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中东战争时间
第二次中东战争时间主要集中在1956年下半年和1956年初。而实际上,英法两国早在1956年11月就停火撤军,留在埃及境内的以色列军队则在1957年3月撤军。
第二次中东战争的图片
关于这场这次战争开始的时间,各方说法并不一致。1955年11月,英法以三国结成了针对埃及的联盟,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场战争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开始了政治角逐。另一说法的时间还要早,是1952年,以纳塞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推翻了埃及君主制政权,建立了共和国开始。因为当时新建立的共和政府,并不承认英埃条约,并在之后决定将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收回的时候,危机已经形成。从1956年8月开始,英法和埃及就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进行了研究和商议,但并没有起到什么实质性的效果。
1956年10月,以英法以三国联军正式向埃及诉诸武力。这也标志着战争的正式开始。而这场战争的军事冲突,则主要集中在10月和11月这两个月的时间内。这段时间主要表现为以色列进攻埃及的西奈地区,而英法两国攻击运河地区。但由于苏联和美国的插手,英法以联军被迫同意停火。
1956年11月7日,英法联军在舆论的压力下,同意停火。22日,撤出了军队。因此,实际上第二次中东战争的军事冲突,在这个时候已经基本上结束。也就是说第二次中东战争的时间,仅不到两个月。1957年3月,以色列在得到了埃及应允以色列有蒂朗海峡水面航行和空中飞行权后,军队也撤离埃及境内,这标志着战争的真正结束。
第二次中东战争起因
第二次中东战争又被称为“苏伊士运河危机”,因此第二次中东战争起因和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有关。
第二次中东战争的形势图
苏伊士运河位于苏伊士地峡,连接着地中海与红海,也是从欧洲到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最短捷径。从这条运河开通以后,其控制权一直在英国和法国的手中。由于是当1936年,埃及政府和英国签订了英埃条约,无疑肯定了英国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
1952年7月23日,埃及国内爆发了““自由军官组织”运动,埃及的君主制王朝法鲁克被推翻,建立了埃及共和国。在政权更迭之后,新政府拒绝承认英国在苏伊士运河的特权,因此废除了英埃条约。
在二战后,英国和法国的军事力量都很大程度上被削弱,因此他们暂时无法重新掌控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因此,通过商议,英国决定分批在该地区撤兵。但随后在1956年7月26日,埃及政府又提出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也就是说,原先英国在苏伊士运河上的所有建筑和设备,都将成为埃及的。
埃及和中国建交,也是第二次中东战争起因之一。由于当时中国和美国正交恶,因此美国停止了对埃及的经济援助。英国方面在多次对苏伊士运河的权限问题上进行了多次会议无果后,决定对埃及进行军事打击。
英法两国在商议后,决定邀请以色列加入他们的联盟。而以色列对埃及禁止他们的船只通过亚喀巴湾的蒂朗海峡和苏伊士运河早就心怀不满,因此同意了法国的建议。1956年10月,以色列的军队开始向西奈半岛的埃及军队发起进攻,随后英法两国的空军对埃及的军事基地进行了轰炸,地面部队在塞得港登陆,由此拉开了第二次中东战争的序幕。
第二次中东战争经过
埃及在第二次中东战争经过半年时间的抵抗,最终在国际上多国的调解下,获得了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
第二次中东战争的图片
1956年10月,英法以三国在制定了对埃及的军事打击计划后,便先由以色列从西奈半岛从埃及军队进攻。当时的埃及军队主要驻防在尼罗河三角洲及运河地区一带,因此很快被以色列军队击败。此时,英法军队也开始在塞得港登陆,并开始向运河地区推进。
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军队发现埃及在在西奈中部防守兵力薄弱,因此在米特拉山口投放了空降军。埃及军队闻讯,派遣大量军队,对以色列的军队进行了包围之势。最终双方经过一天的激战,以色列军队占领了山口东部。
以色列军队进入西奈地区后,决定继续推进,他们在阿布奥格马地区建立了防线,并向埃及军队进攻,虽然埃及军队拼死抵抗,但最终阿布奥格马地区还是被以色列军队占领。
另一方面,英法两国根据事先商量好的对策,向埃及和以色列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两国停火。但遭到了埃及方面的拒绝,因此英法空军便开始对埃及的一些重要军事基地进行轰炸。在轰炸中,埃及军队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而以色列在英法空军的掩护下,开始朝西奈地区进军。在这样的情况下,埃及政府只好下令,放弃整个西奈半岛。
在塞得港登陆的英法军队,开始沿着运河地区南下,企图一举占领运河区。但在埃及人民的抵抗下,英法军队进程缓慢。
英法以军队在埃及的军事行动,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指责。苏联向英法发出通牒,如果不在埃及撤军,将以核武器攻击两国。英法方面向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政府求援,但同样也遭到了美国的拒绝。同时,美国警告苏联,不得向英法两国动手,又转告英法军队,敦促他们尽快在埃及撤军。
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之下,英法在1856年11月撤军,而以色列军队则在第二次中东战争经过半年时间后于1857年3月撤军。第二次中东战争宣告结束。
第二次中东战争的后果
第二次中东战争的后果需要从交战双方来分析的,这场战争由于苏联和美国的介入,英法联军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但在政治上却一败涂地。相反的,埃及在军事上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但在政治上,确立了其国际地位。
第二次中东战争的图片
在战前,以色列和英法联军共投入约10万兵力,拥有坦克400辆、火炮150门和作战飞机155架。在埃及方面,兵力约15万,坦克530辆、火炮500门以及作战飞机255架。根据战后数据统计,埃及和联军死亡人数各约一千余人,属于基本持平,但埃及方面有两万多人受伤,两百多架飞机受损。原先埃及所谓的255架飞机,能投入作战的也仅有一百多架,因此这场战争给埃及空军带来的后果是具有毁灭性的,而且几乎是灭顶之灾。
在这场战争中,联军持续对埃及的五大城市进行了不间断的轰炸,埃及最繁华的五大城市因此而毁于一旦,约有1.2万幢建筑在这次战争中被英法联军的空军炸毁,主要道路、交通设施也因此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第二次中东战争的后果对于英法两国来说,是更具毁灭性的,通过这场战争,他们发现自己原先所谓的老牌殖民国的地位已经不保,取而代之的是苏联和美国两个超级大国的崛起,在运河东部的殖民地,已经不复为英法所有了。
唯一赚到了便宜的是以色列,通过战争他们迫使埃及打开了蒂朗海峡的封锁,因此以色列在亚喀巴湾的航行不再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