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州素菜是广东三大名菜之一潮州菜的一大宗支;其中又以“形荤实素菜起荤名”最为雷人。
潮州开元莲华素食府位于开元广场,其素食正宗而且在潮州市颇有名气。
一进莲华素食府,就被这幅告示给震住了?
莲华素食府是二层楼,共400多平方米。餐厅为主在二楼,面积300余平方米,摆20余桌,明净典雅,周边佛联、禅字画与古色古香的花牙木雕、餐桌椅子浑然一体,形成素食文化的氛围。
该素食府是由厨师柯茂青、丁莉居士伉俪(皆皈依释定持法师),于1989年创在开元寺内,初称“潮州市佛教协会菩提素菜馆”,1995年因馆址需列入岭东佛学院建筑范围,故迁往寺大门外对面,至1999年易今名。它坐南向北,正对着开元寺大门,故素食府成为敬佛、谈禅、尝素好去处,生意兴隆,引来不少省内外食客,港澳台同胞和东南亚各国游客善信,纷纷慕名而至。
素言太多请原谅,立马上菜充肌肠。 先上来一个:红烧素翅羹
从来我对渔翅都真假难分,这次就更是当真?
凉伴山珍(竹笋一盘)
十八斋
大鱼大肉贯了后,特别来一顿食斋也很奇妙。
我要特别推荐这道美食,形荤实素的杰作。
这菜叫:崔巢筑顶。它以炸茄子为主,相当好吃,几乎每一桌都点这道菜。
诱人的素菜
玉米素丁
时菜锅
素饺子也很美味
红烧肉一盘
这块斋菜中的素肉,吃半天不知什么?但完全可以接受,口感与味道很不错。
这份铁板烧,名符其实到极至,感叹之余,才品出非鹅肉也。
当地的炒斋粉,看似一般,实质很好食。
我们是七位一桌,要比这套餐价贵一点,普遍反映不错,值得一尝。
看看这战斗力,就知道来吃货的队伍可不是食素的?
据介绍,素食是指以谷物、豆类、坚果、蔬菜、水果为日常饮食,不吃肉类食品包括肉类副产品的饮食,潮汕人俗称“食斋”。
素食渊源久远。自从西汉哀帝元慧元年(公元前2年),古印度的佛教传入我国之后,因出家人皆持斋,故素食便逐渐流行起来。东汉时刘备想去卧龙岗请诸葛亮出山,临行前就“斋戒三日,薰沐更衣”。佛教有不杀生的戒律,规定宰牲见血的不能食,认为吃素是“仁者的美德”。斋戒在佛教传播过程中,渐渐演化为俗,形成独特的素食菜谱。北魏贾勰所着《齐民要术》记有11种素食,如葱韭羹、瓠羹、汕豉、蜜姜等。到了明清,素食巳形成独树一帜,主要有寺院素食、宫廷素食、民间素食三大类别(现代潮汕出现形荤实素的“新潮素菜”)。
现代营养学家不断发出忠告:尽量吃植物食物(蔬菜、水果、豆类),少吃动物性食物(肉、鱼、禽蛋、奶制品),尤其要少吃高脂肪含量的食品。
如今的潮汕素食是潮汕美食中的组成部分,而且富有特色。它既是佛门僧尼和部分在家佛教徒三餐之食,而且是社会上部分入之嗜好,体现着民俗文化的特征。
我们饱食美味上素后,漫步来到对门的开元寺,开始游览粤东行的戏玉。
四面光摄影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