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国歌试听mp3 国民党国歌 中国历史上的国歌
1.清朝国歌)
1.李中堂乐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李鸿章受清朝政府的派遣,作为外交特使赴西欧和俄罗斯作礼节性访问。在欢迎仪式上,按照西方的惯例,将要演唱中国的国歌当时李鸿章不知国歌为何物?险些闹出笑话。
图 李鸿章一行在法国的情景
1896年7月13日,李鸿章一行到达法国的那天正是法国国庆节的前一天。从巴黎车站到总统广场处处彩旗飘逸,热闹非凡。法国外长汉诺威为大清使团的到来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按照法国礼仪的规定,在检阅仪仗队时,两国首领要高唱各自的国歌,顺序是先主后宾,只听汉诺威高声唱起他们的国歌——《马赛曲》。
这个问题算把李鸿章给将了一军,自己的祖国虽有几千年的文化历史,有情歌、诗歌还真的没有什么国歌,甚至连国歌这个名字也没听说过,如今要自己来唱国歌,这到底唱什么好呢?李鸿章的脑子象英特尔奔腾双核处理器一样快速运转在想对策,汉诺威的国歌已经唱完,轮到李鸿章出场了。唱歌唱戏不就是唱吗?对中国人来说不算难!李鸿章清了清嗓门,唱起了一段旋律舒畅、宛转回环的曲子:
“三河镇十字路开了门面,
东边卖的是瓜子;
西边卖的是香烟;
中间卖的酒和面。
针脑线头样样全。
到春天,茶叶子六安瓜片;
到夏天,绸缎客州乌眉;
到秋天,骡马客湖广福建;
到冬天,皮货客西口北边……”
这啥跟啥呀?笔者没有听过这方面的音像,单从词看倒像唱京韵大鼓的,与其说唱国歌倒不如说唱他的家乡三河镇的赞歌,国歌与地方戏这两个定义有别、格调迥然的事都怎么能扯到一起呢?
听着、看着李鸿章一本正经地字正腔圆地唱起了现场胡编的一首“国歌”,法国人及李鸿章随行的人员,一个个都呆立在那儿,只是等着这一欢迎程序的结束。谁也听不明白李相国到底唱了些什么。可随行的安徽人李经方、李经述兄弟俩都听得止不住暗笑,因为他俩听出来了:老父亲唱的是家乡合肥小戏“庐剧”。庐剧在当地又叫“倒七戏”,是流行在大别山和江淮一带的地方戏。它的唱词和道白都是纯粹的地方土语,吐字十分清晰,曲调也很简单,老少喜爱、易懂易记。这种地方戏以爱情故事为主,所以被地方政府视为“淫戏”遭禁演。李鸿章把这个“倒七淫戏”唱得十分流利,实在耐人寻味。在李鸿章看来,国歌不就是“我们国家的歌”,在情急之中随意选了一首“我们国家乃至于我的家乡的歌”有什么不可以?法国人听了交口称赞,说中国国歌抒情味道十分浓。李鸿章的两个儿子事后笑的直不起腰来,向李鸿章建议:“胡弄老外一次可以,下次一定要改词改曲。”总算把欢迎仪式上的最大程序敷衍过去了。
在美国,李鸿章受到美国人的热烈欢迎,美国总统克里富兰举行国宴,欢迎李鸿章的到来。欢迎宴会上,照例是美国总统克里富兰先唱他们的国歌《星条旗永不落》。这是一名美国律师在1814年创作的诗歌。后被广为传唱,从而成为美国的国歌。
克里富兰唱完后,又轮到李鸿章。这一回,李鸿章不紧张了,他想,国歌——代表自己国家的歌,恐怕没有超过唐诗的了,用“国粹”的唐诗作为国歌,应该是很得体的,于是李鸿章想到了一首内容颇有豪气的唐诗,人们都认为,这首诗的内容确实有点王者之气,似乎能扯上一点国歌的边,可李鸿章唱出来的调子,依旧是他家乡的“倒七戏”。以后用唐朝诗人王建的七绝诗加以改编,配以古曲,临时作为国歌使用。 史料上这首歌的歌词:
金殿当头紫阁重,
仙人掌上玉芙蓉,
太平天子朝天日,
五色云车驾六龙。
这首诗主要描写宫殿的巍峨缥缈以及对封建帝王的歌颂,还算符合当时清朝朝廷的口味。此歌虽说没得到朝廷的批准,后来成为清朝对外场合之代国歌来演奏,所以他应该算是我们民族的第一首国歌。 称《李中堂乐》。
2.巩金瓯
关于大清朝国歌的笑话,不止出现在李鸿章此次出使欧美。直到1904年,慈禧太后乘火车视察沈阳时,类似的“喜剧”还在上演。光绪三十年(1904年),京奉铁路建成,慈禧太后乘坐火车赴沈阳视察,途经天津车站时,袁世凯亲自带着一班乐队前来迎接,在宽敞的站台上举行欢迎仪式理应高奏国歌,但当时朝廷并没有拟定大清国歌,“李中堂乐”也只是大家想起了便唱唱而已,于是匆忙之中,袁世凯令乐队演奏了法国的《马赛曲》,长期在清宫执事的德龄公主,曾随父裕庚出使过法国,这首著名的《马赛曲》早已耳熟,她在此场合听到《马赛曲》感到啼笑皆非,这是一曲正宗的法国国歌啊。
事后德龄公主无意之中提起了这件事,并向慈禧太后建议制定一首国歌,以免再闹出这类笑话。慈禧听了觉得言之有理很是赞同,但过后却将国歌一事丢到脑后去了。
慈禧死后的宣统三年(1911年),当时有人提议由清廷的典礼院制定“国歌”,翻译过《天演论》等书的严复被任命为编制国歌的人物之一。终于,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首正统的国歌——《巩金瓯》问世了。
以下是正式版《大清帝国国歌——巩金瓯》歌词,歌词含义很有些气势:
“巩金瓯,
承天帱,
民物欣凫藻,
喜同袍,
清时幸遭。
真熙嗥,
帝国苍穹保。
天高高,海滔滔。”
意思说的是:承蒙上天庇佑,当保牢疆土。老百姓们都欢欣鼓舞,庆幸生于清平盛世,真是幸福吉祥,心情舒畅。大清帝国有上苍保佑,会像苍天一样不会塌下,像大海一样不会枯干。
有历史讽刺意义的是,大清帝国并未得到上苍的保佑,而是很快地枯干了。清廷“谕旨颁行”的“国歌”颁行不到一个星期,10月10日革命党人武昌起义爆发,随着清政府统治灭亡,大清帝国“国歌”《巩金瓯》却成了清王朝的“葬歌”。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二首国歌。
二.中华民国国歌
中华民国在近代历史中政治上波动很大,国歌随着政权的更迭使中华民国年间的国歌是高产的:
1.《五旗共和歌》
1912年1月1日,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临时革命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国歌,由沈恩孕作词,沈彭年作曲,歌词是:
“东亚开化中华早
揖美追欧旧邦新造
飘扬五色旗国荣光
锦秀山河普照
我同胞鼓舞文明
世界和平永保。”
曲调昂扬流畅,歌词通俗凝炼。这是我国第三首国歌。
2.《中华雄踞天地间》
1915年,袁世凯篡夺了中华革命临时政权,废弃了孙中山颁布的国歌,启用《中华雄踞天地间》为国歌,歌词是:
“中华雄踞天地间
廊八埏
华胄从来昆化巅
江湖浩荡山锦连
勋华捐开尧天
亿万年。”
这首歌曲虽短小精炼,但宗旨是为袁世凯复辟帝制摇旗呐喊,刚露面即被民主革命的滚滚浪潮淹没。
3.《卿云歌》
1916年袁世凯下台。1920年段祺瑞政府教育部征集国歌,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的作曲家肖友梅将《尚书》中的《卿云歌》选作歌词并作曲,全歌仅四句16字,歌词是:
“卿云灿兮
纤缦缦兮
日月光华
旦复旦兮。”
并由教育部下令于1921年7月在全国传唱。这首歌为军阀混战的旧中国歌功颂德,涂脂抹粉,遭到国民的唾弃。
4.《国民革命歌》
临时国歌
国民革命歌由黄埔军官学校军官廖干五所作,1926年7月1日发布。其旋律与著名童谣《两只老虎》(即香港童谣“打开蚊帐”,原曲为Frère Jacques)相同。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
齐奋斗,齐奋斗。
工农学兵,工农学兵,
大联合!大联合!
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
齐奋斗,齐奋斗。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
齐欢唱,齐欢唱。
此歌在1964年被编入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
5.《中华民国国歌》
民国十三年六月十六日,孙中山先生在广州黄埔军官学校开学典礼中,对该校师生所须之训词。北伐成功以后,戴传贤建议将此训词,采为中国国民党之党歌歌词。其后经中央常务委员会通过,并公开征求乐谱,最后以程懋筠谱曲,拔得头筹,民国十八年一月十日中央常务委员会决议:采程懋筠所谱者为党歌,理由是因该歌词极富爱国思想,且曲调庄严和平,雄壮有力,有激发民族意识之效果。民国二十六年六月三日,中央常务委员会终於通过以党歌作为国歌。国歌征选案至此遂告确定,自此,党歌正式变成国歌。歌词是:
“三民主义,吾党所宗, 三民主义,吾党所宗。
以建民国,以进大同, 以建民国,以进大同。
咨尔多士,为民前锋, 咨而多士,位民前锋。
夙夜匪懈,主义是从, 夙夜匪懈,主义是从。
矢勤矢勇,必信必忠, 矢勤矢勇,必信必忠。
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由于歌词主题突出,内容厚重,故广为流传。然而,这一决议公布后,举国哗然,有识之士就党歌混同国歌一事,公开写文章责问当局:强迫民众共唱“三民主义、吾党所宗”,岂不是要全国同胞公开冒充国民党员!而且还要把国民党人实现“三民主义”的义务公开推在非党员民众身上。为了平息舆论,1934年,国民党中常委又一次召开会议讨论国歌事宜,这次是国民党元老、国学深厚的大书法家于右任提议采用孔子的《礼记》中的《礼运》作国歌歌词的方案交行政院讨论审定。歌词正好体现了孙中山先生倡导的三民主义学说。这就是“大道之行也……”即《天下为公》,《天下为公》的歌词选自孔子的《礼记正义》第二十一卷中的《礼运》篇,曲调则是由当时的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校长、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萧友梅与该校教务长、资深的国文教授易韦斋合作而成的。当它被送到行政院审定时,不料当时的行政院长并不同意将其作为国歌,而主张将《天下为公》作为当年8月27日纪念孔子诞辰的纪念歌曲。1935年5月1日出版的《复兴民族歌曲选编》中,《天下为公》就是以《孔子纪念歌》的歌名发表的。歌词是: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 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窍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而在1943年,《三民主义歌》正式成为中华民国的国歌。《三民主义歌》在193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被选择为世界的最佳的国歌。
从此以后,由于蒋介石忙于“剿共”,继而外患又起,八年抗战加上三年内战,国民党当局再也无法安下心来讨论国歌的事,所以一直到1949年国民党败逃台湾时,中华民国始终没有正式国歌,而一直是以国民党党歌来替代国歌的。
老蒋败逃台湾后,有传说他们将《梅花颂》定为国歌,由刘家昌作词作曲,邓丽君演唱。歌词是:
“梅花梅花满天下,愈冷它愈开花,梅花坚忍象征我们, 巍巍的大中华。
看啊遍地开了梅花,有土地就有它,冰雪风雨它都不怕, 它是我的国花。
看啊遍地开了梅花, 有土地就有它, 冰雪风雨它都不怕,它是我的国花。
梅花梅花满天下, 愈冷它愈开花, 梅花坚忍象征我们,巍巍的大中华。”
由于国际上关于一个中国的争论,多数国家及国际组织选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的代表(1949年后或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后),中华民国国歌在台北无邦交的国际场合无法演奏。于是它是在升降“中华民国”国旗时特别演奏的歌曲,在国际场合升起代表“中华民国”之国旗或旗帜时,包括中华台北队在国际体育竞赛得金牌时,均演奏国旗歌而非国歌。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并未单独制作国旗歌。升降国旗都是演奏国歌。台湾的情况属于少数例外。而国旗歌成为被国际奥会等单位接受的替代方案。由于在“中华民国”有效管辖的台澎金马,升降旗仍使用国旗歌,所以国际组织的替代案为北京及台北接受。《“中华民国”国旗歌》是由戴传贤作词,黄自谱曲。歌词是:
“山川壮丽、物产丰隆,炎黄世冑,东亚称雄。
毋自暴自弃,毋故步自封,光我民族,促进大同。
创业维艰,缅怀诸先烈,守成不易,莫徒务近功。
同心同德,贯彻始终,青天白日满地红。
同心同德,贯彻始终,青天白日满地红。”
民国年间扣除军方割据各地方政权的所谓“国歌”,就以上资料所举的:没有成文的《天下为公》不算,《国民革命歌》、《三民主义》、《天下为公》、《梅花颂》及《中华民国国旗歌》五首歌中,笔者也搞不清楚那一首是正宗的“中华民国”的国歌。但国民党在大陆期间的一切外交活动中及在窃取联合国席位之时,多是以国民党的党歌当国歌用,这首歌用了近四十年,而后来的《梅花颂》出台时,所谓的“中华民国”都没人承认了。那怎么能叫做国歌呢?充其量只能算作是一个省歌了。而国旗歌明显也不能算是国歌,所以“中华民国”的国歌虽是高产的,而真正的国歌只能是国民党的党歌,正确的说中华民国国歌是国民党的党歌当国歌用的。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才有了真正代表劳动人民心声和意志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每当唱起这首歌,就铭记国家、民族创业的艰辛,就想起抗日救亡的烽火,被称为中国民族解放号角的《义勇军进行曲》,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在人民中广为流传,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抗日战争是我国近代史战争中第一次以中华民族获取全胜而告终的战争,第一次洗刷百年近代史中华民族的屈辱。
在新中国建立前夕,人民政协开会商讨国歌。著名画家徐悲鸿和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委员力荐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毛泽东、周恩来当即表示支持他们的意见。但有人认为新中国就要成立了,而此歌的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时了,主张改词。周恩来发言,提醒大家要居安思危,安不忘危,留下这句话,让我们耳边警钟长鸣。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它是电影《风云儿女》中的主题歌,由著名诗人、剧作家田汉1935年在上海监狱中挥笔疾书而成,人民音乐家聂耳饱醮激情谱曲。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把这首歌作为代国歌,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居安思危的思想。
《义勇军进行曲》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
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
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
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
起来!
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
前进!
前进!进!!
《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唱了17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作词者田汉受到“四人帮”的迫害被以“组织”的名义宣布为叛徒,并被永远开除党籍,于1968年含冤去世。田汉同志遭难,因此文革年代他作词的歌曲当然不能再唱了,正式场合只能演奏国歌的曲谱,群众集会时也只是高唱《东方红》和《大海航行靠舵手》,这样国歌就成了有曲而无词、只能奏而不能唱的奇怪之歌。 文化大革命期间,还有一些“文革精英”、“群众组织”提出用陕北民歌改编的《东方红》来取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等闹剧。
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由于仍然受“文革”左的思想影响,有些人认为我们国家在华国锋同志领导下,已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已不能反映变化了的现实,而提议用聂耳曲调另填新词。1978年修改国歌歌词的建议提到了五届全国人大一次大会,大会成立了国歌征集小组。最后确定由李焕之等同志配的词提交大会代表讨论修改。当时,代表们讨论新的国歌歌词时存在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表示赞同,认为新歌词气势宏伟,高度概括,有高举毛主席的旗帜、党的领导、奔向共产主义明天等基本内容,很好;另有一些同志认为,新歌词的内容、文字韵律都推敲不够,有拼凑的感觉,建议进行修改。
虽然存在两种不同意见,但修改国歌歌词一事酝酿已久,在这次大会上修改国歌之事已是不可更改,国歌征集小组没有采纳不同意见,建议将新国歌歌词提交这次大会通过。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举手表决的方式通过了新的国歌。
新填并通过施行的国歌歌词为:
前进!
各民族英雄的人民,
伟大的共产党,
领导我们继续长征。
万众一心奔向共产主义明天。
建设祖国,
保卫祖国英勇地斗争。
前进!
前进!
前进!
我们千秋万代,
高举毛泽东旗帜前进!
前进!
前进!!进!
说实在这首新改的国歌是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并颁布实施的,取得了合法地位,但在群众中却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像我们五六十岁年龄段的人,都属于亲身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群,有相当大一部分人怕是早就遗忘了这件事,笔者以前喜欢剪报,要不也记不全1978年新国歌的歌词。
当时社会各方面对改国歌歌词后一直有不同意见,要求恢复国歌原来的歌词。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领导全国人民全面清理“文化大革命”中的错误,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纠正“文革”中的错误路线和冤假错案的工作加快了步伐,历史终于给予了田汉以公正的评价。1979年,原中央专案组对田汉的“结论”被推翻,田汉得到了昭雪平反。既然田汉先生已经平反,其作品也应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恢复。
作家陈登科在1979年6月召开的第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为与会的文艺界代表,向大会提出了议案--要求大会讨论通过恢复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并为议案拟出三条很有说服力的理由:
1、原来国歌的词和曲,都是由毛主席亲自参加选定的,经历届人大通过决定的;
2、现行的新歌词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很粗糙,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证明,人民群众对这个词反映冷漠,缺乏激情,且不易上口;
3、原词作者田汉同志已经得到了平反,并有了明确结论。人平反,作品也应平反并受到充分的尊重。
现在抽掉原词,以集体填词充数,这对国家的尊严、艺术的完整都是不严肃的,甚至使人感到有些不伦不类。当然,当时也存在一些阻力和非议,其中最突出的,莫过于“过时论”。为此,陈登科举出法国国歌《马赛曲》为例:自1792年法国大革命时期马赛工人唱着它开进巴黎,这首歌一直唱到现在也没改。而我们的国歌,在历史上起到过巨大的作用,有着伟大的历史功绩。今天,它仍在教育、激发年轻一代人的爱国热情和献身精神,它永远不会过时。这一议案的办理也经过了曲折的过程。当年大会秘书处只讲交付常委会研究,便没了下文。后来在五届三次、四次会议上,他一再坚持地提出,直到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决议:恢复《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同时撤销第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978年3月5日通过的关于国歌的决定。
2004年3月14日,经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全体代表审议通过了新的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这样,已经传唱近七十年的《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的地位,被宪法正式确认。
更多阅读
《满洲国国歌》也高唱自由 满洲国国歌
《满洲国国歌》也高唱“自由” 我们都是出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人,在东北沦陷的十四年时间里,除了饱受饥饿和政治压迫外,还要接受许多奴化教育,连小学生上课也要被迫唱日本国歌,向太阳旗敬礼,还要学习日本话,用日语向老师们问好、致谢
《国歌》与抚顺 山东路与抚顺路路口
《国歌》与抚顺傅 波近代抚顺盛产煤炭、石油,由此带动了发电、炼钢、电解铝等重工业的发展,在燃烧中奉献——产业的特点赋予了城市的品格,火红的颜色构成了城市特有的标识,这是一块滚烫的热土。近代抚顺遭受日本侵略者四十年的统治,反
国民党为何会失败? 国民党失败的真正原因
北伐战争时,国民党有军队,共产党没有军队,只有一些共产党人参与到国民党的军队中。西历1927年南昌起义后,共产党有了自己的军队,但远不如国民党的军队强大。到了抗日战争以后,国民党的军队更是装备精良。然而,短短三年解放战争,共产党用小米
中国近代名声高于“国民党四大家族”的“三大望族” 望族嫡女
中国近代名声高于“国民党四大家族”的“三大望族”提起“名门望族”,就会令人肃然起敬。所谓“望族”,是指拥有非凡的文明成就、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家族。他们不仅事业有成,更重视精神财富积累,对后代言传身教,故能长盛不衰,他们的成就
海顿与德国国歌 德国国歌歌词
每一首国歌的背后都有一段不同寻常的故事。前几天说了美国国歌,今天再说说德国国歌。这个德国国歌,凡是球迷都不会陌生。绿茵场上德国队所到之处,开赛前总会响起这首歌曲。但是,乐迷们只要一听,马上就会知道,这个旋律来自海顿的《皇帝》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