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象.创新——由引力波引出的话题
张华清
【张华清,山东省首批“齐鲁名师”,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教学先进个人,山东省中学语文优秀教师,市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级骨干教师,全国优秀实验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园丁。山东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国家级教研员。】
一
美国科学家宣布探测到引力波,给世界带来震撼和惊喜,也进一步证明了爱因斯坦的伟大。此消息一出,立马惊动国人,但很快大家关注的对象就不再仅仅是引力波,而是与此有关的一位民间科技人士——郭英森。
随即,郭先生五年前参加的一档节目被灵通人士挖掘出来,并在微信圈里疯传。看过之后,内心真的是五味杂陈。郭先生虽是初中文凭,虽是下岗工人,可他有自己的兴趣——思考相对论、引力波等物理原理。尽管称不上什么“研究”,可也有自己的观点,甚至还推导出所谓的“公式”。如此一位“痴迷”科学的人,面对的竟多是怀疑目光和嘲讽的语言。站在舞台中央的他,不仅受到主持人的一再阻拦发言,还受到主持人对嘉宾的再三撺掇夹击。而那些嘉宾大咖或视他为骗子,或视他为疯子,要么抢白、阻止,不让其阐述完整的意见,要么讥笑、打趣,让他“悬崖勒马”,呼喊“赶紧救人”。仅有少数嘉宾正眼看待,并给予鼓励。但这也被淹没在周围的嘲笑里了。
一个正常的想法,何以招来如此骇人的非议、围攻?因为他脱离实际?试问哪一项科学发明在成功之前是现实?尤其是前沿高端的发明更非如此!潜艇诞生之前很久,就在凡尔纳作品中出现。而基地的首次建成,也是在科幻作品之后若干年。因为学历低?可爱迪生也不过是上过三个月小学而被老师赶出校门的“愚笨者”。因为他是下岗工人?而北宋的毕昇一开始也只是一个小小的“书肆刻工”。因为他年龄过大?或许他们认为他业已定型,这种身份应该安心过好日子,照顾好家庭,出来显摆纯属瞎折腾。试想如果是一位中(小)学生在现场说出这种想法,那肯定是群情激昂,赞誉有加。孩子有梦想,天真可爱;成人有梦想,不务正业。戴着有色眼镜看人,揣着偏见待人,结果也只能如此。实际上,后三者根本不能成为阻止其产生梦想的理由,换句话说,任何人都可以有梦想,任何人也都能够有梦想。而所有梦想,又都是超越现实的,甚至是荒诞不经、不可思议。至于他提及的专家言论“中国诺贝尔奖首先来自民间”,不管有无出处,现实多少都有一点体现:莫言原始学历也仅仅是小学,屠呦呦是名副其实的“三无”专家。因此,作为学历低、身份微、年龄大的郭先生,无论梦想多么离奇、多么出格、多么不着边际,都不应该成为讥讽嘲笑的对象。相反,在这个功利至上、利欲熏心的社会中,他得到的应该尊重、应该是颂扬、应该是掌声。
首先,他是一个人。尽管位卑人微,却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与你我一样,都是社会中的一员。大家相互平等,同时都有着自我尊严。尊重他人的尊严、尊重他人的权利、尊重他人的生命,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其次,他是一个爱做梦的人。赶上“中国梦”的时代,怀揣梦想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曾听一位大学教授说:“有时候,傻想也是一种幸福。”为此,我还以此写过一篇《老师,你傻想了吗》。他有做梦的自由,他有做梦的权利。只是他的梦想大了些而已,可古语不是说“法乎上,得其中”吗?名人不是言“目标越高,动力越大”吗?何况,他再大的梦想,也没有给别人带来不便,造成危害!
最后,他是一个不图安逸、善于思考的追梦人。世上爱做梦的人太多,真正追梦的人却很少,而能在浮躁喧嚣的环境中沉下心深思考的追梦人则少之又少。夸父逐日,可歌可泣!颜回窘困,“不改其乐”!事实上,郭先生也并未“沦落”到“箪食瓢饮”之境地。说他“骗”,他没让谁受损失;说他“疯”,哪个“大家”缺了“疯劲”能成!
二
“博客中国”上有一篇醒目的文章《嘲笑郭英森就是在杀死国家的希望与未来》。这不禁让我进一步想到社会讨论已久的“钱学森世纪之问”,想到我们孩子想象力丧失的原因,想到我们一直在倡导的创新教育。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钱学森一问,惊社会,撼世人。一时间,成为各方热议的话题,成为教育探讨的对象。为什么?到底为什么?钱学森当时发问的口吻、语气,我们不知,故而他是真的疑问,还是反问,就难以猜测。不过以钱老的经验和智慧,相信他是清楚答案的。“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如此感慨,莫不就是最好的说明!
综合各方分析,结论比较一致。概而言之,教育体制弊端、教育模式问题;具体而言,培养目标失当、升学压力过大、硬性灌输过多、个性爱好扼杀。师授生受,单向传递,一切皆在课本。死知识,死记忆,自然难有“活”师生,“活”思想。思想一“死”,一切皆无。最近一个流行的段子说,青蛙思想保守,最终上了餐桌,成为一道菜;癞蛤蟆思想前卫,有远大目标,最后上了供台,封为“聚财金蟾”。真是耐人寻味!《上海教育》(2011年12A期)曾报导中央教科院对恢复高考以来的3300名高考状元的调查结果:没有一位成为行业领袖。何因?无数次考试禁锢了他们的思维,无数次应对考试磨销了他们的天性。没有发挥兴趣爱好的时间,没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如何有个性的张扬,如何有思维的创新!这也无怪乎当时的中央教科院院长袁振国看到调查结果后发出感叹:“创新根本不是靠教育出来的。”此话偏颇,但有理。尽管我们的教育进行了几轮改革,尽管我们也取得了一些教育成果,但是环顾我们周围,看看当下教育,我们不少部门,我们很多学校、我们众多教育工作者,我们几乎所有的家长,仍然“重复着昨天的故事”,不遗余力地在错误的道路上“践行”。
学校里是“听话教育”,稍越雷池,便是另一番“待遇”;课堂上是答案统一,冰雪融化只能变成水。作业成山,试卷似魔。如此,个性、思维、想象、创新等,都顷刻化为泡影。
课余,学生们忙不迭地奔赴各类辅导班,学校教师组建的、社会机构主办的,大大小小,形形色色,俨然一道“特色”风景线。课下如是,周末亦然。肥了办学者,亏的是孩子们:知识堆积,无暇消化,强行灌输,两眼茫茫。损伤了身躯,倦怠了心理,遗失了兴趣,僵化了思想。
家庭中,家长们既要加码,又要监督。孩子学习学科之外,还接触多门技艺。一些学前之童,便已“身怀多艺”,真的没有“输在起跑线上”。里里外外,家长们的牺牲精神值得敬佩!只是终点如何,暂不考虑也!
评价上,虽说尺子多了,但“成绩”仍是“王牌”,分数排名还是屡见不鲜,中高考状元宣传仍旧很有市场。单位招聘,不看学力看学历,不看水平看学校,也正大行其道。
一分定终身,一纸定乾坤。现实摆在面前,激烈之情,残酷之状,学生又能如何!骨感的现实,岂容有丰满的理想!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悲哀,社会的悲哀!
三
报载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中国是一个无需重视的国家,它只生产洗衣机和冰箱,不生产思想。惠普前女CEO,曾宣布参与美国总统竞选的卡莉.费奥里娜也放言:中国人很擅长考试,但“没有创业精神,也没有创新意识,还很‘缺乏想象力’”,所以美国人不应和中国人在通识教育领域竞争。或许这只是两位“大嘴”女士一孔之见,甚至多少还带点歧视成分,但抛开这些看,她们不也道出了一些实情!一个小小的圆珠笔滚珠,我们至今尚需进口!尤其是后者,在其著作《直面挑战,我的领导生涯》中更是直接点出中国教育的问题:中国的教育体系“过分追求学生同质化发展,对学生管理过严”,而不鼓励他们冒险以及发挥想象力。她说:教会学生创新、冒险和想象“是美国人所独有的财富,我们不能失去”。
其实,这并非美国独有的财富,它是任何国家所具有的财富。只是我们等一些国家,没有去做,没有去认真做。而事实上,青少年正是最富有想象的时期,学子们正是最善于大胆冒险群体。我们理应让他们的七彩之梦始终萦绕在脑中,并展现在学习实践中。哪怕是一点点梦想的星火,我们也要尽力去呵护,并想办法添柴加油,使之愈燃愈旺,直至成为熊熊烈焰。甚至包括郭英森一类人的梦想。因为这是创新的开始,是创造的发端,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为此,在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形势下,在推行“创新教育”的时代环境中,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要及时调整思路,改革教育体制,为师生的健康发展搭建更有利的平台。我们每个人,尤其是每一个教育人,都要胸怀使命感,心装学生梦;抛弃功利思想,改掉短视行为,祛除喧嚣浮华之风,为着学生美好未来,踏踏实实做点事。
实际上,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就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若想培养创造力,就要彻底解放学生。具体来说,就是实现“六大解放”。“解放头脑”,使其不迷信,大胆想象;“解放双手”,使其大胆动手,大胆创造;“解放嘴”,使其大胆讲,大胆问;“解放眼睛”,使其观察自然,洞悉社会;“解放空间”,使其扩大眼界,增加创造力;“解放时间”,使其自由支配,有机会创造。(《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试问,这实实在在的“六大解放”,不就包含了“自主合作探究”吗?不就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吗?不就是创新教育的关键吗?如果做到了这“六大解放”,何愁学生素质不高?何愁学生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又何惧他人的轻蔑歧视?
四
问题的根本点在于,何以使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的学生实现这“六大解放”?
第一,要尊重学生。尊重,是教育的基础。要尊重学生的地位,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无论家境贫富,无论长相美丑,无论能力大小,都是独立的个体,也都是每个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热爱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自己的喜欢与不喜欢,这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尊重学生的个性,是使其成为他自己的保障。要尊重学生的差异,用不同的方式施以教育。内外因造成的差异,是客观存在。要承认,要明晰,还更要针对差异,宏观布局,微观入心,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陶行知语),尊重学生就是尊重他的发展和未来。尊重每一个学生,就是成就每一个学生。日本教育家佐藤学说:“让教室里的学习成为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尊重、每个学生都能放心地打开自己的心扉、每个学生的差异都得到关注的学习。”“在教室里并不存在‘大家’,存在的只是有自己的名字和容貌的一个一个的学生。即使在以教室中的全体学生为对象讲话时,也必须从心底里意识到,存在的是与每个学生个体的关系。”(《静悄悄的革命》)真正的学习是如此,真正的教育也是如此!
第二,要信任学生。尊重是一种信任,信任则是一种力量。信任学生,就会从学生的体验中发现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就会与学生密切合作、平等交流,就会把学习和成长的权利交给学生。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都有与生俱来的美丽和力量;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朵的种子,只要土壤适宜,营养充足,自有萌发绽放的时机。日本电影《老实不好吗?》中有一句经典的台词,引人深思——“每个人都不同、每个人都是好的”。为此,教育者一要看准路子,建立善于“‘倾听’的文化”(佐藤学语),接纳学生,并依循孩子天性,确定教育目标,准确把握教育定位;二要找准引子,善于发现学生的兴奋点,并着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内在动力;三要用好法子,积极引导,为学生搭建活动的舞台,提供充分阅读的时间,开拓自由创造的空间。信任意味着力量,意味着解放。有了教师的信任,学生自会“相信伸手就能碰到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学生就是一种解放,可一旦缺少了信任的支撑,那也只能徒有虚名。
第三,要宽容学生。人的成长会有崎岖,人的发展会有波折,人的生活更会充满坎坎坷坷。尤其是作为青少年的学生,阅历浅、经验少、激情高、冲进大,往往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对他们,尤为需要宽容。但真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房龙曾说:“从最广博的意义上讲,宽容这个词从来就是一个奢侈品,购买它的人只会是智力非常发达的人。”可见,宽容是一种态度和胸怀,是一种境界和品质,也是一种信任和激励。一个女孩公立小学毕业后,在一所国际学校上中学,当人问起两类学校的教育方式区别时,她的结论一针见血:“本地学校,老师总是让我们别犯错误,而国际学校的老师总是鼓励我们不要怕犯错误。”如此,导致学生缺乏想象力、难于创新的现状,就不难理解了。换句话说,那些从未犯错的人,就是从未创新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就是试错的过程。只有抱着一种理性的心态接纳学生的个性,包容学生的错误,才能视课堂为学生“出错的地方、出发的地方、出彩的地方”,才能真正使创新教育结出硕果。
创新,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推动科技、经济发展的动力。创新教育必须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以想象力的提升为基础,以解放人的手脚和心智为保障。在创新教育中,只有教师实实在在,彻底解放自己,才能促使学生的真正解放,并始终走在创新的路上。“人必须成为自己的解放者,并在伦理意义上成为自己的创造者。”(肖川语)如此,教师就没有必要虚张声势,用躺下身子让学生骑跨过去,以示挑战权威的偏执行为来“启蒙”学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