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养生的好季节,在一年中,春天意味着生机、温暖……虽然天气开始回暖,但是春天的这些小细节也不可马虎。
一、立春养生重护肝:宜食辛甘发散性食物
因为春属木,与肝相应,所以春季养生主要是护肝和调节心情。中医认为,心情舒畅,既可防止肝火上越,又有利于阳气生长。因此市民要力戒暴怒,更忌心情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恬愉的好心态。
饮食:多喝水饮食宜清淡
立春时节,正是肝气升发的时候,此时饮食宜清淡,少吃咸酸辣等食物。春属木,与肝相应,春季养生要特别注意养肝。因此,在饮食上,建议市民少吃或不吃辛辣食物,口味上应趋于清淡,可多吃鱼类、瘦肉、豆浆、大枣、蜂蜜、山药之类的食物。另外,还应多吃些菠菜、芹菜、莴笋、胡萝卜、花菜、油菜和时令水果,以补充维生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
二、养胃还有三小招
1、中药调养护胃法
常用的养胃中药有茯苓、白术、黄芪、人参、淮山、薏米、灵芝、黄精、刺五加、沙参、大枣、甘草等。
2、自然疗法:
①是饮食调理。
食宜清淡、温热熟软,多吃豆油、菜油、青菜、水果、豆类制品、粗粮等,令大便通畅,脾胃和健。饮食要有节制和节度。
②是运动养胃。
适当的运动有养胃健脾之功,运动不仅能锻炼肌肉四肢,而且能增强脾胃健运功能,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如散步、慢跑、保健操、跳舞、太极拳、太极剑等。
③是精神调摄。
情志刺激可损伤脾胃,故调摄精神是养胃的重要条件之一,可用各种方法使情志怡畅,如寄情于各种文艺、书、画、花卉、会友清谈等,使精神愉快,食欲旺盛。
3、针灸推拿法:
针推法是养胃的有效方法,针灸能促进胃肠蠕动,可每晚灸足三里及中脘穴,亦可针刺足三里,有显著的养胃功效。也可自我推拿胃腹部(两手相叠,于上腹部作顺、逆时针方向揉摩各30-50次),提高胃动力和免疫功能。每天早晚两次,养胃作用显卓,能治病防病。
三、立春防病记3点
1、回潮天气放“潮”病
春天开始回暖,空气中的水分渐渐增多,显得湿气很重。特别是南方的春天,雾霾、潮湿、闷热,给细菌的生长居提供了环境。所以要保证居室及办公室内的通风透气,在天气好的时候,要多晒晒被褥和衣服,晚上睡觉的时候要保持室内干燥透气。
春季气温多潮湿,女士们更要注意个人卫生,穿在身上的内裤一定要保持干爽。也要注意晾晒的衣服要在通风透气的地方晾晒,不让细菌滋长。此外可以多穿纯棉的宽松衣服,避免发生湿疹。
2、病从口入,防呼吸道疾病
立春到来,天气乍暖还寒,此时人体随着春季的到来也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所以,初春时节不宜过早减少棉衣物,年老体弱者换装尤应谨慎,不可骤减。
“春捂秋冻”是民间一条保健谚语,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人体新陈代谢相应变慢,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也容易损阳气,稍受风寒,易发宿疾。
此时如果出汗,应及时擦去,切勿敞开胸怀让风劲吹。春天适当捂一捂,可减少疾病,尤其是常见的呼吸系统传染病的发生。
3、防心理疾病
春季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生”字。按自然界属性,春属木,与肝相应。这是五行学说,以五行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活动特点,如肝喜调达,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生发的特性,故以肝属“木”。
肝的生理特点主疏泄,在志为怒,恶抑郁而喜调达。在春季精神养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恬愉的好心态。
同时,要充分利用、珍惜春季大自然“发陈”之时,借阳气上升,万物萌生,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通过适当的调摄,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代谢机能得以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