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墓塔(金,河南登封)
洪谷寺墓塔( ,河南林州)
大圣寺石塔(元,河南夏邑)
白云寺墓塔(元,河南辉县)“古塔丽影”拍摄
西湖石塔(明,浙江杭州)
灵鹫寺石塔(南宋,浙江丽水)感谢“热热”提供照片
栖真寺五佛塔(宋,浙江平阳)
真如寺七佛塔(宋,浙江乐清)
护法寺塔(五代,浙江苍南)
开元寺石塔(南宋,福建泉州)
承天寺石塔(?,福建泉州)
五塔岩石塔(宋,福建南安)
洛阳桥头塔(宋,福建泉州)
南山寺石塔(明,福建漳州)
真如寺墓塔(明-清,江西永修)感谢“热热”提供照片
运祖塔(元?,江西宜丰)
除了模仿建筑型塔之外,更多雕塑型塔有各自独特的造型风格,主要有以下几种:
经幢式塔、五轮塔、无缝塔(汉式窣堵波)、宝箧印经塔(阿育王塔),异型(造像)塔。
五轮塔起源于密教,所谓五轮,指宇宙五大要素,即地、水、火、风、空。五轮塔即以这五部分组成,理论上标准的造型为(自下往上):方形塔基(代表地),球形塔身(代表水),三角形华盖或塔檐(代表火),半圆形刹座(代表风)和宝珠塔刹(代表空)。由于五轮塔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球形塔身,因此又俗称球形塔。从现存的历代五轮塔实物来看,基本上都是这个规律,只是细节上有所差别。例如塔身有些是一个标准的球型,有的是椭球,还有的是上宽下窄的覆钵型;有些塔身中央辟门,内部供奉佛像。塔座大部分也不是正方形,而以六角形和八角形为多,并采用了须弥座的式样。塔刹有些是宝珠形式,另一些为相轮形式。但无论细节如何变化,其代表的佛教意义都是相同的。
最早的五轮塔起源于何时尚无定论,大约在唐代密宗盛行之时已有建造,惜此时的五轮塔均已不存。国内现存最早的五轮塔实物是五代时期建造的,历经两宋、金元、明清一直延绵不断。多分布在中原、闽浙、赣北,尤以浙江沿海地区最多,其他地区比较罕见。
有些资料将五轮塔和藏式覆钵式塔(喇嘛塔)混为一谈,其实这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五轮塔起源于汉传佛教的密宗(汉密,或称唐密,于唐玄宗时期传入中原),而喇嘛塔属于喇嘛教(藏传佛教,或称藏密),完全是独立的两个体系。而且目前发现建造五轮塔的地区都是汉传佛教的地域,基本上没有喇嘛教的市场。
另外关于五轮塔,还有两个值得一提的发展。一个是在浙江的许多五轮塔,其华盖部分做得非常精致,塔檐之下做成仿木斗拱的式样,别具一格;另一个是五轮塔随佛教传入日本后,也得到一定发展,日本的佛教徒建造了大量的五轮塔,其中很多都保留了下来,成为唐代文化在异域传播的珍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