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学报点评 曲阜师范大学是几本 如何看待央视评曲阜师范大学成为考研基地?_曲阜师范大学是几本

[曲阜师范大学是几本]如何看待央视评曲阜师范大学成为考研基地?
讨论这个问题可以加个前提,教育资源不公平/>下面就看看www.aIhUaU.com小编为您搜集整理的参考答案吧。

网友蒙面大侠对[曲阜师范大学是几本]如何看待央视评曲阜师范大学成为考研基地?给出的答复:

谢邀,昨天看到这个话题,就知道肯定很热,也肯定是富有争议。没想着回答,因为这样无疑是把自己架到火上烤


然而,邀请不断,而看了之前答案基本都是从学生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我就从老师的角度来说说看。


从读硕士博士到当老师,接触的硕士博士生不少,算是自己同学以及在课题组里带的硕士博士至少也有七八十个了,应该说有一个不小的样本。时间跨度上,也有近十年。我校的背景是211高校,所谓特色985,所在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去年研究生教育评估好像是全国第一,算是小有名气。



目前的考研季作为考生紧张,作为研究生导师,对于招生季也很紧张。我们非常看重一年一度的研究生招生。现在研究生招生指标很少,我作为年轻老师,一年只有一个指标。所以在选择研究生的时,我们会非常慎重。

研究生一旦入门,我们就要面临几个压力。

是否能够做出东西按时毕业?(不能按时毕业,影响口碑,就影响了将来的招生)

是否能够锻炼出一定的能力,找到合适的工作?(如果帮忙推荐了工作,是否会砸了我的招牌)

是否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或心理素质,完成学业?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点评 曲阜师范大学是几本 如何看待央视评曲阜师范大学成为考研基地?_曲阜师范大学是几本

在这三个问题的基础上,才是考虑能不能充当合适的科研助手,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考虑是否能够承担一定的横向项目,帮我带来经济效益。(上面两个方面,适合于不同选择的学生)

所以招生时,我们是非常怕碰到高分低能的学生。(注意,是怕碰到高分低能学生,而不是怕碰到曲阜师范大学的学生)


而从与学生的接触经验上来看,无论是从985,211还是二本三本院校都会存在高分低能的考生,这是个客观事实;而从几率上说,从985来的学生出现几率更低,这也是一个客观事实。

因此,在招生的过程中,对于来自二本三本院校的学生,在有选择的情况下,我们当然会多留意一个心眼。但这并不是说,会根据学校就否定一个学生,而是会在复试或者考前接触中,更注重一些考查。


而央视对于曲阜师范大学的报道的影响,我觉得既可以没有影响,也可以说有影响。

说没有影响,是因为本来我们就会很注意在复试中的考查,通过复试来筛掉一些高分低能的学生,但我们不是根据校名来筛选,而是通过一些测试。

说有影响,是因为以后看到曲阜师范大学的考生,我会想:哦,好像央视报道过,要注意哦。

网友匿名用户对[曲阜师范大学是几本]如何看待央视评曲阜师范大学成为考研基地?给出的答复:

当年清华复试的老师:你是非211,二本院校的,没关系,我们不关注这个。但是你什么都不会,那就不能怪我们了。
在这提醒考研党,工科专业复试,非常注重本科的科研经历,没有科研经历课程设计也很重要,课程设计你讲不上来,毕业设计也行。这些你都说不上来,那就没办法了~.~

网友匿名用户对[曲阜师范大学是几本]如何看待央视评曲阜师范大学成为考研基地?给出的答复:

我是曲师大的学生,还没毕业,身边的同学看到新闻之后都很激动,不想被发现,匿了
其实觉得新闻报道的很客观。身边的同学看到新闻之后大多在说,感觉学校并没有想新闻所说的那样,是考研基地怎样怎样。或者是说,觉得自己想考研是为了改变命运。
从大一开始就觉得学校的宣传有问题。从大一就开始被叫去听各种报告会,老师们也总不时的举某某学长的例子鼓励大家考研。这些在无形之中就把很多原本对自己未来没有什么计划的孩子推向了考研这一条路。既然大家都在说考研,那就考研吧。还有一些学生,在高考之后就决定要考研,尤其是山东省内的学生,希望能够用研究生学历去弥补本科的差距,所以选择曲师大。然后就成了一个循环。
我听到过很多同学说他们不知道自己将来想要做什么,只是想听父母的话好好学习好好考研,可是其中的很多人连自己想学什么,想做什么都不清楚。学校虽然没有强迫他们去考研,但是同样也没有告诉学生,如果不考研同样会有好的出路。除了考研没有对未来的规划,除了为考研而学习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会享受生活。这才是最悲哀的事吧。突然想到有老师对我们说,看看你们谁的头发最油就知道以后谁最厉害了。可是他们研究生毕业之后会怎样呢?大部分依旧要面对就业压力吧。
考研基地,错不在考研率,而是对考研的宣传。

网友王尧对[曲阜师范大学是几本]如何看待央视评曲阜师范大学成为考研基地?给出的答复:
客观的说。我个人没有看央视的报道,不过这个话题实在是一点都不新鲜。
我认为,央视没有错,问题客观存在,暴露问题是媒体的天职,不能因为伤害了一些人的利益,就不揭露问题了。

名校没有错,导师挑学生,自然有自己的标准,这是学术自由的体现。被刷下来的人,的确是达不到导师心目中理想学生的条件,无可厚非。

考研基地的学生也没有错,考研对他们,是鱼跃龙门,从一般大学的本科生,一跃为重点大学的研究生,这是他们提高自已最好的机会。谁有资格,剥夺别人向上的权利?


不知道是CCTV真心不明白,还是明白了不敢明说,这个责任,应当由教育部来负。多年来高等教育系统积弊已久,积重难返的扭曲,造成了今天的局面。

下面这些问题题一直都存在。

1 研究生入学考试内容和大学对研究生的需求严重脱节的问题。
2 研究生入学目的和大学培养研究生目的不统一的问题。
3 地方大学和中央级大学教育资源差距过大的问题。 大学地域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大学分数线全国不统一的问题。
3 不同社会阶层导致的隐形教育水平差距在高等教育阶段体现出来的导致的问题。

这里面 1 一直都是个问题,但是1实际上不那么重要,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的。
2 ,3是直接导火索
4是个非常潜在,这个问题细说下去,就要到社会平等上去。目前没有那个国家解决的好。


1 不合理的招生考试制度
现实是,曲师大的人考研非常厉害,但是复试的时候体现出普遍的实际“能力” 得不到名校招生时导师的认可。

什么人不高兴呢?

名校的导师,自然不高兴。
实景1 (可能又夸张,请意会)
A是一个研究生导师,今天给实验室面试新生,一看面试名单里,好几个著名“考研基地”来的,心里一怔。这几个人一半多的人,最简单的实际操作,酸碱滴定完全不会。这招进来光从最基础的实验技能教起,就得一年。这还怎么搞科研? 剩下的几个,最基本的还可以,但是深一点的技术就一问三不知了。


希望称为研究生的本校学生,不高兴
实景2
B大三开始在 A老师的实验室里帮忙,大四已经是实验室一员干将。但是不幸因为一门无关的课程痛失保研资格。只好考研,但是由于一门心思扑在实验上,考研成绩不好。没有进复试。A老师也无能为力。尽管这个他的实验室最需要的研究生就是B

实景3
某考研基地的被刷下来的高分考生。

C:我今天来复试,非常的惴惴不安,因为早就听说X大把我们学校列入传说中的“黑名单”。但是今天A老师看起来还没有露出那个意思。但是我面试准备还是不充分。前面还好,后面问到的专业名词,我从来都没听过。我被刷下来的,四年努力白费,我该怎么办?

就这样,201X年的研究生招生考试结束了,A老师们又努力一年,在高分考生中竭力挑选还算过得去的人选。B留在实验室继续做试验,准备下一年的考试。C家里的条件已经不允许他再考一年了,可是C心愿未了,十分痛苦。

先谈考试制度
每一年,有千千万万的老师,学生,都因为不合理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遭受痛苦。
不得不说,我国的研究生招生制度,实在是过于落后,过于不合理,过于迂腐,不能满足国家对高等教育,高校对学生,学生对学校的期望了。
大学需要的是理论扎实,实际技能优秀,英语经过训练能读写论文的学生。不是考试技能。



政治在考试范围中,简直是教育之耻辱,民族之悲哀,不多说。
考研英语,尽考一些与日常生活无关的技能。就考研英语阅读中的难度,简直比GRE还要难。这种对考试技能得极度推崇,究竟是泯灭人才,还是筛选人才。

第一,政治应该从考试中去除掉,现实的说,从非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门类中去除掉。
第二,英语考试向托福看齐,现实一点也要向四六级看齐,而且英语成绩根本不应当用来作筛选的标准,而是应该作为达标的标准。

第三,专业课考试增加,本专业至少考四门专业课,跨专业要考到六门。这是非常合情合理的需求。


专业课考试,范围过于狭窄。据我所致,数学专业考研,大部分学校只考高等代数和数学分析。化学化工类,只考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由于专业课只有两科,考察得范围过于狭窄。
自然就会出现只懂这两门的高分低能考生。人是现实逼出来的,有不合理的考试制度,自然有不合理的考生。

高代数分,无机有机,是最基础的专业课。高到北大清华,到三本,讲的内容都变化不大。
这些科目,提交成绩单就可以。或者测试跨专业考生的基础水平。
本专业的,本来就无需再考,这种考试是多费工夫,而且又助长了恶劣的学习风气。

考研中的专业课,应该是进阶一些的专业课,就是二年级三年级的,本专业最能体现一个人理论水平的专业课。比如数学系的实分析,拓扑。 计算机系的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 计算机结构。
物理系的四大力学。甚至可以考一些四年级的高级课程。
我觉得不这样考试才是非常不合情理的。

这是考研这个不合理制度最表层的问题。

研究生入学考试内容和大学对研究生的需求严重脱节的问题

2 不合理的考试制度也是合理的,我建议的考试也绝对不会被执行。

但是,目前实行这个考试制度,细思之下,却有他自己的道理。

保证公平

这样考试,绝对公平。英语政治,是和高校的教学水平,学生的专业技能毫无关系的。(这实际上非常讽刺)。 但是他 保证了三本的学生也罢,PKU的学生也罢,成绩仅仅和熟练程度有关系,和其他都毫无关系。

而且,专业课只考最基础的基础课,可以保证所有人的起点都差不多。如果比较一下各个高校专业基础课和进阶专业课的教学水平,不同档次之间拉开的可是非常大的,有些课没有一定的实力,高校连开课的能力都不具备,枉论教学水平。

你看教育部用心良苦,保证了考研的绝对公平。你们不仅不赏识教育部的功绩,反而批评起来了。

但是这实际上是毫无必要的。这是用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绝对公平,来为大学入学考试,就是高考的不公平买单。


一些题外话,教育是一种资源,那么分配教育资源,实际上是利益博弈的过程。背后远远不是教育本身那么简单的。


山东省的考生,以及很多高考大省的考生,是受过了不公平待遇的。大学入学名额的地域分配不公的问题,已经被报道的太多了。

一句话,京沪津地区,高考考生人数少。但是入学名额多。 山东,河南,江苏,考生多,但是入学名额少。也不能忘了河北?
多年来,高考大省们一直质问京津沪,凭什么?

对,凭什么? 谁让你不生在北京?

从高校方面来说,他们愿意要京津沪的学生,理由是素质高,全面发展。对不起,山东河南的考生尽管分数很高。但是综合素质不行,我们不愿意要。

这是真的答案吗? 胡扯!

高校在各省招生的人数是如何决定的?这实际上是各省之间博弈出来的。这个博弈的底牌,是各地大学数量质量。

每年各省招办和大学坐在一起,研究怎么给本省多分配一些名额。

XX大学啊,麻烦你们在我们X省多招几个人吧。
可以啊,那么你们X省大学也得在我们XX省多招一些。
我们X大今年就不想在你们X省招生,是看在你们X书记的面上,才招几个。


京津沪以很少的人口,坐拥全国顶级的大学资源,自然在谈判桌上春风得意。山东有什么,除了山大? 河南河北更可怜?你们什么时候听过河南河北的名校?


你看,这才是根本的问题。寒窗苦读十二载,谁不想金榜题名。然而遗憾的是,一些地方比另一些地方容易一些。。。。。。


谁让你不生在北京? 听起来可笑,还真就是答案。




这个结果,就是每年数以千万计的考生,上了比自己水平低的大学。 广大学子从内心深处受到了伤害。他们说,我们不服!考研成为了他们复仇的战场。你们倒是素质高,可是你们分数不高。
分数面前人人平等。


于是乎,在研究生考试阶段,为了公平合理,教育部门只能搞出这么愚蠢的考试制度。不幸的说,如果我的建议执行了,考研基地的学生,恐怕输的更惨。这完全不能解决问题。


3 社会问题才是真问题。


这绝对不单单是教育的问题了,这是社会再分配,社会阶层流动,和社会公平问题迟迟不解决的问题。

考研基地的学生,我没有做过调查。我只是根据个人看到的,做一个泛泛的描述。

他们大多出身贫寒,来自农村,或者最下层的城镇家庭。承载着父辈的的希望。曾经考上大学,就代表一个人跳出寒门,走向幸福生活的保证。说的直白一点,就是从社会最下层,到了中下,中层。但是,在高考深刻的不公平面前,他们很难成功。

They are the silent majority。

能上知乎,估计也很难是最下层。我不知道多少人明白,2013年,对于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智力平均的普通高中学生,考上本科一类,简直难于登天。

现实是,毫无背景的本科生,就业难,即使找到工作,在城市中生活,对于他们而言,也及其困难。于是,考研成了新的出路。毕竟中国的考试制度有着科举制度的影子,名校研究生学历,在就业市场上还是很有竞争力的。考研,成了新的天梯。

他们有向上的压力和动力,如果没有好的渠道,这就是新的社会冲突的起源。

再跑题一下,中国的发展,伴随的是社会阶层之间差距的拉大和板结。相比传统科举制度下的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目前的中国是相对少了。这对于我们几千年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传统来说是一种倒退。

这个困局,怎么改变,好像发达国家是默认和接受。在日本,上私立医学院,赞助费要一亿日元,合人民币800万,不是医生家庭,根本付不起,下层永远是下层。只要日本国民没有意见,也就算了。

还剩下 4和结语, 考完试再说吧。

网友亦虫可可对[曲阜师范大学是几本]如何看待央视评曲阜师范大学成为考研基地?给出的答复:
本不想对@董小城 进行吐槽,但是发现顺着@董小城 的思路会写的很清晰,于是不得不写成吐槽的帖子,抱歉了。
可能是由于所处环境和年代的局限,@董小城 所说的部分内容并不完全是事实。

1、曲师大从什么时候开始被称为考研基地的
曲师大绝对不是从2004年才开始被称为考研基地的,早在我考大学的2001年,曲师大就打着考研录取率高的旗号在各地招生,收揽那些高考失利或者志愿落榜的考生。而曲师大也绝对不是唯一的一个在县级市的高校,我所知道的另一所以考研闻名的莱阳农学院,也位于县级市。我的高中班主任也毕业于曲师大,他亲口跟我们描述了曲师大的考研氛围,并持否定态度。因此,曲师大在李斌的文章之前很早,就已经因考研升学率高而闻名天下了。不仅仅是曲师大,很多二本都是以考研升学率来招揽生源,莱阳农学院一个宿舍都考上研究生也登过报纸的头条。因此,考研基地与李斌文章的因果关系可能要颠倒一下,正是因为曲师大考研基地的大名在外,毕业仅仅3个月的李斌才能写出那样的文章。

2、 在曲师专心考研,真的符合学生的利益么?
董小城提到:
校方、学生只不过是做了目前最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真的是这样么?
只说2个例子:
我们学院的老师们,更喜欢自己学院的推免研究生,成绩再差的也喜欢(我们知道推免并不十分公平),而对于外校考来的研究生,分数再高也不很重视,因为他们的专业基础能力太差。
我们在学校的招聘会上,常见的景象:招收硕士或者博士的科研单位,拿起简历来看的第一部分或者问的第一句话就是:本科在哪里读的。但凡是考研基地这样的学校出来的一律不要,有的甚至只要211本科出来的硕士或者博士。
我不知道这些硕导、博导和HR们是不是中国青年报的忠实读者,我只知道这种状况到我毕业的那一年(2005)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他们对那些基础知识不扎实的高学历学生忍无可忍,才会在生源紧张的时候做还出那样的筛选。
那些学校被称为考研基地,并不是院校和就业单位歧视他们的原因;而是院校和就业单位觉得这样的学校出来的人不靠谱,才称这样的学校为考研基地的。

而我想说的是,那些在曲师专心考研的学生,即便是考上研究生就能改变自己的人生了么?即便靠着高学历找到工作,就能获取幸福、获取成功了么?“考研基地”的烙印并不是关键,不断的展现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学习能力,不断的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一步一步踏实的前进才是关键。
人生路漫漫,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不断的保持危机感、不断的丰富自己,才能不断的获取幸福和成功。岂能靠着一次成功的考研就可以一劳永逸的?
而高等院校呢?本应该用四年的时间教授学识,并让学生掌握不断进步的能力,以面对更加艰难的学术研究领域,或者竞争更加残酷的社会人生;但是“考研基地”高校却浪费了学生们最宝贵的四年时间,去掌握那些除了在考研那一刻有用,而在剩余的一生中都没有什么用途考研技能,这难道真的符合学生的利益么?

3、关于报道的看法
李斌道歉原因非常搞笑,觉得自己对事实的报道影响了曲师大学生的前途。
这才是中国的悲哀:一个理应揭露事实真相、发掘社会本质的记者,却在反思之后,因为自己对事实的揭露影响了不当现象得益者的利益而道歉,成为了一个害怕反对意见而不敢揭露事实真相和社会本质的耸蛋!

李斌与央视的报道的最大问题是,除了曲师的考生受到了考研和就业的影响,没有人因此受益。
如果我是李斌(不指望央视做的更好),我会进一步了解曲师大考研学生在考研之后的生活:他们的科研过程是否顺利,他们的就业的情况、薪资分布、社会成就都如何,有多大比例拥有了人生进步,有多大比例的生活还是不如意,有多大比例受到了社会认可,又有多大比例后悔自己的考研生活。相关的院校和就业单位对他们的印象如何,怎样可以选择靠谱的考研基地考生。考研基地的学生应当注意什么,应当如何真正的提高自己?高考学生应该如何选择,怎样正确的看待自己的志愿选择。。。
这些一切的一切,不都是一个新闻人可以做的么?

网友欧阳丰对[曲阜师范大学是几本]如何看待央视评曲阜师范大学成为考研基地?给出的答复:

当年考研复试的时候,身边被高分的山东理工学生环绕,压力是很大,不过更多的是佩服。同为寒门学子,大概只能这样改变自己的命运,####的CCTV,为何不去对比分析一下清华北大的学生考研人数少的原因?教育资源,甚至社会资源分配的严重失衡,难道就该我们埋单?有些人高中努力,改变了自己命运,有些人高中没努力,或者因为别的原因,没能鱼跃龙门,还不允许幡然醒悟,在大学努力,这是什么道理?教育部规定的考试科目,考高分就代表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差?而且,在国内学术界谈创新,笑掉大牙的是否有十之八九……

网友瓷饭团对[曲阜师范大学是几本]如何看待央视评曲阜师范大学成为考研基地?给出的答复:
一点浅见,作为一个研究生。
本人在武汉某985高校,本校本科考研本专业
就从我身边的故事说起吧。
我们学院有个专业叫做地理学,懂行的人都知道,在大学以上,地理是纯正的理学科,不仅对数学素养要求比较高,而且需要能编程(现在大方向都是往GIS方向发展)。可是很头疼的是,每年都有不计其数的奇葩专业报考,例如酒店管理,旅游,幼儿教育等等。大BOSS每年看到这种专业的人都很头疼,但是偏偏初试成绩都很高,复试又刷不掉(为什么等会说),最后只能无奈的招进来管理实验室的财务和杂活。

再说研究生复试,有幸跟着BOSS旁听过一次复试,发现大量的初试人员除了考验教材指定的几本书内容比较熟(死板)之外,相关应该掌握的内容一问三不知。此外报考资料上面还有报考人员本科专业,问本科所学的相关内容时,居然也是支支吾吾。最后只能无奈打出60分(关于六十分的问题,在于往年曾经有学生被打出0分,该学生一怒之下向上级部门举报,最后妥协的结果就是最低只能够打到60)复试结束后,每个老师都在哀叹今年不知道又能招到什么样的学生。

上数学课的时候,老师曾经和我们开玩笑,你们学统计,学离散,学拓扑,学图论的时候,别人在学高等数学,高等数学2.0,高等数学考研版。最后结局还不是一样的?你觉得听到这种话,谁应该悲哀呢?

再说说我对研究生的理解,我个人认为,研究生明明是一种研究能力的表现,但是从当今社会的无奈形式来看,太多太多的人将研究生等同于工作的敲门砖,各种奇怪的企业这么认识也就算了,研究生们自己也这么认为的话,就大大的偏差了所谓研究生的意义。有多少人能摸着胸口问自己:自己有对本学科天然的好奇心吗?有能安安心心坐下来看一个星期论文的定力吗?有早八点晚十点,水磨工夫出论文的能力吗?


————————————————分割线——————————————————

开始正面回答楼主提出的问题:
如何看待央视的评论。
虽然我没有看这档节目,但是我觉得,作为学生,应该正视自己的学校就是考研基地的事实,作为一个老师,应该为自己放弃了大学该有的素养而感到羞愧。 PS:(其实我很奇怪为什么很多人一听考研基地就感觉像是被人抽了一样愤怒,那为毛那么多高中上到老师下到学生对自己高中曾是清华北大的基地而得意洋洋的?)

再说问题
个人觉得问题是多方面的矛盾造成的
1、有人说高考应该是公平的,那么考研也应该是公平的?
我只能说,很抱歉,高考的时候,相同的分数,同样的学校对你们应该是公平的。研究生考试,老师压根就不关心你考了多少分,老师只关心你对这个专业的认知如何,喜不喜欢这个学科,能不能发paper,会不会帮他做事。如果你都搞不定,不歧视你那歧视谁。

2、研究生考试的结症
这个我觉得上面的一些回答说的很精彩了,取消政治,各专业自主命题,同时还要保证公平正义,这是一个结症,暂时无解。

3、曲阜师范
其实很不喜欢这种类型的学校,因为老让我回忆起高中,个人认为大学应该是给人成长的地方,而是不还让一20几岁的青年大喊“考研改变命运”的书呆子。但是对于该学校的学弟学妹们我有一些建议:如果认定要考研,之前一定要多看看自己报考专业的专业文献和资料,最好在某一方面有自己独到见解。相信我,在面试的时候谈到自己的研究领域和感兴趣的方向的时候,绝对比冷冰冰的分数让老师更加能眼前一亮的。

4、刚才某学霸路过,看了看这条知乎,他是这么说的。
相比于4年本科累死累活每门功课都要像考研那么对待的生活,我是多么羡慕他们啊。

PS:本人同门也是某外校考研进来的,能力棒、技术强、发的出SCI、报的了账目、写得出代码,挨得住批评。这才是楷模。

网友匿名用户对[曲阜师范大学是几本]如何看待央视评曲阜师范大学成为考研基地?给出的答复:
事实上,中科院很多所如果不是政策所限,压根不想要考研的,我毕业那年,有些所的保研/考研比差不多是2:1甚至3:1,防的就是曲师大这类。毕竟对于科研为主的理工科研究所来说,会做考研题没有任何价值,本科的实验室实习经历才会在研究生阶段的科研工作中发挥作用。而这类经历的价值不会体现在考研里,却有很大机会体现在保研里。

原来呆过的一个所,有个8年还没能毕业的博士,就是山东过来的考研生。老板提起来也是直摇头,当年考研成绩极好,可惜进了实验室才发现基本实验技术都不会,更别提科研思维等,导致整个研究生之路走的非常艰难。


==========
评论里很多提到复试没把关的,补充说明下
我说的这个博士应该是1999甚至1998级的,当时的老师还是很相信考研成绩的。事实上,自那几届之后,面试确实越来越严越来越贴近科研,可是以面试原因拒掉一个考研分数甚至在400以上的考生,对招生单位照样是一种很大的压力。再者,面试也不能检验一切,面试的时候能够牢记实验步骤,不等于自己能顺利完成实验。
考研生的大三大四都在自习室,而保研生的大三大四都在实验室。前者的刻苦程度往往超过后者,可惜研究生导师只会觉得后者的经历更有价值。

真要怪,应该怪这个畸形而无用的考研笔试。

网友董小城对[曲阜师范大学是几本]如何看待央视评曲阜师范大学成为考研基地?给出的答复:
2008年考入曲阜师范大学,本科时担任过校学生会副主席,考研两年,目前人大新闻学院研一在读。算是知道一些情况,知乎第一次回答献给母校。

另,希望觉得此回答不错的知友请积极点赞,也请知乎编辑酌情考虑上知乎日报,给予更多对于此事不是很了解的读者提供一些参考的资料。

本回答分为如下三个部分,请各位知友按需查看:
1、曲师大从什么时候开始被称为“考研基地”?
2、为什么曲师大学生需要去考研?
3、央视此次的报道存在什么问题?

本回答的核心观点:
1、曲师大被”标签化“后,的确对该校的学生继续升学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另一方面,曲师大自身有作为典型的一些主客观因素,只是比较不走运被世人记住。
2、曲师大目前考研过热有历史的原因、学校选址的原因,同时也需要从高校疯狂扩招的大时代背景下去分析。校方、学生只不过是做了目前最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希望大家不要片面化解读。
3、央视本次的采访最大的问题是播出时机的问题,做时效追热点而忽视了报道对报道对象可能产生的影响。其次,缺乏对报道批评对象的采访,平衡上有硬伤。同时报道上有炒冷饭的嫌疑,一些细节有待商榷。
————————2014.1.7 3:08pm. 更新————————
1、很多知友质疑曲师大是否是唯一一个在县级市设立的大学。我中午问了一下本科学校的老师。老师回复说:”应该不是,因为文革期间,全国在好多地方设立了大学。“所以,这个地方是我的记忆出错了。现已改正。
2、第二部分”2005年考研人数过万“是我昨天的笔误,其实是:”2005年全国考研报考人数首次过百万,并数年保持高位运行。“这个地方可能会引起知友们的误读,特此更正。

————————2014.1.7 10:35am. 更新————————
1、修改了答案中的一些事实细节。信阳学院其实是信阳师范学院(感谢@allenzhao 指正),曲阜师范大学是二本A类学校(感谢@MelonRice 和我的一位本科校友指正)。有一部分专业是一本。昨晚临时写的急就章,没想到得到这么多人的支持。自己出了这样的事实错误很是抱歉。
2、关于中青报、央视报道,我只是从微观的技术和中观的影响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至于两份媒体能不能报,我觉得是完全可以报道的。说实话我也希望这次的报道能刺激本科母校做一些改变。而我这次回答只是希望能给知友们提供一些新闻背后的事实,觉得报道有问题我就说报道的问题,觉得曲师大有问题我就说曲师大的问题,仅此而已。
3、在回答中,我着力呈现的、也是希望知友们感受到的其实是一个复杂的现实情况。在1955年曲师大的建校先驱们可能想象不到孔子故里会在半个世纪后发展成为一个更像旅游胜地的地方。扩建新校时,曲师大背后是滚滚的高校兼并扩招的浪潮。从这样大背景下看待曲师大的问题,学生个人的选择、甚至校方的一些选择都有一个新的维度。
4、最后说一点答案以外的个人感受,与曲师、央视、中青、李斌先生无关。
看“标签”、履历“查三代”。不仅在考研中存在,等到我们就业的时候,甚至丈母娘第一次见你的时候,这样的事情还是会再次发生。从更大的方面看,社会上不那么公正的事情不仅仅是考研这样一件事情。本答案的部分章节也希望对这样的现状做一点绵薄的贡献。至少在曲师大“考研基地”的这个问题上,希望大家以后见到来自曲师大的学生,先不要下意识的认为:“哦,这是来自考研基地的。”甚至不要将“寒门子弟”的标签贴在他们身上。而是放下以往从别处听来的只言片语。真真切切地先感受这样一个真真实实的人。这样的结局,是最好的了。

一、曲师大从什么时候开始被称为“考研基地”?
2004年,再过一年,曲阜师范大学就要迎来建校50周年的时间节点。两年前,这所设立在县级市的大学,在距离曲阜三个多小时车程的海滨小城日照建立了自己的分校,希望打破封闭的建校环境。
这一年,中国青年报一位名叫李斌的年轻记者入职三个月了,他负责跑教育口的新闻。
不知道这位记者因为什么原因关注到了这所大学,不过结果是他在中青报上发了两篇有关曲阜师范大学的新闻稿《探访一所特别能考研的大学》和《部分地方院校成为考研基地?》在《探访》一文中,李斌记者采访了老师学生多人,并以特稿写作的方式还原了曲师大学子深夜学习场景。在《部分》一文中,中青报人直接将曲师大等一批学校冠名为“考研基地”。直指一部分地方高校“考研高中化”,并明示“从以下这些支持考研的措施可以看出,考研,这一原本属于学生的个人行为已被糅进了更多的学校意图。”、“大学辅导员像高三班主任”。
从新闻的影响力上来说,这两篇稿件是成功的。用李斌先生自己的话说:
它引起的社会反响出乎我的意料。在一段较长的时间里,社会各界人士对此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人称著名学者的许纪霖和邓正来也没有放过这次发言的机会,他们将讨论推向了深入,直指“考研变高考”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制度性根源。
而对于曲师大等一些被点名的大学来说,“考研基地”的标签就此被贴上。刻板印象一旦生成等待曲师大的结局是成为一个极端的典型,成为被多方解读、片面化理解的样板。而从曲师大考出来的学生,难免会面临新的同学和老师类似的提问:“听说你们那所学校大一就开始准备考研?”更有甚者,初试成绩第一第二,复试被刷掉的事迹几乎年年有新的案例。
2007年,三年后,李斌记者自己也意识到自己这篇稿件对于曲师大这类学校师生带来的伤害,他在一篇《李斌向曲师大道歉》的文章中说道:
从获知很高的初试分数到复试中惨遭淘汰,那些同学经历了大喜而悲的过程,该有多么痛苦,我难以体会到。对他们来说,原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努力改写的命运,被另一种可怕的方式改变。
而错并不在他们!(原文排版如此)
…… 
对于当时从业刚满三个月的我来说,因报道而生的沾沾自喜显然沾了上风,我并没有过多的考虑这组报道会给那些院校的学生带去怎样不利的影响。后来,我才逐渐感觉到,这种喜悦很可能会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一个令人感到强烈不安的信号是:有越来越多的名校和重点大学在大幅度的提升本校保送生的比例。
……
高校庸俗化的最大的受害者就是学生,尤其是身处普通地方院校的学生,比如曲阜师大这类处于二三线中小城市的大学。这里的学生,没有金字招牌,甚至没有勤工俭学的机会。对他们来说,学校生活枯燥乏味,学校之外无处可去,也许只有考研才是最好的出路。
所以,要拼命读书,要像对付高考一样去考研。当就业把千军万马逼入读研的胡同时,这种举动多少具有悲壮的色彩。无论怎么说,同学们为此付出的努力,都值得肯定和赞赏。
虽然,他们中的不少人可能会存在种种问题,如知识面窄、动手能力差、创新意识不够等等,但对此要负主要责任的不应该是受害者的学生。
因此,我有必要道歉,虽然我无意伤害他们。
2013年,在李斌先生报道9年后,我也面临着名校复试的问题。一方面担心自己的专业水平不过关,一方面自己的本科出身也成为了我担心的压力之源。而上面的这段历史,正是那时的我在网上搜索出来的。由于这篇《道歉》原文出处不可考,因此在复试之前,我特地在李斌先生的腾讯认证QQ空间上咨询了此事是否属实。得到了李斌先生肯定的回复。



(事实上,人大的确有一所名校所应有的底蕴和大气,在面试过程中,在场的七位老师,没有一位问了我有关本科出身的问题。三道专业知识题(一道英语作答),答完走人。同时,也谢谢李斌先生对我提供的帮助。)

二、为什么曲师大的学生需要考研?
客观上说,中青报04年的两篇文章还是很有问题意识的,2005年全国考研报考人数首次过百万,并数年保持高位运行。能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抛出这样一篇报道,的确引发了人们对于考研热的思考。
不过,中青报的两篇稿件更集中于对事实的报道,而缺乏对背后学校、学生考研动机的深入挖掘。作为一位在曲师大日照校区呆了近五年的人,给知友们提供一些自己的观察。
关于考研的原因,其他的知友已经答道几点:
1、高考本科高分考生落榜调剂,心怀不甘,希望研究生再博一次。
——这点的确存在,我认识的曲师大人高考630、650分有不少,一本志愿都是名校落榜。山东的高考竞争激烈程度不是一线城市长大的孩子们可以想象的。
2、就业问题
——这个知友有讲到但是讲得不够深入,我再补充一点,曲师大是一所在县级市落户的国内高校。这意味着从这所大学走出的学生没有像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省会等二线城市高校的地理优势。加上第一条的效果加成效应,助推了曲师人的考研热情。
3、校方支持&学校氛围
这一点是中青报两篇报道中提及的。2013年年底,我回曲师大日照校区的时候,北门口各个校园的考研光荣榜还伫立着,昭示着每个学院(日照校区应该是)的考研成果。经过了十年时间,虽然学校中师生也有对于考研热的质疑反思的声音,但是也还有一些老师认为这是曲师大的一个特色。考研率,也会成为部分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老师宣示成绩的指标。
而对于学生来说,在学校谈考研,学长学姐在考研的大环境下,进校一开始议程就被设定了。但是值得点明的是:大多数我的校友在大一大二基本上都在体验大学的生活、参与各种社团活动、谈恋爱、上课学习。从大一就开始准备考研的学生真的是少之又少。我身边也有不少的考研“酱油党”只是跟风试一试。
4、学校教学质量提高乏力
这一点目前没有知友提出来。新千年初,曲师大也希望摆脱县城办学的窘境,计划出走谋求发展。当时正值日照市伸出橄榄枝,一拍即合。之后两方的爱恨情仇暂且不表。我就说一个事实,到我入学的第二年,2009年,曲师大建校贷款没有还清的还有数千万。
一方面,这不过是新千年开始的高校疯狂扩招大背景下的一个缩影,曲师大目前的考研热一定程度上也是当时扩招时没有考虑到以后毕业生就业的隐患。我想这一问题是摆在目前很多国内高校面前的一个难题。曲师大只不过因为自己先天条件不那么好,大部分学生只好选择走考研这条路。
另一方面,还贷期间,校方钱紧,自然难在提高教学质量上多下功夫。师资和硬件上难免跟不上脚步。(不过据听说现在已经好转了,待证实。)学生的受教育质量自然难以赶得上知名高校。眼界窄、动手能力弱、只知道书本知识的问题不能说不存在。
而现在对于曲师学生来说,不能接受的是学校出身成为一条“硬性门槛”,我本班的同学在上海某高校遭遇校方领导当面说:只要是曲师大的我们就不要。曲师大学生不能接受的是报考的学校没有在专业知识和能力上证明其不具备升学的资格,而是看到本科出身直接就否定这些学生努力上行的可能性。

三、央视本次报道的问题
1月4日CCTV13频道《新闻直播间:焦点新闻播报》栏目中在中午11点半左右报道了名为《高“考研率”如何练就》的新闻,报道了信阳学院和曲阜师范大学两所所谓的“考研基地”。由于对于信阳学院完全不了解,仅从央视对于曲师大报道部分进行分析。
个人认为,此次报道最大的问题在于时机选取的不合时宜。
虽然作为新闻媒体,研究生考试当天算是一个不错的机会推出报道。但是对于考完初试,马上面临四月份左右陆续要进行复试的考研学子无疑是给他们前行的道路制造了新的困难。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就在为9年前的一篇报道寻找合理的解释,不难想象,今年曲师大的学生还要有多少人受到这条报道的影响?
第二,报道的硬伤在于:没有信阳学院和曲阜师范大学校方代表的采访
这次的报道显然对于信阳师范学院和曲阜师范大学来说是带有批评性的,而奇怪的是居然没有被批评方的解释。新闻中的平衡不在,就给予央视人更多自说自话,主题先行的可能性。个人认为,从技术层面上,这个是硬伤。同样,如果能采到一些已经考到名校的学生的观点,就更好了。
第三、本次报道有炒冷饭的嫌疑
时隔将近10年,比较中青报和央视的本次报道,央视没有能在深度上做到跟好。至少在原因的挖掘上算是浅尝辄止了。(说白了,就是采访不够。)如果能多采访一点真正了解曲师大现实情况的人(哪怕是学生),也会比找一个可能真的只听说过曲师大“传闻”的专家要来的实在。不过,熊丙奇先生所指出的问题的确也很关键。
第四、一些地方有待商榷
1、从采访流程看,本次对曲师大的采访,不会早于12月上旬。试问,离考研还有30天的时候,加上冬天本来天亮就晚,真的可以说明学生近一年的学习情况么?
2、曲阜师范大学是二本A类学校,部分专业是一本招生。央视的二本学校定义没有问题。
3、据个人的了解,曲师12年的考研率没有这么高,不排除个别院系有可能到50%,70%有可能有夸大的成分。(有机会近期向还在学校的老师核实一下)
也许上面提出的一些问题有一点站在“上帝视角”上找毛病。但是,相信央视人有足够的包容心,接受一名新闻学子善意的批评。

网友匿名用户对[曲阜师范大学是几本]如何看待央视评曲阜师范大学成为考研基地?给出的答复:
大家讨论的好热烈啊,作为一名非曲师大出身、读研中的山东孩子,想补充一下自己零散的观点。

1、现在高校中对家境一般的孩子来说考研就是很热,不管是曲师大还是其他重点或非重点的高校,C9高校可能另当别论了。只不过对于一些就业前景相对好些的专业和学校来说,考研的气氛相对轻松些,但对有些专业和学校的一些孩子来说,就显得背水一战了。

2、学习这码事,不是你想刻苦就能刻苦的成的。应试不管怎么受诟病,也不是谁都能经得起应试的考验的,在应试过程中锻炼的能力如果能好好诱导利用的话,也是能转化成科研能力的。

3、重点院校的研究生中本校同学的能力(平均水平)整体优于外校考研来的孩子是正常的,毕竟在少数人由于地域或个人其他情节的原因外,人都是趋向于往更高更锻炼自己的地方走。

4、在各大重点院校研究所的研究生中山东籍的比例一般较高,这个不好说是好还是不好。哪个人在中学时期都或多或少会有名校梦的吧,山东人的思想观念里对一纸学历又更加看重,高考分数线的差距让山东孩子不可避免的感到了憋屈,考研是高考后又一次可以实现自己名校梦的机会,去抓一抓又何妨。

5、以上算是褒山东考研的孩子了,以下则不得不吐槽下了。
由于地域原因,学校交际的圈子里山东籍的同学较多,尽管新闻媒体报道出考研基地什么的让很多山东籍学生感到不忿,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山东籍学生是引以为荣的,这是真的,也是真的让人很无语。考研基地这事儿被宣传不是一天两天了,我不是说山东孩子应该妄自菲薄什么的,只是真的没必要成天说高考分数线什么的,你要是真感到憋屈你就让人看到你考试成绩以外的东西,不同的教育背景下出来的比分数真的没什么意义。

哪个学校没有高考时调剂的?高考填报志愿本身就有赌一把的成分在,愿赌服输,只要你是自愿填报的(我自己录取结果是落到三志愿才成的,从不觉得是什么大事儿)。只是有些考生当时身边没有熟悉志愿填报的人,或是因为自己的一些执拗吃了一些亏的,这些在考研这个档儿上再提没多大意义。

6、就这条新闻本身来说,我没看过,或许是因为类似的已经很多了。但是就像之前很多人提到的,在这个时间点提,真的很可能会影响一些人的录取结果,对相关学校的学生是有伤害的。

对于那些指明不要某些学校出身的学生的导师,我表示尊重他们的选择,毕竟很多东西不是见一两面就能看出来的,导师出于节约自己时间精力成本的考虑,这样选择无可厚非。就像应聘时很多单位看重学校一样,讨论太多意义不大,毕竟持这种观点的只是一部分。

网友蒙面大侠对[曲阜师范大学是几本]如何看待央视评曲阜师范大学成为考研基地?给出的答复:
这个问题已经提过了很久了,事情也渐渐平息了。但是因为我最近接触了一批曲师大的实习生,按耐不住就又想说两句。如果有幸能有任何曲师大的学子和老师能够看到这段文字,希望你们警醒。

曲师大今年分到我处的实习生,教学水平能够达到实习生及格线的,一个也没有。

我不能横向比较,因为并没有接触太多去别的学校实习的曲师大实习生,但是纵向来说,曲师大本届大四学生的水平已经达到了历史最低。

下面几个事情你们感受一下,有些已经不只是学生素质的问题:
6个直接接触的实习生中,竟然没有一个能把课本序章的知识结构整理出来,原因是“书上没有大标题”。


对课本知识没有任何的延展教学,基本都是念完课本就算讲完。


上课请学生起立回答问题,不会看座次表,一律是食指指人,对学生毫无尊重。


上课冷场,提问到的学生无法回答问题,连请坐都不会说,接着提问下一个。最后站了一屋学生无法收场。

…………


如果你是曲师大的学生或者老师,看到了这里,请再接我一句骂了这些实习生的话:


误人子弟!

我在曲师大出生,长大,父母均毕业于该校又曾任教,经历过曲师大早年的辉煌,看过这些年的衰落,看的这则新闻既是难受又觉得无可厚非。
央视确实是在说事实,曲师大大学子们觉得被扣了帽子受了侮辱,也该回头看看自己身边是不是正在发生这些事?为了抢考研自习室砸破教学楼的玻璃,大打出手到被送进医院,体院学生抢座之后高价出售……种种因为考研风起而兴起的不正之风和奇葩事件层出不穷。不能说所有人,但是整个学校的风气就是不考研没出路,对将来根本没有计划,对考研的研字没有半点理解,就一味挤上考研这个独木桥,只为求一份好工作?对此,刘向 的回答其实是没问题的,很多导师对于曲师大的学生已经没有了好感。既是这些导师是若干年前曲师大走出来的,
(我又想回顾曲师大八十年代的辉煌了啊啊啊啊啊!你们知道当年这学校走出了多少牛逼人物么!!)

添加
看到有答案说不应该批判这些努力考研的学子,他们这么努力你们看不到嘛之类的。就忍不住想多说几句,没有人在批判他们的努力,只是在批判这这个学校一整个不正常的风气。曲师大的老师们可是经常把考研率当成宣传和炫耀的资本呢。
顺便说一下所谓辉煌的八十年代,其实我要说的不是出了多少评论里葛先生这种大牛,而是当时曲师大自由和钻研的气氛(当然现在的大学里能做到这样的也不多的了),嘲笑我的人,大概没有见过那时候曲师大自行翻译国外著作和古文献,然后手刻板制作的教材。不知道曲师大那时候从全国各地敛来过多少大牛当客座,
还有曲师大八十年代的艺术系,出来的牛人也不少(虽然现在都作的没剩下几个了恩……)还有某平方那一次被抓进去前几年才放出来最后一批的政治系牛人们……说了一堆也没啥干货,毕竟那个时候我还是个小P孩,只是曲师大给我了的最初的关于大学这个词最美好的幻想,虽然后来我看着它一年一年被糟蹋,变成一个被考研习题淹没的空壳子……

网友吕朝阳对[曲阜师范大学是几本]如何看待央视评曲阜师范大学成为考研基地?给出的答复:
排在第一的那位曲师大学生@董小城 的分析我赞同。对于学校这种风气,我保持中立态度,但是对于央视这种评论的做法,我会持反对态度。


由这个事情,我想起知乎上另外一个讨论为什么有些异地考生觉得北京学生 400~500 就能上北大清华呢? 排名最高的两个回答,都认为北京学生确实受到了优待,大多是人也表示同意,对于这一点,我也同意。我引用那个讨论@流浪者的歌 的一段话:

“你要参加奥运的百米赛跑,因为你爸妈有钱,你可以享受最顶尖的营养师给你配备的最科学的营养搭配,能请最牛逼的教练来培训你,能使用最昂贵的训练设备,但你爸妈无论多么努力、混的多么成功、挣了多少钱,都不能给你挣来把你的赛道缩短的特权,不能在百米赛跑中,不管是非洲人还是欧洲人美洲人都得跑一百米,你说你爸妈是个很努力的新北京人,所以你有权只需跑五十米。个人努力能换来资源,但个人努力不能为你换来特权,假如有,那就是制度不公正,因为权利是均等化的,人人都平等地享有受教育权。”

回到曲师大这件事上,虽然我个人觉得考研基地这种做法很极端,可以说是反大学的方式。但是,我们倘若把上面那段话放到这里来类比一下,大原则是相同的。这种报道对于曲师大的学生的造成了伤害,客观上造成了他们自己的机会受到了影响。在研究生复试的时候,曲师大的学生可能会因为自己在实际应用,或者自身视野上,展示出来的不足,而处于劣势,这一点是公平的。但倘若这一报道影响了很多复试的教授,使他们对曲师大学生产生了偏见,那就是媒体客观的削弱了学生的权利,这对于学生来说,不公平。

网友圣狗子对[曲阜师范大学是几本]如何看待央视评曲阜师范大学成为考研基地?给出的答复:
0,提到教育这个问题,大家都容易激动,先提醒大家这所大学位于于山东,这个高等教育资源相对最匮乏的省份之一。
1, 我妈告诉过我,人在任何时候努力都是来得及的。所以我相信任何时候都应该给努力的人机会,这个社会才能进步。
2,我妈也骂过我,别人写作业的时候,你没事干一个人坐在那儿抠手发呆看小人书,别人写完了一起玩的时候,你又趴在那儿一边哭一边写,还说没人跟你玩,你不是活该吗?
3,记者拿人家学生拼命复习作为槽点来报道,是逻辑不清的,甚至是在恶意转移公共视线,忽略教育资源不公的事实。
4,听过一个教授说,现在招研究生不能只看分数,还要看本科是什么大学。有几所大学的,一定要慎重招。所以央视就算不报道,重点大学对一些学校的慎重考虑也是存在的。而这些学校,大多都是因为曾经若干个宝贵的名额没有招到想要的学生,才会区别对待你们的。
5,研究生的主要工作是研究,我承认有时候我上网打游戏看毛片的时候,你在上自习;可我们做近代物理实验的时候,你也在上自习;我们用实验室的破仪器采集实验数据做数据分析的时候;你也在上自习,我学历史的同学去图书馆看文献的时候,你还在上自习;我学考古的哥们儿去新疆专业实习三个月的时候,你还在上自习。
而我连续几周下午和系队练球比赛,其实也是在学习的;我暑假去肯德基被资本家压榨,也学到很多;甚至我哥们儿在学生会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时候,也可以说在学习。
6,给曲阜的和有一样境遇的同学们:和考研有关的课也是可以翘的,和考研无关的课也可以好好上上。文科生就多思辨,多去图书馆翻翻,哪怕是些些莫名其妙的东西。理科生就用心一点上实验课,看淡一点习题课,实验条件不好的,可以多看看相关的材料,材料看不懂的,可以抽时间去附近的重点大学蹭蹭课,请教请教那些教授。当然相信你们不会影响人家的正常秩序。
7,现实是靠自己改变的,我的大学在我入学时的声誉,就不如今天。曲阜的同学们,我以前听见我妈说“抱怨现实不如自己去改变”的时候觉得假大空,现在却觉得特别受用。
8,但那些愤怒的曲阜师大的同学们,你们一身的怨气,实在是发错了地方。因为,没有人不喜欢你们的努力,而是你们努力去达到的东西,并不是他们要的,更不是你该追求的。
9,加油,所有还依然在努力的人。

网友蒙面大侠对[曲阜师范大学是几本]如何看待央视评曲阜师范大学成为考研基地?给出的答复:
能变成考研基地也比现在那么多大学里学生混日子好上不知道多少倍.

网友蒙面大侠对[曲阜师范大学是几本]如何看待央视评曲阜师范大学成为考研基地?给出的答复:
忍不住吐槽几句。
想说下个人的情况。出生成长在中国最普通的农村(就是特定的一个村子),初中时我们乡镇中学唯一一个考上市一中的学生,大学去了某排名前十的大学,现在在中科院上海某研究所读研。
就所谓考研基地说说自己的看法。

1 学生一定是没错的。
在现在的制度下,考研是正正当当的上升途径,何错之有?相比较于我认识的某些大学靠作弊得到好成绩的同学,相比较于我认识的某些其实只是成绩好而得到保研的同学,我还是比较认可那些靠自己实力考上研究生的学生。这是堂堂正正地一次战斗,没考过研的人可能并不能够理解考研阶段所付出的努力的意义。

2 关于”歧视“
社会上充满了差异性,也就充满了歧视。但是就算是好学校也有很不好的学生(比如我某些大学同学),就算再差的学校也有很优秀的学子,如果一锅端地搞歧视,无疑是很不理智的。中国向来喜欢玩代表,其实这对被”代表“的人来说,这很不公平,应为这利用自己的舆论权力剥夺了他人本该享有的说话的权利。
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其实根本就没有那么大,只是有些人一出生就比别人得到了多得多的机会,占用了多得多的资源。简单来说,很多人为了生存都已经用尽全力甚至失去尊严,有的人生下来就不用考虑所谓的吃穿用度,只需考虑自己高不高兴,是不是高大上就好。

3 985,211大学的学生优于普通大学?
扯淡,可能就整体水平来说,他们接触到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的确也更优秀,但是并不绝对。我就认识不少很好的二本学校的学生。
至于说所谓的科研能力,据我所知我们班保研的很多人根本就没有长期地呆过实验室或者有受到过相关的科研训练,倒是在别人好好复习考研和准备找工作的时候,在外面玩得很嗨皮。


4 学校有错?
某种意义上来说,学校的确是帮凶。可是在这样一个大学扩招的年代,没有师资,没有资源,甚至于没有好的生源,大学又能如何?哪个学校领导敢背上一个搞得学校破产没人上的责任?

5 舆论权之战
其实很多所谓问题都没有答案,有的只是不同利益代表的舆论权之争。很不幸的是,那些真正努力的人貌似都在忙着努力没时间去管那些网络上的扯皮。如果真的来一场兵对兵,将对将的话,相信广大人民的口水直接回淹了教育部,淹了中移动,淹了中石油..........
并不是说底层的人或者二流学校的学生就不聪明,看得不够远,只是当他们看得够远够聪明的时候,这个国家吃什么?喝西北风?
说到底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试问现在的中国,导师有没有尽到自己教育的责任?学校有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政府有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整个社会的既得利益者们在取得社会财富的时候是否也有承担起自己引导社会进步的责任?
大概都巴不得维护自己的利益吧,可以理解,人性使然!只是拜托不要以一种道德高点,或者物质优越感,或者智力优越感去鄙视别人。
至少在法律框架内,每一个人都有选择自己怎样生存和生活的权利。

6 央视习惯于抓皮毛,放大鱼,懒得吐槽了,真正有影响力有深度的披露,和央视没什么关系,不指望。


7 我们社会缺什么?
我觉得对那些学生应该给予肯定,在一个教育资源匮乏且身边环境未必好的学校,能够保持上进,无疑是一种很值得肯定的品质。这个社会需要的不是那些所谓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是那些肯上进肯踏踏实实做一些工作,并且懂得感恩社会的人。

至于说社会板结问题,说白了就是有钱有权的占着资源不让啊,所以斗争无疑会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里上演。这就是为什么有钱有地位的人家讲什么门当户对的,就是一种潜在的保护自己人际网的一种方式,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圈子里面进来一个潜在的”破坏者“。
国家的发展一直被“精英”们主导者,可惜的是我国的所谓精英们,本人怎么看怎么都少点节操吧。

网友蒙面大侠对[曲阜师范大学是几本]如何看待央视评曲阜师范大学成为考研基地?给出的答复:
我是曲师大的学生。

其实总会有一个的,不过是碰巧是曲师大而已。

我说说我对曲师考研的理解吧。
①高考的问题。
我有很多同学(我也是其中之一)不懂如何报志愿,最后都被调剂到曲师。当年我们班的同学大概只有几个人是自己报的,其他人都是调剂到曲师的。大家普遍都有名校梦,高考未能完成,所以考研想考自己理想的学校。

②就业的问题。曲师大就业不好,所以有些同学考研,这个是事实。
大学就业也是个普遍问题,曲师是一个县级市大学,一个安安静静的小学校,在这个研究生都快饱和的时代,拿他跟211,985比,当然比不过。

③剩下的就是盲从的人了,不知道该干什么,逃避社会,索性就考研,在学校多呆几年。

哪个学校都有适合搞研究的,所以希望不搞一刀切,加黑名单什么的,你可以深入考察,挑最适合的。

还要解释一点:曲师大尽管属山东省教育厅,但是比较穷,我大学搞比赛的钱老师都没报。
希望这种宣传能让曲师的孩子们看见,希望他们开拓眼界,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

前段时间有人回校,进门的一刹那就哭了

希望曲师人踏实奋进能有突破

我爱我的母校

网友Ma Amber对[曲阜师范大学是几本]如何看待央视评曲阜师范大学成为考研基地?给出的答复:
梦想值得被尊重 努力也应该值得被肯定 当然自身更要经得起批判

我是06年高考的学生,当年山东一本线568,高考考了595。 [我是农村来的 的确没资本去学琴棋书画唱歌跳舞 从上高中起老师就说高考改变命运 我不笨也还算努力 当时在班里差不多都是第一吧 很好的时候考过县里第二名 然后悲剧的高考没有考好 到今天有时候还会在梦里难受。。。 看到《变形记》里农村的孩子 就会想到小时候的自己 尤其现在城乡差别这么大 我好害怕那些孩子会过早的被折断翅膀 ]
当时什么也不懂,报志愿就冲着山大去了,当年山大录取线是600,然后被调剂到曲师大。没错,当时我也心里也瞧不上,挺难受,但为了保持自己的年龄优势等种种原因也去了我的母校曲师大。 但这四年里我没有、我的很多同学也没有像有的人说的那样,只学习考研课程,每天只会学习等等。[母校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老师们也很认真负责!为了避免唱赞歌,心里默默感激你们。]学校学院有很多活动,我参加过很多比赛辩论赛、演讲比赛、话剧比赛等各种活动。我也会去图书馆看喜欢看的书、杂志,当时在图书馆勤工俭学了两年,看天下、暸望等各种杂志读了很多。我也经历过每一个大学生会经历到的喜怒哀乐,交到好多朋友、遇到好多可爱的人, 也会懒的不行,也会爱玩爱疯不爱学习 。。。真正的度过了自己的最美的青春年华。。。
然后后来考研到人大,会因为听到别人说曲师大是考研基地而愤恨不平 ,但我能改变的只能是自己啊。我不是那种勤奋的人,没有学富五车,但也有积极参加学校的活动,上课认真听讲,会因为老师的夸赞而偷偷高兴。然后又读博、联培,因为我知道我是喜欢哲学的,我虽然本科学的不是哲学,但我自问哲学感悟并不会比科班出身的人差很多,而且我已经在路上,我会从不勤奋慢慢变得勤奋。
我承认我们有不如别人的地方,没有那么好的教育资源,好多孩子来自农村没有太多特长,我不想去争辩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 是社会改变人还是人改造社会,也无力谈教育公平、可怕的城乡差别(据我所知,曲师大很多孩子像我一样是农村的,家庭并不宽裕)。但我们能做的是在不利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那么也恳请其他学校的老师们给孩子们机会,就像人大的老师曾经给我机会一样,请相信所谓的“考研基地”里也有好多优秀的孩子,请在既有的“不公平”条件下尽量的公平。

网友Mr.劼对[曲阜师范大学是几本]如何看待央视评曲阜师范大学成为考研基地?给出的答复:
造成考研热的原因多半是由于现在的拜金社会和学校的地理位置决定的。
曲阜:自古在中国就很有名,但是可惜的是GDP赶不上,经济不发达。
现在的拜金社会导致学生们也很势力,谁都想有份高工作,好收入。然而曲阜给不了他们这些,曲阜没有很好地经济,自然没有高薪的职位,良好的创新环境。学生们毕业后会有很大一部分留在学校所在的城市,但是对于他们来说,曲阜不是个“好地方”,所以他们自然而然的会选择考研,对于处于毕业迷茫期的学生更是如此,他们害怕进入社会,所有他们选择考研,哪怕只是酱油党。
再者,曲阜没有那么多的灯红酒绿的生活,学生课外可玩的新鲜玩意少,外界干扰不多,自然安心学习,用功读书了。

个人认为:曲师大更适合那种文科专业,文学院,考古学院啥的,经济类,理工科真心不适合,大家都是冲着钱去的,那地方不适合呆。离三孔不到一公里,受孔老爷子影响太大。

二楼那哥们,你不知道莱阳农学院搬到青岛变成青岛农业大学了吗?瞧这几年牛气的!
学校地理位置真能决定一个学校。县级市的杯具

网友yue yi对[曲阜师范大学是几本]如何看待央视评曲阜师范大学成为考研基地?给出的答复:
一个被模板化的大学与一些不了解曲师大的人

看到这篇新闻和这么多评论后突然觉得心里面很晦涩,突然想起来了以前看的一句话,你接近它了没有,如果你不接近它,不了解它,怎么敢对它妄加评论....
我是曲师大毕业的学生,考研后刚刚参加工作。我是07年进入的曲师大,刚进去的时候也是心里面有所不甘心,也是诸多抱怨。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一件小事,那时候手机已经比较流行,初步智能,带MP3,照相机等各种功能。某天一大学同学让我帮他手机下载音乐,第一次发现大学好多人不知道怎么把歌曲放在手机里面。心中对曲师大的第一感觉的确是学生其他能力不足。
就这样开始了我的大学,军训,上课,高数,线性代数,概率论等等,现在还听说高数是最难的课,最容易挂科的学科,然而当时在我们班,高数不及格的人好像只有三个(我们班50人)。所以想想曲师大的学生的确是学习刻苦的人,好多时间投入到了学习之中。
然而这些并不足以抹杀曲师大别的光辉,我至今也一直认为我在大学所接受的教育是最接近教育的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它给了我一种思维,一种带着曲师大铭痕却让我坚定的思维,
常常许多人说曲师大的学生从一入学开始准备考研,如果我碰到这样的人,肯定回一个QNMLGB。我们的大学和别的大学没什么区别,和一些自认为211,985各种眼界开广的人没什么区别。
就我所知范围,我们大学期间只有一个模式化的东西,就是每周的周三卫生大扫除。除去这个,我们大学没有别的限定。大一大二的时候,上课50%,自由时间50%,大三大四自由时间更多,我无法给出这个数字是因为我大三大四已经不上课了。在自由时间里面,学校给你充分的时间和充分的平台去锻炼你的技能。
楼主曾经担任过学生会干部和学院篮球队副队长。学生会期间是外联部,日照是个比较小的城市,不想一线城市有那么多的企业商家可以选择,在我外联的三年期间里面,我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去和别人谈判,摊价码。在篮球队的生活中,我学会了团队,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很多很多。至今的好多朋友都是球场的朋友。时至今日,我依然感谢我的大学给了我一个平台让我去锻炼,让我从一个闭塞的人能够赢取一点成功的喜悦。
我喜欢旅行,曲师大的孩子的确是农村的比较多,眼界的确有点狭窄。但我依然感谢有很多同学陪着我去了很多地方,经过很多故事,看到更远的风光。在这儿我想问一下某些所谓旅游开拓眼界的同学,你的旅游真的是去开拓眼界了还是给了你一些拍照的机会。我大学期间经济还算允许,到过一些地方。然而很少有旅行者是带着旅行的目的去旅行,至少在我看来,很多旅行者虽身至高远之域,却还是市井之思维。话说的有点远,但在我的记忆里面,我的大学提供了足够多的舞蹈,音乐,美术,电影的艺术思维,也给了我很多的人文思想。最重要的是,它从来没有强加给任何的东西,也从来给我过暗示说要以考研作为最终目的。我所享受到的就是各种资源和充分的时间和充分的尊重。
至于科研能力,我更觉得我们有足够的资本去反驳。楼主自认不是个学习的人,四年大学时间里面,磨在外面的时间远远大于在课堂上的时间。在我大三的时候,学校已经没有什么课了。我们是自动化方向的,山东省还有全国会有电子竞赛。我那时候属于最笨的一批人,基本上是个废物,但就是这样,我们同学帮助我,还有我们团队老师等给我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最后硬是做出了一个我自己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东西。
在去年的时候,我参加了一个某省的电子竞赛。不多说什么,一等奖,全是我个人的功劳。感谢我本科老师教授我的东西,让我能够在一个点上耀眼一次。但最让我骄傲的是,我竞赛的时候有同学向我请教,这同学也很厉害,双985,在聊起来时,我对他推荐我的大学,那同学现在还认为那是山东拔尖的高校。
这仅仅是我个人的一个成绩。在我印象之中,我大学的时候,我有很多同学在运动,音乐,美术,摄影等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才艺。我在研究生期间,做了一个横向课题,属于我们同学之中科研能力最弱的,有个大学同学,已经能够帮助老师申请自然基金,各种863课题并且在研二的时候开始带实验室研究生同学。
我也不反对我的学校有很多人是为了考研,为了重点大学而进入,但是我依然敬佩这些人,为什么社会允许北大清华有学霸,为什么曲师就不能有?再者而言,那些妄加评论的人,一个致力科研的人如果没有吃苦的精神,如果还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吃喝玩乐,那还谈什么学者。

时隔多年,再次出现这种新闻的确让人很郁闷,信息如此发达的年代,各种谣言各种煽风点火,希望黑的各位去了解一下我的大学,然后再重新去评价,不要因为只言片语和个别学生就去妄加评论,还有only stronger survive,你们的211,985多因为地区的优异,你们的吃喝玩乐各种见识因为祖宗的基业。放在同一个平台上吧,如果你不能击败曲师的学生,劳烦您先学习一下,等您有了资本,你的话才更有力量。

网友tina对[曲阜师范大学是几本]如何看待央视评曲阜师范大学成为考研基地?给出的答复:
看到曲阜师范,忍不住前来回答。

本人现在读研(985院校),舍友A是从曲阜师范大考研过来。
舍友A的男朋友在我们所在城市的另一所学校读研,即也从曲师大毕业考研过来。
我大学同学本科后保研去了广州一所高校,她们宿舍也有个曲师大考研过来的女生。
我舍友A的本科舍友目前在重庆大学读研,也从曲师大考研过去。

so 自从读研之后,才知道身边竟然有这么多的曲师大毕业生。。。。
----------------------------------------------------------------------------------------------------
另外,说下舍友A,她是济南人,高中在重点中学排名前列,结果才上曲师大。。。
考研时候她的笔试成绩前三,感觉英语很好(这也是我认识的山东人的特色,英语都很好!)
总之感觉她们山东孩子,学习很刻苦,学习压力巨大。。
我认识的山东人都说高中年代,两周休一天。。。基本上学就跟坐监狱一样,每天疯狂学习,而即便这样,高考的时候也就上个一二本,能上个211就感觉很好了。感觉她们很艰辛,然后毕业的时候,整个山东省的就业竞争更大,因为大家都想回家,然而济南青岛的工作需求量连西安、成都这些地方都赶不上,所以大家又是一窝蜂的公考(我舍友A就没找工作,一直在准备公考)。

整个山东省的氛围就是这样吧,竞争激烈——很多人惨败——考研——考公务员、事业单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7351/246034974811.html

更多阅读

王碧翔初中英语工作室成员简介 韩国1m舞蹈工作室成员

主持人简介王碧翔,仙居县安洲中学英语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2011)”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培计划(2012)”远程培训优秀辅导教师,台州市初中英语骨干教师,仙居县教育教学指导中心成员。获台州市教坛新秀,台州市优秀教师,仙居县首批

龚群 新加坡的道德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5期新加坡作为一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和多元宗教的国家,它强调多元性的和谐共存,那么,它有没有自己的道德体系?或者说,它还只是有多元性的、不同性质的道德体系并存?新加坡自1959年独立以来,在近50年

贵州屯堡山歌探析与布依族山歌比较 贵州安顺屯堡山歌

贵州屯堡山歌探析与布依族山歌比较原文载《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总第143期)汪青梅(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贵州贵阳 553001)摘要:将贵州屯堡山歌与布依族山歌进行比较,对屯堡山歌的发生,题材内容及特征,演唱方式及

论政治制度对希波战争双方胜败的影响 希波战争时间

作者: 周振新本文摘自:第41 卷第1 期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1 月摘要: 关于希波战争双方胜败的原因古今中外众说纷纭,本文认为不同的政治制度是导致希腊战胜波斯的最重要因素, 即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对波斯君主专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用稿规范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投 稿 须 知凡欲投稿本刊的作者,敬请阅读本《投稿须知》。原因有二:一是由于本刊已实施《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故请作者按本《投稿须知》要求的格式处理稿件;二是凡有关约定项目,如作者不随稿提出异议,则视为同意有

声明:《曲阜师范大学学报点评 曲阜师范大学是几本 如何看待央视评曲阜师范大学成为考研基地?_曲阜师范大学是几本》为网友废柴无女不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