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窑白釉四系盖罐
五代(907-960)
连盖高26.2厘米 口径10.4厘米 足径9.1厘米
盖罐为盛放食物的食器。定窑瓷器胎质细洁,色白而不含杂质,釉层薄而透亮。定窑从唐代晚期开始生产白瓷,五代就已经进入发展的高峰时期,其产品质量上乘,工艺性和艺术性丝毫不亚于之后的宋代定窑。宋代定窑瓷器的装饰多采用刻花、印花装饰,而五代定窑瓷器则多利用其造型的优美线条,以及釉色的纯净典雅来体现器物本身的美感。
▲钧窑天蓝釉红斑钵
金(1115-1234)
高13.3厘米 口径16.1厘米 足径7.7厘米
钵是盛放食物的食器。金代钧窑烧造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天蓝色、不透明的乳浊釉是最主要的釉色,同时,以铜作为呈色剂的铜红釉烧造量比较大。金代钧窑的铜红釉都是以斑块状出现在天蓝釉上,所以具有铜红釉斑块的钧窑瓷器特别受人珍视。
▲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纹瓶
元(1271-1368)
高41.9厘米 口径6.1厘米 足径13.9厘米
瓶为陈设用瓷,部分瓶仍具有装酒的功用。元代,在景德镇设立了浮梁瓷局,管理瓷业生产。自此,景德镇成为了中国制瓷业的中心。以钴为呈色剂的青花瓷器,是在中国传统制瓷技术的基础上,受到西亚伊斯兰文化影响而出现的新品种,它一出现就迅速成为了中国陶瓷的主流产品。
▲龙泉窑青釉印花执壶
明(1368-1644)
高32厘米 口径8.6厘米 足径10.1厘米 流至把长23.6厘米
酒器,作盛酒之用。通体施青釉,釉色青翠明亮。造型优美,线条流畅。器身、流与柄遍布印花纹饰。据明代文献记载,明初分别在龙泉和景德镇烧造官窑瓷器。此器的造型以及印花纹饰与景德镇烧造的官窑款瓷器极为相似,应是明早期龙泉窑烧造的官窑瓷器。
▲景德镇窑青花人物故事图罐
明正统-天顺(1436-1464)
高37.5厘米 口径20.3厘米 足径18.8厘米
盛酒器。通体青花为饰,主题纹饰为腹部的人物故事图,辅以大片的云气纹及楼阁、树木、山石等。15世纪中期,景德镇官窑基本停烧,此时的景德镇瓷器一改之前端庄规整、制作精细而略显拘束的官窑风格,显现出一种清新活泼自由的民窑气息。
▲景德镇窑素三彩鸭熏
明成化(1465-1487)
通高25.3厘米 长15.5厘米
作熏香之用。出土于景德镇御窑厂遗址。鸭立于方座之上,昂首张口,造型生动。鸭子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从腹部分开。于下腹部焚香,香气从其张开的口中溢出,设计巧妙。底座的四壁各有一个镂空。底有青花双方框“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书款。
▲景德镇窑五彩描金赤壁图盘
清康熙(1662-1722)
高5.8厘米 口径35.1厘米 足径21.3厘米
《赤壁赋》为宋代文豪苏轼所作,而其画意于明末清初极为盛行。此盘绘苏轼与客泛舟游赤壁,于清风明月中饮酒作乐扣舷而歌之景,尽显文人之放逸。上方以金彩题“赤壁图”三字,有著名作坊“木石居”章,底部则有方胜花押图记款,是康熙民窑的代表作。
▲景德镇窑青花釉里红折枝花果纹瓶
清雍正(1723-1735)
高35.6厘米 口径6.9厘米 足径13.4厘米
此器为梅瓶造型,因器口仅容梅之瘦骨而得名,可做酒器、花器及陈设使用。折枝花果仿自宣德纹样,果实花卉以釉里红绘制,枝叶以青花绘成,为营造“苏麻离青”的晕散效果,人为重笔点染,遂形成新的青花绘画技法,为后世所继承。两色均鲜艳明亮,颇为难得。
▲德化窑白釉达摩坐像
清(1644-1911)
高28.8厘米 底纵12.8厘米 底横17.7厘米
德化窑尤以瓷雕最为著名,题材多为观音、达摩等宗教人物,有些塑像的背部戳有工匠印记,其中以何朝宗为一代名匠,声誉最隆。
此像人物超凡脱俗,气宇轩昂。神色安然从容,体现出达摩的坚定与淡然。随风飘拂的衣衫塑造得颇有动感,以瓷这种静态物质来表现衣服飘动的动态之美。此像完美诠释了德化窑高超的瓷塑水平,是传世德化窑塑像中的经典之作。
本次展览配套画册
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
更多精彩内容
▼
《上海博物馆藏中国古代瓷器珍品:10-19世纪》
上海博物馆 编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16年5月
定价:160.00元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