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学案
先秦两汉
一、《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周代的诗歌305首,被称为(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1、诗六义:风、雅、颂、(赋、比、兴);四书:《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2、代表作品:《卫风·氓》《秦风·蒹葭》《邶风·静女》。《卫风·氓》:叙述女子(从恋爱到被弃)的经过。“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二、屈原《离骚》我国最早的一首(抒情)长诗,被称为(浪漫主义文学)源头。
1、这是屈原前半生心理痛苦的郁结,一种深广的忧愤,一出雄壮的悲剧。全诗通过述怀,上下求索而不改其志的描写,生动地再现了屈原高尚的人格和强烈的爱国爱民的精神,再现了他前半生不懈地追求理想而历尽坎坷的心理历程。
2、取兴作比构成象征,以香草美人和恶禽臭物构成两大肯定和否定的意象系统。
三、东汉文人《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四、汉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魏晋南北朝
一、时代背景:
这是一个大动乱的年代,东汉末年农民起义——三国鼎立——司马炎建立西晋,八王之乱,十六国分裂——东晋——宋齐梁陈。佛道盛行,门阀制度等
二、代表作家作品:三曹:曹操《短歌行》、《步出夏门行》(其一 东临碣石)(其四神龟虽寿);曹植(陈思王)《白马篇》《七步诗》建安七子(建安七子指东汉末建安时期曹氏父子之外的七位著名诗人。他们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
三、东晋陶渊明
1、作家生平:田园诗人之(鼻祖),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人称之(五柳先生)。
2、生活的时代背景:生活在危机四伏的大混战、大分裂时代,北方鲜卑的拓拔氏统一北中国,南方东晋偏安江左,过着腐化的生活,引起了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门阀制度发展到了顶峰。陶出身低微,不可能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为生活所迫而出仕,因受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善其身”思想及道家崇尚自然的意识影响而选择了归隐,躬耕田园,找到了自己心灵的慰藉,保全自己清高的品格。
3、作家个性:(“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晋书 陶潜传》)
4、作品风格:(平 淡 自 然)
具体体现:陶渊明的田园诗主题:表现他(归田)的乐趣,表现他离开(污浊的官场)回归(大自然怀抱)以后无限欣慰的心情。最有代表性的是《归园田居》5首和《饮酒》20首。
(1)平淡。表现在:用平淡无奇的语言,(白描)的手法,表现平常的田园风光。如:“春秋多佳日”、“今日天气佳”之类明白如话,从生活中信手拈来。“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等等,这些只是(白描),朴素的叙述,给人平淡无奇而清新自然的感觉。
(2)平淡中有深味,平淡中有奇趣。这是陶诗的内蕴特征。
味与趣表现:有真淳的感情美,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有清新的自然美,从作者融注深情的景物描写中表现出来。(如“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
5、代表作品及解析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ài)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主要叙述的是诗人(归隐)的原因和归隐后的(愉快)的田园生活。
主要特点:
1、善用(借喻)是本诗的表现特点,(借喻)的好处是表达情意比教含蓄,内涵丰富,意象鲜活。在诗中诗人用「羁鸟」、「池鱼」(借喻)被拘禁在狭小空间的自己。用「尘网」、「樊笼」(借喻)羁绊重重、污浊的官场生活。在鲜活的意象中蕴含了诗人对所处现实的抵触情绪。
2、语言不加修饰,脱口而出。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很深的典故,所用均是明白晓畅的口语。最难得的是诗人能使用这种清新朴素的语言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前所未有的恬静安适和平的中国农村的图画。使人们也感受到了诗人归隐后的安逸的生活。
唐朝诗歌发展脉络
一、唐诗的发展
初唐:从唐朝建立到唐玄宗即位。这是唐诗的准备阶段。在风格、意境、声律等诸多方面为盛唐诗歌高峰的到来做了充分的准备。占统治地位的仍是齐、梁的颓靡遗风。“四杰”和陈子昂出现后,诗风才逐渐改变,他们在继承南朝的艺术技巧方面和建立五、七言律诗的格律和体制上,有着不容埋没的功劳。陈子昂继承汉魏风骨来开辟唐诗的领域,上承阮籍、曹植,下开李白、杜甫。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盛唐: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唐诗达到了巅峰。文学史家习惯按题材来划分流派: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人,描写幽静、宁谧的自然世界;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歌颂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慨。如果以创作方法来划分这个时期的诗歌流派,成就最大,影响最远的,无疑是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歌流派和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
中唐:安史之乱后,唐由盛而衰,安史之乱以后的现实使诗人们对客观世界进行清醒的观察和思考,所以唐代中叶的诗歌主流是现实主义,以(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运动,《卖炭翁》、《新丰折臂翁》等抨击黑暗,同情百姓疾苦,语言通俗流畅的优秀诗篇。此外,李贺在意境和语言上的创新较为突出,柳宗元、刘禹锡也是这一时期有成就的诗人。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诗风深入浅出,语言平易通俗,流传甚广,其(讽喻)诗以?新乐府??秦中吟?著称,他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和《琵琶行》
《长恨歌》运用浪漫主义手法,语言优美隽永,内涵丰富。如描写杨贵妃的美貌,用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写杨李两人的爱情,用“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巧用对比与比喻,将两人忠贞的爱情描写得入木三分,感人至深。其文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晚唐:杜牧和李商隐活跃的时代。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在晚唐与杜牧齐名,被世人称为(小李杜)。其咏史之作,多讽刺帝王将相的奢侈荒淫,针对现实而发。那些缠绵的爱情诗,也富独到性。其诗用意深隐,构境美妙,炼词精丽,韵律谐畅,但有过分消沉之处。
李商隐的诗有一部分标为“无题”,有的写对理想的追求,有的写政治上的失意,有的写爱情生活,但都因其寓意深沉,词藻华丽,使中心思想难以捉摸。如:《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意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二、了解时代背景,知世论诗。
1.盛唐边塞诗构成“盛唐精神”的壮丽音节,诗风表现出来的是(豪迈勇敢、一往无前)。
[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中晚唐国势式微,边塞诗中于是夹杂了几许(悲壮和凄怆),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
[卢纶·逢病军人]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
[李益·从军北征]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唐宋词的发展脉络
——列岳峥嵘、百花竞艳的宋代词坛
一、词的产生与发展
词是(唐)时兴起,(宋)代繁荣的一种新兴歌诗。词体虽句式参差,但“调有定格,字有定数,韵有定声”。李白的《菩萨蛮》《忆秦娥》二词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又名乐府、近体乐府、乐章、琴趣,还被称作诗余、长短句。
李煜在政治上是亡国之君,在词坛则无愧为开创一代风气的魁首。如他的名篇:《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全词抒写(亡国之痛),意境深远,感情真挚,结构精妙,语言清新;词虽短小,余味无穷。
1.北宋前期重要词作家——晏殊、欧阳修以至晏几道等。他们承续晚唐、五代,以欧阳修、晏殊为首的文人代表在词中主要反映贵族士大夫闲适自得的生活及其流连光景,伤感时序的愁情。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2.宋词的第一个里程碑——柳词
北宋词至柳永而一变,柳永发展了长调的体制,善于用民间俚俗的语言和铺叙的手法,创作大量(慢)词。组织较为复杂的内容,用来反映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3.宋词的第二个里程碑——苏轼的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后期的文坛领袖,词、诗,文都堪称大家。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突出地位。其词(风格豪放),扩大了诗的题材,为豪放词派的(创始人),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这首词是作者游览传说中“三国周郎赤壁”时写下的。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祖国山川图画,成功塑造了一个(年少英俊的周瑜)形象。上阙描写(赤壁壮景),(渲染环境)气氛。下阙(怀古伤今),塑造(周瑜)的英雄形象(自托)。艺术上,笔势开合有致,文势跌宕多姿,风格豪放。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全词塑造了一只孤独寂寞的(鸿雁)形象,寄托作者在遭受政治挫折后(孤独、迷惘)的心境和(孤高不屈)的态度,境界凄清,含意深远。
定风波
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作以在自然界的(风雨中吟啸徐行)的自我形象,表达作者(傲视人生坎坷)的坦荡情怀,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4.北宋后期——秦观、贺铸和晁补之。
秦观词:创造了(凄迷伤感)的意境,抒发了忧郁落寞的情怀,着力表现了一种忧郁美。《踏莎行》: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5.南宋以后,由于民族矛盾的尖锐,从宋金抗争到元蒙灭宋,爱国歌声始终回荡词坛,悲壮慷慨之调,应运发展,把豪放词风提高到一个新层次。岳飞、陆游、辛弃疾、文天祥等。其中辛弃疾的成就为最高,他一生有词六百多首,其中有抒写(抗金和恢复中原)的宏愿,(壮志被抑)的悲愤,(对苟安投降派)的批判,也有对自然风景、田园风光的赞美,深挚情意的低诉;风格以(慷慨悲壮)为主,也有潇洒超逸、清丽妩媚的。辛弃疾在宋词人中创作最为丰富,与北宋(苏轼)并称“苏辛”,也各有特色。有《稼轩词》,存词六百多首。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首词抒写早年和晚年两备战不同人生体验。上阙是涉世未深的少年(无病呻吟),下阙写饱经风霜的人(却说不出愁)。两阙用叠句的转折,跌宕有致,颇耐人寻味。
6.南宋时期还有许多杰出词人对婉约词风进一步开拓,如李清照、姜夔等,他们都是在词的音律与修辞艺术上精益求精,有时也在所作中寓托(家国之感)。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李清照的词是独树一帜,被称为“(易安体)”她善长于词,亦工于诗文,通晓音律,能书善画,是我国文学史上罕见的多才多艺的女文学家,艺术家。早期生活优裕,晚年过着孤寂愁苦的生活,境遇孤苦。
前期——多反映其(悠闲生活),表现少女,少妇的欢乐生活以及与丈夫离别后所产生的淡淡的哀愁多属于闺中生活和咏物之作。
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写了一些么映离乱生活的痛苦以及对故国的思念的具有时代面貌的作品,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形式上善于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她善于用朴素的语言表现她对周围事物的感触和刻画比较细腻的心理。她用典故常常写得形象生动,富于感情色彩,具有(清新流利,明净自然)的风格。
如梦令
昨夜风疏雨骤,沉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词写寒食时节少女爱(惜春)的心情。作者通过对(春日景物)和(人物情态)的描写,流露了妙龄少女的淡淡(闺愁)。这首词全用(白描)的手法,语言清新自然,色彩鲜明。特别是尾句,更是以其独特的艺术魄力传诵至今。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作者以精炼的语言,概括而集中地反映了南渡以后她那(哀伤凄楚)的心境。词人的“哀愁”是在她颠沛流离,饱经忧患,历尽挫折拍产生的。全词虽然迫促愁,但仍流露出词人对生活和执著,以及不甘心走向绝境的心情。
这首词在语言运用上,巧妙地发挥了(双声叠字)的作用。如开篇连用十四个(叠字),真如珠走玉盘。“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八个(叠字),抒写出作者如有所思,若有所待,而终又恍有所失的心情:“凄凄惨惨戚戚”,是六个(双声字),写尽词人在黄昏梧桐细雨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天涯沦落)之悲。
这些(双声叠字)的运用,不仅准确地表达了内容,而且形象地丰富了内容,产生极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小结:豪放派代表人:(苏轼、辛弃疾)、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等。婉约派代表人:(柳永、李清照、秦观)、贺铸等。
二、了解时代背景,知世论诗。
宋代朝廷先天不足,外交上处于弱势,儒家理学逐渐发展,诗歌讲技巧,重(说理)。
[例1·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例2·苏轼·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例3·王安石·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例4·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例5·朱熹·观书]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南宋沦亡半壁江山,外临强敌内政颓糜,诗坛和词苑交织着(救亡御侮)的悲怆呼号!
[例1·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例2·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
[例3·辛弃疾·南乡子]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旺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例4·张孝祥·六州歌头(片段)]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念腰间剑,匣中箭,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