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中“赵钱孙李”按什么顺序排列?
姓氏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就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系统,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百家姓》是宋代编写的收集姓氏的一部书籍,它集合姓氏为四言韵语,四字一行,八字一韵,读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是古代的蒙学课本。《百家姓》首行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这个排列顺序是有一定依据的。
宋朝王明清写的《玉照新志》中记载:“如市井间所印《百家姓》,(王)明清尝详考之,以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何则?其首云‘赵钱孙李’,盖钱氏奉正朔,赵本朝国姓,所以钱次之;孙乃忠懿(钱)之正妃;又其次,则江南李氏。次句云‘周吴郑王’皆武肃而下后妃。”从中我们可以得知《百家姓》的顺序是依照当时皇权统治者的姓氏排列的,受到了权势地位的影响。宋代开国皇帝是宋太祖赵匡胤,所以赵姓便成为《百家姓》中的第一位。宋代建国之初,尚有在浙江称王的吴越王钱俶,以及定都金陵的南唐后主李煜,所以钱、李二姓在姓氏排列上居前位。据说编写《百家姓》的作者是浙江钱塘人士,所以他就将吴越王钱俶正妃的孙姓排于南唐皇帝李姓前,于是便形成“赵钱孙李”的顺序。而接下来的“周吴郑王”均是钱俶其他后妃以及他父亲后妃的姓。
依照地位来排列姓氏,是古代习尚。古人非常重视姓,它是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先决条件,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一个社会成员。所以,姓氏排列顺序决不容马虎。唐朝时期,朝臣编撰《氏族志》时曾将旧日大族“崔、卢、李、郑”排列在前,就惹得唐太宗很不开心,最后只好以官爵高下重作排列。
宋代编著的《百家姓》是否只记录了一百个姓?中国大概有多少姓氏?
目前发现最早的印刷本《百家姓》是在元朝出版的,它根据汉字和蒙古字的语音、笔划对应而成。但是它的编著时间却不在元朝,据说《百家姓》是宋初杭州的一位教书先生编写的,最初只是供上私塾的孩子用的初级课本。
《百家姓》名不副实,并不是只记录了一百个姓,“百家”一词并非确称,而是泛指。《百家姓》因为存有许多不同的版本,故而所记姓氏数目不同。最常见的版本记有单姓446个,双字复姓61个,共计507个姓。最后是百家姓终,即百家姓完结篇,共有472个字。
中国姓氏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几乎都有一番来历,蕴含着生动有趣的故事。那么,从古至今中国人到底有多少个姓呢?这个问题还没有统一的说法,也很难有一个准确的说法。随着姓氏的产生,古代姓氏之学逐渐兴起,有关姓氏的著作也层出不穷。如东汉王符的《潜夫论?志氏姓》、应劭的《风俗通义?姓氏篇》、唐代官修的《氏族志》、宋代王应麟的《姓氏急就篇》、明代吴沈等的《千家姓》等书籍,这些都为今天的姓氏研究提供了许多有用的资料。根据这些书籍记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姓氏可达一万个之多。
现在有不少学者致力于姓氏研究,不断有新的说法问世。据《半月谈》报道:“中华民族的姓氏多达11939个”;《中华姓氏大辞典》收入的姓氏有11969个,其中单字姓5313个,双字姓4311个,三字姓1615个,四字姓571个,六字姓22个,七字姓7个,八字姓3个,九字姓1个。由于姓氏本身还在不断发展变化,有专家估计,我国姓氏大约有18000个。
“百科全书”的说法是从西方传进来的?
“百科全书”的说法是从西方传进来的,中国古代有百科全书吗?可以称得上中国古代百科全书的是“类书”。类书这个名称虽然出现在宋代,但类书很早就有了。
中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一个人精力再好,也不可能读完。因此三国时期的魏文帝曹丕为了更方便地掌握群书内容,命人“撰集经传,随类相从”,也就是分门别类地从现有典籍中抄录资料,纂成《皇览》一书。但很可惜,这部书约在隋朝末年散失。一般认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类书。但已故著名学者张舜徽先生认为,类书的源头要追溯到《尔雅》。这是汉初学者整理的儒家经典,将对典籍的注释分为训诂、名物等内容,分类纂录在一起,成十九篇。《尔雅》虽然篇幅不大,却是后世研究古代文献的重要参考书。
到了唐代,类书的编纂更见繁荣。保存到今天的,有魏征的《群书治要》五十卷,虞世南的《北堂书钞》一百六十卷,欧阳询的《艺文类聚》一百卷,徐坚的《初学记》三十卷。《艺文类聚》最出名,价值也最大。宋代国力虽不如盛唐强大,但文化事业长足发展,类书规模也越来越大,如北宋太宗朝敕修《太平御览》和真宗朝敕修《册府元龟》,都达一千卷。南宋王应麟以个人之力编修的《玉海》,也有二百卷。而跟明清两朝相比,唐宋类书在规模上又显得微不足道。明成祖朱棣令解缙主持编修的《永乐大典》,长达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清康熙、雍正年间修纂的《古今图书集成》也有一万卷。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两部书,以见古代类书之一斑。
《永乐大典》按韵目分列单字,按单字依次辑入与此字相联系的各项文献内容,广收各类图书七八千种。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编辑,六年完成。嘉靖、隆庆间,依永乐年所缮正本抄写副本一部。《永乐大典》的正本约毁于明亡之际;清代,其副本也多散失。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永乐大典》大多付之一炬;没烧毁的,则尽遭劫掠,有的还流失海外。1960年,中华书局将历年征集所得的七百三十卷影印出版,但仅占原书的百分之三。因此,至今完整保存的《古今图书集成》更显珍贵。这部书“汇编”下有“典”,典下有“部”。全书有历象、方舆、明伦、博物、理学、经济等六汇编,三十二典,六千一百零九部。我们可以想像它内容的丰富。
最后要说明一下,传统类书与现代百科全书之间毕竟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表现在四个方面:一,编纂方式不同。类书的目的是分门别类地辑录资料,是原始资料的汇集;百科全书是对已有知识的加工、整理和浓缩,反映了编纂者的知识水平。二,编排方式不同。类书是通过对已有资料的分类编排来反映原始资料之间的内部联系;百科全书则是以条目的字顺进行编排,条目之间通过索引反映内部之间的联系。三,内容不同。类书一般侧重于文史资料,而百科全书以反映人类全部知识为己任。四,后期工作不同。类书编纂完成以后,一般很少进行补充或修订;百科全书则有连续修订制度以保证知识的准确性。此外,百科全书有完备的索引体系,部分条目有参考书目指引读者进一步阅读等,都是类书所不具备的。
《四库全书》是类书吗?
《四库全书》不是类书,如果要分类的话,《四库全书》应属于丛书。
“丛”有聚集的意思,因此丛书就是指依照一定的原则,将原本单独流传的书籍编为一部大书,再题以总名,以便成套保存。中国丛书的编纂始自宋代,盛于明清。南宋末年编纂的《儒学警悟》、《百川学海》是公认的丛书之祖。明代丛书有很大发展,出现了多种形态、不同内容的汇刻书籍。到了清朝,丛书编刊进入全盛时期。从朝廷官修巨帙的《四库全书》,到民间个人编撰的丛刊汇编,无论在质与量方面,都是超越以往的。
丛书与类书有共同点,都是直接取材于众书,并且以原貌呈现,不允许臆改篡乱。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丛书只是将多种著作编印在一起,原书各自独立;类书则是从各书中选抄材料,分类编次。
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四库全书》。清乾隆年间,国力鼎盛,在致力“儒藏”的士人推动下,为保存文化典籍,乾隆皇帝决定修纂一部规模空前的丛书。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成立了四库全书馆,由皇六子永 统领,官员多达三百六十人:总裁于敏中,总纂官纪昀、陆锡熊,总校官陆费墀,馆臣有戴震、邵晋涵、周永年、姚鼐等著名学者。这以后,《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按征集、整理、抄写、校订四个步骤,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
《四库全书》底本有四个来源:一是内府藏书,二是清廷官修书,三是从各地征集的图书,四是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佚书。四库馆臣对以上各书提出应抄、应刻、应存的具体意见。应抄之书是认为合格的著作,可以抄入《四库全书》;应刻之书是认为最好的著作,这些著作不仅抄入《四库全书》,而且还应另行刻印,以广流传;应存之书是认为不合格的著作,不能抄入《四库全书》,而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存其名,列入“存目”。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第一部《四库全书》抄写完毕并装潢进呈。据写定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的《四库全书总目》统计,《四库全书》收书三千四百六十一种,七万九千三百零九卷,约三万六千册;存目六千七百九十三种,九万三千五百五十一卷,共计一万零二百五十四种。以后,《四库全书》又经多次修订,并先后抄成七部,分别藏于北方四阁——紫禁城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沈阳故宫文溯阁和南方三阁——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文澜阁。
《四库全书》伴随康乾盛世的余光,在宁静祥和中度过了半个多世纪。随后,饱经战火摧残,厄运接连不断。首先遭到毁灭性破坏的是江南三阁。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英国兵舰攻陷镇江,文宗阁《四库全书》损失了一部分。清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攻打镇江金山,文宗阁与所藏《四库全书》全部被焚。太平军又进克扬州,文汇阁及所藏《四库全书》也被付之一炬。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军攻陷杭州,文澜阁虽存而栋宇半圮,阁书星散。文澜阁《四库全书》后虽历经数次抄补,基本复原,但又屡经迁徙,今藏于浙江省图书馆。
北方四阁,首先遭殃的是文源阁《四库全书》。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圆明园被焚,文源阁《四库全书》及贮藏于味腴书屋中的《四库全书荟要》化为灰烬。文渊、文津和文溯三阁《四库全书》虽完好保存至今,但都已阁书分离。文渊阁《四库全书》1931年被运出故宫。先是全部运往上海,此后又辗转于重庆、南京等地,最后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文津阁本1914年迁至北京,后藏于京师图书馆。上世纪八十年代移至北京图书馆新馆。文溯阁《四库全书》曾在辛亥革命后一度运至北京故宫保和殿存放,1925年运回沈阳。1966年移交当时的“战备图书馆”——甘肃省图书馆收藏,保存至今。
“汗青”、“汗颜”都与“出汗”有关吗?
“汗青”、“汗颜”、“汗牛充栋”,都与“出汗”有关吗?
这几个词里的“汗”字还真是都与出汗有关。古人怎样理解“汗”呢?《说文》中对汗的解释为“身液也”;《素问?评热病论》中则认为汗者,精气也。
“汗青”一词最早出现在秦代。汗青里的“汗”是指青竹被火烤后冒出的水珠,就像人出汗时一样。“青”则表示蓝、黑或绿等颜色,比如青天即蓝天,青布指黑布,青山即绿山,这里指青竹的颜色。在纸张普遍应用之前,上古时代的人们是用竹板来记录事情和文章的。竹简表面很光滑,不易写字,而且易被虫蛀,所以人们就把新鲜湿润的青竹片放到火上烤,这道工序就叫“杀青”或“汗青”。到了秦代,人们开始用毛笔在竹板上写字,所以定稿的时候只需要削掉竹青,在竹白上直接写字就行了,这一道手续也沿用习惯叫“杀青”。将写好的竹片串连在一起,即为竹简。因此“汗青”就成了竹简代名词,并引申为史册的意思。
“汗颜”里的“颜”就是脸的意思,汗颜最初的意思就是额头鬓角流汗的状态,如唐代韩愈的《祭柳子厚文》中提到:“不善为斫,血指汗颜。”后世则用汗颜来形容羞愧的样子。
“汗牛充栋”出自唐代柳宗元《陆文通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是说为“春秋”作传的著作非常多,存放时可堆至屋顶,运输时则可使牛马累得出汗。后用汗牛充栋来形容著作或藏书非常多。我国古代的图书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中国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图书,应该是竹简图书。在此之前,无论是记录在甲骨上还是金属上、石头上的文字,大多都带有档案性质,而且有很大的局限性:一则篇幅有限,二则阅读、携带都很困难。因此汉代之前的人们选择了竹子作为新的文字载体。而后,随着纸张的普及,竹书才退出了历史舞台。
竹书是将竹子劈成长条状制成的。一根竹片称为“简”,多根“简”用绳子编起来就成为“册”,“册”字就是竹简被穿起来的象形。册也称“编”,又写作“篇”,用丝绳编的称为丝编,用皮绳编的叫做韦编。编好的竹简卷成一束,便成为一卷,长文则可以分为多卷。篇、卷、册这些量词沿用至今。很多与竹书有关的字如书籍的“籍”、账簿的“簿”等,也都使用了竹字头。
历史上关于竹简发现的故事很多。汉武帝末年,鲁王刘恭为扩张宫室而拆毁孔子故居时,从墙壁中发现了《古文尚书》、《礼记》、《论语》、《孝经》等大批竹简。据说这是孔子后人为了逃避秦始皇焚书而藏在这里的。西晋武帝时,河南汲县有人在盗掘魏襄王陵墓时,从中发现了十几万根竹简。经过当时学者的努力,从中整理出《竹书纪年》、《国语》等十六种图书。不过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见到战国之前竹书的实物,近百年来考古发现的都是汉代以后的竹书。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葬中出土了近五千枚竹简,其中最著名的是一部失传了一千多年的珍贵典籍《孙膑兵法》。
汉语中有许多与竹书有关的典故,《史记》所记载的“韦编三绝”便是一例。它说的是孔子晚年特别喜欢读《周易》,以至于韦编都断了三次。成语“学富五车”则来自《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因为竹书体积较大,所以说惠施有五车竹书,应该不算夸张吧。还有其他成语如罄竹难书、断简残编等等,也都是因竹书而言的。
“大学”一词古代就有,它的本义是什么?
中国古代有大学吗,是怎样的?“大学”一词由来已久。它的本义,一是典籍之名,一是国家最高学府。作为典籍,《大学》是儒家经典《礼记》中的的一篇,汉以后,与《孟子》、《论语》、《中庸》并称“小经”,有单行本流传。南宋理学大师朱熹特别推崇这四部书,称其为四子书,简称“四书”,他精心撰成的《四书章句集注》一书,是宋以后读书人获取功名的必读书。作为最高学府的大学就是“太学”。太学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一部分。
中国现代大学是19世纪末才正式出现的。这之前,中国传统社会也有独具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分为官学和私学两个系统。官学由政府设立,私学由私人创办。官学有西周的国学、乡学,汉代的太学、州郡县学,唐宋以后的太学、国子监、府州县学,元代以后的社学等。这些学校主要教授和研习经典、历史和道德方面的内容,但同时也设有专科教育,如医学、律学、算学等。
西周时“学在官府”,教育由官府所垄断。到了春秋时,私学逐渐兴起,至战国时,已颇具规模。秦代以后,私学与官学并行为学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私学的影响较官学更大,因为私学不仅比官学普及,而且更持久,受朝代更替或其他政治变动的影响要小得多。宋代出现的书院意味着中国民间高等学校的诞生。书院以研究、讨论和讲学为要务,可以称得上是古代的研究生院。相对于官学,书院具有更多的学术自由和自治权力,更加偏重学术修养和个人修养,而不以培养官僚、参加科举考试为最终目的。因此,可以说,传统书院是一个以人文学术的教学和研究为要务的自治学术团体。
中国古代的书院教育是怎样的?
书院主要是私立的,也有官办的,是供人读书与讲学的处所,一般有专人主持,掌教者称山长、山主或洞主。这种教育形式起于唐末,盛于两宋,特别是南宋,到清代渐趋衰落。宋代的书院以讲论经籍为主,元代书院遍及各路、州、府,明、清两朝书院更多,但多为习举业而设。有据可考的较早的私人书院是唐贞观时的张九宗书院。宋代有六大著名书院,分别是:石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茅山书院。明代最负盛名的要算东林书院。
岳麓书院藏书楼书院的主要功能是讲学研修、藏书出版、接待访学等,与以太学为代表的官学教育风格迥异。一,书院追求学生人格的完善,强调道德与学问并进,而不像官学那样以科举入仕为主要目标。二,以书院为基地自由讲学,注重学术研讨。三,学生自由择师,不受家庭出身及籍贯等的限制。四,教学以自学、独立研究为主,师生之间注重质疑问难。五,倡导不同学派之间的学术争鸣与交流。
“博士”并不是“舶来词”,与学位有关吗?
如今,“博士”一词在我国代表着最高学位,很多人以为它是从英文Doctor翻译而来,其实并不是这样。“博士”一词是中国本土词汇,而且历史悠久。
“博士”的称谓,在我国古代有几种涵义。作为官名,始见于二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徐慎《五经异义》:“战国时,齐置博士之官。”博士主要掌管全国古今史事以及书籍典章,有机会潜心读书治学,所以学识渊博。如秦博士伏生学问高深,尤精《尚书》。到了汉文帝时,年逾九十,尚能口授《尚书》二十八篇。“皇帝”这个封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还是由秦时的博士所议定的。
“博士”在古代是专备皇帝咨询的文官,兼管教育和学术。秦代至汉代,博士的职责主要是掌管图书,通古今,以备顾问。汉武帝采用公孙弘的建议,设五经博士,专掌经学传授。到了唐代,设置国子、太学、四门等博士。隋唐之前采用征拜和荐举的办法来选拔博士,不需要经过层层考试,著名的汉儒董仲舒,便因学识渊博而在景帝时被举为博士。
古代还把专门精通某一种职业的人称为“博士”,如“医学博士”、“算学博士”、“太常博士”(精于礼仪的人)、“太乐博士”(通晓音律的人)等。后来还出现了“茶博士”的称呼,这是套用博士的职衔称呼茶楼、茶馆内沏茶跑堂的堂倌。“茶博士”一词始见于唐代《封氏闻见录》:“茶罢,命奴子取钱三十文酬茶博士。”这些茶馆堂倌不但茶艺高超,有许多绝活,还由于广泛接触社会各阶层而见识广博,因此被茶客誉为“茶博士”。中国古典小说如《水浒传》、“三言二拍”中有很多关于“茶博士”的描写。
到了近代,博士正式和学位挂钩,其官职之意已经消失。
古代的“学士”是否比“博士”的等级低呢?“学士”是官职还是学位?
现代学位中次于博士的便是硕士,再次是学士。古代的硕士意谓硕学之士,指品节高尚、学问渊博的人,如韩愈《祭马仆射文》:“擢亚秋官,朝得硕士。”但硕士却只是一个名词,并非指称学位或者官职,和“博士”指称官职不同。
与“博士”用法较为接近的倒是“学士”。学士也是一种官职。南北朝时,学士是编纂撰述的官员。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建翰林学士院,掌起草诏书,供职者称翰林学士(简称学士),诗人李白就曾担任翰林学士。学士本是文学儒生的泛称,后来随着各类机构的设置而成为一种差遣职,如唐代有弘文馆、崇贤馆、集贤院等学士。供职于翰林学士院的学士也是差遣职,本身并无秩品,都带本官,上自尚书(三品),下至校书郎(九品),均可充任。
宋沿唐制设学士院,翰林学士实际上充当了皇帝的私人顾问,很多宰相都是从翰林学士中选拔的。元丰改制后,翰林学士成为正式官员,正三品,并且不任其他官职,专司草拟内制之职。到了清朝,内阁、翰林院皆有学士之官。内阁大学士是文臣的最高官职。翰林学士也因为接近皇帝、皇子及近支王公,而优待厚遇,较易升迁。
相较而言,自从“学士”在宋代有了品级之后,倒是一直高于“博士”。宋代国子、五经博士仅为正五品,而翰林学士却是正三品。到了清代,内阁大学士更是文臣最高官职,远远高于博士一职,不像现在的“学士”却比“博士”低两级。
“夫子”是对老师的尊称
“夫子”是对老师的尊称,怎么“老夫子”倒是对读书人的戏称呢?早在上古时代,就有了“夫子”这个词,当时的夫子是对男子的敬称。如《尚书》中“夫子勖哉”就是这种意思。因此,《论语》中的孔门弟子就用“夫子”一词来尊称孔子。随着儒家思想逐步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夫子也成了对孔子的特指。又因为孔子著书教徒,堪称教育的楷模,被后世誉为帝王之师,所以后世就沿用“夫子”作为对老师的尊称。
在夫子前面加个“老”字,形成的“老夫子”一词,本来也是对老师的尊称。明代门生对座主就尊称为老夫子。老者在封建社会是非常受尊重的,称老师为“老夫子”有表示尊敬甚至有些奉承的意思,所以,这个词在后世就转为谀称或者戏称。人们开始用老夫子这个词称呼那些读死书而且思想陈旧的人,含有讥讽之意。比如《牡丹亭》中的陈最良,就堪称是腐师的典型。近代,老夫子一词的讽刺意味更强了。
孔子都有哪些称呼?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末期的鲁国人。孔子对于中国文化、教育、思想等作出了杰出贡献,是儒家思想的创始者。传说孔子的父母曾在尼丘山(即今曲阜东南的尼山,史书上也称尼丘山)求子,后来果然生下了孔子,而且孔子一生下来,头顶中间低四边高,很像尼丘山,因此为他取名丘字仲尼。仲是指排行第二,因为他还有个哥哥叫孟皮。“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父”是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所以后来人们称他“孔子”,又称他“尼父”或“仲父”。孔子像孔子生前虽然以博学多识而著称,但在政治上却多次碰壁,后半生致力于教学。孔子的学生非常尊重他。到了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虽然对孔子的学说褒贬不一,但荀子已称孔子为“圣人”。到了汉朝,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正统思想,有些汉儒甚至称孔子为“素王”,意思是有帝王之德而不居帝王之位的人。其后历代对孔子的封号颇多。公元元年,西汉平帝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唐玄宗追封他为“文宣公”;宋真宗谥他为“玄圣文宣王”、“至圣文宣王”;元武宗加封他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明世宗改称孔子为“至圣先师”。清顺治帝谥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至圣先师”。 更多精彩点击:http://hbs.360do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