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育方法 孔子的教育方法是什么

【导读】孔子,中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至圣、大成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的教育方法是教与学的关系、“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的关系、学与思的关系、温故与知新的关系、讲授与答疑的关系。

孔子,春秋后期鲁国人。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世就没落了。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孔子的教育方法是什么吧!

 一、教与学的关系

  在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方面,孔子是充分体现了教学一体思想的。他对自己教学对象的学习和接受情况是完全掌握的。例如他整天和颜回讲学,颜回却从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愚人,但孔子知道,颜回“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孔子也知道弟子们的悟性是有差别的,“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学生一旦“觉悟”,孔子也能随时察觉。如子贡“告诸往而知来者”,孔子便高兴地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子贡从《诗经·卫风·硕人》对美女的描写而联想到礼乐的产生,孔子也鼓励他“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二、“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首先,孔子是主张全民教育的,他明确提出“有教无类”,即人人他都可以教育,没有年龄、贫富、地域的区别。其次,弟子入室后孔子又能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他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中等水平以下的,不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

  三、学与思的关系

  在这方面,孔子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点,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认为,学与思二者必须兼顾,不能有所偏废,否则便很难学有所成。

  应该说这是古今有关学与思关系的最辩证、最正确的理解。孔子是以《诗》、《书》、《易》、《礼》、《乐》为课本来教学生的,他鼓励学生多读书。孔子之“思”,一是要学生深入思考文献的文化内涵,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理解;二是要学生思考如何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四、温故与知新的关系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里含有两方面的意思:一,复习旧的功课,便可以帮助理解新的内容,因为学习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二,“温故”也指对已有知识和前人研究成果的掌握,“知新”则指新的发现和新的见解。

孔子的教育方法 孔子的教育方法是什么

  五、讲授与答疑的关系

  孔子教学,主要是大班授课与个别辅导答疑两种形式。在讲授中,孔子总是尽可能多的教给学生一些知识,而对于自己还没有搞懂的事情,则轻易不下结论,宁肯存疑,这便是孔子在教学上所一贯主张的“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原则。据《论语?述而》所记,孔子主要以“文、行、忠、信”四种内容教学生。孔子在授课时,不但做到了“诲人不倦”,而且也能毫无保留。他曾对学生说:“你们这些学生以为我有所隐瞒吗?我对你们是没有隐瞒的。我没有一点不向你们公开,这就是我孔丘的为人。”

  以上就是孔子的教育方法是什么的相关内容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7451/226940179716.html

更多阅读

孔融为什么要让梨 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

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 文/余晓平     要说中国的教育害人,随便就能找出来一大堆例子。最近网上疯传一个小学生的答题,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小学生回答“我不会让梨”老师给判错了,于是人们针对这个答案展开辩论。  

教养笔记大班 大班教养笔记 大班教养笔记

大班教养笔记笔记一:大班教养笔记——孩子变得爱举手了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比较重视在养成孩子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孩子在参加群众教学活动时用心参与、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好习惯。大班教养笔记孩子变得爱举手了

幼儿园家长来稿 育儿心得 大班 育儿心得(幼儿园家长来稿)

育儿心得曾子日“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我们大多是当了父母才开始学习怎么养育孩子的,一路走来算是摸着石头过河,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我们的育儿方法也在不断改变,我也时常否定自己曾经的坚持。对于孩子的教育自己没有太多的经验,只想

声明:《孔子的教育方法 孔子的教育方法是什么》为网友理想很性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