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说的“两个大败仗”,一个是1928年5月,他让随朱德上山的几千湘南暴动农军返回湘南打游击,结果一去便被敌人击溃。一个是1928年8月,红四军主力再去湘南,导致著名的“八月失败”。
毛泽东在井冈山照片
事实上,人们始终有一个疑问:从未学过军事的毛泽东,为何能自如地统兵打仗?
就连毛泽东那些远在上海、广州的老朋友,在国民党报纸上读到“朱毛”在井冈山上的军事活动消息,也感到惊讶,他们对这位完全是书生形象的故人如何能指挥军队纵横驰骋,一时感到难以理解。
其实,毛泽东从书生到军人,从政治家到军队统帅,虽然没有一道万里长城相隔,其间的过渡和转变,却也十分的不易,甚至是外人很难体会到的。
听听毛泽东上井冈山之初是怎样说的:“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我不是武人,文人只能运笔杆子,不能动枪杆子。”
的确,一位跟随毛泽东上井冈山的老将军回忆,他只看见毛泽东挎了一次枪,从此不再摸枪。
听听毛泽东在1964年是怎么说的: “从来没有想到自己去搞军事,去打仗。后来自己带起队伍打起仗来,上了井冈山。在井冈山打了一个小胜仗,接着又打了两个大败仗。”
毛泽东说的“两个大败仗”,一个是1928年5月,他让随朱德上山的几千湘南暴动农军返回湘南打游击,结果一去便被敌人击溃。一个是1928年8月,红四军主力再去湘南,导致著名的“八月失败”。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正是发生在“八月失败”之际。
毛泽东接着说:“这两次失败后,我们总结经验。”
毛泽东的总结,有一副他当时撰写的对联为证—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 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这是中国特色的“毛泽东兵法”。
毛泽东采用的依然是调动敌兵打伏击的老办法。红军在江西吉安的东固一带,秘密埋伏了25天,在5月16日那天,出其不意地对来犯之敌发起攻击,全歼敌人一个师。接着,转入反攻,由西向东横扫700里,16天中打了5个大胜仗,歼敌3万余人。
毛泽东后来称这是“痛快淋漓地打破了围剿”。他的《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也写得痛快淋漓——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
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
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古代写战争场景的诗人,多是一介书生。出色一点的,也多只是一员战将。
在刀光剑影中奔突的诗人毛泽东,不只是战场的亲历者,不只是一般的战场指挥者,作为一方的统帅,他常常还是整个战役的导演者、策划者。
于是他有了和古代战争诗人不同的感受——“枯木朽株齐努力”,不同的视野——“七百里驱十五日”,不同的气魄——“横扫千军如卷席”,不同的诗趣——“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这首《渔家傲》,也同前面那首一样的直白。
“枯木朽株齐努力”与“雾满龙冈千嶂暗”相呼应,有些斩木为兵、草木皆兵的味道。
“飞将军自重霄入”则同“天兵怒气冲霄汉”相衔接,生动写出红军如神兵天降的态势。
“七百里驱十五日”则如“前头捉了张辉瓒”一样,明明白白的纪实,没有任何雕饰,却是一种酣畅淋漓的抒发。
第二次“围剿”结束不到一个星期,蒋介石便开始筹划第三次“围剿”。这一回,他决心亲自出马了。他心中显然存有一个大疑问: 当年耍笔杆子的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代理部长,哪里学来这等打仗的本事。
1931年6月,蒋介石亲任总司令,率30万人马,采取“厚集兵力,分路围攻,长驱直入”的新战术,意在寻红军主力决战。
3万红军主力四面受敌,可以回旋的余地仅方圆几十里。毛泽东亲率主力从敌军结合部实行穿插,竟在蒋介石的眼皮底下突破重围,然后从后面打一个措手不及。毛泽东为这一战法取了一个兵书上无法找到的名字—“钻牛角尖”。
古人说:行非常之事,得非常之功。
这一战,打得很险,也更精彩。
可毛泽东却没有写诗。
这时候,他在党内的地位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开始受到党内“左”倾路线的排挤和打击。
谁不希望脚下的道路平坦,然而坎坷更能使意志顽强,才华高涨。
正是中国革命的艰难曲折,造就了政治家毛泽东。
正是革命战争的严酷悲壮,造就了军事家毛泽东。
也正是战争生涯的惊涛骇浪,造就了诗人毛泽东。摘编自《独领风骚:毛泽东心路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