夜的工作时长。我的一位同届新加坡朋友,曾经当过兵,毕业后直接进了一大投行做分析师。十一期间,好不容易获得两天假期来到深圳相聚。在短暂的一个下午里,有一半时间在抱怨他每天所作就是拿6万月薪摆弄ppt,调整字符,以及摆弄几个excel函数来填模板。另外一半时间里,我们去看了电影。在电影最后高潮的10分钟里,他默默拿出了24小时开机的黑莓手机,接到了上级的命令要在今晚立刻回办公室处理数据。对面的客户急需的材料,公司可全然不管分析师的作息安排。
这样的生活或许枯燥,乏味,但高消费和接触广阔金融市场的前景仍然吸引着大批留美学生。在招聘季,美国各校的图书馆常常可以看见紧张准备面试的学生。他们是西装革履参与各大招聘会的主力,通过参加各类投资,财务相关的社团活动,累积经验,在漫长的几个月申请季中希翼斩获Offer。但有时候这样的职业选择并不全然建立在对行业未来的深入了解之上。曾经有媒体报道,一些学生在面试前废寝忘食阅读华尔街时报,记下指数升跌,熟记走势和分析观点,但在面试完毕后则直接将这些抛之脑后。
即使在今天投行的业务大多向内地企业倾斜,但由于国内金融市场的相对封闭,而且近些年内股市低迷,公司上市动作不大,能给得起高工资的外资投行设立在北,上的办公室并没有多少利润,做亚洲市场的依然以香港为主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