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美食大全 天下美食:陕西美食大荟萃

 

 

 

天下美食大全 天下美食:陕西美食大荟萃

古香古色古韵的陕西小吃

    陕西是帝王之都,这里曾经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奠定了陕西丰富的饮食文化基础。陕西小吃,借着历史古都的优势,博采全国各地之精华,兼收各民族珍馐之风味,汇集内外名饮名食之荟萃,挖掘继承历代宫廷小吃之技艺,因而以品种繁多、花色奇异、民族特色浓厚、地方风味各异、古香古色古韵而著称。风味小吃和点心与菜肴平分秋色,品种繁多,口感别致,知名度甚高。如今西安饭庄和和平饭店,都推出了大胆创新的西安风味小吃宴,内容丰富多采,继承了传统操作技艺,造型美观,口味咸、甜、酸、辣、鲜、香各异。席上汇集了陕西传统小吃的精华,再配上几道陕菜系里的名菜,佐以“醉倒酒仙”的黄桂稠酒助兴,吃起来令人拍案叫绝。

 

    锅盔始创于唐代,传说修乾陵时,工程浩大,人数众多,造膳难,所以官兵以头盔为炊具来烙面饼,故取名“锅盔”,现用铁锅烙制。锅盔整体呈圆形,直径尺许,厚1寸,重5斤。原料用麦面精粉,加入水、盐、油、香料,再用压秆反复拌压和面。浅铁锅慢火烘烤,烙熟锅盔外表斑黄,切口砂白,酥香适口,能久放,便携带,是风味方便食品,乾县、长武、岐山等地锅盔最为有名。

 

    石子馍又称石子饼,是关中居民日常主食,因用豆石在鏊上烙熟而得名。主要原料是:面粉、猪油、植物油、食盐、大料、花椒、葱等。制作方法是用上等白面,搓调料、油、盐,做成铜钱厚薄饼胚。洗净的小鹅卵石在锅里加热,饼胚置石上,再盖一层石子,烘焙而成。石子饼外观焦黄鲜亮,中凹边突,活像一个椭圆形的小金盆,咬开后层次分明,外酥内软,咸香可口,经久耐贮。同州人擅长此道,家家都有专用石子,长年使用,石子油黑铮亮。

 

    太后饼为富平县著名小吃,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工艺是将板油撕膜切丁,用刀背砸成油茸,加入桂皮、花椒、盐熬成的调料水搅拌均匀。取面粉加水和成面团,揪一块面团擀成长形面片,抹上一层油茸卷成长条,反复行叠后揪成小剂制成饼坯。在饼坯上刷一层鸡蛋液或蜂蜜水,放入铁炉中经烘烙而成。其特点是外皮金黄、油润酥脆、内层绵软、咸香适口。

 

    水晶饼:是陕西渭南的名点,因其馅芯透明发亮,犹如水晶而得名。早在宋代,它就享有很高的声誉。将富强粉、大油、水和成皮料,另把富强粉、大油搓成酥面,分别揪成小剂;将熟面粉、白糖、糖玫瑰、猪板油搅拌成馅料;分别用皮料包酥面开皮拍扁,包馅制成饼坯,送入165℃的烤炉内烤熟即可。特色是形圆饼鼓、面金黄、边雪白、外形美观,油润酥脆,香甜适口,具有浓郁的玫瑰芳香,是馈赠亲友的上等礼品。

 

    牛(羊)肉馅饼:始于唐代,其制作技艺非常精细,经过揉酥、拌馅、制饼、煎烙等四道工序而成。用面粉、酥面、水和成面团饧透,牛(羊)肉剁碎砸成肉泥,放入葱、姜、料酒、盐、花椒、香油、酱油搅拌成馅。面剂包肉馅收好口,用面杖擀成又薄又圆的饼坯,挑起放入烧热的饼铛里煎烙,至两面焦黄,鼓成球形,出锅切块装盘,食时就着醋蒜。特色是皮薄肉嫩、鲜香不腻、酥脆可口。

 

    粉汤羊血:热羊血加入盐水搅拌均匀,凝结成块时投开水锅煮,小火煮至嫩豆腐状时捞出,泡在清水盆里待用。食用时,将羊血小块(条)在汤锅里烫热捞在碗里,加少许汤、盐、酱油、醋、蒜水、油泼辣子、香油、粉丝、香菜等即可食用。特点是羊血鲜嫩、粉丝滑软、酸辣适口、花椒小茴香味扑鼻,寒冬食用为最佳。

 

    荞面煎饼:在荞面中加入鸡蛋液、苏打、食盐,先和成硬面团,再分次加水,搅拌成稠糊状。将平锅烧热涂上油,倒入适量的面糊,提起锅来旋转,使面糊均匀布满锅底,几分钟后即可出锅。把肉丝和绿豆芽加调料于锅内炒熟取出,卷入煎饼食用,若佐以小豆稀饭极为适口。特色是饼薄柔韧,肉香菜嫩,别具陕北风格。

 

    咸馓子: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随着古代“寒食节”而诞生,又称“寒具”。用上好的白面,加入清油、鸡蛋、白矾、食盐、水合成面团,揉成条状面坯涂上清油,放在盘中饧透。从面坯一头边搓边用手来回拉抻,绕在手上,用油筷挑起,入沸油锅炸到脆黄干透出锅。色泽金黄、条细心空、酥脆咸香,是南北通食的风味小吃。

陕西地区的美味汤面

    陕西人爱吃面,大街上的面馆比饭馆多,光面条的种类就多达几十种,如梆梆面、烙面、干拌面、腊八面、血条面、炉齿面、罐罐面、翡翠面、旗花面、疙瘩面、窝窝面、荞剁面、手撕面等,虽说都是面,但是陕西把每一种面都做的与众不同,都赋予了深厚的文化。

 

    荞面饸饹:陕西名小吃之一,饸饹古称河漏,已有600年的历史。主要原料为新鲜荞麦,其特点是色黑条细、筋韧爽滑,挑起来不断条,清香利口。冬可热吃,夏可凉吃,有健胃消暑的功效。它的制作过程是,把一个像粗木条凳似的压床子架在大铁锅上,一个漏斗状的圆孔对着锅,将用青石水和的荞面一块块塞入圆孔,用力下压成条条细丝入锅煮熟。凉吃时调入精盐、香醋、芥末、蒜汁、芝麻酱和红油辣子,一筷子入口,好像七窍六神都通了;热吃时在饸饹碗里浇上臊子和热骨头汤,再撒入胡椒粉、香菜、蒜苗丝和紫菜,吃起来汤鲜面筋,通体舒畅。玚眬也是饸饹的一种,,它不仅西北有,辽宁、河北及山东也有。辽西人叫它擦眬;山东人叫它和乐,正规都应称为饸饹。

 

    岐山臊子面:是陕西关中地区的风味小吃,是在唐代长命面的基础上变化而来的。正宗的岐山臊子面以“薄、筋、光、酸、辣、香、煎、稀、汪”的特点而闻名遐迩。薄筋光是指面条的质地,面条一定用手工擀制,面团经过反复揉搓,韧性十足,然后擀成薄到透明的面皮,用铡刀铡成两分宽的丝,下锅煮熟,面条入口既光滑又耐嚼。酸辣香是指臊子的味道,突出酸辣味,这里的辣椒都是来自于陕北。煎稀汪是指汤水的品质,煎指汤要热,稀指盛在碗里的面条要少汤要宽,汪指漂浮在汤上的油和辣子要盖满碗。臊子讲究将带皮五花肉切成丁,在热油中加辣椒、姜末、调料等煸炒,接着把大量柿子醋顺着锅边倒下去,热锅上顿时腾起一阵白烟,醋香与肉香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加水稍煮一会,改用文火煮至肉烂,即可加入其他配料如胡萝卜丁、土豆丁、木耳丝、黄花菜、豆腐、蒜苗、切成菱形块的鸡蛋皮等,一大锅酸辣惹味的臊子就做好了。吃时先将面条煮熟捞入碗内,打入底菜,再浇汤,放臊子和漂菜。深褐色的面汤中,红的辣椒、绿的蒜苗、黄的蛋皮、黑的木耳盖在白的透亮的面上,吃上一口,筋道的面条滑溜溜顺入口中,顿时被酸、辣、鲜、烫刺激得满口生津。

 

    杨凌蘸水面:是杨凌、武功一带人最爱吃的面食,它的面和汤是分开的,宽厚且长的面条捞出来倒进一个大碗里,放入一些青菜。吃的时候从面碗里夹出拉到汤碗中,然后夹着面条一口一口地咬着吃。一小碗干辣椒面、切好的蒜瓣、浇上煮沸的油,吱拉一声,金黄色的油层慢慢盖住辣椒面,碗边浮起油沫,然后加些陈醋和少许盐,一碗酸辣鲜香的蒜辣汤就做好拉。蘸水面的特点是面白薄筋光、油汪蒜辣香、汤面分盆装、越嚼口越香。

 

    油泼扯面:是关中地区的传统面食小吃,陕西八大怪之一,宽如裤带。制作时先将面粉用盐水和好,用湿布盖好放置1小时以上,再调到较软程度后擀成较厚较宽面片,然后手拿两端,扯成薄而未断的面片,入沸水锅煮熟捞在碗里,先放上葱花、肉丝、花椒粉、盐等配料,再撒一层厚厚的辣椒面,用一把铜勺在滚沸的油锅里舀出一勺花生油,猛地浇泼在辣椒面及面条上。经油泼烫后辣椒焦辣香脆,面条表皮焦黄,拌而食之光滑柔韧、淡雅清香。

 

    户县摆汤面:乃户县传统名吃,与一般面吃法不同,中间搁一盛有温水的面盆,每人面前一碗臊子汤,汤中配有黄花、木耳、油豆腐丁、西红柿、蒜苗、韭菜、葱花、臊子肉,吃时挑一筷头面条放入臊子汤中,来回摆动,让其充分沾上调味汁再吃,故名“摆汤面”。特点是面薄如纸,条细如线,筋光耐嚼,汤煎油汪,酸香适口。

 

    铜川大刀面:使用传统大刀,切时右手提刀,左手按面,边提边落,案随刀响,刀随手移,面搓成絮,木杠压,成硬块,盘起回性,擀成一毫米薄后,拎擀杖叠起成半圆形。面细如丝,水开下锅,两滚即熟。浇上干熄肉臊子,三碗下肚,满头大汗,鼻耳畅通。

 

    浆水面:亦称“酸汤面”,以浆水为汤汁,以麦粉或杂粮做面条。先将手工擀制的长面煮熟后浸凉,盛入汤碗中,浇上炝过油的葱花、花椒水,调入辣椒油,撒上香菜末即成。

 

    羊肉烩面:先将蒜片、葱花、辣椒面略炒,再下羊肉片,加肉汤,最后放入煮熟的面条。吃时浇入辣椒油、陈醋、香菜,特色是酸辣香醇、面筋汤浓、诱人食欲。

陕西风味的牛羊肉菜品

    腊牛羊肉是西安最具代表性的清真风味美食,成品色泽红润,气味香荃,肉质酥烂,鲜咸不柴,令人赞不绝口。制法是将带骨带皮的羊(牛)肉50公斤砍成大块排放缸里,再将青盐(2公斤)和硭硝(250克)撒在肉面上,加入苦井水腌渍三四天,每天都要将缸内的肉翻倒一两次,并用棍搅拌盐水,使肉入味均匀。当肉色腌至里外呈红润时,将肉从缸里捞出沥去水分。锅里加清水放入4公斤青盐和调料包(花椒200克,桂皮100克,八角150克,草果100克,小茴香400克等),旺火将水烧开后,将腌过的羊肉皮面向下放入锅里。用木板盖在肉上,盖上锅盖儿,旺火煮沸改用小火煮至烂透。停火后,撇去浮油,再焖约半个小时,用长竹棍及铁笊篱将肉捞出,将肉面向上平放在盘里。

 

    腊牛羊肉的吃法有多种,西安穆斯林最常见的吃法是用饦饦馍夹肉吃,特别是刚出鏊的饦饦馍夹上刚出锅的腊羊肉,咬一口鲜香四溢,好不馋人!如果把凉透的腊羊肉切成片,放入盘里,浇上油泼辣子、香醋和蒜泥汁,做成凉菜,那可是另一道诱人的菜肴。

 

    粉蒸牛羊肉的做法:将鲜肥牛(羊)肉在水中浸泡洗净后切成长方块,用花椒、茴香等十三种香料腌渍入味,然后将肉与蒸肉粉、葱末、香菜末、糖、料酒搅拌均匀。荷叶浸泡洗净后切成两半,把拌好的肉放在荷叶上卷成春卷状,入笼蒸2小时即可。食时佐以生蒜,也可用发面荷叶饼夹食。食后再品一杯熬制的砖茶,既有助消化,又清心爽口,回味无穷。

 

    波丝烤羊腿是古城西安传统的清真名菜,因其起源于唐代波斯商人的明火烤制,故而得名。特点是色泽紫红,酥嫩鲜美,醇厚馨香。制作工艺是选用1年左右阉割了的公羊后腿1只,用铁钎子均匀地戳—遍,再用花椒水和精盐擦匀腌渍5小时。等烤箱升温至150℃时,给烤盘内放入生姜、大葱作垫底,将羊腿放在上面,再用番茄、葱头片盖面,加入用羊肉汤、精盐、酱油、料酒、桂皮、八角、草果、大葱、生姜烧制的调料汤,推进烤箱。烤约三四小时,中间翻动3次,分次加入调料汤,汤汁烤完肉熟即可。

 

    水盆羊肉:蒲城、大荔的水盆羊肉久负盛名。是以剔骨鲜羊肉、羊骨加桂皮、花椒、小茄香、草果、精盐、味精煮制而成,食用时配烧饼或白吉馍同吃,佐以糖蒜、辣子酱、鲜蒜瓣,则肉烂汤清,肥而不腻,别具风味。

 

    辣子蒜羊血是陕西街头小吃,清晨或傍晚常有小贩摆摊制售。杀羊时将热血接入盆中,用马尾箩滤去杂质,加盐水搅均匀,凝结后切成小块,投入开水锅小火煮,血固如嫩豆腐,捞出呈褐红色,可泡在清水盆里备用。羊骨砸碎加香料熬汤,汤成放入羊血小块略煮。羊血盛入碗中,略加些汤,浇入盐、酱、醋、蒜水、油泼辣子、香油等调料便可下口了。羊血鲜嫩汤味辣、呛、咸,花椒、小茴香味窜扑鼻。

 

    腊汁肉及肉夹馍:腊汁肉起源于战国,当时称“寒肉”,西安樊记腊汁肉已有近百年历史。其选料精、调味全,又经长时间煨,陈年老汤煮,成品颜色红润、软烂醇香、久贮不变。食者有“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渣满口油,不用牙咬肉自烂,食后余香久不散”之赞誉。近年来,在制作工艺上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大了瘦肉比例和香度,使其更加浓郁喷香,深受食者欢迎。用刚出炉的白吉馍夹着吃,则馍香肉酥,回味无穷,这便是所谓“肉夹馍”。

 

    饦饦馍是西安回族最具代表性的小吃之一,饦饦馍从制作工艺上分有两种,一种是硬面,一种发面。硬面饦饦馍一般直径约有10厘米,烙熟后有筋劲,掰碎后入锅煮制不粘不散,适用于牛羊肉泡馍;发面馍一般直径约有15厘米,合面时加十分之一酵面揉成团,至筋韧光滑,擀成小圆饼。鏊烧热,饼入鏊两翻后,改中火,再改文火。六翻后,馍饼发轻,摁有弹力,即可出鏊。饦饦馍底色洁白,花纹金黄,筋韧甜绵,是当地人的日常主食。

 

    钱钱肉是古长安的一种名肴,将驴子宰杀取其生殖器放瓮中,撒上土硝、食盐压实密封,十多天后取出晒干。铁锅放水加入香料,用文火炖煮晒干的驴鞭。煮熟的钱钱肉长不足一尺,粗似胡萝卜,呈红黑色。食时切成片,中间有孔,酷似小铜钱,其味甜腻,绵软而香,独具风味。把驴宰杀,取驴腿放瓮中加盐和土硝密封腌渍,晒干后用松木水加五香料煮熟,捞出用驴油及煮肉原汁浸渍,然后将肉块晾至呈霜状之色,这就是有名的腊驴腿。
土高坡上的乡俗美食

    搅团:陕西的一种饭食,用玉米面5份面粉3份淀粉1份加水调成糊,徐徐倒入80℃水锅搅匀,再小火熬成稠糊,熬时要用一根棍子在锅里使劲搅,慢了面糊就结块,所以当地人把这种饭叫做搅团。面糊烧熟后黏成一团,可热吃也可放凉吃。热吃时夹成一块一块放在预先调制好的浆水汤里(浆水是陕西人自制的一种酸汤),搅团经过浆水汤的浸泡,味道清爽适口,十分好吃。搅团还可以改成浆水鱼鱼,但要把搅团经过再一步加工才能成为鱼鱼。

 

    漏粉鱼:名曰鱼,其实并不似鱼,陕西人土话叫“蛤蟆骨斗”,因为做出的鱼鱼十分像小蝌蚪。将豆粉加白矾、盐、水和成糊状,锅水烧热将糊徐徐倒入,用木勺着底使劲搅,以免结块。糊熟离火,取漏勺,把面糊漏到凉水盆内,凝结成鱼。漏粉鱼可凉吃,将鱼鱼捞入碗里,浇上配好的浆水汤,滑软鲜美,清凉可口,鱼鱼顺喉而下,有活吞之美感。冬吃则讲究炒粉,平底锅烧热,淋少许清油,将葱花稍炒后,倒入粉鱼,加调料炒至色黄味香即成。

 

    酿皮子是西北各族人十分喜爱的一种风味小吃,它是一种蒸制的凉面,故又称作凉皮、面皮。酿皮子是从唐代冷淘面演变而来,其选料精良,工艺严谨,调味讲究,以“白、薄、光、软、筋、香”而闻名。酿皮子的做法是选用上等面粉放入大盆中,先调成面团,再用水抓洗,分出淀粉和面筋。而后在淀粉液中加入适量碱面,用勺臼入平底锅,大火蒸熟,抹上芝麻油,待凉后切成条即可。面筋放进笼屉内蒸出,切成小块,即为“面筋块”。酿皮的佐料有青蒜、椒盐、芥末、芝麻酱、辣子油和熏醋,酿皮切好排在盘子里,上面放几块面筋,拌上红的辣子油、黑的芝麻酱、白的芥末汁、黄的蒜泥,再加盐、醋,筷子一拌,香味扑鼻。酿皮子色白、味香、柔软筋道,酸辣咸香,凉爽可口,解暑充饥,宜于夏天食用。西安的大街小巷,陕西的每个城镇乡村,到处都有卖凉皮的。凉皮不但是街头小吃,而且在陕西风味的各大饭庄、酒楼,凉皮也是必不可少的。陕南、陕北、关中都有凉皮,但却因做法、吃法、调料、用料上不完全相同而形成四种风格。

 

    汉中米面皮:因产于汉中地区而得名,由于加工时用小石磨加水将米磨制成米粉浆,又叫水磨凉皮。制作时,将磨好米粉浆平铺于竹蒸笼上蒸制。吃时面皮切条,加入蒜汁、辣椒油、醋等调料,口味酸辣之中透着蒜香。因风味独特,吃的人很多。汉中属陕南,盛产大米,用大米面做面皮是汉中人首先发明,历史悠久,有很高的知名度。所以在陕西西安卖面皮的往往要打出汉中米面皮、城固米面皮以招揽客人。

 

    秦镇米面皮:秦镇是长安县的一个镇,离西安很近,秦镇的米面皮所以有名,主要是辣椒油的制作很讲究,辣椒面放在上等的油中,加入花椒、茴香等小火反复熬制,越熬越辣,越熬越香,辣油也越熬越红,越熬越亮。同时,秦镇的米面皮比汉中米面皮要稍硬,更适合一些年轻人、中年人。制作时把大米粉调为糊状,平铺在多层竹蒸笼内,旺火蒸熟。吃时用大铡刀铡成细丝,加入辅料青菜、小豆芽等,调入佐料,调好的凉皮全呈红色,辣里香。在西安,秦镇米面皮经营者也很多,有小摊小店经营的,更有开大店经营的。

 

    麻酱酿皮:在陕西农村把凉皮叫酿皮,把面粉调成糊状,盛入金属凉皮箩里,摇晃凉皮箩使面糊平平地铺在箩底,然后放入开水锅内蒸制成熟。吃时把面皮切成半厘米宽的条。在西安回民中,酿皮的调料与众不同,它除了放黄瓜丝、醋、酱、盐、味素、辣椒油外,还要放芝麻酱,吃来又别有风味,所以在西安,人们又把回民的这种凉皮叫做麻酱凉皮。

 

    岐山擀面皮:陕西米面皮和酿皮是把面调成糊状,放在特制的铁笼上蒸。而岐山擀面皮则是将小麦粉洗出面筋,把淀粉擀成薄饼,再上蒸笼蒸制。蒸熟后切成比凉皮稍宽的条状,吃法和米面皮基本一样,调料以岐山当地酿制的粮食醋和辣椒油为主,辅以洗出的面筋丝、黄瓜丝、酱、蒜汁、味精、盐、香油等,在一小铁锅内拌合均匀,盛盘而飨客。其主要特点是面皮口感较硬,韧度高,有筋性,酸辣味香,西安、宝鸡一带很流行。

 

    除以上几种外,陕西还有扶风的烙面皮,汉中的魔芋凉皮、黑米凉皮,陕北的绿豆凉皮等。凉皮一般是凉吃的,近年有人把凉皮热着吃,即现蒸现吃,故有人称其为热面皮,味道很特殊,颇受市场青睐。看来任何小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都在不断发展变化的。


甘陇地区的饮食文化

    甘肃省简称“甘”或“陇”,它东接陕西,南靠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与宁夏,内蒙和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甘肃地处黄土高原、蒙新高原、青藏高原的结合处,境内分属长江、黄河和内陆河三大流域,自然条件差异性大。多样的气候为种植多种植物提供了条件,本省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糜谷、水稻、豆类、青稞、马铃薯等20多种,盛产该桃、杏仁、大板瓜籽、黑白木耳、蘑菇、蜂蜜、花椒、小茴香等多种土特产品。蔬菜有萝卜、白菜、油菜、茄子、辣椒、韭苹、芹菜、包心菜、菜花、洋葱、芫荽、小茴香等。河西发菜,陇东黄花菜、蕨菜,甘谷辣椒,民乐大蒜,兰州白兰瓜、百合、玫瑰油,天水的花牛苹果,敦煌和临夏的杏子,宁县和临泽的红枣,在国内外都享有盛名。甘肃地处农牧业交错地区,牲畜和家禽品种齐全,以羊、牛、马、骆驼、驴、骡、猪、鸡等为主,水产品极为匮乏。

 

    甘肃大部地区人民以面粉制品为主食,面食品丰富多彩,其中汤面品种最多,还有以蒸馍、烙饼为代表的干粮。水稻产量很少,仅限于陇南河谷和河西走廊的张掖附近出产。甘南牧区等高寒地带多以青稞为主,以杂粮为辅,这些杂粮多是玉米、洋芋(甘薯)、荞麦、豆类等。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摸索和创造了许多粗粮细做的方法,其中尤以定西和陇南地区为突出。甘肃人主食加工的方法颇多,除采用较普遍的烙、烤、蒸、炸、煮外,还有沙埋法。如成具的埋沙馍和临洮的石子锅盔便是用炒烫后的沙石烘烤的。甘肃是多民族生活的地区,他们在饮食习俗上虽也有相同相似之处,但大部具有其独特习俗。

 

    甘肃人喜好酸辣,一般多采用辣椒、花椒、芥末、八角、草果、葱、姜、蒜等为调味品。咸菜、油泼辣子和醋是吃汤面必备的调昧品。这种嗜酸的习俗,除了与干燥的气候有关,与水土多呈碱性也有关系。食辣的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副食的不足,这与四川人吃辣椒除瘴气很不相同。

 

    夏季的小食摊上凉食品种最多,有酿皮子、凉面、凉粉、豆粉、养粉、醪糟、甜醅子、凉灰豆、煮枣汤等。这些凉食中,除甜食外,多用盐、醋、辣油、芥末、麻酱、蒜水等调味,吃起来爽口、香辣。此外,以菠菜、黄瓜、莴苣、豆芽、萝卜等为主料的凉拌菜,也是倍受欢迎的家常菜。

 

    冬季讲究热食进补,大多数人家喜好食牛羊肉和乳制品。肉食吃法常见的有牛羊肉泡馍、手抓羊肉、羊肉涮火锅、烤羊肉串和牛羊杂碎等。此外,热冬果也是富有特色的冬令补品,具有驱寒、暖胃、止咳、清肺之功效。

 

    甘肃凉粉有青粉、黄粉、沙米粉三种。青粉是用扁豆粉,或绿豆、山药粉制成的。将粉面加冷水拌成稠面糊,锅开后把调好的糊均匀下锅,不停搅动煮透,倒大盆或平盘晾凉切条,搁上各种调料即可食用。做得好的凉粉白中透青,不软不硬,吃起来滑爽森凉。黄粉是用豌豆粉做的,比青粉软绵。切时不在刀板上,是用一方带刃的薄铁片,在粉陀上削下一块。搁在手心里,“截”成滚刀棱子条,吃时撤一捏儿青盐,淋一匙红辣油,满口都是豆面的清香。

 

    沙米粉是用一种叫“沙蓬”的植物的籽实制成的,金秋十月沙米成熟,住在沙漠边上的庄户人,将布单子铺在沙滩上,把沙蓬棵子摁在布单上,用棍子敲打,沙米便落在布单上。采回晒干碾去皮,用清水泡一两个时辰,变软后揉搓成细浆,用细箩滤过.粉浆入锅烧开煮透,倒入盆中晾凉切细条拌调料,风味首屈一指。

 

  面茶是盛行于西秦岭南麓甘肃康县一带的传统早点。每天清晨,主妇们首先要在火膛生火备炒调合,即用炒勺或铁锅以清油、精盐、葱花依次炒鸡蛋、豆腐、核桃仁,然后是熬小麦面粉。一般要求,鸡蛋要炒嫩、豆腐丁要炒至金黄色、核桃仁要炒脆、麦面要熬熟。炒好的调合及熬熟的麦面需置入四个容器中分别存放备用。将一大一小两只专用土陶煨罐刷洗干净,在小煨罐中以清油、盐将茶叶炒熟后加水煮茶;在大煨罐中以红葱皮、花椒叶、茴香杆、生姜片为底料加水煮沸,将炒熟的麦面粉加入一勺,再将小罐内的茶水注入,用竹筷边搅边煮约五分钟后将面茶流汁滤出,盛入三寸口径的细瓷小花盅内,然后依次将备好的油锅渣、豆腐丁、核桃仁、鸡蛋等调料,置入盅内面茶中即可。这样做的面茶在当地被称之为三层楼,即一盅面茶上层漂浮着鸡蛋、葱花、油锅渣,中层悬浮着核桃仁,下层沉浮着豆腐丁。面茶因其制作工艺精湛、味浓酥香,且解渴充饮,是人们日常必备的美味食品。


三秦古地的风味美食

    陕西位于中国腹地,纵横千里的秦岭山脉,将陕西一分为二。秦岭以北又分为关中平原及陕北黄土高原。地域的不同造就了饮食文化的差异,因差异而构成陕西饮食文化的丰富多彩。陕南山清水秀,气候类似南方,主食以米为主,饮食习惯接近于重庆和四川,而各县市又有自己独特的风味;关中平原土地肥沃,自古以来以面食为主,关中人可以烹调出几十种极富地方特色的各种食品。由于地域广阔,西安、宝鸡、渭南等地彼此的加工及烹调方法又完全不同。于是,形成了久负盛名的“西府小吃”、“东府风味”和“西安小吃”。众所周知的“陕西八大怪”中,“面条像裤带”一说便是对陕西面食特别做法的形象描绘。地处黄土高原的陕北年降水量偏少,农作物以小米、大豆、糜子等粗粮为主,多养有牛羊,因而精工细作的粗粮和牛羊肉成为延安、榆林人的饮食特色。

 

    蜂蜜凉粽子:西安名小吃,始于唐代。做法是将糯米先制作成粽子,待凉透后撒上蜂蜜、桂花酱即可食用。以其凉爽甘甜、沁人肺腹的风味特点而闻名三秦,是理想的夏令食品。

 

    甄糕是陕西的地方风味小吃,相传有几百年的历史。甑是一种底部有小孔,可放置在锅上蒸食物的古老炊具。甄在原始社会后期已经产生,到了新石器时代又有了陶甄,商周时代发展为青铜铸成,铁器产生后,又变成了铁甄,近年也有用白铁叶子焊成的。甄糕的原料是江米和大枣。其比例是每锅江米10公斤,大枣3公斤。制作工艺有泡米、装甑、洒水与火功等,都有严格要求。甑糕特点是白里透红、米枣交融,枣香浓郁、软糯粘甜、味道醇厚营养丰富,实为冬春早点的佳品。

 

    黄桂柿子饼:也叫水晶柿子饼,是用临潼上等的火晶柿子加桂花酱、白糖拌上面粉炸制而成的风味食品。特点是色泽金黄,黄桂芳香、外皮酥脆、内瓤绵软、甜而不腻。

泡泡油糕:是用水烫面、大油、黄桂、桃仁、玫瑰、白糖馅等原料制成,制作方法独特精制。主要特点为色泽乳白、表皮膨松,犹如轻纱制就、蝉翼捏成,深受人们的青睐。

 

    黑米八宝粥:陕西洋县出产黑米,色泽乌黑,内质色白,煮成粥为深棕色,味道浓香,营养价值甚高。若用洋县黑米与陕北红枣煮粥,味美甜香,被人们称之为:黑红双绝“。用洋县黑米配以白果、银耳、核桃仁、花生米、红枣、冰糖、苡米做成“黑米八宝粥”,是难得的高级滋补美食。

 

    壶壶油茶:很有地方特色,将面粉、调料面加凉水搅成稠糊,溜入开水锅中搅拌,再加入杏仁、芝麻、籼米,微火边烧边搅。再加入酱油、盐面、胡椒粉、味精,微火边烧边搅。直到颜色发黄,油茶发稠,表面有裂纹才止。壶壶是有长嘴的水壶,用棉套包裹,油茶装在里边可以保温。店里卖的油茶,锅里热腾腾地浮着果子,舀一碗就着油炸麻吃很有滋味。

 

    洋芋擦擦:用擦子把洋芋擦成寸长的薄片,拌入花椒、葱丝、姜粉、盐末等,同面粉搅匀,上锅蒸熟。酥绵可口,久吃不厌。

    蒲城椽头蒸馍:因其状如椽头而得名,距今已有200余年的制作历史,为蒲城特有的传统食品。制作方法别具一格,蒸馍时不用碱,发酵程度要求严格,面团要反复盘揉,所以椽头蒸馍内酥外光,含水分少,且便于携带,又耐久贮。

 

    绿豆糕:此糕有南北之分,南点中的绿豆糕重油重糖,北式的绿豆糕无油爽口。制法是将糖熔化后加入桂花拌和,与绿豆粉一起调匀,用筛过细,装入木格子内按实(木格底竹帘子上衬两层纸),然后放笼内蒸30分钟左右,待糕质有粘性成块即成。特点是清甜爽口,有绿豆和桂花清香。凉白开水冲食更沁人心脾。绿豆糕不只是夏令宜人的点心,也是一种老、弱、病患者的滋补食品。

 

    莲子凤梨:将莲子用开水泡软,除外皮和芯,在锅内加水,放入莲子、凤梨、冰糖用小火煮至莲子松软为至,长吃可神清气爽,耳聪目明,强身健体。

    凤翔豆花泡馍:是将切成小块的锅盔倒入豆浆锅内煮稍许,盛入碗内,然后将热豆花舀放其上,浇以豆浆,佐以调料。其质量要求是豆花要嫩、豆浆要"煎"、辣子油要"汪"。食后味道咸辣清香,营养高易于消化,在宝鸡市、凤翔等地已成为一种经济早餐。
陕西的名宴和传统美食

  陕西省地处中国腹地,横连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物产丰富,人杰地灵,饮食风尚特色突出,很多饭菜都有周、秦、汉、唐等十多个王朝的遗风。陕西菜系由关中、陕北、汉中三个地方菜组成,并以关中菜为代表,它的特点是:取材以猪、羊肉为主,料重味浓,香肥酥烂,突出主味。陕北菜取料以羊肉为主,羊猪肉合烹为常见。汉中菜口味多辛辣,擅用胡椒,菜肴鲜辣。陕西菜强调形状完整、酥嫩、汁浓味香,炒菜讲究飞火,重用各种香料。小吃和点心与菜肴平分秋色,品种繁多,口感别致,知名度甚高。改革开放以来,饮食产业蓬勃发展,烹饪技术也有了长足进步,涌现出数以百计的传统菜、创新菜,创造出不同风格的宴席。如仿唐宴、宫廷宴、蝎子宴、泡馍宴、饺子宴、长安八景宴、陕西风味小吃宴等。



  饺子宴,馅有荤有素,佐以调料,食之味美。现在的饺子宴有180个品种,分为宫廷宴、八珍宴、龙凤宴、牡丹宴和百花宴等数十种宴席,可谓一饺一形,百饺百味;长安八景宴由一道冷盘,八道大菜和一道水果组成,一菜一景,形式别致新颖。。分别取名:古城十三花、华岳扒熊掌、晚霞映牛舌、灞柳雪花鸡、曲江雏鹌饮、雁塔晨钟、渭水团鱼、草堂八素、太白雪山金鱼和骊山烽火鲜果;西安风味小吃宴,汇集了陕西传统小吃的精华,再配上几道陕西菜系里的名菜,佐以“醉倒酒仙”的黄桂稠酒助兴,吃起来令人拍案叫绝。



  羊肉泡馍是西安有名的清真小吃,馍叫托托馍,这种馍入汤不散,吃起来口味香浓。顾客先将馍掰成小块放到大碗里,服务员便端到厨房,由厨师将熟羊肉切成片放在馍上,再配以粉丝、豆腐干、木耳等配料,放在肉汤锅中加热,使原汤入馍。泡馍煮热后,配上糖蒜、辣酱、香菜便可食用。特点是肉烂汤浓、香醇味美、黏绵韧滑,食后饮汤更觉回味悠长。西安的羊肉泡馍馆很多,其中老字号有“老孙家”、“同盛祥”、“天锡楼”和“义祥楼”等。

  制作羊肉泡馍首先是煮羊肉汤,将羊骨置清水锅里大火烧开,两小时后撇去浮沫,然后投入浸泡洗净的羊肉块,将肉块皮面向下摆放在骨头上,加入明矾,把桂皮、草果、花椒、小茴香、干姜、良姜、八角等装入纱布袋放入锅内,用肉板压上加锅盖,用大火烧开改用文火炖之,清晨醒来,肉烂汤浓,醇香四溢。揭开锅盖,取出肉板,撇去浮油,再用肉汤在肉上冲浇几次,使肉面干净,将肉捞出晾凉切片。

  羊肉泡馍的吃法比较讲究,第一种是“干泡”,煮好馍后碗中不见汤。第二种是“口汤”,要求吃完泡馍后,碗内仅余一口汤。第三种是“水围城”,即行话所说的“宽汤大煮”,泡馍盛入碗里,周围是汤汁。第四种是“单走”,馍与汤分端上桌,只将切配好的肉一份放入锅内烧开,加入味精,盛入碗里即成。食者喝汤吃肉配饦饦馍吃,基本和吃水盆羊肉相似。



  葫芦头泡馍:葫芦头相传源于宋代的“煎白肠”,其主料由猪大肠头、肚头、肥肠去腥臊后加佐料煮制而成,是西安特有的风味小吃,它和羊肉泡馍有相似的地方,即同为掰馍,再用汤煮馍而成。具有汤酽味浓,鲜香滑嫩,肥而不腻,老幼皆宜的特点。



  肉加馍:樊记腊汁肉已有近百年历史,由一姓樊小贩所创。由于选料精、调味全、火功到,其制品颜色红润、软烂醇香、久贮不变。食者有"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渣满口油,不用牙咬肉自烂,食后余香久不散"之赞誉。近年来,在原有制作工艺上,加大了瘦肉比例和香度,使其更加浓郁喷香,用刚出炉的白吉馍夹着吃,馍香肉酥,回味无穷,深受食者欢迎。



  金线油塔是西安的传统名贵小吃。它层多丝细、松绵不腻,其形状"提起似金线,放下像松塔",故而得名。相传始创于唐代,原名“油塌”,清代时有了改进,选用上等面粉、猪板油等原料,增加油饼层次,把饼状改为塔形,将烙制改为蒸制,名称也改为"金线油塔"。油塔蒸好下笼食用时,用手略加拍折抖松,放在盘里,佐以葱节、甜面酱等,别有风味。




  灌汤包子:有1000多年的历史,用料考究,制作精细。它以精粉烫面制皮坯,选用肋条肉为馅心,用鲜骨髓汤打馅,配以十多种上等调料佐味。灌汤包子是清真风味小吃,以西安北院门的“贾三”名气最大。有牛肉汤包、羊肉汤包、鸡味汤包、三鲜汤包几种。特点是鲜香肉嫩,皮薄筋软、外形玲珑剔透、汤汁醇正浓郁、入口油而不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9351/753272137279.html

更多阅读

道情大全山西道情陕西道情全集 山西神池道情

右玉道情杀狗下右玉道情杀狗上右玉道情游花园右玉道情状元与乞丐上右玉道情状元与乞丐下右玉道情金镯玉环记A右玉道情金镯玉环记B右玉道情金镯玉环记C道情打金堂精品唱段《喜荣归》精品唱段《粉妆楼》六月雪山西省静乐顺怀道情艺术

桂鱼的做法 美食天下 美食天下菜谱大全做法

桂鱼的做法 美食天下松鼠桂鱼清蒸桂花鱼醋椒鱼糖醋桂鱼什鲜烧桂鱼共21道以桂鱼为食材的菜品>>www.meishichina.com - 【桂鱼】桂鱼的做法大全,桂鱼的营养价值,桂鱼怎么做好吃_亲子宝...桂鱼红烧、清蒸、炸、炖、熘均可,也是西餐常用鱼

美食杰 美食天下菜谱大全

美食杰使用感受调查问卷首 页欢迎回到首页,美食杰 www.Meishi.cc菜谱大全菜谱大全.教您用最简单的原料,做出最可口的美味!中华美食全解中华八大菜系之做法,众览各地特色小吃之精髓。食疗药膳食药同源,食之有道,通过药膳食谱,改善身体机能,起

陕西面食大全50种 陕西面食做法大全

陕西面食大全(50种)陕西人爱吃面,大街上的面馆比饭馆多,但到底陕西陕西面食有多少种呢?有人粗略的统计了下陕西面食大概有50种之多.biang(音)biang(音)面、岐山面、摆汤面、蒜蘸面、宫廷罐罐面......数不胜数,虽说都是面,但是陕西面食

声明:《天下美食大全 天下美食:陕西美食大荟萃》为网友烛光透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