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 互联网
第一阅读 | 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又到每年大谈特谈诺贝尔奖的时候了。今年,鲍勃·迪伦和村上春树为大家掀起了话题,人们都在热议,诺贝尔文学奖为什么会颁发给一位“音乐人”?
↑ 村上春树再次陪跑→ 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属于鲍勃·迪伦
其实,文学奖项从根本角度讲,就是人文精神的奖项,鲍勃·迪伦获此殊荣当之无愧,尽管他至今还在各种玩“失联”。
现在,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由于英文被国际通用,所以英语为母语的作品和个人更容易被人认识到。这也是美国人获各种诺奖的机会更大的原因。
我们国家的发展如此迅速,我们也都在期待中文成为世界通用语的那一天。到那个时候,我们的孩子再帮咱们中国多捧回几个诺奖也不一定。
但是想夺诺奖,第一阅读要带领大家去发现孩子的特殊才能。我们知道儿童的个体差异不仅表现在智力的高低上,其实在有些特殊才能方面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孩子即使学习成绩不好,就不是超常儿童(我们常说的天才)了吗?也不一定。
学习成绩不好一样可以逆袭成功!
现在第一阅读请来中科院心理所专注超常教育研究三十年的施建农老师,来为大家说明不同才能的不同表现。
有关注诺奖的时间,不如去发现孩子的天赋!
他是一个小学霸
或是一个问题宝宝?
↑比如说,有些孩子学业很好,也就是说在学校里面学习成绩很好,那么这一类儿童我们把他叫作“学业超常儿童”。
他们的特点
1、这些孩子通常在学校里边的学业都很好,一般的智力测验上得分也比较高。
2、他们能够用正确的语言或者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也就是他们的思维很好,他们的阅读能力明显地超过同龄的儿童。
3、这些孩子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特别是他们的因果关系也特别明确,他们的数量关系、计算能力也发展得比较早,而且明显地超过同龄儿童。
4、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精细动作也发展得比较好,手眼协调性好,能够完成比较精细的一些动作。
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曾经做过一个研究,发现了超常儿童的精细动作好的很重要的一点原因是,他们特别专注,特别专心于他们感兴趣的活动。
5、他们的好奇心也非常强,好问,常常有问不完的问题,什么都想知道。他们对自然界、各种各样的现象总是有很多的好奇心。
6、他们往往是信心十足,就是干什么事情都是很自信,精力充沛,不知疲倦,有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睡觉都比别人少。
他喜欢摆弄小玩意儿
喜欢拆卸和修理?
↑这类孩子特别喜欢动手,我们把他们叫做“机械能力超常儿童”。
他们的特点
1、这些孩子从小对折纸、泥塑或者是动手做一些小制作等等特别感兴趣。
2、他们往往想象力很丰富,喜欢拆卸玩具,喜欢自己动手做玩具。
因为他喜欢拆、喜欢修理,所以有的时候会把一些好的东西,像钟表、手电、手表、电动玩具等等,你买回来没多久他就把这些东西的五脏六腑都打开了,对各种各样的机械零件很感兴趣,所以常常被误解,甚至有的时候家长会因为心疼这些新玩具而为此责怪孩子。
3、他们也特别喜欢听一些机械方面的发明、创造的故事,百听不厌,然后还喜欢摆弄一些东西,还自己去搭一些小玩意儿。
4、有时候他们会收集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儿,把石头或者一些小东西放到口袋里边去,这是他们的特点之一,在成人看来这是非常普通的东西甚至是根本不值得要的东西,但在他们看来都是宝贝,这些东西在他们的眼里是被赋予很多生命、赋予很多意义的,都是可以用来做他们想象的事情的。
5、这一类孩子的动手能力很强,当然因为这些孩子喜欢动,所以有的时候也会被家长或者老师认为比较多动的,或者是比较有破坏性的。
他的乐感出众
听到音乐就激动?
↑我们经常说的有音乐天赋的孩子,其天赋表现在表演、音乐等方面。
他们的特点
1、这些孩子如果带他们去做智力测验的话他们的智商不一定很高,所以他们不容易在智力测验中表现出来。
2、虽然智力测试中表现未必优异,但是他们通常对音乐的节奏感很强,听觉很敏锐,对音乐听觉很准确。
有的时候有的家长会反映说“我的孩子小的时候在什么什么地方就听过一次音乐会,后来发现过了很久了他还能记得这个旋律和节奏”,那就说明这类孩子可能有音乐天赋,随后大一点以后他们在识谱、记谱这方面的能力都很突出。
3、另外他们对演奏有一种天生的好感,特别喜欢各种乐器,他们不仅喜欢而且会愿意去操作、愿意去学习。
4、我们知道个体差异很大,虽然一般来说大部分的孩子对乐器都会有最初的一种好感,但是能否坚持下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些有音乐天赋的孩子不仅喜欢而且他能坚持。
5、另外他这种对音乐的敏感性是有一定的先天性的,另外听到熟悉的乐曲、歌曲会表现得特别兴奋和激动。
他的空间感很赞
喜欢用图画来表达?
↑这些孩子在视觉艺术方面比较出突出,也就是说他们的空间想象力、立体感觉特别好。
他们的特点
1、这一类孩子往往跟有音乐天赋的孩子差不多,在智力测验上可能得分不是很高,但是他们的视觉想象的能力特别强。
2、他们对物体的形状、空间关系、色彩等等方面发展得很早,而且发展得很好。
3、在绘画的时候他们的模仿、写真的能力也很强,他们对外界物体能够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表象。
4、除此之外,他们还喜欢用图形或者是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或者情感,喜欢看一些画展、喜欢画各种自己熟悉的东西。
5、 他们表达的方式有的时候还比较特殊。
比如有一个小孩有一天从学校回到家以后跟他妈妈说:“妈妈,我今天吃了一颗巧克力,特别难吃。”然后他妈妈说:“那巧克力有多难吃?”他说:“特别特别难吃,我给你画吧。”
我们知道平常我们说难吃的时候很少说我给你画出来它是什么样的,但是这孩子说“我给你画吧”,于是他就拿了一支笔在纸上画这个巧克力有多难吃。所以有时候他表达的方式跟普通的孩子会不一样,可能你觉得“不好吃,怎么会用画来表达呢”,其实就要理解他的表达方式。
6、通常这样的孩子在自己画画的时候会特别反感别人来打扰他,而且平常即使他很好动,但是一旦他开始画画了,他会很安静,而且不喜欢别人去影响他。
7、这些孩子画的作品会表现出很好的立体感、比例关系、透视关系等等,你会发现他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得非常好了,这就属于视觉艺术方面比较超常的孩子的一些特点。
他是天生的孩子王
其他小朋友都乖乖听他话?
↑这些孩子可能具备我们叫作“孩子王”的那种特点,这是“领导才能超常的孩子”,也就是说他具有天生的领导才能。
他们的特点
1、具有领导才能的孩子往往能够比较敏感地发现别人的一些细微的情感变化,实际上也是属于那种情感能力比较强的孩子。
2、另外这些孩子特别喜欢参加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而且在集体活动中能够与其他的孩子相处得非常好,比较容易得到别的孩子的喜欢和推崇。
3、或者是经常在游戏里边担任一种领导者的角色或者是指挥的角色,总是会出一些新的主意,说“我们怎么怎么样来吧,我们该干嘛去了,我们怎么样”,其他的孩子就会跟着他、听他的话。
4、这样的孩子能够合理地组织其他孩子的活动,而且还能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规定作为游戏规则。
5、性格也比较开朗,慷慨大方。这样的孩子往往特别喜欢帮助别人,能表现出很多的主动性,在班集体里边也比较主动积极地为其他的同学服务,所以他们常常会成为班级里小朋友们的一种榜样,也更愿意当老师的小助手等等,所以这些孩子可能在将来成为组织者。
他反应迅速
运动细胞发达?
↑还有一类才能也是比较常见的,那就是体育才能,也就是说有些孩子的运动能力特别强。
(当然这个体育运动是非常广泛的一个领域,有不同的运动器材,不同运动项目要求的素质、才能可能是不一样的。但是在考察儿童体育才能的时候,有些地方是比较有共性的,这个共性下面我要谈到。)
他们的特点
1、他的身体素质比较好。
2、有些是他的速度很好。
3、身体比较强壮。
4、动作比较灵活、敏捷等等。
在中国,被误读了的“多元智能”哈佛大学的加德纳教授曾经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这个观点实际上跟我们古时候的人说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是一个道理,也就是说人的才能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我们刚才举的例子以及加德纳说的八种才能或者八种智力,不只是具体地说人只有这八种才能,而是说人的才能的个体差异性,在某个方面都有可能是强项,也可能是弱项。
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的时候,不仅在教育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受到了美国家长的欢迎,因为它在极大程度上增强了家长们的自信。美国的家长会发现:“原来我的孩子数学能力不好,没关系,他语文能力好,语文能力不好的话他音乐能力还可以。”
但是加德纳到中国来了之后,他就觉得中国的家长比较不可思议,他用了一个词叫“crazy”。那他为什么说中国的家长crazy呢?因为中国的家长在理解他的多元智能的时候是这么理解的:“原来人类的智能有八种呢,现在我的孩子只有数学好,那我要去补语文,语文好了也不行,我得去补音乐,音乐好了我还得去补体育……”这样一来反而让中国的孩子更累,因为家长觉得孩子们各个方面的能力都需要增强。
我就记得有一次在幼儿园里碰到一个4岁的小孩,他一下课就匆匆忙忙地往外跑。我就问他:“你为什么那么着急呀?”他说:“我可忙呢。我一个星期要上12种课外班。”实际上就是说中国的家长在理解多元智能的时候,认为我们只有一种智能好,其他智能都得补。
作者的话一个人对于孩子的成长,对于智能具有什么样的观念,会导致我们对他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或者用什么样的措施去帮助孩子。
所以我们一定要更好地理解,到底怎么样去理解智能,怎么样去理解孩子的成长、孩子的需要。
有的时候观念非常重要,只有科学的观念才能让我们使用科学的行为、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