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公是一个妇孺皆知的传奇人物,他的传奇经历被多次搬上荧幕。下面就看一看小说《济公全传》的信息。
一、小说简介
本书是济公传说的最早蓝本之一,全书共二百四十回,将从宋代即开始流传的济公传说进行整理,其主要内容是济公出家以后行侠仗义的故事,而对济公的童年生活描写较少,全书的结构较为松散,但由于贯穿始终的主人公济公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陷。本书和《镜花缘》,《封神演义》,《聊斋志异》是中国流传最广的四部神鬼仙怪之书。聚天地神灵鬼魅于一书,演人间悲欢离合于一世。
小说讲述了南宋朝中有一位京营节度使,姓李名茂春,原籍浙江台州府天台县人,娶妻王氏,夫妻好善。李大人为人最慈,带兵军令不严,因此罢官回籍,在家中乐善好施,但一直没有儿子。李大人不愿纳妾,于是同妻子一起到永宁村北天台山国清寺拜佛求子。后果然灵验,喜得贵子,取名李修缘,修缘年幼时,目读十行,过目不忘,才学出众。平日喜看道书,到了十八岁,他看破红尘,立志出家。后拜元空长老为师,起名道济。道济坐祥坐颠,还有些疯。庙里独叫他颠和尚,外面又叫他疯和尚,讹言传说济颠僧。他在庙内不论见哪个和尚有钱就偷,有衣服偷出去就当了,吃酒,最爱吃肉。常有人说和尚例应吃斋,为什么吃酒?济颠说:“佛祖留下诗一首,我人修心他修口,他人修口不修心,为我修心不修口。”其实他本是奉佛法旨,所为度世而来的。于是有了一篇篇济公济困扶危,劝化众生的故事。本书是流传很广、深受好评的经典佳作。书中的故事生动有趣,语言文字简洁通俗。小说结构的安排、人物性格的塑造、思想情节的表达都别具特色、独树一帜。
二、作者简介
由王梦吉等著。以济公为主角的小说,有明代穆宗隆庆四年(1570)署名“仁和沈孟柈述”的《钱塘渔隠济顚禅师语录》一卷。《济公全传》一书,则初由清人王梦吉撰,仅三十六则。王梦吉,字长龄,号香婴居士,杭州人,约当清顺治、康熙时期在世。后有天花藏主人的《醉菩提全传》二十回、郭小亭的《评演济公传》二百四十回。此后,更有人续写至一千二百回。济公故事自南宋以来即在民间广泛流传。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十四《方外志踪》即有关于济颠的记载。刻于明隆庆三年(一五六九年)的《钱塘渔隐济颠禅师语录》,是现存讲济公故事的最早的小说。清初古吴墨浪子《西湖佳话》卷九有《道济颠玩世装疯》一篇,陈树基将此收入《西湖拾遗》,改题为《南屏山道济装疯》。清康熙年间,王孟吉撰有《麹头陀新本济公全传》三十六则故事,所叙与《钱塘渔隐济颠禅师语录》基本相同。乾隆九年(一七四四年),吴门仁寿堂刊刻《济公传》十二卷,内容亦同与《钱塘渔隐济颠禅师语录》。明末戏剧家张大复作有《醉菩提》传奇,敷衍济颠故事。《济公传》即是作者在上述以济公为题材的小说和戏剧的基础上编次而成的。它上承《钱塘渔隐济颠禅师语录》,下启清中叶以后陆续出现的堪称中国章回小说篇幅最巨大的正续《济公传》。
三、小说原文赏析
认替僧荣归灵隐寺 醉禅师初入勾栏院
话说济公听家人回话,所有应用俱已全备,站起身来,同秦相李怀春一同往花园书房之内。早见家人秦玉,端着一盆朱砂红杨子,里面放着一个刷子。和尚伸手拿起来,说:“大人要什么样都行。”照秦桓头上一刷下去,立刻是粘着襁子的,都消肿归原。和尚一连数下,秦桓立刻肿消病止。和尚说:“这病可有反复,必须好好休息。我今给写下一纸药方,如要犯病,看我这药方便好。”秦相知道这是和尚妙法,请济公到前厅。李怀春说:“我可不能相陪。我要告辞,还有几家请我看病,我要走了。”秦相派人送出相府。那济公在书房合秦相一谈,甚是投机。二人高谈阔论,和尚对答如流,秦相甚为喜悦。说:“和尚,我哪能如你跳出红尘,在古寺参修,也不问国家的兴亡,也不问非是之成败,奉经念佛,打座参禅,说是一段乐事。我虽然在朝居官,终日伴君如伴虎,有一些不是,便有身家性命之虞。”和尚说:“大人说哪里话来,大人官居宰相,位列三台,在佐理呈献,参赞化育之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察吏安民。”秦相说;“哎呀,和尚,你体要提那当朝一品,位列三台。不提当朝一品犹可,一提起来,更觉心中发慌。俗语云:官大有险,树大招风,权大生谤。我自居官以来,兢兢翼翼,对于王事,诸凡谨慎,外面尚落了许多怨言。哪里像你和尚如此清闲自在,无患无忧。常言说得好:铁甲将军夜渡关,朝臣待漏五更寒,山寺日高僧未起,算来名利不如闹。我打算要认你和尚作为我的替身,不知你意下如何?”和尚说:“大人既是愿意,我和尚求之不得。”正在说话之间,外面家人进来报告:“大人,公子爷病又犯了,脑袋照旧大了。”和尚说:“我也不用去,你叫他打开我那药方瞧,照那药方行事,他自好了。若不依我那药方行,他的病是越来越重。”家人赶忙回西院去告诉秦桓。
以上就是小说的内容信息,希望可以帮助你阅读此书。WWw.aIhUa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