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是哪个朝代的诗人?看看苏轼的简历就知道了。苏轼,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出身于寒门地主家庭。幼年承受家教,深受其父苏洵的熏陶,母程氏也曾“亲授以书”。
苏轼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好交友,好美食,创造许多饮食精品,好品茗,亦雅好游山林。
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自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进京应试。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小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这两人正锐意诗文革新,苏轼那清新洒脱的文风,一下子把他们震动了,因此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
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苏轼一时声名大噪,他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京师。可惜当时在官场,诗人的情感不被人理解,于是苏轼被愿望入狱,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经过此次案件之后,苏轼被贬黄州,担任团练副使一职,此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
1084年(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常州一带水网交错,风景优美,既无饥寒之忧,又可享美景之乐,而且远离了京城政治的纷争,能与家人、众多朋友朝夕相处,于是苏东坡终于选择了常州作为自己的终老之地。
徽宗即位后,苏轼被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宋高宗即位后,追赠苏轼为太师,谥为“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