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四西单 鼓楼前
之鼓楼前
北京城有句老话,叫东四、西单、鼓楼儿前。这三地儿,可是咱过去北京城里最热闹的商业街了。就说这鼓楼前吧,那是自打元代就是咱北京城繁华的市中心。要说这“鼓楼儿前”具体指的是什么地界儿,那还得从这地安门说起。
地安门,老话儿叫后门儿,现在大家熟悉的后门儿桥过去就在地安门的北边儿。您准得问了,“地安门就地安门吧,怎么还角后门儿啊?哪儿的后门儿啊?”“皇城的啊!!!”过去紫禁城外边套着一圈皇城,这皇城的前门呢,就是现在的天安门。而这后门儿呢,自然就是这地安门了。不过,新中国成立以后,因为这座残破的地安门孤零零的戳在这大街当间儿,有碍交通,就被下令拆掉了,再往后,赶上北京城整顿地名,地安门的所在地与鼓楼大街一起被命名成了地安门大街。这“地安门”啊,真的就可谓名存楼亡了。
说是名存楼亡,可我啊,还真必须得给您念叨念叨。因为这地界儿在老北京啊,那实在是太有名、太热闹了。言归正传,说到这儿,您也该知道个大概了,严格的说吧,这“鼓楼儿前”指的应该是从地安门北面的后门儿桥开始,再往北一直到鼓楼脚下的那段儿大街。
说到这您也许觉得奇怪了,就这么长的一段儿马路,它能有多热闹啊?那这您可得知道了,早在大清朝,就在这鼓楼儿前附近,住的都是些个什么人啊!!!那住的,可都是正黄旗、和镶黄旗的八旗子弟啊!再往后,紫禁城里退了休的老太监们也大都住到了钟楼后面儿的娘娘庙里。这些人,讲究吃、讲究穿,讲究玩,更讲究排场。花钱大手大脚的,没个算计。您说守着这帮钱匣子,这片儿的买卖能不好么!即便是到了民国,满族人的日子没那么好过了,鼓楼儿前单靠着积攒多年的人气,也还是行事不倒。
街面热闹,买卖好做,自然就出了不少知名的老字号,也出了不少新鲜事,下面我就给您说几个。
(合义斋)
这头一家儿啊,给您说说合义斋灌肠儿铺。过去北京人,讲究吃前门外都一处的烧麦;鲜鱼口会仙居的炒肝儿,和平门外穆家寨的炒疙瘩,以及这后门儿桥合义斋的灌肠儿。不过要说这合义斋的灌肠儿为什么这么有名儿?那我还得先把这灌肠儿的发展史给您说道说道。大家伙都知道,满族是个游牧民族,人家没入关之前,就喜欢吃一道菜,叫炸鹿尾儿。不过鹿的尾巴可是这鹿身上最贵的部位,再加上入关以后,鹿尾巴不好淘换了,这道炸鹿尾儿自然就成了一道奢侈的菜品。大清朝的时候,只有这满族里的大富之人才能消费的起,漫不说平民百姓,就是一般的满族家庭都很难吃到这道菜。
想吃,吃不起。去砂锅居里点盘儿猪肝、猪肉版的改良炸鹿尾儿吧,也挺贵。于是,这后门儿桥的合义斋就推出了一种平民版灌肠儿:猪肠皮儿里灌上猪肉末和猪血。待其凝固,切成片炸了吃。按现在的话说,这个可得算是咱们老北京灌肠儿的1.0版。要说这1.0版还真不错,又是猪肉末又是猪血的,绝对好吃啊!可谁知这大清朝越来越没落,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紧吧,再加上物价飞涨,1.0版灌肠都成了有钱人的吃食了。合义斋根据这个情况,把又猪肠皮里灌的猪肉猪血换成了添加了各种香料和红曲的淀粉,炸的时候呢,用汤油炸,说到这得给您解释解释,所谓汤油,就是您家炖个骨头、红烧肉什么的上面漂着的那层油,待其凝固,把它撇下来,用来炸灌肠儿。您说说,用这有料有味的油炸灌肠儿。能不好吃么?炸好的灌肠儿还要浇上盐蒜汁,用小竹签扎着吃。这可谓老北京灌肠儿的2.0版。成本降下来了,老百姓消费的起了,口味还好,于是这合义斋的改良灌肠儿2.0版也就成了最流行的版本。
说的这么热闹。其实合义斋本是个不大的小吃摊儿。因为这灌肠儿卖的火,买卖越做越大,难以满足广大吃客的需求了,老板便盘下了不远处位于后门儿桥北边路西火神庙旁边的一个门脸儿。赶上夏天,西边的儿什刹海荷花市场开市,合义斋还会到那边的湖心小岛上开个小吃摊。不光卖灌肠儿,还卖点莲子粥什么的消夏食品。顾客们若是想上岛光顾合义斋,还需走过一小段碎石浅滩。登临小岛,吹着和风,在轻轻翠柳的陪伴下吃一盘滋味十足的合义斋灌肠儿,您说这意境,美不美!
吃灌肠儿上后门儿桥,成立当时老北京城里的时尚。于是一家名为福兴居的灌肠儿铺也开在了后门儿桥这块风水宝地,还就开在了合义斋的对过儿,跟合义斋唱起了对台戏。说是对台戏,人家两家可没搞虚假宣传、互相拆台什么的不正当竞争。人家互相比的是质量、口味、服务。两家的买卖比着赛着的做,老北京的吃客们在当中才是真的得了实惠的人。不过据说大伙还是普遍的认名牌,福兴居的生意一直也没合义斋的生意好。
(宝瑞兴)
聊完了合义斋的灌肠儿,咱在去看看大葫芦宝瑞兴酱菜园的酱菜。说到黄酱、咸菜。您肯定知道什么六必居酱园、天源酱园的。可要说这大葫芦宝瑞兴酱菜园在老北京来说那可也算的是一块响当当的字号。宝瑞兴就开在后门桥附近,过去的内城人,都好这宝瑞兴的黄酱和酱菜。为什么呢?人家的酱菜味儿地道啊!特别是他们家的甜酱黄瓜,吃起来是香、甜、咸、脆。别看就是一黄瓜,那选料可是讲究到家了。需得用在安定门外新摘的鲜嫩秋黄瓜,个头儿在五寸左右,长了不要短了不收,顶花带刺儿。就光这黄瓜当时就比一般的黄瓜贵上个好几倍。人家的黄酱更讲究,黄豆用咱们北京北苑出的油性大的黄豆,经过一系列的复杂加工,待封缸后,还要一直放过夏天三伏,方成这黄酱中的上品“伏酱”。拿“伏酱”炸出来的酱,不光是好吃,而且放多少天都不带坏的。
不过您说这宝瑞兴的酱有名,酱菜有名。它名气再大也打不过先前儿跟您说的这他们家的大葫芦有名。大葫芦可不是他们家的酱菜。大葫芦是人家店门口的招幌。这葫芦,一人多高,两人多宽,全身刷着大红漆,往门口一搁,在后门桥儿的马路边儿别提多显眼了。不过,您可得知道,在这大葫芦的背后,还发生过一段传奇的故事呢。今儿我就给您讲讲。
话说大清光绪二十六年,也就是1900年。八国联军进了北京,北京城那可是遭了央了,这帮洋人,那是见门儿就敢进,见东西就敢抢啊。北京城里,上至紫禁城里的慈禧老佛爷,下至四九城儿里的当官儿的、有钱的。那是跑的跑,逃的逃。十个可得给吓跑了八个。宝瑞兴也是这样啊,什么东家、掌柜、伙计、工人的,为了逃难,可就都出了北京城了。这么大的买卖,就留了个老头儿看门儿。列位可得说了,“那还了得!这宝瑞兴的买卖怕是保不住了!就这么个小老头儿,他哪是抢红了眼的洋人的对手啊!”嘿,您的担心,还真有点多余。那洋人啊,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儿的,杀到了后门儿桥,挨家挨户的破门而入。到了宝瑞兴门口儿,左瞧瞧右看看,可楞是没敢进!!您准得纳闷儿了,“为什么啊?”“为什么,因为咱门口儿那大葫芦呗!”可说这洋人他少见多怪。这都出了国了,他们愣是没见过这么大个葫芦。还通身儿发红?还一人多高?“得嘞!”那位洋人说了,“咱甭进这家儿啊!保不齐这玩意儿是个中国的爆炸装置吧!中国人不会往里装炸药了吧!走吧走吧,去别家儿吧。”您瞅了么。就靠着这个大葫芦的威严、气势,这宝瑞兴躲过了一劫,愣是一缸酱菜没丢,一分钱没少。看门的老头儿也是全须全尾儿,毫发无损。各位您别光顾着乐,您说这事它神不神?
(聚茂斋)
出了宝瑞兴往后门儿大街走两步儿,您就到了聚茂斋靴鞋铺了。过去老北京的鞋行,分工很细。像这家聚茂斋,卖的主要是普通的男鞋;步瀛斋呢,女鞋漂亮;内联升呢,人家靠得是卖官靴挣钱。单说这聚茂斋吧,那可是清光绪年间的老买卖了。这家鞋店的老板啊,早先是个鞋匠。这位鞋匠有追求,谢绝了多家知名鞋铺的高薪挽留,自己开了这么家聚茂斋鞋铺。虽然起初资金不足,生意不好做,但人家仍然坚持真材实料,精工细作。商品质量上乘,自然多了许多回头客,聚茂斋的买卖也就一点一滴的兴旺起来,成了京城有名的鞋铺。
早先聚茂斋的鞋,主要供鼓楼大街一带的练家子、摔跤手还有力巴儿穿。您像习武之人,最喜欢穿聚茂斋的双脸儿鞋。这名儿估计您听着比较陌生,不过现在您要是没事逛逛鸟市儿、旧货市场什么的,兴许能看见哪个北京老爷子脚上踢啦着一双呢。所谓的双脸儿鞋,就是在鞋的前脸儿上缝着两条平行的皮条,行话叫皮脸儿。这种做法不单单是为了好看,更重要的是它很结实耐穿。特别是练家子,穿上这双脸儿鞋,可着劲儿的练功,这鞋都不带坏的。
当年聚茂斋还人性化的制作了高低两种档次的双脸儿鞋。虽然普通双脸儿鞋的顾客都是穷力巴儿,可聚茂斋也一定要保证质量,一定要用定织定染的兹密的青布来做,工艺上也不减任何环节。高级的双脸儿鞋就更讲究了,要用头等厚实的礼服呢做面儿。皮脸儿也不能用一般的羊皮。其实现在看来羊皮就不错了,可搁以前呢,羊皮不算讲究,人家聚茂斋讲究用骨子皮做前脸儿。列位得问了,什么是骨子皮啊?跟您说白了吧,这骨子皮,就是驴屁股蛋儿上的那块皮。您说这驴身上的皮得多厚啊,那是禁拉又禁拽,禁蹬又禁踹,别提多结实了。就用这皮做出来的鞋,您说能穿多少年!
就这样还不算完,人家的鞋底儿也讲究。您肯定知道过去的鞋都是千层底儿,一般的鞋铺呢,都去底儿局子直接进货。可聚茂斋为了保证质量,愣是自己开了一家底儿局子,自产自用。做过鞋的老太太都知道,这千层底儿的工艺很复杂,什么切底儿、沿边儿、圈边儿、纳面儿的。特别是这圈边儿、纳面儿。那可是个纯技术活。聚茂斋对这两道工序的要求那叫一个严格。圈边儿必须得针脚儿齐,杀的紧,纳底儿呢,一方寸内要纳100针左右。少于90针就不能销售。然后再经过泡底儿、捶底儿等若干工序,这千层底儿才算是做完。打个比方把,穿着一般底儿局子出的千层底儿您要是您从大栅栏走到德胜门的话,穿着这聚茂斋的千层底儿估计怎么着也能让您走到小汤儿山去了!
聚茂斋还有一种鞋有个很幽默的名字,叫老头儿乐。说白了就是老头儿们三九天穿的大棉鞋。这棉鞋,光底儿就一寸厚。大冷天儿的穿着它,那叫一个暖和,您说这老头儿他能不乐么?不光冬天的老头儿乐做的好,人家聚茂斋夏天的雨鞋做的也是北京城里的佼佼者。过去老北京人管雨鞋叫油靴,顾名思义,是用刷油的方式来防雨的。据说油靴还是的舶来品,直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才首次出现在上海。这么一寻思,估计当时油靴在北京城里还得算是个时髦货了。聚茂斋的油靴,外边的桐油刷的厚,不论雨多大,他都不带漏水的,所以每入夏季,聚茂斋的油靴都会成为畅销品。
靠着这双脸儿鞋、老头儿乐、油靴等一系列质量上乘做工精细的产品,聚茂斋做了几十年的好买卖,要是没赶上日本侵华、物价飞涨、民不聊生的乱世,估计人家聚茂斋一定能经营到现在,而且绝对是个北京名牌。
(天汇轩)
吃的、用的都给您说完了,下面我再最后给您说说乐的。这里要给您讲的是过去咱北京城里最大的一家茶馆儿----天汇轩大茶馆儿。在讲天汇轩大茶馆儿之前,我先给您简单的介绍介绍这老北京茶馆的情况。早先的北京城里,那是到处儿都有茶馆儿。就跟现在老外爱泡酒吧一样,老北京人没事闲下来都爱泡个茶馆。而且以前京城的茶馆儿,还分好多种不同的主题,什么书茶馆儿、棋茶馆儿还有开在城外的野茶馆儿等等。不过历史最悠久的那得算是这汇集八方来客、浸融京城人文的大茶馆儿了。也正是因为大茶馆儿的历史最久,所以也叫老茶馆儿。
大茶馆里不光是五行八作,人员混杂。而且过去不论是会个朋友、谈庄买卖、请个厨子什么的,都约在这大茶馆里见面儿。就跟现在您约星巴克里见面儿一个样儿。所以啊,这大茶馆儿俨然是一四九城信息集散地。
天汇轩呢,是咱北京城内大茶馆儿里的头名,早先开在地安门外大街路东。天汇轩临街是五间房宽的门脸儿,院儿套院儿进深四五重,各院搭有天棚,而且还为谈事的顾客设有雅座儿。前堂,有一高五六尺,直径三尺的大红铜壶用来存水。堂间一律摆八仙桌,一般座位用四方凳,雅座用靠背椅。喝茶一律用盖碗。主顾们大早儿起的就来了,砌碗上好的茉莉花,聊天儿、玩鸟儿,逗蛐蛐儿。等泡到中午回家吃饭或临时有事儿外出,将茶碗扣在桌儿上,告诉小伙计一声,“我出门儿了啊!一会儿回来。”唉,您回来便可继续品用。因用盖碗,一包茶叶可分二次用,茶钱一天只付一次,且极低廉。
八旗子弟那时候还讲究一早儿起来就奔茶馆儿喝早茶吃早点,天汇轩地处鼓楼,八旗主顾多,自然也经营早茶早点。特别是人家天汇轩做的小点心,什么爱窝窝儿、蜜麻花儿、喇叭糕、焖炉烧饼,个头儿都就核桃这么大,每盘六个,吃着那是别具风味,看着那是赏心悦目。因此,天汇轩吸引了一大批主顾。特别是过去天汇轩旁边儿的帽儿胡同儿,是咱老北京步军统领衙门的所在地。因此,这帽儿胡同儿里的官差,每天上班前,都爱到天汇轩吃点儿早点再去。到了中午,鼓楼一带逛街的,后海一带溜鸟儿的就都汇集到天汇轩来聊天、下棋、听鸟哨儿了。
不幸的是,庚子年间,天汇轩着了一把大火,整个买卖都葬送于火海。后又因时局动荡、老茶馆逐渐落伍等诸多原因。天汇轩的买卖也就一直没有重张。
除了上面说到的合义斋、宝瑞兴、聚茂斋、天汇轩这几家,其实鼓楼儿前有特色的老买卖,有故事的老地方儿还有很多很多。比如相声泰斗侯宝林先生第一次说相声的地方----鼓楼市场;老北京吴氏茶庄里最有名的一家-----吴肇祥茶庄;还有地安门大街上的平易钱庄;冒险为李大钊烈士抬杠出殡的信诚杠房等等。鼓楼儿前这条短短的街道,承载了太多太多独特的北京文化符号。衷心的希望您在闲暇之余再到鼓楼儿前去转转。串串胡同儿,看看后门儿桥。寻它几个鼓楼儿前从前繁华的影子。您听,那店铺里亲切的招呼、胡同里牵魂的叫卖、街面上人力车传出的叮当声,似乎由远及进,又回荡在您的耳边了。
旧京集市——鼓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