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渡舟医案全集 冯世伦医案集
冯世纶教授继承了胡希恕先生的经验,临床先辨六经,再辨方证,效如桴鼓。对于表证,常用麻黄、桂枝解表,但对于津液已伤的不用麻黄桂枝,恐更伤津液,而是常用生姜来替代麻黄、桂枝解表,使解表而不伤正。因为药房多不备生姜,所以冯老每次都淳淳嘱咐病人要自加生姜,用量一般为18g左右。
今年9月份跟师出诊时,治一六个月大小的男婴,患腹泻,大便一日四五行,脉浮,体温38.5℃,冯老辨为太阳太阴合病,外邪里饮证,法当发汗解表祛饮,表里同治。用五苓散加生姜18g,处方如下:
桂枝10g 茯苓10g 泽泻10g 猪苓10g
苍术10g 生姜18g
一剂水煎服
嘱咐家长熬好中药后,用小勺少量频频喂服,同时用糖盐水喂服小儿。晚上时家属来电告知大便已变硬,后两日患儿痊愈。
此处辨证秋季腹泻的关键点在于:脉浮属太阳表邪未解,大便一日四五行为太阴里虚寒证,六经辨证属太阳太阴合病。法当表里同治,解表祛饮,“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但因为大便一日四五行,津液已伤(津液从肠道出,里津液损伤,若再大发汗,则更虚津液,必变证百出),虽有表证,但不可大发汗,故用五苓散温中利水,因五苓散解表力量稍弱,故用生姜温中和胃的同时还可助桂枝微微发汗解表,使表解而津液不伤,达到表里同治。故辨方证为五苓散加生姜汤证。(林泉)
二、“起则头眩”
上世纪初,章太炎曾说过:“近世多信西医术,以汉医为巫,如其徵效,则汉医反胜。”这种现象,至今仍是,许多病西医不能治来找中医,中医治好病,却说中医不科学。究其原因,乃一些人没有弄清中医科学的内涵,往往一叶障目。近治愈眩晕一例感触颇深:10月17日,82岁老妪患起则头眩,到某大医院急诊,查CT、B超、心电图等未见异常,而静脉输入丹参等药,同时给服多种中成药、西药,花去二千多元,得到的结果是起则扑地,头破血流,无奈找中医诊治,我仅根据患者的症状特点,判定为苓桂术甘汤方证,给服一剂效,三剂愈。此事引人深思,深感是有关《伤寒论》的科学内涵值得探讨。
三、“生姜的作用不可小视”
笔者曾听冯老讲述治疗一例发热患者,至今印象深刻。患者凌某,男性,45岁,某宣传处处长。主诉:发热一周。患者于一周前由于调摄不甚出现发热、恶寒,自测体温39.2℃。遂收入院治疗。用尽各种抗生素,热势不退,体温仍维持在39℃~40℃。后用消炎痛栓,强行发汗,致大汗出,体温稍降后,又逐渐升至39.8℃。告知谓“三周热”,无奈请冯老会诊。症见:发热,体温39.3℃,头痛,身痛,晚上有寒战,口微干。舌质淡白,苔薄黄,脉浮紧。冯老辨证为外寒里热之大青龙汤方证。予大青龙汤原方:麻黄18g,桂枝10g,杏仁10g,炙甘草6g,生石膏45g,大枣4枚,生姜15g。次日早晨,患者诉未出汗,反而增加腹痛一症。细查原因,原来是药房未备生姜。于是嘱患者家属亲自加入生姜15g,原方急煎,服完一剂后,患者微汗出,热退身凉,腹痛亦随之消失。本例发热患者,证属大青龙汤证,因方中未加入生姜,不但没有发汗,反而导致腹痛。而加入生姜,一剂而愈。可见,生姜在治疗热性病中是不可缺少的一味中药。
(引自“生姜的作用不可小视”)
四、冯师治耳鸣一案(林泉)
耳鸣临床上较为常见,常伴有其它症状,病人主诉较为痛苦,但西医检查常无明显器质性病变。
对于脏腑辨证来说,对于耳鸣病人的耳鸣程度较为关注,从而发展了从耳鸣如潮和耳鸣如蝉来辨。对于经方辨证来说,耳鸣离不开六经。耳鸣的治疗同样不能够脱离六经辨证。
如:姜某,女,50岁,耳鸣月余,咽不干,不苦,腹胀,平日饮食凉物后不适。无头晕,无汗,舌淡苔薄白,脉细。处:
桂枝15g 茯苓15g 苍术12g 炙甘草6g
清半夏15g
三剂水煎服
林泉按:临床分析耳鸣,常见于少阳热扰或太阴水饮上冲。此案无明显热象,除外少阳证。《伤寒论》中有“起则头眩,振振欲辟地”,就是水饮上冲的表现。此案口中和,腹胀,为太阴里虚寒的表现,虽无水饮上冲的头晕,但从耳鸣来看,仍属于水饮上冲导致的耳鸣。六经属太阴水饮,为苓桂术甘加半夏汤证。
五、冯师治一例小儿伤食着凉的学习体会(青衫醒月)
徐豪辰,男,2岁4个月
2008年8月4日初诊:其母代诉,天热,吹空调,疏于防护,8月2日起感冒流清涕,次日转黄,夜间发烧37.7℃,手足心热,盗汗,白日活动后有汗出,恶寒轻,无咽痛,神减,8月3日予食牛奶、奶酪甚多。舌红苔中后白腻,脉浮大。处方:麻黄10g 桂枝10g 杏仁6g 炙甘草6g 清半夏10g 桔梗10g 生薏仁18g 败酱草18g 生石膏30g 生姜三片大枣3枚,一剂,水煎服。嘱:煎开后15分钟即可,小量频服,见汗为佳,有汗即可停药。热未必能退净,次日再诊。
按:1.太阳阳明合病,表证已减,里热渐起。恶寒、发热、流涕、盗汗,表证仍在,恶寒轻、涕转黄、盗汗出,提示已有化热之机。发热、手足心热、汗出,里热已显。?浮为在表,浮大亦示邪盛有热。
2.盗汗为阴虚,习以为常,殊不知,太阳阳明合病所见盗汗亦为不少,尤多见于小儿。小儿外感盗汗提示:有表证在,而又非单纯表证,往往合并阳明。小儿体质稚嫩,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患病后往往传变迅速,易虚易实。既感,或经或未经治,汗大出而病未解,则津伤表气虚,无力再作汗御邪外出,至夜,则人体机能得以休整恢复,正气得振,故可奋力祛邪作汗而出,汗出津液不足,往往又邪气复聚,而热不退。同时里热渐起,迫津外泄,亦致汗出。故《伤寒论》(下简称《论》)201条云“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脉但浮者,必盗汗出。”由此亦知此例虽两阳合病,脉见浮大,但津液已作汗出,故脉象势必不紧。(按:《伤寒论》论“盗汗”见134条、201条。《金匮要略》亦有论及,但为虚劳不足之症。虚劳篇“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喜盗汗也。”及水气病篇“……食已汗出,又身常暮卧盗汗出者,此劳气也。……”。)
3.方取大青龙加味,因表证已减,里热渐起,故佐以清热诸味,主要用量因小儿而酌减。
加半夏寓越婢加半夏之意,《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书名下简称《略》)13条“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为外邪里饮,饮郁化热,壅逆于上见咳逆上气,两目胀或头痛者,冯老临证于感冒、鼻炎、鼻窦炎等用此方较多。本例咳逆、目胀、头痛皆不明显,而加半夏,或因小儿叙症不切,或为冯老经验使然。
加桔梗寓桔梗汤、排脓汤之意,加薏仁、败酱草取薏苡附子败酱散方意,合而用之,以清热排脓。桔梗汤,《论》311条“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甘草汤主之;不差者,与桔梗汤。”治咽痛条文虽列于少阴病篇,但为上热所致,临证常辨作少阳。《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12条“咳而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桔梗汤主之。”合生姜、甘草、大枣为排脓汤,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薏苡附子败酱散见该篇第3条,“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软,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诸条言“咽痛”、“脓血”、“痈脓”,皆热邪燔炽,灼津炼液则痰黄涕稠,腐肉动血则成痈脓,内生脓血。伤津与动血,只是病之浅深,而所致者无非此一邪热,故借用诸方,于理为通,亦防微杜渐之施。治上热、诸窍之病,冯老喜用之化裁。
大青龙为发汗峻剂,临证服之,须视汗出情况,常用足煎少量频服的办法,见汗可止,不必尽剂。
2008年8月5日二诊:药后有汗出,体温仍未降,37.8℃,牙龈稍肿,手足心热,苔腻少津,脉数已不浮。处方:柴胡12g 黄芩 10g 党参10g 炙甘草6g 清半夏10g 桔梗10g 生薏仁18g 败酱草18g 生石膏45g 生姜三片大枣3枚,一剂,水煎服。嘱:一副药,作两日服。
按:服前药大青龙汤加味一剂后,汗出而热不退。表证减,而邪入里化热,不可再行发汗,80后迁新房“新蜗居”变成“毒气室”,当重予清热,临床外感表解而热不退多现小柴胡加生石膏方证,以此方证加味,作少阳阳明合病论治。
2008年8月9日三诊:周二自门诊返回后,热势增殖39.0℃,服药当晚降至38.1℃,次日晨又有回升,至晚37.2℃,周四未再发烧。刻下:口疮,口臭,牙龈肿,汗出多,时有鼻衄(其母言其九月大时起即经常衄血),大便干。苔中后白厚腻,脉大。处方:炙甘草10g 黄芩6g 黄连3g 党参6g 清半夏10g 大枣3枚 干姜5g 赤小豆10g 白茅根12g ,一剂,水煎服。嘱:三剂,作六天的量。
按:表热已逐渐退净,而邪热充斥于里,肆虐于上则见口疮、口臭、牙龈肿,时或鼻衄,热邪迫津外泄则汗出多。
鼻粘膜血管丛丰富,为邪热所迫,血不归经,易发衄血,但在外感病中,鼻衄如汗出一般,有托邪外出之功,故古有“红汗”之称。《伤寒论》太阳篇有数条论及衄血,46条“阳气重”,服药之后,“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47条伤寒表实证未服药而 “自衄者愈”。56条表证经发汗后病不解,气上冲而复见头痛衄血,予服桂枝汤解。86条“衄家,不可发汗”,111条火劫致汗“阳盛则欲衄”。而其母言其自九月大时经常出血,同时应与个体发育差异有关,体质使然。
大肠失于濡润,而见便干,关键其非独邪热流窜肠腑所致,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患儿感邪后,正邪交争,津气内耗,即服药后亦势必鼓动正气,依托津液作汗祛邪外出。《伤寒论》中论及因病出汗或误治出大汗而伤津液的不胜枚举。津液外泄,不仅亦致表虚,还易出现“胃中干”,而生诸变证。其二,忆及其母言其病发前,因天热吹空调,失于调护,当晚低烧,次日复予牛奶、奶酪等滋腻之味,而三诊中皆见舌苔中后白厚腻。可见着凉与停食在发病过程中相互影响,而两者无一不损伤胃气,势必化源不足,亦欠输布。综合两者而看,大便干为标,而本为胃气弱,化源乏而输布不利,故虚寒不足为本。
鉴于以上的分析,本例辨作上热下寒,此证在小儿此类病证中尤为多见,治予清上温下,方取甘草泻心汤加味。
甘草泻心汤,《论》158条论云“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证属半表半里上热下寒之证,还见于《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第10条“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嗄,甘草泻心汤主之。”这种病是下有寒湿,上有虚热。
加味赤小豆,有消肿排脓之功,取赤小豆当归散方义。此方一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第13条“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眦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一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闷瘀血病》第16条“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加白茅根,取其清热生津,而又能凉血止血,还有利尿作用,导邪自小便而去。
本方取甘草泻心汤加味,清上以芩、连,佐以赤小豆、茅根,温下以姜、夏,补中和胃以参、姜、草、枣,清重于温,但顾及胃气,不再伤津液。
本例初为太阳阳明合病,处方大青龙加味,表证减,邪热更深入一层,少阳阳明合病,方取小柴胡加味,虽发热得以退净,但邪气仍得以深入,充斥于里,肆虐于上,呈上热下寒之势,方取甘草泻心汤加味。细加寻思,邪热得以节节深入,得非停食作祟,邪有所恋而致?若能于前方适量佐以消导,是否可以遏止病势呢?
更多阅读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刘渡舟 少阳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概说]少阳病指足少阳胆和手少阳三焦这两经的病而言。少阳叫小阳,抗邪的力量不如阳明和太阳,所以少阳病再不好,就由阳入阴,就发太阴病了。太阳主表,阳明主里,
刘渡舟和胡希恕两位先生之比较(转自煮杏斋先生) 胡希恕越辨越明释伤寒
刘渡舟和胡希恕两位先生都是经方界泰斗级的人物,是我所十分敬仰的经方老前辈.有时,我常常将二老作些比较,发现两人各有千秋.1.从为人上说,刘老可能比较活泼些,而胡老则比较低调.刘老著作很多,胡老一生只发表一篇文章,还是在人家要求下写的.他的研
《伤寒论》精简版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伤寒论》精简版---阳密乃固说:《伤寒论》本是一篇全面论述外感病步步传变的文章,其层次性相当明显,然汉唐以降,世人学习《伤寒论》,喜欢将前后有关联的一整篇文章分解为支离破碎的398个条文,并将方剂夹杂其中,这样尽管方便局部的学习,但
永远的老师—刘渡舟----北京中医药大学傅延龄 中医永远不会被西化
永远的老师—刘渡舟北京中医药大学傅延龄春节前的一天,我和妻子一起到医院去看望老师(刘渡舟)。这一天老师气色很好,精神也很好。老师对我说了很多。老师说:“你跟我时间长,随诊多,学得不错。但是你写的
刘渡舟运用“泽泻汤”治验! 科赫运用实验法的成就
刘渡舟运用“泽泻汤”治验!泽泻汤一方见于《金匮•痰饮咳嗽篇》。这个方子治疗心下有支饮,头目苦于冒眩为其特长。“支饮”为四饮中的一种,顾名思义,它好像水之有派,木之有枝,邻于心下,而偏结不散,故名曰支饮。支饮的治法很多,就泽泻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