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中国是大河文明,古希腊是海洋文明
B.中国是中央集权,古希腊是小国寡民
C.中国是宗法政治,古希腊是城邦政治
D.中国是自然经济,古希腊是商品经济
【好题借鉴】本题在知识上主要考查中西文明的差异、宗法制、希腊民主政治等内容,在能力上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历史特征的能力及比较能力。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主政治”中“正义”是城邦民主的重要内容,雅典城邦“在伯利克里以后盛极而衰,就在于公民民主生活开始抛弃正义原则,沦为个人争权夺利的工具”,故“正义”与城邦政治关系密切。希腊城邦文化发达,提倡智慧之学——哲学;城邦全民负有保卫城邦的责任,因此勇敢和节制也是需要的。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忠”“孝”观念涉及宗法制,先秦时代的中国,由于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影响,人们习惯于将家庭关系与政治关系等同起来,家是国的原型或缩影,国是家的扩大。君权等同于父权,孝便是忠。A纯粹从地理上来解释,并不是主要原因,无法解释材料中正义与忠孝等问题。B表述有误,先秦是分封制。D中自然经济的表述过于笼统,且不能解释忠孝观念,两者联系不密切。因此最合理为C。
【技巧点拨】比较归因类选择题的解法
比较归因类选择题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此类型题可通过以下步骤准确解答。(1)联系,可将材料中的部分知识与教材对应知识点联系,如本题可将材料中最明显的正义品质与教材中的相关叙述联系、勇敢的品质与保卫小国寡民的城邦联系。(2)分析合理性,即论证相关知识是否符合情理,是否符合当时的历史。“中国是中央集权”这一表述显然与先秦时期的政治形势不吻合。(3)比较原因的差异性,就是不同特征的形成,一般是由不同的历史形态决定的,宗法政治与城邦政治就是两种不同的政治形态。通过以上分析,基本就能确定正确选项了。
【好题2】王守仁说:“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材料中的“良知”是
A.先天的道德观念 B.事物发展的规律
C.实践而来的知识 D.程朱理学的“理”
【好题借鉴】考查对常见历史概念的深层次理解。
【解析】王守仁所说的“心”“良知”和“天理”实际上是一个意思,都是就先天的道德观念而言的,并且认为这种先天的观念就是天地万物出现的源泉,故A项符合题意。B项脱离了宋明理学来理解材料,排除。王守仁认为良知是先天的,故C项错误。此处强调的是陆王心学的“心”,D项错误。
【技巧点拨】材料型概念阐述选择题的解法材料型概念阐述题需要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该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可通过通读材料、联系教材知识、代入检验这三个环节来解答。(1)通读材料,尽量理解材料的大意。上述试题材料的意思是“良知”或“心”是世界的本原,天地万物都是人心一点灵明的体现。(2)联系教材知识时,应注意概念之间的关系,如良知这一概念出现于教材王守仁的心学部分,这一概念又从属于宋明理学中理的概念,因此,良知本质上是“理”,宋明理学中的理是忠、孝、节、义等伦理道德规范。据此,可排除B。良知又属于陆王心学的范畴,因此,也可排除D。同时,陆王心学重视发明本心、致良知等获得理的方法,良知是先天的,不是实践而来的,据此,又可排除C。(3)代入检验。由于概念阐述是对概念内涵的展开,因此可将选项A代入材料中,整段材料的意思没有改变,可见是正确的。
【好题3】中国古人用黄纸写字,写错了常用黄色的矿物颜料“雌黄”涂抹后重写。南北朝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书证篇》中有“以雌黄改‘宵’为‘苜’”的记载。后人便把那些不问事实,妄加评论,称之为“信口雌黄”“口中雌黄”。这说明
A.历史典故也是对历史的一种反映 B.古人重视对科技的创新与传承
C.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D.纸的应用带动了相关科技的发展
【好题借鉴】依据历史典故来考查对古代科学技术的理解,切入点比较新颖。
【解析】依材料可知,正是有了书写用纸,才出现了用雌黄涂改错字的做法,进而有了掩盖事实妄加评论的文化典故“信口雌黄”,故A项正确。B项表述不严密,“以雌黄改‘宵’为‘苜’”的记载,说明古人重视传承但没体现创新;C、D两项与材料反映的主旨不符,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