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备课?现代意义下的备课有哪些新的含义?备课有哪些作用和价值?当前的中小学备课包含哪些内容?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中小学教育教学的主渠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高质量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质量的课堂教学质量,而备课是教师取得高质量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研究备课的实务与新技能,首先要正确理解备课的含义、作用与基本流程。
第一节 备课的含义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正所谓“有备而来,有备无患”,“只有课前的精心预设,才有可能在课堂上实现精彩的生成”。
课堂教学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连续性,事前必须作充分的准备,否则就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一、备课的基本含义所谓备课,实际上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的设计准备工作,即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内容作教学法上的加工和处理,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规划教学活动。
一般地,备课有狭义的备课与广义的备课之分。
狭义的备课,是指针对当次课程的备课。一位有准备并且胸有成竹的教师,必能信心十足地在课堂上点拨和指导学生。他应当在上次课程结束后,就着手准备这次的课程,收集与课程相关的资料,考察有关资料,并且预备适当教具(实物教材)。
广义的备课,是指教师的自我装备、自我成长和持续发展。这是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书育人的前提和重要保证。这些持续的成长和发展能使教师更胜任自己的工作,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所谓教学,其实是两件事:教师从“教”的过程中,从学生身上学习功课;同样,教师从“学”的过程中,成为更优秀的教师。
二、与备课相关的概念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研究中,备课与预设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预设表现在课前,指的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规划、设计、假设、安排,从这个角度说,它是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设可以体现在教案中,也可以不体现在教案中;预设表现在课堂上,指的是师生教学活动按照教师课前的设计和安排展开,课堂教学活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预设表现在结果上,指的是学生获得了预设性的发展,或者说教师完成了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
预设是必要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对教学目的、任务和过程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但是,预设要适度,要留有空间。过度的设计必然导致对教学的控制,导致对学生活动和发展的包办、强制和干预。
课堂上教师也要按预先的设计开展教学活动,保证教学活动有计划、有效率展开,但是,教学不只是单纯的“预设”操作,原有教案的展开过程,更是课程创造与开发的过程。完全按照预设进行教学,课堂必然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致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
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说,既需要预设性发展,也需要生成性发展。所谓预设性发展是指可预知的发展,即从已知推出未知,从已有的经验推出未来的发展;所谓生成性发展是指不可预知的发展,即这种发展不是靠逻辑可以推演出来的,在教学中,它往往表现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怦然心动”、“妙不可言”,表现为心灵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表现为内心的澄静与视界的敞亮。
三、备课的新含义当前,广大教师对备课的认识存在两大误区:一方面,备课就是写教案;另一方面,备课是不得已要完成的任务。在某种程度上,备课已沦落为中小学教师工作中的一种形式、一种任务、一种负担,成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不得不应付的差事。
产生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在于中小学教师不甚了解备课的多种含义。深刻了解备课的新含义,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一)备课是教学过程的精心预设,包含着教师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水平,也包含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系统的角度来看,教学系统〖JP+1〗是一个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开放的复杂系统。要使这个系统产生整体系统的作用,而不仅仅是简单相加的系统,即要使教学的整体作用大于其构成要素的作用之和,就务必要在备课上下足工夫。
备课就是运用系统的方法对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进行具体计划,从而预设教学的系统或程序,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生成。教师上课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如何把他们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出系统的整体作用,需要教师提前进行深刻的思考。每一节课都应有其独特的任务和要实现的目标,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目标有十分恰当和清晰的认识。
只有当教师对自己选择与组织的教学内容进行了精心设计,达到融会贯通、如同己出的程度,教学才可以娓娓道来,左右逢源。教学氛围的营造和教学方法的运用要让学习者惊喜,要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备课是知识的内化、具体化与课堂物化的预案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在经过多次重复同一课的教学之后,就觉得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备课根本就是多此一举。基于此,备课的政策也有所不同,年轻教师要“备详案”,经验丰富的教师便可以“备简案”或可以是“零教案”。很显然,这是对备课的误解。
事实上,对教学内容烂熟于胸,倒背如流并不意味着做到了对知识的内化、活化和转化。提到内化,人们更多强调的是让学生来内化,教师是否内化了教学内容或者能不能内化教学内容没有受到重视。不论经验多么丰富的教师,如果做不到“内化”,他只能是知识的奴隶,只能是“传声筒”。教学就是一个不断“内化”的过程,首先是教师对客观的教学内容进行内化,使其成为不断促进自己发展的支点,紧接着是学生对客观的教学内容和教师传授内容的内化。如果没有教师很好地内化了的教学内容,学生就很难做到内化知识。
内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主体自身与客观内容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教师对知识的活化却能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知识的存在状态是静止的,僵硬的,没有感情的。具体化就是让静止的、僵硬的和没有感情的知识变得动态、鲜活和充满感情。知识的具体化、活化是教师想象力充分释放,创造力充分展现的过程。每一节课的内容,首先对老师来说应是丰满的灵动的富有丰富情感的,然后,才会对学生构成新奇的富有情感成分的,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对课程教学内容的再创造,才能实现师生的生成。
(三)备课是对教学资源开发、整合与利用的过程当前,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直指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以及和谐发展的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传统意义上只注重“写教案”的备课显然无法满足这一需要。对课程、教学资源的合理开发、整合与有效利用,是促进教学的有效手段。提到教学资源,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教科书、教参等文本资料,其实,这些只是教学资源中的一部分。教学资源的内涵会随着社会、科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活动,可供教学利用的一切事物,物质的、精神的、校内的、校外的、有形的、无形的,均可说是教学资源。特别地,师生的经历、经验和课堂上随机生成的人力资源、条件性资源,都是课程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活动不仅是一个认知活动过程,也是一个社会活动过程,教学资源的选择与配置,不应仅从认知的角度出发,还必须善于营造良好的人际和情感氛围,使教学资源在促进学生心智方面得到和谐、同步的发展,使兴趣、注意、爱好、意志等非智力要素与感知、理解、应用、实践、解决问题等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均得到同步和谐发展。
(四)备课是对学生的研究与关注教师要在课堂教学有限的时间内除完成教学的进度外,同时还得不断地进行课堂观察和研究。但是,这种观察和研究只能把注意到的复杂多样的现象储存到大脑中,只能作为课后反思和系统研究的材料。因此,对学生生活世界和学习世界的真正关注与研究是在备课的过程中完成的。人类的学习到底是怎样发生的?学习到底有哪些共通的地方?学生有哪些需要特别引导和关注的地方?到底有哪些差异性?通过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教学才能有的放矢。
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促进每一名学生的和谐发展。“和谐发展”要求教师在看到学生的共性的同时,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承认差异存在,尊重学习个体差异的前提下,超越个体差异,……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应是我们努力的新方向。”教学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知识的传递不是教学目的,只是手段,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与此相适应,一生只备一个教案的备课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现代课堂教学的需要了。备课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使他们在书本世界中找到生活世界的影子,把生活世界中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融入到书本知识之中;备课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世界,以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留有一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备课要关注学生地位,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备课要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激励性的问题或情境;备课要关注学生这一团体特有的独有的文化,创建师生、生生有效交流互动的平台;备课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因地制宜,打破单一的集体教学的组织形式。
(五)备课是教师再学习的过程终身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而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要求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要终生学习。教师更应如此。然而,教师教学工作的实际往往形成一种错觉——教师对知识越来越熟练了,但课堂教学不论从内容上、方法上还是从课堂气氛上,并未发生多少质的变化,因而,一切一如既往。
“越教越熟”是否就是进步呢?一方面,这是一种假象——“对于内容几十年不变的传统课程体系来说,似乎有一定道理”,但是,今天的中小学课程教学内容越来越体现出国际课程的普遍趋势,即“三五年一小改,八九年一大改”。另一方面,教师教学职业的持续发展表明,教师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历程,教师的教学能力恰恰是基于教学经验和经历基础上的反思、回味而形成的,而主要不是在职前(大学读书期间)形成的。
专家指出,其实恰恰相反,这正是教师原地不动的表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年复一年反复研究同一本教材、课本的内容,以至于表面上看能够倒背如流,运用得得心应手,实质上却是“井底之蛙眼中的那片天空”。不论是雨过天晴,还是风雷激荡,它眼中的那片天空永远是狭小而又宁静的。
针对这样的现实,教师培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从外部推动、提高教师水平的一股力量,师资培训确实是很好的选择。但是,唤醒教师的自我反省意识却显得更加重要。当教师有意识地利用各种途径再学习时,很多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因此,当教师能够在备课过程中进行再学习时,便有可能从“书本的井底”跳出来,从而看到广阔多变的天空和丰富多彩的世界,才能吸收到新鲜的血液和营养。
一成不变的教学和“一本教案教一年,教案十年都不变一变”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教师只有想方设法地不断学习,才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教师再学习,要时刻关注理论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运用成熟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同时要借鉴其他教学工作者的教学实践经验。备课过程中,教师要跳出书本的局限,追求先进的理念和方法,转换角度,更新内容,以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第二节 备课的作用与基本内容备课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一环,也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备课的作用教案是教师备课形成的成果。科学、合理的教案是有序、高效的教学实践活动的基础,即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具体来说,教案在教学实践中具有如下五方面的作用:
首先,是指导性,即教案是教师为组织和指导教学活动而精心设计的施教蓝图,教师有关下一步教学活动的一切设想,如将要达到的目标,要完成的任务,采取的各种教学措施等均已反映在教案中。
其次,是统整性,即教学是由多种教学要素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教案就是对这诸要素的系统安排与组合。
再次是操作性,即良好的教案设计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时间的分配等都作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和安排。这一系列的安排都带有极强的可操作性,成为教师组织教学的可行依据。
第四是预演性,即教师备课、写教案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实际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在教师头脑中的预演过程。它能使教师如临真实的教学情境,对教学活动的每一细节都要周密考虑,仔细策划,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保证。
最后是突显性,即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可以有目的、有重点地突出一种或几种教学要素,以达到特定的教学目的。
二、备课的内容作为教学实施过程的基础工作——备课是必不可少的,但怎样备课才是有效的,值得认真探讨。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研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教师在上课之前,总是要研究教材,选择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考虑学生的学习方法,确定教师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制作多媒体课件或教具,设计课堂练习,把这些内容写出来的过程就是备课。其中,教案是备课的重要标志性成果。
为了了解备课的基本内容和核心工作,我们有必要分析优秀教师教案的特征。
(一)优秀教师教案的特征有关研究表明,中小学教师中的优秀教案在结构要素方面表现出如下特征:
1.比较明确的教学目的。90%的优秀教案都有比较明确的教学目的,而且教学目的也比较全面,不但有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形成技能的目的,还有品德、情意方面的目的。但从文献阅读中我们也感到一丝遗憾,绝大多数教案中都使用了“教学目的”,而鲜见把教学目的转化为操作性的具体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理论在优秀教案中没有得以体现。
2.多数教案有教学条件的准备。60%的优秀教案明确标示了教学条件准备。多数案例列出了教学的条件准备,说明了我国中小学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及多媒体开始运用于教学中,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3.有重点难点分析。70%的优秀教案有重点难点分析。明确重点难点,有利于实际教学中中心突出,层次分明,采取合适策略解决关键问题,以确保教学质量。
4.明确的教学程序设计。97%的优秀教案有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设计,教案中都会列出“教学过程”的小标题。教学过程设计明显表现出程序性、阶段性、操作性的特点,即规划出了非常详细的教学步骤和教学行为,这可保证教学实践有序而扎实地进行。
5.有专门的板书设计。半数以上的优秀教案有专门的板书设计,从优秀教案的板书设计中可以看出,教案中板书设计表达有两种方式,一是在教案中留出专门地方列示板书设计,二是在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显示中以加注方式表明为板书。
(二)备课的基本内容教案是教师备课成果的书面体现,是教师综合主客观情况进行教学艺术处理的结晶,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
我们总结优秀教师教案的特征可以发现,一份好的教案,必须符合教学实际,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必须做到前后衔接,逻辑严密,必须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必须做到层次分明,过渡自然。
当前,备课的基本内容包括:
1.研究课程标准。明确课堂教学的目的要求。
2.研究教材。特别是要认真钻研教科书,理清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各维目标在教科书中的具体体现,准确理解重点、难点,确定教学的关键,制定切实可行的三维目标。
3.研究学生。深入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思想状况,选准本课的起点和基点,使分层教学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4.研究例题、习题,设计好检测手段与巩固强化内容。不仅要设计教学效果检测的基本方法与内容,而且要精心选择和设计例题、随堂练习题,确保教学的效果与覆盖面。例题、习题的题目要紧扣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学生实际,要兼顾深度、广度,体现层次性,体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5.研究教学的教育素材。要找出教学内容的教育渗透点,特别是要关注每名学生的积极参与,以及终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意识的培养。
6.研究教法和学法指导。教师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长,学生现有的基础,选择恰当的教法,并指导学法。
7.制定教案。教案应有明确具体的三维目的要求、教学内容分析(即重点、难点、关键)、教学过程(包括目标要求、重点、难点处理方法、教学手段、体现教育因素、教学小结等),保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练习作业、板书设计等。
8.授课后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尤其是针对课堂教学或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剖析,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占用的时间一般不少于总课时的三分之一。
第三节 备课的基本要求在新的教育理念下,中小学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对整个教学活动作系统策划,而且要把一般的教学理论物化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之中,要以学习者的学为出发点,遵循学生学习的内在规律性,站在学习者的立场上,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应用教学媒体,描述教学过程。
新理念下的中小学备课,实际上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围绕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学习问题而展开的教学设计。这种设计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有利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新理念下的中小学备课,是为学生学习而实施的一种设计,是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是教师提出创意和决策的过程,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的过程,具有鲜明的目的性、科学的计划性和有序的系统性,而不是一般的教学经验和案例,是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包括检测、反馈、修正及再实施的认识深化过程。这个过程要特别讲究科学性和创造性。
我们必须明确,实施新理念下的中小学备课,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是为学习服务。为此,教学设计要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这是核心问题;教学设计要体现情感性,注重育人功能;教学设计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应用所学知识,并广泛挖掘和运用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设计尤其要克服教学目标分析中的“知识结果中心”倾向,学习分析中的“教材中心”倾向,和教学策略制定中的“教师中心”倾向。
一、教学目标制定要准确所谓目标准确,意指制定的教学目标既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既不是低标准的,又不是高不可攀的。
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根据本门课程的总体目标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确定的。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过程的依据,是课堂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是上课的出发点,也是进行课堂教学的最终归宿。准确且注重实效的课堂教学目标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关键。
为此,必须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研究教科书相应内容的整体要求和本节内容的实际应达到的目标,切忌以学段目标、单元目标取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内容选择要合理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是备好课的前提,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依据知识的特点、教材的编写意图、完成教学任务需要的时间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因素来决定。
在选择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以能顺利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和所授知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为准,既不要多选也不能少选,多选了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少选了会造成课堂教学松散,浪费课堂教学时间。
特别地,教学参考书上的一课时的内容安排一般都是比较紧的,它是在理想的教学情况下确定的课时安排,有的内容安排得过松,有的内容安排得过紧,在备课时一般都要对教参上的课时安排进行适当调整,有时需要膨胀20%—30%,有时一个单元需要放宽一两课时,甚至在教学顺利时,可以压缩一两课时。
三、作好教学内容分析,突出重点,击破难点,抓住关键几乎每节课都有它的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重点、难点部分的教学处理要害就是这节课的关键,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主要体现在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上。一般说来,一节课中学生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包括知识、方法、经验、思想)就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学生理解存在困难的地方、教学难于实施的地方,就是教学难点。
四、要全面了解学生水平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智力能力水平,是确定学生的学习方法、选择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设计教学方案的重要依据。如果学生对相关的旧知识掌握不好,就会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备课时,我们要根据所教内容,找出新旧内容之间的关联,寻找学生的现实水平,明确未来要达到的水平,以便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备学生”,只有这样,我们在备课、上课时才能有的放矢。
五、学法制定要恰当,切合学生实际学生的学习方法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既能反映教师的教学理念,又能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和新课程目标的实现。目前,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很多,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种:接受性学习和探究发现式学习。
接受性学习可分为机械接受性学习和有意义接受性学习。探究发现式学习可分为指导性的探究发现、独立探究发现和创新性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应的学习方法。
六、教学方法要精选,体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和课堂环境的改善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教学有法是指教学时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发现法、自学辅导法、引探教学法、合作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无定法是指在实际教学时,没有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同样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不同的教师,同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师,不同的学生,同样的教师和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的教学方法各不相同,因为每种教学方法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有各自的优点、缺陷和适用范围,超出了这个范围就不适用了。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以及自己的教学风格,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特别要注意,一节课中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实际教学的进程交替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有的教学内容可以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这就要结合实际情况择优选择。总之,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依据教学的内容、本人的教学风格、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而定,以达到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为准。值得一提的是,选择教法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绝不能凭空想象,不切实际。
七、问题设计要精当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信息交流的多边活动,师与生、生与生间的交流活动主要是靠教师的提问、学生的答问、生生之间的信息传递来实现的。学生在教师的提问之下进行思考和信息交流并相互启发,同时教师从学生的回答和信息交流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调整课堂教学的进程。良好的课堂提问可以使课堂教学机制正常运转,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合作和交流,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八、教学细节要周密安排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虽然是一些细小的问题,但是也能影响一堂课的教学效果,细小的问题也能酿成大的失误。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要轻易放过每一个细节问题。细节问题包括的内容很多:有板书设计的问题:板书是否科学、合理、简洁、实用;有提问、演示、作图的问题:问题是否准确,无歧义,演示是否到位,准确无误,作图是否科学、合理;有前后衔接问题:有没有过渡性语言,过渡性语言是否简洁明了;有教学设计问题:是否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作了充分的估计,是否设计了两套甚至几套教学的方案,以应付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等,做到万无一失;有对学生作业书写格式的指导问题等。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通盘考虑各个教学环节,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问题,使课堂教学自然,流畅,扣人心弦。
九、教具和课件准备要充分多媒体课件和教具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教学手段。它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直观化,形象化,较好地制作演示教具、多媒体课件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必要的多媒体课件和教具。多媒体课件和教具的制作要具备色彩鲜明、直观性强、便于操作演示、能反映知识的本质等特点。教具和多媒体课件制作好以后,教师还要先进行操作演示,看看还有什么不足之处,需要如何改进,确保课堂演示万无一失。
在教学中,特别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选择对媒体课件、教具等辅助教学手段,注重实效,关注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实质性整合。
十、练习设计要精当课堂练习是为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服务的,学生通过练习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所以,课堂练习要精心设计,不仅要有一定的数量和质量,而且要有层次,有坡度,有变化,有发展,不仅练习设计要有针对性,重点突出,而且要设计一些新旧知识的对比练习,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总之,通过备课,我们要实现四个方面的转化:
首先,通过钻研课程标准并对照教科书,准确把握教学的三维目标要求和教学的侧重点,从而转化为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和课堂行为准则。
其次,通过钻研教科书,把教科书中的内容转化为教师自己的知识、经验与案例。
再次,通过研究教学的三维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找到使教学内容适应学生接受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从而转化为教师已明确在心的教学方法与教学途径。
最后,通过备课,把人的全面发展观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各个教学环节之中,并通过课堂教学实施最终转化为教学行为,物化为学生的经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第二章备课标的技能——在备课中如何研究课程标准【问题导入】在备课中,课程标准扮演哪些角色?围绕课程标准如何进行备课活动?特别地,在备课中,如何研究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学科课程领域的基本规范。准确把握课程标准,是课程实施的基本前提,而准确理解和揣摩课程标准的内涵,并将其物化到备课、上课等教学环节之中,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
本章我们系统阐述备课标的技能及其操作的方式和方法。
第一节 课程标准对备课的作用一、课程标准及其作用简介课程标准是依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要求制订的,是国家对基础教育相应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全国人大常委会2006年6月29日审议通过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2006年9月1日实施,其中的第五章第三十八条规定:“教科书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课程标准编写,内容力求精简,精选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经济实用,保证质量。”这从法律的角度明确了课程标准与教科书的关系。
(一)课程标准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作为国家意志的体现,课程标准对课程的性质、价值与功能作了定性描述,阐述了相应课程的改革发展的基本理念,并对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作了详细的说明。这就构成了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成为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课程标准作为国家对基础教育相应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它的内容涉及这门课程的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命题评价、资源开发等各个具体领域,它的主体部分体现出国家对这个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二)课程标准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着眼于未来国民素质国家课程标准蕴含着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着鲜明的时代气息。它是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之后的结果作出的具体描述,是国家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是国民素质的目标要求和各学科应达到的基本标准,具有法定的性质。
课程标准规定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各学科应达到的标准以及内容框架。学科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各学段安排构成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另外,对教材编写、教学要求、教学建议、教学评价等也都作出相应的规定和要求,不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这是课程标准与直接指导教学工作的教学大纲的本质区别。
(三)课程标准明确了课程的基本目标的价值取向,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课程标准对每一学科课程的性质、价值与功能作了定性描述,阐述了本课程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并对课程标准设计的思路作了详细的说明,便于教材编写者和教师整体把握课程。比如:物理课程标准开篇阐述了课程基本理念,注重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重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这一阐述对物理课程的价值功能作了清晰的定位。
长期以来,中小学课程目标侧重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如今,课程的功能由过去单纯强调知识和技能转向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新课程标准不仅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提出要求,同时,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提出目标要求,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对培养新时期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力的新一代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从而促进学校教育重心的转移。尤为重要的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树立远大理想。这种过程将深刻地影响他们思想道德的形成,影响他们人生的抉择。比如,科学课程目标包括科学素养、科学探究、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等。
(四)课程标准突破了学科中心,主张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为终身发展打基础课程标准不仅根据基础教育的性质和时代的特点,确定哪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同时,重新界定了新时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概念,如英语的基本能力、信息意识与能力也成为当代公民必备的素质。
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部分,按照学习领域或主题组织学习内容,突破学科中心,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密切教科书与学生生活以及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例如,语文课程标准加大语文阅读量和口语交际环节,重视培养语感,降低了对语法、修辞、逻辑的要求。历史课程标准通过主题的方式,让学生具体地感受历史,把握历史发展脉络,而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繁杂的历史知识。数学课程标准增加了对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图形与空间、统计与概率等现实问题的探究,降低对运算速度、证明技巧的训练。地理课程标准加强了地理基础知识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密切联系。生物课程标准反映了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削弱传统生物学按类群详细介绍生物体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知识。化学课程标准加强了化学与社会技术生活相联系的内容,降低了化学计算(化学方程式配平、浓度计算等)的要求。
(五)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学,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与以往的教学大纲更多地强调教师的教相比,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的学,对每一个阶段学生发展应达到的目标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作出了详尽的规定。
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以往更多关注的是学习的结果,而忽略了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和策略来学习的,死记硬背、题海训练得到的高分,掩盖了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的问题,所以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
课程标准力求通过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及对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比如,生物课程组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调查、收集生物圈的相关资料,模拟召开“国际生物圈”研讨会,结合本地实际讨论如何保护生物圈。数学课程通过探索平面图形的镶嵌,知道任意一个三角形、四边形或者正六边形可以镶嵌平面,并能运用几种图形进行简单的镶嵌设计。强调数学学习经历“问题情景——建立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基本过程。
二、从文本课程走向理解课程——从课程标准到备课美国课程专家古德莱德认为,课程具有五个不同的层面:理想课程、文本课程、理解课程、实施的课程与经验课程。
理想课程属于专家设想的、体现国家意志的课程,国家义务教育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体现的课程就是这个层面。而文本课程是理想课程的具体体现,课程标准就是其表现形式。教科书属于典型的理解课程层面,不同版本的教科书不仅须要达到课程标准的规定,而且要在自觉不自觉中比较清晰地反映出编者的教育理念、信仰和观点。要从理想课程转变成学生的经验课程,落实在学生真切的发展上,这首先取决于课程标准、教材是否编得好,其次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是否够高,能否很好地领悟文本,再次取决于学校教学的条件以及教师怎么教,最后还取决于学生的素质,而学生的素质又取决于社会文明的发展程度,取决于家庭及所在社区的文化水准。只有当我们所有的教育追求和努力真正变成学生的生命经历和体验时,我们良好的教育理想才不是“画饼”,因为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经验背景出发,我们的追求才有了一个正确的起点。
正如前文分析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实施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等,同时提供了典型案例,便于使用者(教师、教材编写人员、教育管理者等)准确理解标准,减少课程标准在实施过程中的落差。而备课正是为了减缓从作为文本课程的课程标准到实施课程的课堂教学之间的落差与衰减。
(一)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依据,课程标准提供的教学建议是备课的重要参考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课堂教学的基本属性,即课堂教学是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而且,对教师的角色进行了界定,明确指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同时,对于教学实施的一些具体策略作出了一些建议。
在备课中,这些教学建议实际上为我们制定课堂教学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但是,不同人对这些教学建议的理解和实际把握有很大的反差,从“满堂灌”到“满堂跑”到“满堂问”是近二十年的真实写照。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并将外在的教育观念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真正落脚在备课活动之中。
(二)课程标准是评价的借鉴,课程标准提供的评价建议是教案设计的重要来源课程标准提供的评价建议,更加关注人的发展过程,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课程标准将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与课程的发展融为一体。各学科课程标准普遍淡化了终结性评价和评价的筛选评判功能,强化了过程评价和评价的教育发展功能。尤其是在过程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方式方法上有许多新颖、活泼、可操作的创新之处。比如,成长记录、测验与考试、答辩、作业(长周期作业、短周期作业)集体评议等。还有通过学习档案促进学生自我评价,比如,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学习档案中可收录的重要资料包括作业的样本、自我小结、活动的设计方案与过程记录、活动成果、研究报告、贺卡、自编的故事、手工制作、摄影作品等,以及他人评价结论,自我评价结果。评价不仅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重视学习过程和体验,比如,设计实验探究哪些垃圾可以被自然降解,哪些垃圾不能被自然降解。学生要在家长的帮助下,收集和称量每天垃圾的重量,估算一个城市或一个乡镇每周生活垃圾的总量。组织学生设计问卷,调查每个家庭对生活垃圾中可再生利用的垃圾的处理方式,并写出调查报告。然后评价学生能否实事求是地分析调查活动的数据,能否积极主动地完成收集一周垃圾的任务,能否独立思考,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见解,是否在调查报告中表现出对社区垃圾污染环境问题的忧虑,能否在调查报告中积极提出垃圾处理方式的建议。
特别地,在备课中,无论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性评价的设计,还是课堂教学中的练习环节的设计和课后习题的编制,都要求我们认真思考评价的设计宗旨。尽管课程标准更多地表述内容标准,而没有表述评价标准,但是,课程标准提供的评价建议(包括课程标准提供的若干案例),确实能给我们进行课堂教学中的评价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三)课程标准是教科书编写的依据由于课程标准规定的是学生应达到的基本素质要求,是对不同阶段目标的描述,以及对实施过程的建议,它的重点不是对教学过程进行规定或要求,因此,课程标准不直接对教学具体内容、教材编写体系、教学先后顺序等问题作出硬性的、统一的规定,只是对这些问题提供翔实的建议、指导和多种可供选择的设计模式。所以,它对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学业评价的影响是间接的,有指导性和弹性的;同时,课程标准则是规定教学要达到的阶段性目标,不强调知识点的先后顺序,只要能达到规定的目标,先学什么,后学什么,没有严格的规定。这样就给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资料卡片】 课程标准对教科书编写的一些要求
语文标准一、二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七至九年级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至于第一年学多少,第二年学多少,不作具体规定,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标准即可。
数学一至三年级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包含有从报刊等媒体获取数据的体验,四至六年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估算的习惯,能根据方向和距离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了解课程标准的设计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国家课程标准,增强课程意识,提高对教材的驾驭能力,降低对教材的过分依赖,有利于拓展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
(四)课程标准是课程资源开发和有效利用的重要参考课程资源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新一轮改革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课程标准提出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建议。这个建议为我们开展备课工作提供了指导性的建议,特别提醒我们,必须关注身边的资源,及时加以开发和有效利用。事实上,课程与课程资源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一方面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水平,也就是课程资源的适切程度。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
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可以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从而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智慧。可以说,课程资源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在备课中,我们要及时关注课程资源的类别、来源渠道,同时,更要了解我们身边的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既要大力开发,更要有效利用。
总之,课程标准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提出的要求是基本的,是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的,课程标准的重点是对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作出规定,因此对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学业评价的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给教材编写和教学留有一定的空间。课程标准为教材编写者、教师教学及学业评价留下了创造空间。
第二节 可用于备课的课程标准的信息——一标多本带来的问题与机遇充分利用课程标准的有关信息进行备课,是现代教师的基本工作内容之一。课程标准作为课程领域的基本规则与教学行为依据,可以提供诸多有助于备课的信息。
一、课程标准提供了教科书编写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要求教科书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的教与学的资源,对其内容与特征的定位以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
相对于以往的“一个大纲多套教材”,今天的“一个课程标准多套教材”更富有弹性,多元化的教科书格局已经初步形成。教师在备课等教学工作中,如何切实从课程标准之中获取有效信息,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参考作用。
(一)课程标准对教科书作出了明确界定,这是备课的基本出发点长期以来,教科书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种是在绝对意义上的正确性和精确性——它呈现的每一个知识、每一种解题方法都应当是最准确的,而每一种表达知识的方式,甚至每一个词语也都应当是最精准的,是不容质疑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常常会被要求“背诵教科书上用黑体字注明的定义和定理”,被要求“用书上规范的语言表述一个知识内容”……对学生而言,教科书是学习过程中供模仿的对象;对教师而言,她是一种预期的、最为理想化的学习结果——如果能将教科书“复印”到学生的头脑中,那就是最成功的教学。
课程标准持有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的整体发展为本。对不同的学生而言,由于他们在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他们头脑中理解的知识带有明显的个性色彩,他们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在这个意义之下,教科书须要改变原有的内涵和形式——不再是学生学习活动时的模仿对象,或者说,它向学生提供的不再是一种不容改变的、定论式的客观知识结构,而应当具备新的含义。确切地说,教科书应当是学生从事学习的基本素材,它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和主要的活动机会。对学生而言,教科书是他们从事学习活动的“出发点”,而不是“终结目标”,亦即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
(二)课程标准提供了教科书编写的基本思路按照课程标准的理念,教科书的基本含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此,课程标准向教科书的编写者们提供了教材编写建议,其目的在于阐述作为符合课程标准的理念、为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而编写的教科书应当具备的基本特征,其内涵主要包括内容、编排体系、呈现形式等三个大方面。其中,教科书内容的选材标准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有丰富的学科内涵的内容。而编排体系倡导探究式的呈现方式。
【案例呈现】初中数学“代数式”初始内容的教科书呈现
以往常见的教科书大都采用如下的呈现方式:罗列学生以前曾经学过许多数学公式,例如……给出代数式的定义(含义)、有关概念的说明[FY]提供一些旨在复习相关概念的例题和练习。
课程标准主张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科书则更倾向于如下的呈现方式:提供一个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数学的或有现实背景的),或者一个有趣的游戏,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必须接触到“代数式”列举一些具有共同特征的典型实例提出若干供学生思考、交流的问题,意在帮助学生通过归纳、概括等活动,去获得“代数式”本质特征(定义)叙述代数式的含义与相关概念。
显然,前者是以一种“范本”的形式出现的:直接向学生呈现“代数式”的含义以及相关的概念,一些旨在熟悉这些概念的例题和用于模仿例题的习题,主要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代数式”,“如何求解有关代数式的题目(最好是能够熟练求解)”。后者则主要向学生提供了若干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有趣的需要思考的问题情境,求解的经历,思维的空间,概念的本质属性,其用意在于:首先让学生体会“为什么要学习代数式”,“代数式是怎样产生的”,并通过学生的自我活动(归纳与概括,思考与交流等)去获得代数式的基本含义,同时,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学习一些认识新事物的基本方法,发展一般能力。
不言而喻,课程标准中的这些内容是我们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最直接材料。
二、课程标准提供了教学内容的学段目标要求与教学大纲不同,课程标准提供了教学内容的学段目标,而没有指出这个目标是在哪个年级,应该在哪个学期达到。这就给教材编订者提供了发挥的空间。
作为教师而言,在备课中,我们必须研究课程标准,从中洞察学段目标的标准,对照教科书,把握本单元、本节课的具体的教学目标。
与此同时,研究课程标准的有关建议,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揣摩教科书编者的意图。甚至可以评判编者的意图的正误。
【案例呈现】一位物理教师关于“电磁感应现象”一课的亲身经历 为了演示磁能生电,并理解其实质就是能量的转化,把条形磁铁从线圈插入或拔出,电流表的指针发生摆动, 说明了磁能生电, 演示现象明显。
在这节课的一次集体备课中,一位年轻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把电流表换成小灯泡,能不能发光? 如果能发光的话不是更能说明磁生电了吗?”其他老师都说:“肯定不亮! 因为产生的感应电流很小,只有微安数量级,不足以使灯泡发光。”随后,大家还是在办公室内进行了验证,灯泡果然不亮,用发光二极管代替灯泡后二极管也还是不亮。接着,一位老师偶然想到:“没有现象的实验”也是实验,不妨让学生探究一下为什么灯泡不亮,灯泡不亮是否就说明回路中没有电流, 能量是怎样转化的,这样很自然地引入关于能量转化的分析。这是这次集体备课的成果之一。
对此,通过反思性研究这位教师认为,本实验在所有的教材、教辅资料等均没有出现过,几乎没有人想到过,却是教学设计中一个实用性极大的“没有现象的实验”。因而,这位教师主张:在备课中,应该先分析课标要求,参阅课本,自行设计方案,教学思路不要受某一版本教材的限制;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不放过任何一点质疑、
一颗火花,树立“任何教材都是可以超越的”的思想。
在备课时,对照教科书上对教学内容的选取,我们可以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应该选取哪些素材,如何编排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一般情况下,备课、编写出教案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与教科书章节的编排应相对一致。
三、课程标准提供的评价建议,可以借鉴课堂教学质量标准的制定课程标准提供的评价建议包含了课程实施过程中评价活动的方方面面,尤其是给出的结合具体事例的评价建议,可以直接运用到教案的设计之中。例如,数学课程标准给出的第一学段的评价建议中指出的如下建议实际上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质量标准,只不过要注意把握评价的时机和时间安排。 四、课程标准提供了大量案例,可以借鉴为课堂教学案例课程标准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教师课堂教学的实际,不仅提供了大量教学案例,而且给出了比较细致的案例描述。这些案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课程内容及其目标,其中的许多案例实际上可以直接用到课堂教学中来。
第三节 误读课程标准的典型个案分析在中小学课程实施中,特别是备课、教案的设计编写中,误读课程标准的现象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些现象包括误将学段目标当成学期、学年目标,误将课程目标读为知识技能目标,对课程目标的核心内容理解有误等等。下面,我们举出一个案例加以说明。
【案例呈现】误读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程教学目标的种种现象在备课中,这种现象有三种情况比较明显:
(一)以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方法代替学生学习、思维、参与学习的过程和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这是在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与理解上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或倾向。按照新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是课程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期望与预设,其实施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然而,在目前的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与认识仍然存在着问题,即对教学目标设计的行为主体与指向含混不清,或理解为纯粹的教师行为,或在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之间游移徘徊,表现在“过程与方法”的目标上,要么设计成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要么理解为以教师为主的师生结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表面上看,似乎只是一个角度和表述的问题,其实质是反映了教学理念问题,其根本在于误读课程标准界定的课程目标。例如: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高三旧课程的新设计)一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问题教学法,辅之以多媒体课件,并注重学法的指导。”这个设计纯属教师“教法”的设计,基本没考虑“明清时期外交关系”主要内容的教学过程设计安排,未考虑怎样让学生体验、感知、学习,更未考虑引导学生运用什么方法来学习、体验和感知。
(二)以“能力”代替“方法”(或能力与方法混淆)能力与方法,是认知心理学中相关联的两个基本范畴。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必需的心理条件,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一般能力是指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通常也叫智力。方法泛指关于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途径、程序等,在认知心理学上的方法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方法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为达到学习目的、掌握学习内容而采取的手段、途径以及学习应遵循的一些操作性原则、环节。狭义的方法是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采取的具体活动措施与策略,包括记忆、思维、听说、阅读、观察、练习、写作、实验、参观、表演、欣赏、研究、总结、评论、创作、讨论、访问、调查、游戏、收集资料、制作图表、社会活动等。两者在某些方面有相关之处,但并非等同,不能简单混为一体。
在一般的课时教学目标中,按照三个维度的划分,“能力目标”应该是在第一维度中结合重点“知识”学习目标的要求进行的设计处理,在这里再作设计处理,难免重复。但是,不能简单地以能力目标置换或取代方法目标。否则,新课程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就会在无意中被架空了。
(三)“方法”设计的泛化、笼统化(目标的无效),过程与方法设计上的残缺在“方法”目标设计中,有的设计也还算合适,但是,方法不具体,可操作性欠缺,失于笼统,空泛,很难想象其能否落实和实际教学如何。也有的教案设计考虑到了过程,但方法上不知所云,有的设计明确了方法及指导方法的思路,但没有过程,看不出方法是在怎样的教学内容情境下贯彻落实的。在实际的教案设计中,漏掉方法的有,更多的是缺失了“过程”,而孤立地思考、设计方法。
其实,上面的这些现象都是对课程标准规定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误读所致。
第三章 备教科书的技能——在备课中如何研究教科书【问题导入】在备课中,教科书扮演什么角色?在备课中,如何研究教科书、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教科书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在备课活动中,备教科书是一项最基本的工作,相对于教师而言,备教科书是一项基本的技能。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从以往照本宣科式的“以本为本”,“教教材”,到今天的“用教材教”,备教科书的技能成为当代教师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功。第一节 教师用教科书教的过程分析教科书是教材系列中最规范、最具代表性的印刷材料,也是教师教和学生学最重要的媒介。教科书的使用涉及感悟和理解教科书的设计开发意图,评价与选择教科书,研究和运用教科书等多个方面。
首先,教师理解、研究、分析教科书及课程标准,是借助教科书实现课程目标的首要前提。
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往往具有不同的编写意图和潜在的意向性。教师分析、理解、研究教科书以及教科书编写的基本依据——课程标准,可以更好地运用教科书资源,使得课程实施更适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兴趣需要,提高教科书的适应性,增进学生对教科书的理解,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其次,教科书的选择直接影响学校教学活动的质量,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如何选择教科书,可以说教师的责任重大。选择教科书则要依据评价的结果作出决策。评价教科书不只是评判纸张、印刷、插图、文字等物理属性和外在内容,更重要的是评价其内容的选择、组织和结构的编排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不仅要做到教师“好教”,学生“好学”,而且能保证学生“学好”,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而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再次,教师要有能力深入研究教科书,并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教科书作为教材系列中最具代表性的印刷材料,不再是预先规定好的,等待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而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资源。同时,这种资源的价值只有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才能动态地呈现出来,鲜活地“生成”,离开了学生富有个性的参与和体验,教科书内容就成为毫无意义的符号。同时,有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也是有效完成课程实施的重要举措。因此,教师深入研究进而准确把握教科书体现的教育理念和课程目标,以此为出发点来创造性地开发教科书,使用教科书,使教学过程成为教材内容的持续生成与意义建构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最后,教师能够结合教科书的使用效果,主动对教科书进行评判,积累进一步使用教科书的有关资源。
综上所述,科学地研究、评价、选择和使用教科书,深入分析、整合和开发教科书,就成为教师教科书素养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可用于备课的教科书信息分析在日常教学中,可用于备课的教科书信息集中表现为合理解读教科书素材,这是创造性用教材教的具体体现,在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的今天,这是课程实施的关键。
一方面,对于课程来说,合理解读(进而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教科书中的素材,是提高课程实施有效性的重要渠道。在倡导现代课程观的今天,解读教科书既不是将教科书作为唯一的“孤本”,视教科书为静态的、必须遵循的根本,也不是完全撇开教科书另行其事——教科书毕竟是专业人员经过潜心研究精心编制的专门材料,业已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因而,如何适度调整优化教科书中的素材,就成为创造性用教材教的关键。
另一方面,追求个人的专业发展是每位教师的重要任务,结合课堂教学主动寻找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是其核心要领,其主要工作包括如何充分利用教科书内容激活学生的自主意识,如何以教科书为起点向外自然延伸、拓展(这种延伸、拓展既可以是内容上的,也可以是形式上的),立足教科书而不拘泥于教科书……其宗旨在于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同时,有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一、教科书解读的常见误区误区1:仅在直观素材的表面“做文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案例呈现】一幅教科书插图的解读图1是小学二年级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周长”一节正文的一个插图
我们在长春市D小学进行的课堂教学现场观察和聚焦式访谈显示:相当数量的一线教师认为,图1仅仅提供了一种活动暗示。
其实,图1不仅蕴含着“引入周长的概念”这个环节需要学生动手实践,而且暗示周长的概念不能硬塞给学生,需要学生亲身的实践、感受和体验,其中的测量活动如同图中展示的那样,至少可以是用绳子围,用尺子量,这种活动是多样化的,对于不规则图形来说,用绳子围比较好,而对于规则图形来说用尺子量等方法更方便(这就给三角形、长方形周长公式的导入埋下伏笔)。
误区2:将符合儿童认识规律的“隐喻”式呈现方式显性化、成人化
正如许多版本的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其编写特色和意图中说的,“教科书始终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如将过去成人化的‘编写说明’变成与学生亲切对话的‘写给同学们’,将每课专业化、成人化的内容线索提要变成编者与学生真实情感交流的导语”,这些良苦用心都在于将以往的“教材”真正变成“学材”。
然而,在课堂教学的现实中,常常见到将教科书中复杂情景“简单”化处理的现象。例如,通过“游戏如何做更公平”导入圆的概念大约需要10分钟才能完成的事情,简单处理为“直接导入圆的概念”1,2分钟就可以完成的。其实,这种处理的确可能达到表面上接受“圆”的概念的目的,但是概念的形成过程、学生的自我建构过程却压缩了,最终导致学生死记硬背而不知其意。
与此同时,对于本来以儿童特征开发的一些课程内容,如在方格纸上将一个图形“平移、旋转、轴对称”等情景创设,解读为变换几何中的“平移变换、旋转变换、反射变换”和规范的平面直角坐标(x,y),这是典型的成人化、专业化倾向——用成人化的内容、成人化的描述和成人化的格式去解读适合儿童的教科书的直接结果。
误区3:误解生活情景背后的学科含义
这是当前中小学教学中出现的普遍倾向,对课堂教学来说就是“生活化、情景化轰轰烈烈”,但恰恰伤逝了“学科味”。
【案例呈现】 某版本的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上的一幅彩图一块绿茵茵的草地中间有一条小河,河上有一座小桥,草地上零星地分散着几棵小树,还有一些小白兔正在吃草,小白兔是一对一对(两只两只)在一起的,一共有6对。
这段情景设计的目的在于导入“6对小白兔蕴含了乘法2×6”这一数学内容。但是,如果教学处理仅仅停留在情境的衬托物 (绿茵茵的草地、小桥、小树、小河等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的注意力迟迟不能转移到小白兔上),教师的引导将不能尽快步入“2×6”的正题上来,对这段教科书内容的解读则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二、课堂教学素材解读的途径(一)基本方法1.依据课程教学目标“直读”教科书中直观素材的编写意图。
这是最基本的问题,每部分内容都需要教师自问:教材编写者为什么要设计这个内容,其目的何在,对于这节课的整体目标有什么作用,这个题材对我的课堂、我的学生能用吗,如果不能用,改用哪些替代材料更合适……
2.挖掘教科书中直观素材背后的隐意。
例如,教师对前文的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的图1的解读,不仅以此引导学生从各种不同的角度,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独立思考,亲身实践和同伴交流,而且须要引导学生自觉地总结哪种方法何时最优,为下节课留下铺垫。
3.根据具体教学目标重新组合,再生现有的直观素材。
在小学“矩形周长”这一概念的教学中,任课教师将教科书中的普通矩形图替换成“一张照片,需要镶一个装饰边框,需要多长的装饰线”,这样更符合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思维习惯,也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和生活气息,可行而有效。事实上,在新的课程教材观下,教科书常常蕴含着特定的意识形态和编写特色,教科书中的知识也需要师生主动地诠释和转化。同时,教科书文本又是开放的,需要师生在交往互动之中自由地融入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而创造出新的意义,尤其是让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也能参与、修补和重整适合他们自己的教科书文本和课堂教学内容。
这是教育公平的微观体现,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具体工作。
4.利用教学机智随机生成新的直观素材。
例如,在小学“圆的周长”概念第一节的教学中,几名学生提出把红领巾当作工具,围住圆纸片,测量圆纸片的长度。任课教师给予充分肯定,并帮助他们演示其过程,并引导学生自然地提出“如果改用一根绳子,测量效果可能会更好”的推测。随即,大家采用新的方法再测量一次。如此,师生共同经历了一次有益的生成过程。
(二)合理解读课堂教学素材,保障课堂教学质量的几条基本策略1.站在课程标准的视角,优化教科书中的素材
事实上,教科书是课程实施中的范例和中介,任课教师有权利和义务对其进行选择、补充和适当调整。当然,其基本前提在于充分领会教科书的编写意图。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备课中时常思考:课本的这一节编得好吗,符合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吗,如果不符合本地本校本班学生实际,我该怎么办,能否改用其他的素材加以优化和更新等一系列的问题。
2.立足学生在本学科上的全面发展,把握机遇,在课堂上随机生成新的素材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心中时时刻刻存有“一切有利于学生获得数学上的全面、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宗旨,充分利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机智,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活动引导到经历现实问题数学化、数学内部规律化、数学内容现实化的过程上来,将学生的合作探究、自主思考与教师的点拨、引导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这是落实数学教学目标的切实举措。
3.重组教学素材,有意识地积累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
教学风格有多种类型:沉稳型、激情型、智慧型……而教学风格的形成常常须要依附特定的素材和组织形式。围绕着自己特定的教学风格有意识地选择、组织教学素材是不可缺少的。其实,教师的教学生涯实际上是自我成长的历程,自己有意识地积累、磨练自己的教学风格,终会零星滴水汇成一股潺潺细流,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魅力。
4.建立科学实用的教科书解读机制,充分利用包括教科书配套用书在内的教学资源库
例如,采用“个人备课——集体研究——个人调整”的校本教研机制,在充分研读教科书的基础上进行同伴之间的信息沟通与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而后经过自己的反思和调整,最终形成融集体智慧和个性风格于一体的教学设计。
其中,在个人准备阶段,教师要努力掌握教材的编写意图、编排体系、知识结构和重点章节,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把握教材的关键,理清教材各章节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理顺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先后顺序,借鉴教学辅导资料,弥补教科书内容的不足,努力做到消化吸收,储存于心。在交流、讨论阶段,集中讨论教学内容的重点部分、教师个人备课的困惑等等。
在集体备课的个人调整阶段,教师常常须要依据自身的教学特点,根据本班学生实际,进行教育教学内容的个性化设计,进而形成更适合于本班课堂教学的书面教案。
第三节 教科书文本分析的基本内容与基本方法备教科书最大的困惑就是误读课堂教学素材。其中,无法正确分析教科书文本,是其中的技术原因。为此,我们有必要深入、系统地分析教科书文本的基本内容与基本方法。
一、教科书文本分析的基本思路当前,世界各国对教科书进行文本分析,通常是从教科书的社会性和教育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的。事实上,国家要通过教科书这面镜子反映出自己的形象,要从中看出本国的国体和力量、现实和发展,使它发挥出强有力的宣传工具的作用。
当前,针对教科书开展的研究,不仅针对教科书的社会性,更集中在教科书的教育性上。这两个方面在中小学教科书中的具体体现应当是分析中小学教科书的重要内容。特别地,对于我国以往的教科书研究过于强调教科书社会属性的分析而言,充分认识教科书的教育性并将之作为教科书的重要属性,是非常难得和值得肯定的。
随着国家教科书多样化政策的实行,一批形式多样、内容各具特色的教科书应运而生。教科书研究开始从宏观地研究教科书的社会性与教育性,开始注意到教科书的内容和结构等。尤其是随着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和学术研究视野的拓展,人们在对不同版本的教科书进行对比分析之际,除了对教科书的社会性和教育性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之外,还对各版教科书的特色和亮点进行了专门研究,而特色和亮点恰恰是教科书得以生存的根本。同时,只有在比较中教科书的特色才能凸显出来。
二、教科书文本分析的基本方法对教科书文本的分析研究,没有绝对统一的方法。人们采用的方法往往各异,因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其中,比较法、内容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主要采用的方法。
(一)比较法比较法是运用比较的方法,具体细致地突出事物或事理特征的说明方法。比较的对象可以是同类事物,也可以是不同类的事物,还可以将同一事物的不同时期进行比较。在比较中要注意寻找事物的不同特征,以帮助人们准确地认识事物。
在教科书的比较研究中,人们常常将同一课程内容的不同版本进行比较,借以揭示各个版本的特色和差异,或者阐述一些相关问题(如分析课程标准要求的准确性等等),或者将某一版本的教科书文本与其相应的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比较,借以分析教科书与课程标准的吻合程度,或者进行同一年级、不同国度、不同地区的同类教科书的比较分析,借以揭示各自的特点,以便借鉴。
(二)内容分析法在教科书文本研究中,内容分析法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方法之一。正如前文所述,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其实质是对传播内容所含信息量及其变化的分析,即由表征的有意义的词句推断出准确意义的过程。内容分析的过程是层层推理的过程。内容分析的种类可归纳为实用语义分析、语义分析和符号载体分析,其研究模式有推理模式和比较模式两种基本类型。
事实上,内容分析法作为一种半定量研究方法,其基本做法是把媒介上的文字、非量化的有交流价值的信息转化为定量的数据,建立有意义的类目分解交流内容,并以此来分析信息的某些特征。通常情况下,人们借助内容分析法对教科书的内容作客观系统的定量分析,其目的是弄清或测验文献中本质性的事实和趋势,揭示文献含有的隐性信息内容,对事物发展作出预测。特别地,在使用内容分析法时,采用恰当的模型、工具整理定量的数据,进而作出分析,得出结论,常常至关重要。
(三)因素分析法选择教科书文本分析的维度,其实取决于研究者对教科书的理解和认识,其中,因素分析法是主要方法。
因素分析法是将某一综合问题或指标分解为若干相互关联的因素,通过研究和测定这些因素,判定出对这一综合问题或指标的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
更通俗地讲,因素分析法指的是分析影响某一事物的因素有哪些,影响的方向程度如何及影响的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我们怎样改变这些影响的因素从而改变这一事物的一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它的实质是分析事物的普遍联系。
三、教科书文本分析的基本内容在对教科书文本的社会性、教育性、特色进行研究时,人们通常从教科书文本的内容、结构与特色三个方面展开更深入细致的研究。事实上,教科书文本的质量受制于很多因素,教科书文本的内容和结构是其关键要素,而教科书的特色是教科书质量赖以生存的灵魂。教科书的社会性、教育性、特色蕴含在教科书文本的内容、结构与特色之中,而且对教科书的社会性、教育性的研究更多地采用定性的手法,而对教科书的内容、结构、特色的研究更多采用定量的手法(虽然也会综合地采用定性方法)。
一般地,进行教科书文本的研究,既可以从宏观角度对教科书的特色与结构进行整体分析和研究,也可以从微观角度对教科书文本的内容展开深入、细致的剖析。
(一)教科书文本的内容分析的维度进行教科书文本的内容分析,选择恰当的分析维度至关重要。这往往决定着教科书文本研究的成败。教科书文本内容分析的常见项目包括如下六个方面:
1.内容难度
所谓教科书的内容难度,简单地讲就是内容的难易程度。对于教科书的文本来说,内容的难度是人们首先关注的问题,这就须要借助一定的模型或工具开展研究。
事实上,相对教科书文本的内容来说,内容难度是其焦点和核心指标之一。影响课程内容难易程度的因素很多,从文本的静态角度看,几乎都涉及课程深度、课程广度、课程时间与课程难度,其焦点在于课程难度,其中,课程广度是指课程内容涉及的范围和领域的广泛程度。对此,我们可以用通常所说的“知识点”的多少进行量化。这是一个近乎约定俗成的概念,同时又是蕴含模糊数学思想的近似刻画。课程时间特指完成课程内容需要的时间,对此,我们可以用通常说的“课时多少”进行量化。课程深度泛指课程内容需要的思维的深度,这是一个非常难以量化的要素。它反映了课程内容之间的设计顺序,编排和组合的逻辑深度以及潜在的学科思维深度。它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十分有利,同时,也需要学生具有相应程度的思维深刻性。
课程深度、课程广度反映了课程内容的垂直组织、水平组织的结构特征,是从度量的视角刻画课程组织的逻辑关联。课程的内容难度正是对内容的深度、广度、时间的综合反映。
2.设计风格
教科书文本的课程设计风格往往决定着教科书的发展方向。事实上,螺旋式与直线式是截然不同的设计风格,而认知发展价值取向的设计模式与学术主义价值取向的设计模式也是风格迥异的价值取向。因而,进行教科书文本的质量研究,必须考虑教科书的设计风格。
如果中小学课程、教科书内容指向的是“科学世界”而不是学生的“生活世界”,那么,课程内容设计、教科书内容涉及就很容易脱离现实和社会实际,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前者的代表之一是学科型课程的教科书,后者的代表之一就是经验型课程。
学科型课程的教科书通常由从公理(公设)、定义出发,由概念和原理(定理)组成的逻辑链条构建而成,一般需要分科表述,其结构清晰、文字简练、叙述清楚、要点鲜明,教师用起来比较顺手。特别地,使用这样的教科书比较容易实现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预先设定的课堂教学目标,短短一节课总能按计划完成一两个,甚至多个具体任务。另一方面,这种教科书的面貌一般会比较抽象,题材离学生熟悉的生活比较远,留给学生思考与想象的空间不大,教师虽然好教,可能对学生有挑战性,因而学生未必好学。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科书比较接近这种设计模式。这种模式也经常成为人们衡量新课程、教科书的参照系。
而经验型课程依托的是学生的经验。经验型课程的教科书通常是从具体的情景出发,这些情景有的是学生生活中熟知的真情实景,有的可能是学生喜欢的童话、传说、科幻故事中的现成题材,有的就是学生个人已有的学科知识积累等等。从情景出发的教科书通常是把新的学科内容隐含在情景后面,把原本在学科型课程中的条理清晰的不同学科知识和盘托出。这样的教科书题材一般比较丰富,读起来引人入胜。由于教学的空间主要依赖于学生对情景问题的理解和分析,它离不开学生自己的新发现,因而,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对此基本无效。
【案例呈现】美国教育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情景数学》特点分析
这套教科书彻头彻尾的经验型课程,这是专为美国10-14岁(介于我国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低年级之间)学生编写的一套教科书,整套教科书的标题系统没有一点数学的味道,都是诸如“上上下下”、“影子的故事”、“干和湿”等等,如果不深入进去,根本无法判断这些标题下面讲的是什么数学内容,只有看完了,读懂了,才为其中精巧的设计而折服——这套教科书从头至尾,由一串串的问题组成,通过一个接一个问题的提出,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走入由代数、几何、统计构成的数学世界。
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大多介于学科型课程与经验型课程之间,只不过,有的更靠近后者,比较“前卫”,而有的更靠近前者,中规中矩。
3.课程容量
课程容量是教科书文本的重要指标,而通常的“容量”,多是指讲授知识的量。不容否定,知识的量是课程容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唯一指标,还应该考虑学习者(即学生)参与操作、参与思考的量,即学生活动的量,思维的量。学生在学习相应内容时提出了多少有价值的问题,产生了多少“闪光”的念头,发现了多少独到的思路,等等。当然,经验的积累、情感态度意志等方面的发展状况亦应成为课程容量的构成因素。因而,确定课程容量的根本标准在于课程内容潜在的学习效果,也就是力求使上述的知识、经验、能力等方面取得最佳效果。
一般地,影响内容容量的因素主要有:(1)内容的难易深浅程度,即应根据课程内容的抽象程度确定容量。抽象度高,则教学中的知识的容量当然就应少一些。(2)内容的教学价值。这不仅是指其在理论或应用中的价值,更主要的是其中蕴涵的思想、训练思维的有效利用价值,也包括进行思想和世界观教育及心理训练的利用价值。(3)教学对象的整体水平,即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对学生素质差异较大的班级,教师还应注意分层实施教学过程,发挥学生的交互作用,这也会对课堂容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此外,课程内容的综合程度、课程的学习时间等,也是影响课程容量的因素。
当然,通常情况下,课程容量是一个比较宽泛、笼统的概念,既包含着课程内容的深度,也包含着课程内容的广泛程度和综合程度,还包含着课程内容蕴涵着的思维的深浅程度。
4.编写体例
不同的编写思想、编写理念,常常造就不同的教科书编写体例。教科书编写者之所以精心设计特定的教科书编写体例,其根本出发点在于将教学材料分化为可供连续学习的内容元素和基本技术元素,逐步帮助学生形成知识建构的能力基础和经验基础,并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基础以及人格基础。因而,进行教科书研究,分析教科书的编写体例非常重要。
【案例呈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编写体例不同学科的比较
国内某套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采用如下编写体例:章主题图——节名称——问题情境——问题串——明晰——例题——随堂练习(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读一读——作业(含两个层次:习题,试一试)——章后小结
相比之下,作为中小学必修课程之一的音乐课程,其教科书的编写体例别具一格。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课堂教学实践的需要,长期以来,音乐教材形成了一些常见的编写体例。有研究表明:
(1)根据选材范围的不同可以分成以下几种常见体例:歌曲集——以单一的声乐作品为材料加以编排; 器乐演奏教材——以器乐曲以及乐器演奏法为材料加以编排; 音乐欣赏教材——以音乐欣赏作为主体材料的单行本教材; 其他单一形式的教材; 综合学习领域教材——以具体教学形式的类别为纲进行综合编排。
(2)从内容组合单位的大小以及教学时数的长短上可以分出两种体例,一是以课时为单位进行内容组合与编排,二是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内容组合与编排。
(3)根据教材教与学对象的不同,可以分成两种体例,一是以教师教学需要为中心编排的体例,另一个是以学生学习需要为中心的编排体例。
(4)根据教材内容的内涵与外延,可以有三种体例:以音乐文化为中心的编排体例;以音乐基础知识为中心编排的体例;以音乐与姊妹艺术相结合的编排体例。
正如这位研究者指出的,从理论上看,音乐教材的编写体例可以多种多样,并无“定法”,也不能以“好坏优劣”加以简单划分,而应当从音乐课程标准的落实和课堂教学实践操作两个方面对教科书体例加以定位和评判。目前我国中小学正在使用的大多数教科书都采取综合编排(台湾称做“混合编辑”)的方式,教学内容的安排灵活多样,栏目设置富有人文气息。
5.呈现风格
教科书的呈现风格是教科书内容特征的重要方面,也是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在教科书编写中的具体体现,更是教科书编写者独具匠心的结晶。
一般地,教科书的呈现方式研究,可以具体体现在教科书内容呈现方式、概念呈现方式方式、版面呈现方式、语言呈现方式等等诸多方面。既可以开展单方面的某一版本教科书呈现方式的分析,也可以进行不同版本呈现方式的对比研究。前者主要运用内容分析法,后者主要运用比较法。
【案例呈现】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呈现风格
这套教科书根据课程目标和学习材料的性质,以探究为核心,创设了三种各有侧重又相互融通的呈现方式,构建多元的学习情境,引导学习方式的转变,形成了教科书的一大鲜明特色,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研究表明,三种呈现方式分别是“文本研习”“问题探讨”和“活动体验”。“文本研习”主要是提供典范性的阅读文本,创设阅读对话情境,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对话,表达交流阅读的体验感受,侧重于提高学生解读文本、鉴赏作品的能力。“问题探讨”主要着眼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进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发展理性思维,培养批判意识。“活动体验”则引导学生围绕专题的人文内涵和学习要求,结合具体学习材料,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探究,侧重在综合性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同时,三种呈现方式侧重点不同,又是彼此交叉互相交融的,往往探讨活动中有研习,研习中有探讨活动,而探讨是核心,研习是基础,贯穿语文学习的整个过程,因此,有的专题就采用了混编的方式。三种呈现方式在教学实际中有一定的比例,所以每个模块只安排一个“问题探讨”和“活动体验”,这样既突出了文本研习的基础性,又保持了多种呈现方式的均衡性。
显然,这样的呈现方式较好地实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不仅如此,深化教科书呈现方式的研究也可以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实现再创造。
众所周知,教科书编写过程实质上是编写者依据课程标准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它直接关系着教科书的水平和质量,决定着教科书的风格和特色,影响着广大师生对教科书的评价。再创造既涉及教科书内容,又涉及教科书形式,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是教科书形式的关键。有研究表明: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主题+时序”作为这套教科书的主导的呈现方式,同时把兼顾时序性作为再创造的侧重点,以反映历史本身的发展逻辑和学习者认识历史的逻辑,也弥补了课程标准在反映历史发展的时序性方面的某些不足。
相比之下,进行中外同类教科书呈现方式的对比,其结论不仅仅是教科书特色和风格的对比,更能体会出中外教育的差异。有研究表明,中美生物学教科书呈现方式既具有较大差异,也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从教科书内容呈现方式上,美国教科书的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方法和探索能力上,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跨入科学探索者的行列,教科书的结构遵循了由总到分再综合的特点。从教科书的概念呈现方式上看,美国教科书中概念的引入透彻、深入,比较重视概念的全面理解。从教科书的版面呈现方式上看,中美教科书均重视插图精美、新颖,教材图文并茂,图或图群描绘了栩栩如生的生物世界,帮助学生理解看不见、摸不着的生理过程,使生物科学的学习变得富有乐趣。从语言呈现方式上看,美国教科书的语言充满生活气息,富有感情色彩,教科书的可读性强。语言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的学习与已有的经验或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知识联系起来,而且由于它的生活化,更有利于解读新知识,活化新知识以及在生活中实践新知识。
6.课程的综合性(课程内容的整合)
课程综合性是课程综合的属性,意味着课程综合的程度,有时也称为课程内容的整合。
近年来,我国全面启动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根据新课程计划,中小学教科书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设置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课程综合化思想: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要形式,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供地方和学校自主选择。地方和学校可选择以综合为主的课程,也可选择以分科为主的课程,还可选择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鼓励各地选择综合课程。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形式为主,走课程综合化的道路,注重学科内部知识之间的联系及学科之间内容的综合,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良好品质和综合能力。
对教科书而言,课程的综合性可以体现在教科书的方方面面,既包括教科书的结构,也包括教科书的内容,既包括作为学科内部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也包括学科之间、学科与社会、科技乃至学生生活世界之间的综合,特别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趋势,对教科书的课程综合性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二)教科书文本的组织结构分析的维度与教科书文本的内容一样,教科书文本的结构同样也是影响教科书文本质量的关键要素之一。如众所知,课程组织可以分为直线式和螺旋式两种。作为课程外显形式之一的教科书自然也符合这一规律。自20世纪后半叶以来,我国中小学教科书的组织结构一般采用螺旋式上升与直线式编写两种基本方式。所谓直线式教科书结构,就是指把一门学科的课程内容或其中一个课题的内容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来展开呈现在教科书中,使各种知识在内容上均不重复的编排形式。这种编排源于赫尔巴特的理论,其基本观点认为,课程设置的目的就是传授知识和知识的逻辑结构,而忽略学生的心理结构,其优点是有利于加大学习容量,加快学习进度,节省教学时间。这种体系比较适合于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但是,也易造成学生学习不扎实,掌握知识不牢固和班级教学中的“两级分化”现象。螺旋式教科书结构,就是把同一课题内容按深度、广度的不同层次安排在教科书的不同阶段重复出现,使得每一次重复都将原有的知识、方法、经验进一步加深拓广,逐级深化。从学科的逻辑系统看,其优点在于它重视课程内容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逻辑组织,重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另一方面,从学生心理发展的角度看,这种结构重视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发展阶段,使认识逐步深化,因而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认知能力。对于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这种结构更适合,更有效。但是,这种体系往往需要较长的教学时间,而且一旦重复过多,也会降低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正如笔者在专门论文中分析的: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课程教材的编写必须考虑适当使用螺旋式上升,但螺旋式上升课程设计教材编排风格未必导致比较容易的课程难度。有些内容适合螺旋式,而有的内容采用直线式可能效果更好。进行基础教育课程设计教科书编排,必须因具体内容而异合理使用“窄而深”与“广而浅”的课程设计风格,并取得“可比深度”与“可比广度”的恰当平衡。螺旋式上升既可以从深度、广度的纬度逐级而上,也可以从抽象与类化(即应用)的纬度逐步深化。克服螺旋式上升在具体操作中的误用,适时地采用直线式与螺旋式相结合的教科书组织结构,是基础教育新课程设计教材编排发展的重要对策。
(三)教科书文本特色分析的基本思路教科书文本的特色与“亮点”是提升教科书文本质量的“加速器”。但是,编写特色并不太好确定,正所谓“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即将若干同类的教科书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才可以发现其中的特色与“亮点”。
因而,进行教科书特色研究,最有效的方法还是比较法与内容分析法。事实上,教科书文本的特色与“亮点”往往不能像教科书内容的课程难度那样可以量化,至少目前尚未找到适宜的模型和方法。
我们发现,进行教科书文本的特色与“亮点”的分析,既可以从整体视角进行,也可以从单项分别展开。
第四章备学生的技能——在备课中如何研究学生【问题导入】在备课中,如何更为准确地分析、研究学生?学生的哪些信息可以运用到教案的编写以及未来的课堂教学之中?
在备课的具体工作中,备学生是核心环节。备学生的工作效果对于备课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一些优秀教师、名校长甚至提出了“备课先要备学生”的观点,即“在备课时先要了解你的学生,备课时的切入点要面向中、差学生,课堂教学注重抓基础教育”。
第一节 备学生的意义与研究内容一、在备课中备学生的意义当前,教育教学的基本理念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之所以在备课活动中首先要备学生,其原因源自多个方面,既有课堂教学的起点的原因,也是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所致。
(一)教育目的之一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众所周知,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立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观,摒弃了学科为本的传统观念。教育改革的根本动因在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在于每一名学生获得全面、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无论从课程的设计,还是从课程的实施和评价,一切都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作为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备课是教师完成课程任务、实现课程目标的具体步骤之一,是将理想的课程和文本的课程,通过教师个人的理解,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最终转变为学生习得的课程。教师拥有的价值观念的差异,往往直接制约着教师创造性工作的级别和质量,也决定着教师工作的方向。如果教师将每一名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目标,那么教师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构思课堂教学环节时,就会时刻思考着如何让每名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经验和基本思想,就会不仅关注学生发展的现实目标,而且关注学生发展的长期目标。
(二)教学设计的要害在于围绕学生的学而展开当前,在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下,课堂教学的最大变化就是从以前的“以教促学”发展到今天的“以学促教”,亦即课堂教学组织和落实的基本出发点在于学生的学习,在于让每名学生都能够获得应有的进步和发展。更通俗地说,就是学生怎么学的方便,教师就应该怎么教。在此基础上,教师的课堂教学职责也在发生着比较大的变化: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唤起学生成长的渴望;帮助学生寻找、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发现学生的潜能和性向。
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不仅体现在“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等方面,而且体现为: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教师是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师是教育内容的研究者;教师是教育艺术的探索者;教师是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教师是学校制度建设的参与者;教师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
(三)学生学会知识和全面发展是课程教学实施的最终目的与以往的课堂教学观念相比,让学生学会知识和全面发展,是课堂教学实施的最终目的。亦即,理想的课程只有转变为学生习得的课程,才能是有效的。
事实上,学生的学习并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构建理解的过程。而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决定着教师教学工作的成效。
因而,教师在研究教科书的同时,更要分析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合理采用适合学情特点的教学方法,设计适应学生个性、能力发展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实施方式方法,同时,对于学困生应采取补救措施,对优秀生采取特殊的额外措施等等。通过备学生,加强备课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优化教学过程,发展学生潜能,促进学生情意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在备学生中,特别要关注每名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关注学生素质的提高这个核心目标。
事实上,学生智商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每名学生都有其自身优势。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思想看待学生,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深挖不同层次学生的潜质。特别要尊重学生由生活经验引发的思维,坚持思维无禁区论,视学生为自主的人、发展的人和有潜力的人,最大限度地调动其潜能,促进自身主动发展。
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适应知识经济社会需要的素质和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备学生时,一方面要从学生思维方式出发,确定教材中哪些内容能拓展学生能力和思维,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另一方面要依据学生认知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及最佳发展区,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对教材进行适当重组和整合,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感受学习的意义。
二、备学生的基本原则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是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备学生的过程就是深入研究学生的过程。为此,必须坚持几个基本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教师通过备学生,解决学生现有水平与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起到调节学生与教材之间关系的作用。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行为习惯的养成,归根到底是学生学习的结果。因此在备课中教师应多创设让学生自由活动和展示自我的内容,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欣赏自我、体验成功的喜悦,不断弘扬学生主体精神的过程。
(二)差异性原则教师要做到尊重差异,承认差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地备课。备课中要利用多种反馈渠道,积极创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的条件和情境,尽可能为每一名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学困生都各有所长,应注重在教学中进行分层指导,因材施教。
(三)发展性原则教师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充分调动每一个主体的能动性。要客观地分析、研究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用“你能行”的期望来激发学生“我能行”的自信。学生的潜能包括潜在性、终身性、系统性、模仿性、补偿性以及无定向性等特点。小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教师不能一味地重视学生成绩的高低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忽视一些学困生身上隐含的潜在能力。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智力潜能和非智力潜能,并据此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能“跳一跳就摘到果子”。
三、备学生的具体工作内容如前文所述,学生的未来发展目标是教学的追求,而学生的现实基础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备课就是要在学生的已知和未知之间搭建一个最近发展区。因而,在备课活动中,备学生主要围绕备学生的学科认知特点和规律,备学生的知识基础,备学生的经验基础和生活关注点,备学生的能力和兴趣等内容展开的。
(一)备学生的学科认知特点和规律学生原有的学科认知特点和规律,对他进一步学习新的学科内容、构建新的认知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可概括为“动作——感知——表象——概念”。教师要根据知识、内容的内在逻辑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学生认知活动能力,注重从知识的整体入手。对数学教学中一些重要概念和规律的揭示,注意遵从适应知识内在的矛盾关系,并有意识地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设计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和有丰富数学内涵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
(二)备学生的知识基础要做到了解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这对备好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已获得的知识与即将获得的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常常是前后密切关联的。
为此,教师刚接班时,应对全班学生以前的学习情况进行一次调查,对每名学生以前和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有个综合研究。教师应把以上工作作详尽的分析,分类登记,并注明哪部分知识学生掌握得较差,哪部分知识学生掌握得较好。开学后,每次单元知识检查后,都要系统地作试卷分析,找出学生存在较多的问题,载入备课本,研究自己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普遍的问题要在备课中体现出来并作重点指导,个别的问题应当加强个别辅导。
在具体的一节课的备课时,教师首先要了解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学生已学过的知识的情况。分析出哪些是学生已掌握的,哪些是学生初步掌握了的,哪些是学生通过自学可以掌握的,哪些是教师非讲不可的。这样做有利于教师在授课中做到该讲则讲,不用讲则少讲,力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教师还要了解学生掌握的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状况。例如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的状况对于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的学习有一定的影响。而高中二年级的哲学常识中就有许多原理的理解涉及学生各科知识的运用,教师在教学中可适当地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其他各科知识,帮助理解哲学原理。在倡导课程综合的今天,也可引导学生利用所学本学科知识来帮助他们理解其他学科知识,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也使学生体会到各学科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全面发展。
(三)备学生的经验、思想和生活关注点每名学生在来到学校学习的同时,也带了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不同观点、看法。这种已有的经历、经验和对待社会的观点,对于即将进行的课堂学习生活具有深刻的影响。
学生生活在各自的家庭中,家庭成员对学生的成长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就须要了解其家庭成员的情况,包括住址、职业、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等,同时应了解其家庭所处的社会环境,分析哪些是教育的有利条件,哪些是不利条件,并适当利用各种条件协助教育工作的开展,如高中一年级经济常识中有关农村经济发展内容的教学,就可以引用农村学生的家庭和所接触的社会环境中的种种现象补充教学内容,使学生易理解,易接受。
特别地,教师在文科一些科目的教学中,还要备学生的思想基础。学生们生活在现实社会中,与社会中的种种现象接触,对各种社会现象有感觉,有思维。他们既能看到社会中光明的一面,体味现实生活的美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也会看到许多丑陋的社会现象,使他们产生种种不正确的认识。他们还会对种种社会现象以及他们个人面临的困难提出各种问题。对此,教师不能回避这样的客观现象和问题,必须面对学生这样的思想实际进行教学,要研究学生的实际状况,既要深入了解不同年级的学生普遍存在的思想倾向,又要了解个别学生的思想问题,并善于区别这些问题产生的不同条件,有针对性地加以教育,如高中二年级思想政治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教师应了解学生中存在的“世界是怎样产生的”、“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怎样”、“人究竟为什么活着”、“人活着有什么意义和价值”、“个人与社会是什么关系”、“你的理想是什么”等各种问题的各种想法,才能因势利导,利用有利因素,排除不利因素,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来提高认识,寻求问题的正确答案。
(四)备学生的能力在学科教学中,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等。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具备以下六种能力,即合作交往能力、创新能力、选择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抗挫折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教师首先要将这六种能力结合所教年级制定出应达到的目标,合理地进行备课。
以“数学学科创新能力”为例,制定的目标是:低年级能够按照教师讲的内容、提出的问题进行独立思维,随学随用数学概念解题,能想出与之有联系的知识,掌握三步以内的思考过程。中年级能围绕一个中心内容进行思维创造,能够联想到新知识与学过知识的联系和区别,有层次地思考问题,具有初步的思维创造方法。高年级能够有理、有据、有层次地思考问题,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能多角度、灵活、敏捷地思考问题,联想迁移能力较强。
中小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观察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应了解学生的这些能力状况,弄清楚教材中哪些内容学生可以通过自学达到教学目的,对学生能够理解、分析、归纳的内容,教师可少讲,多给学生提供一些自学机会,对学生不易理解、不能分析的问题便可多费些工夫讲授,以培养学生的能力。
(五)备学生的情感因素情感因素,是备课环节中一个重要成分。情感因素是伴随着知识经验的掌握、观念的形成以及内部智力的成熟而发展起来的,它对外部智力的形成和创造能力的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发展服务,因此,作为教师要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在与学生接触中,了解、分析、记录学生们存在的各种问题,调整方法,制定相应措施。
例如,小学数学一年级文字应用题:小明昨天做了五道题,今天做了同样多的题,两天一共做了多少道题?一年级学生对于“同样多”不甚理解,教学时可以设计为请五名同学来唱歌,同时请五名同学来伴舞,然后引导学生编出应用题“老师请同学表演节目,五名同学唱歌,跳舞的同学与唱歌的同学同样多,唱歌和跳舞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这个充满情趣的环节设计使同学们能够顺畅、清晰地掌握解题思路。
(六)备学生的身心特征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各有其特点。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初中学生正处在一个身心发展的阶段,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有充沛的精力和较强的求知欲,但遇困难又易灰心丧气,幼稚与成熟并存,辨别是非能力较差,易受不良习气的影响,因此,对初中生既要尊重又要加强教育,严格要求。高中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知识量增多,社会接触面更广,社会交往更频繁,升学和就业的压力促使他们的社会化进程加速,思维能力更加成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但由于知识和经验不足,认识问题不准确不深刻,有时带有片面性。教师要充分尊重他们,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进行心理疏导,多做细致的思想工作。
总之,好的课堂教学,既要联系教学内容的实际,更要联系学生实际,注重研究学生,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节 备课中获取学生信息的基本方法备好一节课,不仅需要考虑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的几个环节等等,更要以人为本,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表现在备课中就是必须更多地研究学生。
一、从研究学生的实际状态中获取信息,作为教学的起点学习者从事特定的学科内容或任务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以及对有关学习的认识水平、态度等,称为起点行为或起点能力。它是影响学生学习新知最重要的因素。正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所说:“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现在学生的学习渠道拓宽了,他们的学习准备状态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许多课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识,学生已经知道得清清楚楚了。要遵循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教学过程,我们就必须把握教学的真实起点。
为此,在备课中,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切入,寻找学生的起点:
第一,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怎样,没有掌握的是哪些知识。
第二,哪些新知识学生自己能够自主学习,哪些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
教师应通过对学情的了解,确定哪些知识应重点进行辅导,哪些可以略讲甚至不讲,从而很好地把握教学的起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过程,突出教学的重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从学生的个别差异中获取信息,进而设计不同的要求在倡导个性化、尊重多元化的当今时代,我们对学生的个别差异要细心观察并充分估计。要打破传统教学的“一刀切”的教学观的束缚,采取分层教学,分类施教。只有这样,备课的对象才能面向更多的学生。
(一)设计课堂教学分层学生的个性特点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备课时,教师要因人而异地设计教学环节,做到扬长避短,分类指导。课堂的提问,新旧知识的迁移,新知识的讲解等方面,都要针对学生的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使能力较强的学生发展了思维,能力中等的学生产生了兴趣,能力较差的学生掌握了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相应提高。
(二)设计课堂练习分层练习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技能转化为熟练活动的过程,是反馈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随时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练习。教师可针对本班学生的学习差异,设计三个层次练习,即基本练习、变式练习、引申练习。通过分层练习,各类学生学有收获,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
(三)设计作业分层布置作业是检查教学质量及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一种手段。作业的布置不应整齐划一,在掌握各层次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后,可分层设计。作业可分为A、B、C。A组为基础,B组为中等,C组为最佳。通过分层作业设计,全体学生可不同程度地落实新知,充满对学习的自信和兴趣。
三、从学生的内在需要中获取教学的信息在以往备课时,我们往往只备教材的内容,而忽略了对学生学情的分析,经常以教师的水平看学生,结果是把学生看高了,课堂上学生“跳了又跳,还是摘不到果子”。其实,这是由于我们把学生看成一张白纸,忽视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把学生看低了。课堂上学生“根本用不着跳,便摘到了果子”,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今天的备课中,我们开始考虑学生、分析学生的意识,但在分析学生时,也时常流于形式——很多时候考虑的是学生应该的状态,而忽视了现实的状态。以对教科书的处理为例,通常把着眼点放在理顺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上,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更谈不上去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
【案例呈现】于漪“记一辆纺车”课堂上的意外老师:今天学习第十一课“记一辆纺车”。昨天我请大家预习了。现在说说看,你们喜欢这篇文章吗?
学生(异口同声地):我们不喜欢!(随堂听课的二十几位老师十分惊讶,于老师也感到意外)
老师:不喜欢?那就说说不喜欢的原因吧!谁先说?……
对此,于漪老师在教学后记中所写的体会是这样的:备课时考虑欠周密,原以为学生喜欢散文,想由此激发兴趣,引入课文,未考虑到叙事散文与抒情散文的差异。课堂上发生了意料之外的情况,当即因势利导,先听取学生的意见,然后强调该篇叙事散文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实际应作充分的了解和估计,不可再犯闭着眼睛捉麻雀的毛病,要继续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力争做到运筹帷幄,成竹在胸。
其实,学生是有生活体验的人,传统的教材观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重视不够,而学生只有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这些因素才能得到更好的培养。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需求,虽然它并不是任何一节课都适合,但是,主动、健康的发展是每名学生的真正需求。
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在学习中得到体现,是备课必须关注的话题。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保持一颗与学生共同学习的心态。“想学生所想,苦学生所苦,思学生所思”,让学生真正成为我们教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深入地从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基础以及情感态度上考虑,这样备出来的课才是符合学生需要的。
四、诊断和预测学生学习可能会发生的内容,有备无患在备课中,获取学生信息的渠道非常多,不仅与学科特征有关,而且与教师的教学风格相连。长期的中小学教学实践的经验告诉我们,准确诊断和预测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可能会遇到的内容,是从“备学生”中获取重要的信息。
(一)学生可能想到的内容由于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课程导入和课程的重点内容有关,由此就可以预先考虑到课堂上学生应该能够产生的想法,提前作好思想准备。有很多的想法在课堂上虽然学生未表露出来,但教师应该能洞察学生的心理活动,及时地探测和巧妙地点出其想法,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心理上的需求。也有很多的想法学生可能在课堂上提出来,教师就要运筹帷幄,通过正确引导和讨论,使学生的问题得到解决。
(二)学生难懂的内容教师备课特别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时刻把握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接受水平。教材上的知识内容有些在教师看来似乎很容易,三言两语就可说清楚,但站在学生的智力水平上来接受这一知识,可能就把学生难住了。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注重换位思考,想到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接受知识的能力,帮助他们实现知识的由易到难的转化。
(三)学生疑虑的内容我们深知学生的疑虑会直接影响新知识的接受和课后习题的完成。在课堂上,我们常常会看到学生表情呆板,脸色凝重,学生的思维不能与教师同步。此时,学生思维中出现的疑虑如果不及时排除,必然会造成心理上的不和谐,成为学生继续思维和学习的障碍,使思维中断。高明的教师会预先意识到这一点,备课时善于转换到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这些疑虑,采取积极、乐观、向上的措施来加以引导,努力在课堂上消除这种尴尬的疑虑。这就更须要我们在备课时细心一些,耐心一些。
(四)学生易错的内容在指导学生实验、批阅作业、批阅试卷和下班辅导时,我们经常发现学生有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为了不让学生再出现错误,在备课时,教师可以特意准备一些学生易错的实验和习题,故意上课时错给学生看,错给学生思考,使学生引以为戒,达到防微杜渐的目的。
(五)学生激动的内容课堂是师生共同表演的舞台,引导学生参与到这种表演中来,是现代教学所必需的。这样,教师就必须预先想到学生的爱好、兴趣和渴望成功的心理,想到学生的激动心情。学生能够参与有趣的化学实验是学生的最大兴趣,也是学生最激动的。因此,在备课时,可能让学生参与的活动、可能激起学生激动和新奇心态的活动,我们都要为学生尽力准备,尽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观察讨论中的好奇心得到满足,求知欲望更加强烈。
(六)学生易忘的内容在备课中,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会提前预料到学生用到这部分知识时可能会遗忘什么,从而有意地提前让学生温故知新。不仅如此,有经验的教师在备课时,常常预先把这部分内容提炼,升华,甚至编制成口诀让学生轻松地记忆、储存,为学生的应用扫清障碍。
综上所述,教师的备课不只是备教材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备学生,备学生可能出现的各方面问题。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志趣的基础上备课,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设计教案,才能备好课,进而上好课,确保课堂教学的高质量。第三节 研究学生的若干技能技巧研究学生主要是要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认知的前提特征和情感的前提特性。研究学生方法除了前文介绍的外,这里还要介绍若干技巧。
一、研究学生的几个技巧研究学生,有其中的规律和技巧。如下的几个技巧就是来自实践中的一个总结。
一查,即查资料档案。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以往的思想品德表现、学业成绩、身体健康状况等。
二谈,即座谈了解。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以往和现在在同学中的交友情况及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情况。
三聊,即个别谈话。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的性格,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社会、学校、班级、教师和同学的看法,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等等。
四访,即家访、社会调查。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了解学生在家庭及当地的表现情况,了解学生的爱好和特长,了解学生对父母及他人的态度,了解学生的劳动观念、社交情况等。
五察,即察言观色。主要是为了了解当时学生的心理活动,收集教师自己的教育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当时的情感状态等。
二、以学生的错误为研究对象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特别是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学习错误中有两个突出现象:
“多犯”,即教学进行到某些节点上,必然会出现群体性、高发性的错误,其症状相似,时段也相同。
“再犯”,即某些错误在某些学生身上不仅易发,而且好发,即使被纠正过,但也必然会在后继学习过程中再次发生。
我们认为,“多犯”说明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着障碍,这从表面看多是由于知识结构与内容较为复杂或困难引起的,其实质还是在于学生在思维节点与思维程序上存在着客观性障碍。“再犯”则主要说明了教师在教学的处理与把握上存在着问题,教师往往注重形式上的内容而忽视了思想方法、思维过程的构建,学生的学习未能深入到思维层面,其知识的掌握是不稳固的。同时,某一名学生身上的“再犯”现象也说明了教师的教学在注意到普适性的同时,未能照应到个别学生的差异性。
因而,研究学生的错误可以更好地认识学生,寻找教学中的漏洞和盲点。可以这样说,学生的错误是备课、精心预设的宝贵资源。
总之,在备课活动中,认真做好“备学生”的工作,对于切实提高备课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五章如何形成有效的教案【问题导入】一份好的教案,必须符合教学实际,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必须做到前后衔接,逻辑严密,必须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必须做到层次分明,过渡自然。要体现课改新理念就必须改进备课方法,要备好一节课,编写一份高质量的教案,除了研究课程标准、学生、教科书之外,还要做好备课的其他工作。这一章我们延续前三章的内容,探讨备课的基本工作,以便最终形成一份完整的教案。
第一节 备课中的其他相关工作在上课之前,我们要精心备课,除了备课标、备教科书、备学生之外,还须要完成分析教学内容,拟定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选择教具和有效利用课程资源等工作。不仅如此,还要编写课时教学计划(即教案)以及学期(单元)教学计划。
一、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是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科书研究相比,分析教学内容更倾向于微观,即在深入研究课程的总体目标与教科书的整体编排风格的前提下,具体分析作为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具体目标要求、重点难点等等。这实际上是课程教学内容的具体化。
教师在分析教学内容时,要集中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明确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这里的基本要求其实就是教材编写的基本理念,教材体现的思想性,基础知识的深广度,基本技能和技巧的水平,以及发展能力的侧重点等内容的具体体现。具体包括本节课的重要概念、规律是如何表述的,怎样推导出来的,每一道例题的目的如何,每一插图的用意如何,练习题的安排序列、层次、目的等。
教材的思想性主要指教学知识内容包含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小学知识有丰富的现实背景,钻研教材时,要特别注意这些知识是怎样从现实问题中抽象、提炼出来的,同时也要搞清楚知识的学习对解决实际问题又有怎样的帮助,钻研教材要注意知识背后隐藏的辩证内容,如运动、变化、发展、转化,对立统一,偶然与必然等等。这些辩证的思想几乎渗透在各个单元的内容中。教材包含的基础知识的深广度,教师既要对其作一般了解,又要局部地深入分析。基本技能、技巧要求的水平主要通过学习标准和分析例题、习题来掌握。发展能力的侧重点,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难易情况而定,如:概念的教学侧重于观察、抽象、概括、辨析等能力的培养;运算的教学侧重于分析、综合、归纳、类比和迁移等能力的培养;对于比较容易的内容的教学,侧重于培养自学能力;对于较难内容的教学,侧重于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明确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分清主次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也有利于知识的广泛迁移。所以,分析教学内容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具体做法可以从纵和横两方面对教材体系进行分析和整合。
所谓纵的方面,就是知识的纵向联系。在这条线上,基本的概念、法则、原理是线上的中心环节,抓住中心环节,整条线就可以带动起来。所谓横的方面,就是把教材中具有横向联系或互逆关系的知识,调整编排在一起,形成互相关联的知识块。总之,老师只有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才会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网,从而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也会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
(三)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一般地,在学习中对学生认知结构起决定作用,并在进一步学习中起基础作用和纽带作用的内容是教学的重点。如教材中的定义、公式、法则,知识体系包含的重要思想、方法,基本技能的训练要求及公式、法则推导的思维过程等。在备课过程中,我们要综观全局,分清主次,从而确定和突出教学的重点。对重点内容要变换各种角度,利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利用重点内容带动一般内容。教学的难点主要是指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的部分,难点内容也是造成学习成绩有差距的分化点。一般地,知识过于抽象,知识的内在结构过于复杂,概念的本质属性比较隐蔽,以及各种逆运算等等,都可能是产生难点的因素。要充分、准确地估计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只有靠平时深入了解学生实际,不断积累经验。有经验的教师往往是通过课堂提问、课后辅导、批改作业、分析试卷等方法,分析学生的疑难所在,以作为今后教学相应内容时确定难点的借鉴。关键是指掌握某一部分知识或解决某一个问题能起决定作用的知识内容。掌握并抓住了关键,教学就能进行得比较顺利。
(四)精心编排例题、习题与有关的实践活动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学生学习新内容不能只停留在领会的水平,必须转化为相应的技能,获得相应的体验和经验,并能用来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而技能的形成是通过练习获得的,经验的活动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活动实现的。
因而,在备课中,我们必须精心选择和安排课堂例题、习题和实践活动。其中,选择可以从活动的目的、内容、形式、分量以及学生的接受等方面去考虑。同时,参照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教师应将教科书上的全部例题、习题事前演算、分析一遍,明确各部分的目的、要求、难度及与内容联系的紧密程度,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例题、习题设计。其中,在设计习题时,练习的内容应紧扣教学目标,目的明确,练习数量适当,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有坡度,能够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同时,各类习题的比例搭配要适当(如基本类与综合类、封闭类与开放类)等。
二、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有了明确的教学目的,掌握了学生的学习现状,接下来就要科学地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利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缩小现状与目的之间的差别。
教师在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时,一方面要参照教学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另一方面要广泛翻阅相关的参考资料,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思维训练材料,这里思维训练材料主要包括感性材料和理性材料,前者是以感性表象来训练思维的材料,如生动直观的教具、学具,还有以语言为载体的事例,后者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抽象的逻辑思维形式为训练思维的材料。
由于许多中小学课程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而中小学生具有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因而,在备课时,我们必须为学生提供足以过渡到抽象结论的思维训练材料。
在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时,实际上须要同时考虑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用没有固定的模式,要根据具体的目的、内容及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
一般地,任何一堂课都不会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往往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使用。
课程资源是指依据课程计划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场所以及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资源,主要包括各种实践活动材料、录像带、多媒体光盘、计算机软件及网络、图书馆、报刊、电视广播、少年宫、博物馆以及师生的背景资源、周围环境中的可用资源等等。
在备课时,为了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更好地理解重要的概念和方法,教师应充分利用并开发实物材料和设备(如教学模型、校园设施等等)供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还可以开发录像带、光盘等音像材料,如录制生活中的一些场景作为与学习内容相适应的问题情景,录制相关学科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录制科学家的生平故事等等。如果有条件,应积极开发课件,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重要思想的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不应该利用计算机上的模拟实验来代替学生能够从事的实践活动(如在计算机上模拟三角形面积的求解过程),也不应利用计算机演示来代替学生的直观想象,即学生对规律的探索。要将中小学的有关学科密切联系在一起,从其他相关学科中挖掘可以利用的资源(如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人文遗产)来创设情景,利用本学科的内容解决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当然,社区资源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四、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有了对教科书、学生及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准备作基础,就可以较好地制定和编写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每一堂课的教案。一般来讲,备课的工作程序是按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的过程进行的。
所谓“由大到小”是就范围而言,即先进行学期备课,再进行单元备课,最后是每堂课的备课;“由粗到细”指的是备课的深度。
例如,对教材的钻研,第一次是开学前对整本教材的通读,相对后两次来说,阅读可“粗”些,第二次是对一个单元教材的重读,这时研究的细致些,第三次是细读一节甚至于一堂课的教材,钻研得更深入。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教案,则依次是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的备课程序中三个不同阶段的产物。
(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每一学期开始之前,首先要制定学期授课计划,制定学期授课计划的目的在于要求教师能够纵观全局,科学地安排全学期的教学工作,以保证全学期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目的、有条不紊地进行。学期工作计划一般包括两部分教学进度表和说明。各地的教学进度表格不完全一致,下面是进度表格中的一种:
“教学内容”这个项目下,应根据教学标准中制定的内容开列出讲授的课题,指明各个课题数与教科书的哪一章节及所在的页次。初当教师的人最好按课时顺序一堂一堂地在表上编写讲授的题材。那么,它对将要进行的教学工作就胸有成竹,以后检查就更容易发现自己的计划是否精确,执行是否恰当,这样也就迫使自己在开学之前必须更细致地钻研教学标准及教材内容。如果只粗略地估计教学进度,教师在授课几周后,实际的教学进度就可能与计划中的进度不一致,这样的教学工作计划就不能起到督促与指导的作用。
“教学内容”项目下,还要注意在适当的地方列入课堂练习及书面检查,同时对各个项目的讲授时数也要作出恰当的估计。这种估计一方面要依据教学标准上每个大标题下总时数的规定予以适当的分配,同时也要参考班上的实际情况。
“执行情况”一栏是留给教师自己事后记录工作执行情况的。各个项目是否很好地完成了,如未能完成,原因何在,都要一一记录下来,以便在以后予以补救。
在说明部分中,应该指出上述进度表中哪些地方与教学标准有出入,为什么,计划具有哪些特点,为什么。此外,还要列举在某些工作中须要应用哪些辅助工具,进行哪些实践性工作,帮助成绩落后的学生,给他们补课,以及指导优秀学生的额外学习工作,也必须在这部分里作出规划。
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通常由同年级的教师在钻研教学标准,通读教材的基础上,先进行个人草拟,再进行集体讨论修订,力求做到进度、重点、难点和教学要求的统一。
(二)单元教学工作计划在学期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将各个单元的教学安排进一步具体化是单元教学工作计划的主要任务。一般来讲,在每一单元教学开始前,先由教师根据学期中计划和本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拟出该单元的具体教学安排,然后通过同年级备课组的集体讨论,做到大致统一。单元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单元教学目的,单元教学课时划分,每一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要求,课的类型,例题、习题的配备以及单元考查等。有时根据实际需要,将单元教学计划与课时教案合为一体,这时须将计划写得更为详细,具体。
在单元备课的基础上,教师须要结合每节课的实际,编写出每节课的教案。这是备课的核心工作之一,下节将集中分析。
第三节 教案设计的若干实用技巧教案是教师在授课前准备的教学方案,是教育者引领学生分析、探究、处理、整合知识信息的指导和组织方案,更是学生群体探求知识奥秘追求美好未来的学习策略,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均是为了学生。
在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广大同行发现、总结了教案编写的一些常用技巧。熟悉并适当掌握其中的一些技巧,有助于迅速提高自己的备课水平。
一、把握教学细节的设计把握教案设计的细节,就是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关注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精心设计学习的反馈与调控。
(一)进行设计问题情境人的思维过程其实是知、情、意和谐统一的过程。同样地,课堂教学不仅是师生在知识上的交流过程,还是情感、意志交流的过程。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才能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实现学生知、情、意的全面发展。为此,在教案设计时,要不断创设充满趣味的问题情境,创设与生活相联系的问题情境,创设使学生不断探索研究和发现的情境,从而使学生能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并使学生从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
(二)关注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强化师生积极互动的层次与参与的质量,提高学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和情感、意志、人格的发展。
师生互动不仅仅是双方特征或交往的简单加总,还受以往互动经历的影响,是双方互动经历、期望、观念、情感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其互动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并且师生双方在互动中是同等重要,互为主体的。而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包括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
为此,在备课时,我们必须精心设计师生参与、互动的环节,时刻考虑学生的情感交流、行为参与和真正的认知参与。其次,我们应该以多样化的呈现教学内容,变换多种教学方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于促使学生积极钻研、探索,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最后,我们还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精心准备,尤其是师生的对话,使得这种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三)精心设计学习的反馈与调控良好的学习反馈与调控,是确保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保障。在教学反馈活动中,教师更多地要考虑如何通过及时的、积极的评价去激励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保持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评价反馈的激励功能、矫正功能和改进功能。而这一切,均来自备课过程中的有备无患。
二、在集体备课的前提下注重备课的实效性当前,中小学集体备课一般是按照“定量主备 定人主讲 集体评议 完善共享 复备教案 课后反思”的步骤来进行。此时,尤其要注重备课的实效性。
例如,其中的“共性教案”主要关注教学环节是否衔接紧密,起合是否自然,教学过程是否合理、可行,教学策略是否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教材处理是否科学,能否实现“增值”;而“个性教案”主要关注教师的增、删、改、补是否符合班级学情,是否张扬个性,教学反思是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情,是否思有所得。
三、与学生一起备课,在教案中体现学案的风格有些学者认为,教案作为教育者的心智成果,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均是为了学生。其好与坏,发言权当在全体学生,其编撰权,学生也自然有一份。因而,与学生一起备课,让教案体现学案的风格,这也是提高备课实效性的有效技巧之一。
(一)给学生以知情权、参与权很难想象,一个只有教师一人闭门造车,一厢情愿抛出的教案,何以去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激情,激发全班学生的创造潜力。因而,一篇好的有分量的教案,必然是师生共同揣摩、双向交流、相互沟通的产物,是师生群体的意志,而绝非教师单向意愿,个体所为。在教案的编制上,为师者要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权,使其知情,让其修订。
(二)将发言权交还学生,边教边改,边改边创事实上,名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在教学情境中善于变“死教案”为“活教案”,抓住时机,因势利导,推波助澜,让课堂高潮迭起,以实施有灵性的教学,倡导有灵气的学习。
(三)让学生拥有教案编撰权这是当前新课程实施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教育新理念对教育的呼唤。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目前进行的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生本思想的建立,意味着教师中心弱化,学生主体意识加强。传统意义上的教案,势必将随着时代的前进东风,挥手作别,代之的则是以学为中心、发展为本的新教案。教案成学案,师生竞相登场,思维相互碰撞,教案尽在学生的掌握之中,学习成了有趣的知识之水。
第六章备课中的典型误区及其分析【问题导入】在备课中,主要存在哪些常见的误区?应该如何矫正?
备课是上课的基本前提,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果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受备课的影响和制约。这一章,我们比较系统地分析备课中的误区及产生的初步原因。
第一节 认识层面的误区及其分析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备课常常遭遇诸多困难,陷入诸多误区之中。这些误区大致可以归结为认识层面的误区,管理层面的误区,技术、操作层面的误区。
一、认识层面的误区的种种表现表现之一:备课=写教案=抄教科书很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认为,备课就是写一份教案,而教案的内容也就是抄一遍教材。殊不知,备课的内涵远不止于此。
1.在内容上要找准重点和难点
如果备课的重点和难点不明确,教学中主次不分,这样讲出来的课学生是无法学好的。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掌握教材内容的系统性,找出教材前后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让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根据对学生掌握知识的三个不同要求:了解(对知识的含义有感性的初步认识,能知道“是什么”)、理解(对概念和规律达到理性认识,能说明“为什么”)、运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迅速解决问题,知晓“怎么做”),确定每次课的教学重点,结合学生实际,恰当安排教学内容。另外,即使同一科目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要求也不同,备课的侧重点也就大不相同了,而学生也能根据教师的要求,掌握重点内容,将所学的知识很好地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中去。
2.教师要了解的知识面不能仅限于教材
“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有一桶水”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看教材,还应查阅相关资料,根据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进行链接,根据社会发展情况,对教材中滞后内容及欠妥之处作必要调整,使教学内容成为适宜的、完善的知识体系。只有教师的知识丰富了,重点突出了,才能使课讲得生动,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表现之二:备课=背课在备课过程中很多内容都要牢记于心,有些教师就把备课过程转变成“背课”过程了,将要教的内容记在心中,上课时就平铺直叙。从表面上看,老师讲得似乎滔滔不绝,功底深厚,而实际上课堂已在不知不觉中转变成了演讲。老师是演讲者,而学生则转变成了听众。因此,教师备课不仅要备内容,还要备学生,备教法。
表现之三:备课就是抄已有的教案1.不加思考,照抄名师教案
教师备课不是去认真钻研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要点,不是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实际,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而是舍本逐末,通过购买《名师优秀教案选》或《教案》之类的书,把别人的教案一字不漏地照搬下来。检查起来,既有“数量”,又有“质量”。学校对教师的备课检查,过分强调数量,检查只是停留在“数教案”这一机械模式上,忽视备课的内质,致使许多教师出现了应付检查式的抄教案,甚至补教案。这种无效的劳动浪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及精力, 缺乏实效。
2.改头换面,重整旧案
教师在新学期备课时,虽没有照抄现成的教案,却打起了往年备课本的主意,更有甚者,索性将往年的备课本换上新封面当做本学期的备课,权且应付了事。
3.大刀阔斧,化繁为简
这些教师连“备”都觉得麻烦,干脆在“备”的过程中,拿着购来的《教案》,简单地摘录“重点环节”,并美其名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4.直接拿来,照本宣科
这些教师更是走“捷径”,直接拿着教案,为己所用。他们认为,《教案精选》或《教案》本身就是优秀的结晶,不须要再加工,没有“写”、“备”教案的必要,直接拿来,照本宣科就行了。
二、归因分析(一)个人理解上的误区教师备课时往往是单兵作战,缺少交流与协作,学科之间更是缺少整合。教师对教师间的竞争的认识有偏颇,在日常教学与研究中,唯竞争而竞争,各自为残,忽视了竞争者之间的相互合作,在集体备课中“守口如瓶”,制约了教师间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素质提高缓慢,集体备课形同虚设。
(二)传统观念的演习——以本为本、以纲为纲的传统观念的演习教师本着以“课程标准”为纲,以“课本、教参”为本的传统教学观念,不敢越雷池半步,视教科书、教参为权威,致使备课出现了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现象。单纯依赖教参,备课缺乏创意,使课堂教学缺少活力。教师工作缺乏创新性,很难适应课改的要求。
反思备课现状,它严重制约着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也制约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素质的发展,致使我们现行的备课管理、备课研究、备课方式等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一步强化,如何挖掘学校教育资源,与时俱进地改进备课方式,用扎实有效、讲究实用等教师能接受的方法,有效地解决集体备课的普遍性问题,已刻不容缓。
加强对教师备课教案的有效性管理,以集体备课的有效实施作为校本教研的突破口,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发展,是改善当前备课工作、提高效率的突破口。
第二节 管理层面的误区及其分析当前,备课存在的种种误区,有些属于认识层面的问题,而有些则属于管理层面的问题。其中,集体备课中的形式主义、管理上的简单化最为典型。
一、集体备课流于形式当前,集体备课在各地备受青睐,并已成为学校教研活动中的“重头戏”和“亮点”。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集体备课出现了一些误区,从而流于形式。
现象之一:集体备课成了“教案之和”为了应付检查,阳奉阴违,学校往往将新教材的各章节平均分给了同年级的各位任课教师,由各任课教师分头撰写教案,完工后交给集体备课组长,由备课组长将其装订成册,谓之“集体备课”,将参差不齐的个人教案权当集体备课,集体备课等同于各任课教师备课“教案之和”。这种“承包式”的方法,虽然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备课压力和负担,但违背了集体备课的初衷,没有了教师的共同参与和讨论,更谈不上教师心灵的碰撞和共同智慧的结晶,有形无实。
现象之二:集体备课成了“网上资料的拼盘”为了快速完成集体备课,减轻教师负担,实现教师自我解放,在备课组长的“倡导”下,各位任课教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分头在线查找,资源共享,成功下载各大教育网页中与新教材相匹配的教案,装订成册后,谓之“集体备课”。其实,这种备课全然不顾内容是否切合教学的实际需要,没有舍取,不加选择,其实有名无份。
现象之三:集体备课成了“个人独裁”不少地方的学校往往根据年级和学科不同,将参加集体备课的教师分成组,每组挑选一位教学中的骨干教师当组长。由于组长往往年纪较长,并且是学科教学中的“元老”,在教师中有一定的威望和地位,因而,在集体备课中,研讨内容往往由组长说了算,成了组长唱“独角戏”的场所。其他教师“出工不出力”,很少发表自己的主见,提出自己的看法。集体备课由组长一人把持和“垄断”,组长包办了其他成员的思想,个人意志代替了集体意见,抹杀了其他教师的首创精神和智慧,集体备课名存实亡。
现象之四:集体备课成了“模式教育”无独有偶,网上有这样一则报道:一所学校对外公开五堂课,五位教师上的都是同一课题,听课老师听到的五节课都是一个模子:一样的导入,一样的话;一样的讨论,一样的题;一样的过程,一样的调。这使得听课教师有点纳闷:为什么五节课如出一辙呢?后来才知道,这五位老师事前经过了集体备课,他们将集体备课后的“成果”原封不动地搬进自己的教室,照本宣科。
集体备课理应是教师共同智慧的结晶,它不是各备课教师的“教案之和”,不是一人说了算的“家长制”,更不是网上资料的“下载拼盘”,也不是“标准答案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流程。集体备课应该是本组教师静下心来,坐下来共同商讨如何突出重点,突破和分解难点,如何使新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体现课改精神。在集体备课中,教师要群策群力,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它可以是和风细雨式的述说,也可以是面红耳赤的争论。总之,集体备课始终离不开教师的全员参与和共同研讨,否则,集体备课只能是绣花枕头、一包草——中看不中用,既不利于教师业务水平和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其实,集体备课的本义在于,通过集体备课,互利互惠,相得益彰,使教学过程真正达到最优化,既发展了学生,又成就了教师。当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由于各班学生都有其各自的特殊性,教师也各有自己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和特长。
为此,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教师应结合本班的实际,充分发挥教学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自己的“独具匠心”,因地制宜地采用最为合理而有效的方案、手段来施教,创造性加以发挥、拓展,而不能由集体备课一包到底。二、简单化,形式化备课是展示教师个性化创造过程的真实记录,是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点子库”。一篇好的教学设计恰似一幅蕴含师生人文素养、观念想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立体风景图。然而,传统的备课要求教师做到步骤要完整,内容要齐全,知识点要突出,备课要超周等,成了多年不变的戒律。这样就使备课陷入了一个怪圈
一是模式化,即所谓的完整性。备课设计成了《教师备课手册》和《教学参考书》的翻版;二是只备课不备人,只备形不备神,只备结果不备过程,充其量只是教师的“备忘录”;三是备“死”课不备“活”课,强调的是“以本为本”、“以纲为纲”等习惯,脱离社会现实和学生生活实际。
当前,按照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必须首先冲破传统备课的清规戒律,以崭新的教学设计代替传统的教案。
三、对策分析解决备课管理层面的误区,一个基本的宗旨在于树立正确的备课指导思想,树立“为了每一名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追求高质量、高效益的备课观。简言之,我们要把关注点移向学生学习的方法与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特别是那些学困生身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跃的学习活动中,亦即,围绕学生的学习开展备课活动。
相对于教师个人的备课而言,集体备课是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备课形式。它可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共同提高教学质量。针对集体备课的困惑,正确把握集体备课的良性化发展,避免形式化,追求集体备课的实效性,是当前集体备课发展的基本对策。
(一)个人钻研——集体备课的前提条件个人钻研是集体备课的基础,因为每个人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认识都是不一样的,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加工处理也是不同的。集体备课前,应先布置教师对集体备课的内容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和思考。集体备课时,提出自己的思考、经验、困惑,与其他教师共同探讨。教师个人的集体备课记录本,不仅要成为集体备课时分享智慧的记录本,更应成为集体备课前梳理经验的记录本,倾诉困惑的记录本。有了充分的思考和酝酿,教师才能主动参与,畅所欲言,以个人的思考凝结集体的智慧,最终提高集体备课的效率。
(二)求同存异——集体备课的思维指向 不同班级学生的学习基础、自学能力、非智力因素千差万别,期望一个教学方案放之各班而皆准,显然是一个美丽的神话。教育永远不可能是工厂规模化的生产。特级教师魏书生曾经说过:“一个教师,要紧的不是忙着去否定,不是去证明,更不是糊里糊涂地照搬,不加任何改变。他应当像蜜蜂一样,在教法的百花园中到处采集对自己有用的花粉,回来酿造课堂教学的蜜。”蜜蜂采集花粉酿蜜的观点,应该是我们对待集体备课的积极态度。
我们认为,集体备课就是把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研究和分析教材、确定教学整体目标以及探寻普遍的教学规律等方面进行相对的统一,而在具体的教学方式上,则不宜过于统一。我们应该将求同存异作为集体备课的思维指向,倡导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批判地吸纳集体生成的智慧,设计出符合本班实际的教学方案,用集体的智慧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艺。
(三)解决问题——集体备课的功能定位 集体备课的功能如果定位在研讨并解决问题上,就有利于教师在设计教案的基础上自我反思,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就有利于紧扣教学的需要,抓住那些关键或疑难问题进行集体攻关,依托群体智慧清淤除障,释疑解惑,就有利于避免备课中照搬照抄的现象,使每个教师都积极参与,在交流中获得共识,在争论中深化认识,真正达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
新课程理念下的集体备课,要在了解学生的学习意向、体察学生的学习情感、诊断学生的学习障碍的基础上,设计出真正关注学生、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教学策略。同时,教师要跳出“教教材”的圈子,引导学生体验和领悟教材的精华,并对学科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再创造,让教材成为学生积极发展的广阔的策源地,通过激活教材,使教学达到—种新的境界。
(四)制度建设——集体备课的有效保证营造良好的集体备课氛围还需要制度建设作为保证。集体备课在坚持全员参与原则的基础上要做到“四定”,是确保集体备课实效性的有效策略:
定时间,即各备课组除平时的教学交流活动外,还应安排专门的集体备课时间,每星期一二课时;
定地点,即固定集体备课的地点,一般安排在年级组办公室进行,这样便于集体备课及时开展;
定课题,即每次备课组集体活动应先拟定讨论课题;
定中心发言人,即每次备课组活动应有一位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事先初步拟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案和讨论主题。
第三节 技术、操作层面的误区及其分析备课活动中出现的诸多误区,有些是由于技术和方法的误用所致,有些则是对备课的具体方法的误用所致。在本节,我们讨论备课中的技术层面、操作层面的误区及其基本对策。
一、对备课的基本方法把握不准正如前文分析的,备课工作的诸多误区,有不少是由于对技术、方法不熟悉所致。例如,“一次失败的集体备课”
就是其中的一个反例。这次活动是青年教师小王要参加市“新秀杯”赛课。由于是提前一天领取上课内容通知,那边小王去抽取执教内容,学校这边已经成立了一个临时备课小组,备课小组成员由校语文教学骨干组成。李校长、熊校长二位亲自挂帅,他俩可是市学科带头人,可谓强强联合。
【案例呈现】 一次失败的集体备课〖HTK〗那天下午五点多钟,小王带回了执教内容:苏教版第八册《祁黄羊》。也许是“精英”组合让小王老师吃了定心丸,她看起来很轻松,倒是我们几个心事重重。这真是“打鱼的不急,背篓的跟在后面干着急”。各人匆匆读完课文,略作思考后,交流就开始了。李校长惯于宏观调控,整体把握:“‘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是反映祁黄羊一心为公的中心句,应扣住这一点进行教学。”熊校长紧接着说:“品读课文,字里行间无不显现出祁黄羊唯贤是举的博大胸怀。‘想了想’,‘郑重地说’,寥寥数语,读来却能使人深切地感受到祁黄羊举贤时谨慎的态度和无私的精神。我看教学时应该紧扣这些字眼让学生仔细琢磨,品味。”一直在网上搜寻的刘老师推荐大家看了一段史料记载:祁黄羊曾举荐解狐、祁午分别担任南阳县令和中军尉。后用之,果然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此事也不由称赞: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召[WTXT](zhāo)见还是召(zhào)见?压(yā)根儿还是压(yà)根儿?请大家回答。”葛老师说[WTBZ]话总是文绉绉的。赵老师常常出其不意:“我有些问题想不通,祁黄羊为何不先举荐祁午,而要先举荐解狐?同朝为官,祁黄羊不知解狐生病了吗?明知他生病了,还要举荐他,这怎么解释呢?难道祁黄羊早知解狐病了,故意举荐,以示自己的不计前嫌?这样解读,晋国良将岂不是变成奸佞之徒吗?这显然有悖于历史及文本的价值取向。可是课堂上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如果学生提出这些问题怎么办?”他这一问,大家还都被难住了。还没等大家思考,小王老师开口了:“别管那么多了,明天就要上课了,拜托诸位快帮我整理出一份课案吧!”这时大家才想起来,小王一直在做听众。是啊,东拉西扯了半天,还没一个成型的东西。神侃就此打住,大家开始全心全意地帮她逐个环节地设计课案,连过渡语葛老师都没忘帮她设计。如“一个简单的‘想了想’却承载着祁黄羊‘公与私’、‘恩与仇’孰轻孰重的思想交锋”;“一代英才的逝去,甚是可惜”……这期间,小王老师一直没抬头,边听边忙着记,生怕错过一个字。
课案理好了,小王老师长长舒了口气,笑了。
可第二天上课的情况并不乐观。“预案执行得挺顺利,但不知怎么回事,课堂上一点感觉也没有。”小王老师如是说。后来小王老师的比赛名次也证明我们的这次集体备课失败了。
如此的“强强联手”为何会遭遇失败?我们究竟失败在什么地方?
正如该文作者分析的,把集体备课定位在形成一套预案上,正是本次集体备课的致命伤。如此分析之后,我们不得不进行如下思考:集体备课究竟应该追求什么?集体备课中当事人和帮助人的角色怎样定位?集体备课应该在什么背景下进行?
回答这些问题,正是把握备课的具体方法的关键。
事实上,集体备课应该是促进当事人打开思维通道的一种大信息量交流。集体备课就是一个集体解读文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因为相互启发,只有当事人将集体备课中的解读文本的过程迁移到教学中,物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这就需要当事人在集体备课前的独立思考,也需要帮助人有帮助的底线。这是那次失败的集体备课的启示。
二、对备课的技术把握有误备课是一门专门的技术,如果对其中的技术把握不到位,就很容易出现技术上的误用。
(一)误读课程标准,误读教学目标这种现象在中小学备课活动中时有发生,主要的表现就是,误将课程标准规定的学段目标理解为年级目标、单元目标,甚至课时目标。这显然是不了解课程标准所至,也与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教学大纲规定单元、课时目标有关。
(二)误读学情误读学情也是备课中时常发生的现象,我们通过一个案例加以说明。
【案例呈现】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的反思日记学校举行了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三项基本功之一——课堂教学的比赛,我们中高年级的教师执教的是第十二册《詹天佑》一文。以下是我在上课时的两个片段以及反思。
片段一:在揭示课题,交流学过的以人物名字命题的课文有哪些后,我简单作了小结:这些以人物名字命题的文章,人物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具有崇高的品质,那么你了解的詹天佑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大家来汇报一下自己收集到的关于詹天佑的资料。我说完后,有两三名同学举手,我又鼓励了几句,但情况并没有大的改变。后来,我叫了两名同学来汇报。
片段二:这堂课的重点内容是,我设计了“当我读到()这句话时,我感到非常(),因为()。”这个填空。我出示了这个填空,让学生在充分地细读课文第二三段后,来讨论时,我发现举起的手寥寥无几,这样的讨论效果自然是可想而知。
分析:这两个环节的设计,我都有自己的意图。《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第三学段的学生必须初步学会查找资料的办法,要求学生初步具备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上课前一天的傍晚,我布置了让学生运用各种渠道去寻找詹天佑的资料的任务。设计上述的填空题,也是为了帮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并能在阅读中有所悟,有所得,尊重他们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本以为这两个环节,都应该给了学生一个积极表现自己的机会,特别是第二个环节,是本堂课的重点,也应当是一个高潮。让学生在热烈的讨论交流中,深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由此来深刻地体会本文的中心: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在上课时,我自己尽可能激情澎湃,而学生却是平静如水。我想造成这样的课堂氛围的最根本的原因是教师在备课时,没有备好学生的这一课。虽说上课前,听班主任老师交待过,本班学生不爱发言,但总以为这是六年级学生的通病,在正式课堂上,只要教师稍加引导,启发,情况总会有所转变。于是,就这样轻松上阵了。
反思:要上好一堂课,在充分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备好学生的课,的确很重要。因为学生才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他们的学习现状应该是我们要掌握的第一手资料。特别是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班级中上课,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上课教师应当充分了解,然后把这种了解融入到你的课堂设计中去。
(三)忽视或误用课程资源备课是对教学资源开发、整合与利用的过程。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直指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而传统意义上只注重“写教案”的备课显然无法满足这一需要。对教学资源合理开发、整合与有效利用,是改善备课活动、促进有效教学的手段。
提到教学资源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教科书、教参等文本资料,其实,这些只是教学资源其中的一部分。教学资源的内涵会随着社会、科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活动,可供教学利用的一切事物,物质的、精神的、校内的、校外的、有形的、无形的均可说是教学资源。教学活动不仅是一个认知活动过程,也是一个社会活动过程,教学资源的选择与配置,不应仅从认知的角度出发,还必须善于营造良好的人际、情感氛围,使教学资源在促进学生心智方面得到和谐、同步的发展,使兴趣、注意、爱好、意志等非智力要素与感知、理解、应用、实践、解决问题等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均得到同步和谐发展。
特别地,备课中要善于利用教科书资源,但是,最容易出现的盲点就是,思路受教材限制,出现教学设计上的盲点。亦即,在教学准备中,教师主要是依据教材、教参,教材和教参确实为教师的备课和授课提供了方便,但往往也束缚了教师的思维,使教师备课时跳不出所使用的教材和教参的固有思路。
为此,教师在备课中,应该先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参阅课本,自行设计方案,教学思路不要受某一版本教材的限制,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不放过任何一点质疑、一颗火花,树立“任何教材都是可以超越的”的思想。
(四)误读教学方式转变当前,在备课中,经常出现教学方式方法设计中的形式化、片面化的认识。亦即,新课程就是要合作、自主、活动、探究,不探究,不是新课程。于是,出现了从过去的“满堂灌”到“满堂问”发展为今天的“满堂跑”。
其实,教学方式转变的根本在于改善学生的课堂生存环境和学习生态环境。为此,备课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使他们在书本世界中找到其生活世界的影子,把生活世界中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融入到书本知识之中,而且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世界,以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留有一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备课不仅要关注学生地位,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激励性的问题或情境。备课不仅要关注学生这一团体特有的、独有的文化,创建师生、生生有效交流互动的平台,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因地制宜,打破单一的集体教学的组织形式。
总之,备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备好课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和保障。克服备课中的困难和盲点,走出误区,才能切实提高备课质量和教学效果。
第七章备课的一个完整过程分析【问题导入】
备课的完整过程是怎样的?影响备课的因素主要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把握我这些要素以便于提高备课质量呢?
正如系统论的基本观点,每个环节的高质量并不等于整体的高质量,还需要各个环节的协调一致。因而,把握备课的基本规律,不能仅仅停留在单项技能的训练上,还须要整体把握备课的完整过程。
在本章,我们通过具体事例说说备课的完整过程,阐述影响备课的要素。
第一节 一篇教案的形成过程分析正如前文分析的,备课是教师进行教学创造的具体过程。把握备课的基本过程,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之一。高质量的课程实施效果,受制于备课的整体质量和实际效果。
一、教案设计的基本步骤对于中小学教学实际来说,备课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包含若干个子系统,而每个子系统都有既定的任务和基本固定的步骤。
(一)评测学生需求,识别教学目标,进行目标分析,设计目标要求在新理念下,课堂教学目标不再停留于以往仅仅关注知识技能等结果性目标上,而是全面考察过程性目标和结果性目标。
例如,对当前的中小学数学课程来说,在备课中,需要将数学教学目标细化为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具体目标。
(二)识别师生的入门行为,分析学生学习情况与教学环境,撰写行动目标,进行任务分析进行任务分析的重点在于关注几个要点:
—是关注学生的起点,二是关注学生主要的认知障碍和可能的认知途径,三是分析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四是研究达成目标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在这里,有两个问题十分重要:一个是要关注学生的经验基础,一个是要正确认识教材。对于前者,意味着不仅要考虑学科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科学习的心理规律;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中小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对于后者,意味着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本次新课程对我们提出的新的要求,教材是一个极其宏观性的蓝本,覆盖着极其广阔的时空,主要对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起到指向作用。教材仅仅是教师组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素材,使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平台。新理念下的教材给教师留下了比较的创造空间,进行任务分析,就必须改变以教本为本处理教材的现象,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实际和当地实际,模拟教材,重组教材,编制教材,削减技巧性训练,增加其探索性、思考性和现实性的成分,为实施开放式、活动式的探究、合作、参与等新型学习方式创造条件。事实上,对中小学生来说,喜好数学问题,对有关的数学活动充满好奇心,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必要前提和动力源泉。
特别地,要搞清学生的起点是什么?在达到可能的学习目标时,学生主要的认知障碍和可能的认知途径是怎样的?学生达成目标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又是怎样的?
(三)设计教学思路和实施步骤这个步骤也就是设计具体的教学过程,尤其是创设哪些具体的情景,通过哪些线索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可能提出哪些问题,应附设计说明。
一般地,在新理念下,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可以按照如下基本环节进行设计(以数学学科为例):
问题情境→建立模型(得出有关的数学概念、法则、定理等结论)→求解与解释→应用与拓展→回顾与反思。
(四)开发评测工具,设计并从事规范化评估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评估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具体标准是什么,通过哪些指导性策略和具体的指导性材料能够促进和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
(五)设计与从事综述性评估,进行教后反思主要思考: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没有达到的话,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能提供改进的方案吗,有哪些突发的灵感,课堂上有没有印象最深的讨论以及学生独特的想法,等等。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中小学教学设计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研究的过程。一个成功的教案离不开成功的设计,只有充分的酝酿、思考,掌握驾驭教材、驾驭学生的能力,才有可能使我们的教学精彩纷呈,高潮迭起。
二、新理念下的中小学教案设计的详细过程例说下面我们结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统计图的选择”一节课,的实际内容,分析教案设计的具体过程和步骤:
第一步:评测学生需求,识别教学目标,进行目标分析,设计目标要求对这节课来说,具体的教学目标表现为:
1.结果性目标
结果性目标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比较三种统计图中获取的信息,体会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另一方面,能根据不同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展示数据。
2.过程性目标
过程性目标包含四个方面:首先,经过收集、整理、分析数据,作出决策的活动过程;其次,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处理数据作出决策的能力;再次,体会数据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关心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最后,培养学生以科学数据为依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二)第二步:识别师生的入门行为,分析学生学习情况以及教学环境,撰写行动目标,进行任务分析这节课是在中小学统计图的基础上,对统计知识的一种延续与拓展。中小学统计的学习,更加关注学生通过统计图获取大量的信息的读图能力,以及通过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制图)的过程,体会统计对于客观合理地判断一件事情或决策、预测一件事情起到的积极作用。
这节课的教学意义不仅仅体现在学生对统计图知识的掌握,更应该体现在学生调查了解、查阅资料等收集数据的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精神,以及在正确选择、制作统计图的过程中,培养出的决策意识与判断能力。由于统计观念仍是本学段的学习难点,如果没有恰当的问题情景,如果没有亲身体验的机会,学生很难真正理解统计的本意。
因此,这节课可以采取以现实生活为实际背景,以学生活动为主线的教学形式。学生活动大致分为四部分: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生活中收集数据;课堂上整理数据(选择制作统计图);根据统计作出决策。
(三)第三步:设计教学思路和实施步骤根据这节课的内容实际和学生实际,可以设计课前活动和课堂活动两个环节:
第一环节:课前准备——社会调查(提前一周布置)
(1)以4人合作小组为单位,调查了解生活中各行各业、各学科中应用的各种统计图,如:气象站发布的长春市2004年冬季月平均降雪量(条形统计图);学校卫生室对全校学生近视情况做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某商场10月份各部门的月销售额(扇形统计图等)。
目的:能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统计图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乐于探索研究的学习品质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2)收集数据: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收集生活中最感兴趣的一件事情的有关数据(要求:必须通过实际调查收集数据,保证数据来源的准确性)。比如:科技方面的“美国先进军事武器”;家庭生活方面的“家庭每月收支情况”;社会生活方面的“青少年犯罪率”;学校生活方面的“学校教师年龄段、学历问题、建国以来中小学生平均身高的变化情况”等问题。
目的:根据个人实际,学生对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调查采访或查阅资料,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为课堂教学中统计图的制作作好数据准备,用来源于学生真实调查的数据制作自己的统计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作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注意:在必要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对学生选择的调查对象方面给予一定的指导,使调查更有实效性。
第二环节:合作学习
经过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统计图的特点,因此这节课并没有完全按照教材进行内容处理,而是组织学生从调查所得的大量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从而自觉体会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将重点放在如何根据统计图的特点、数据本身的特点、以及研究问题的需要合理的选择统计图,并作出决策。
(1)情境引入
各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调查得到的统计图(可以是照片、资料,也可以是亲自仿制),并解说从统计图中获取的信息及此统计图对于现实生活的实际意义(选3,4个小组代表讲解)。
目的:培养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大量信息的读图能力,并通过亲身体验归纳总结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由此引出生活中各种统计图的广泛应用,从而自然地导入课题。
(2)统计图的选择(以下将教材作了适当改动)
①如果我想制作一个统计图,使它能够清晰地反映世界人口从1957—2005年的变化情况,你认为应该选择哪种统计图?
②如果我想制作一个统计图,使它能够反映2005年各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你认为应该选择哪种统计图?
③如果我想制作一个统计图,使它能够反映2005年各大洲人口的具体情况,你认为应该选择哪种统计图?
④回想刚才小组展示的统计图,“京都议定书中二氧化碳主要排放国占全球排放量的比例”统计图,可以制作成扇形统计图吗? “人们对网上事业的期望”统计图,可以制作成扇形统计图吗?
⑤你能不能谈谈应该怎样合理选择统计图?(学生先想一想,再进行小组讨论,互相补充完善,并派代表回答)
说明: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思考选择统计图的条件。前三个问题的设置旨在帮助学生体会要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统计图本身的特点选择统计图,第四五个问题的设置帮助学生体会数据本身的特点也是选择统计图时应考虑的因素,在以上五个问题的铺设下,问题六的设置起到归纳总结的作用。
(3)统计图的选择与制作
学生根据小组收集到的感兴趣事件的数据,结合本小组制定的研究方向,小组讨论,选择哪种统计图展示数据最合适。
小组成员各自制作统计图(组内互相交流协商、教师给予适当帮助)
四人小组选出制作最好的统计图展示,并派代表讲解,最终对被研究的问题做出决策。
完成调查报告(课堂时间有限,要求课后完成即可)。比如:调查青少年犯罪率,制成折线统计图,发现青少年犯罪率在逐年上升,因此得出决策:应加强青少年普法教育和道德教育。
第三环节:[练一练] 教材P182 1(1)、(2);2.
其中,1(1)题制作统计图后,应引导学生对生活垃圾问题的思考,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及“减少生活垃圾”等方面的环保意识,渗透教学的德育意识。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鼓励学生结合这节课的学习及课前的社会调查,谈自己的收获与感想(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给予鼓励)包括三种统计图的特点、怎样选择统计图、统计对于合理决策的作用、社会调查时学到的课外知识及切身感受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1)教材P184(经过一周的调查收集数据,制作统计图);
(2)完成调查报告
(四)第四步:开发评测工具,设计并从事规范化评估在上面的这节课中,这个环节旨在通过编制系列问题、系列活动,达到评估学生、调节教学节奏的目的。如在情景引入中,通过“请同学们回想在小学你学过了哪些统计图?你对统计图有什么样的认识,你认为它有什么用途?”等问题评估和考查学生是否达到了学习本课的预期起点,通过课前批阅同学们在生活中收集统计图作业的,通过课堂上有选择地请各小组代表展示所收集的统计图,通过“你们的统计图从哪里收集的,你能从中读取哪些信息”等问题,导入“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五)第五步:设计与从事综述性评估,进行教后反思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们已经充分考虑课堂上的综述性评估的落实。例如,在“统计图的选择与制作”的教学环节,通过六个问题串的设置,逐步引发学生对统计图选择的思考,由此铺垫学生能够完全独立地总结归纳出第六个问题,而且结论的得出源于学生的亲身感受。
实际的教学表明,此处必须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去选择、制作,并且要培养学生对某个问题作出正确判断、合理决策的能力,使学生完整地经历“调查了解——收集数据——整理数据——作出决策”的活动过程,体会统计决策的含义。同时,学生的争论、交流形成这节课实际课堂教学的一个小高潮,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其选择有了更深刻清晰的认识,其效果远远高于教师对统计图知识的讲解和强化,起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进行备课,教师的着眼点应放在如何将外在的教育理念物化为自己的教学设计行为和课堂教学行为,如何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如何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上,应放在师与生、生与生之间有效的互动上,应放在如何更好地组织引导,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数学活动上,应放在如何在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中有效地实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进而达到“三位一体”的效果上,应放在如何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上,应放在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创新能力上。
教案的编写过程,既是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的过程,也是教学目标分析的过程,既是教学策略设计的过程,也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过程,同时,也要关注教学反思问题,以便于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适时改进教学。第二节 影响备课质量的主要因素教师在上课之前,总是要研究教材、选择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考虑学生的学习方法、确定教师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制作多媒体课件或教具、设计课堂练习,把这些内容写出来就成了教案。教案是教师备课成果的书面体现,是教师综合主客观情况进行教学艺术处理的结晶,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
一份好的教案,必须符合教学实际,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必须做到前后衔接,逻辑严密,必须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必须做到层次分明,过渡自然。
一、制约教案质量的主要因素高质量的教案的形成,受制于诸多关键要素,准确地把握这些要素,是确保备课质量的关键。
(一)教学目标制定的准确性所谓目标准确,是指制定的教学目标既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既不是低标准的又不是高不可攀的。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而确定的,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过程的依据,是课堂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是上课的出发点,也是进行课堂教学的最终归宿。因此,教学目标的准确性制约着备课的质量。
(二)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把握的准确性几乎每节课都有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难点部分的教学是一节课的关键,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水平主要体现在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上。
一般说来,一节课中学生需要掌握的主要知识就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学生在理解和接受上存在困难的地方就是教学难点。
为此,在备课中,首先,我们必须把握住重点和难点,当教学内容确定以后,应该认真考虑:通过教学应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哪些知识,那些主要的、关键性的知识就是教学的重点;学生在学习时会遇到哪些困难,那些学生难以理解、容易出错的知识就是教学的难点。其次,考虑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当重点和难点确定以后教师还要考虑:教学时怎样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相联系,怎样与学生已有的旧知相联系,最终制定出详细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以此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三)学情分析的准确性用于教学的知识要符合连贯性和逻辑性的原则,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变化、引申而来的,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是确定学生的学习方法、选择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设计教学方案的重要依据,如果学生对相关的旧知识掌握不好,就会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备课时,要根据所教知识的内容,找出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看一看哪些知识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没有完全掌握,确定须要跟学生补哪些知识漏洞,课的导入安排什么复习内容,新授课应选择什么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备学生的知识水平。只有这样,我们在备课、上课时才能有的放矢。
(四)教学内容选择的合理性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是备好课的前提,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依据知识的特点、教材的编写意图、完成教学任务所需的时间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因素来决定。
教学内容选择的合理性源于备课工作的充分:首先要根据教材的编排来选择。通常我们把一个练习的知识划分成几个小段落,每个小段落为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例如,现行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就是这样编排的,教师在备课时只要看一看教材的新授内容以及对应的习题编写,就可以确定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了。其次,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来选择教学内容。一般来说,比较简单的、学生易于接受理解的内容可多选一些;对于学生难以理解、难以掌握的知识,由于在教学中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所以内容要适当少选一些。再次,要根据教学需要来选择。对于一些思考方法一致、联系比较紧密的知识,在教学时可以打破教材的编排顺序,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织来安排教学内容。
总之,在选择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以一节课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所授知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为准,既不要多选也不能少选,多选了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少选了会造成课堂教学松散、浪费课堂教学时间的状况。
值得一提的是,在选择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时,切不可盲目迷信教学参考书,教学参考书上的课时安排一般是比较紧的,它是在理想的教学情况下确定的课时安排,有的内容安排得过松,有的内容安排得过紧,一般都要对教参上的课时安排进行适当调整,至于怎么调整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学顺利时可以压缩一两课时,教学不顺利时可以放宽一两课时。
(五)问题设计的恰当性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信息交流的多边活动,师与生、生与生间的相互交流活动主要是靠教师的提问、学生的答问、生生之间的信息传递来实现的。学生在教师的提问之下进行思维和交流信息并相互启发,同时教师从学生的回答和信息交流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调整课堂教学的进程。良好的课堂提问可以使课堂教学机制正常运转,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地思维、主动的合作和交流,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就变成备课的重要工作,尤其在今天强调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今天。教师设计的问题,首先要精,课堂提问不在于数量多,而在于质量高优劣。教师的课堂提问要能启发学生积极地思考,要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能激发学生合作交流的兴趣,要能层层深入击中知识的本质,要能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要避免诸如你们懂不懂啊,会不会啊,有没有问题啊等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其次是时机要恰当,要把问题设置在知识的重点之处、知识的转折和发展之处、学生遇到学习困难之时,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节省教学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六)教学细节考虑的周密性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虽然是一些细小的问题,但是也能影响一堂课的教学效果,细小的问题也能酿成大的失误,因此,备课时不要轻易放过每一个细节问题。细节问题包括的内容很多:有板书设计问题:板书是否科学、合理、简洁、实用;有提问、演示、作图的问题:问题是否准确,无歧义,演示是否到位,准确无误,作图是否科学,合理;有前后衔接问题:有没有过渡性语言,过渡性语言是否简洁明了;有教学设计问题:对教学的难点之处、关键之处是否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作了充分的估计,是否设计了两套甚至几套教学的方案,以应付课堂教学中的特发事件等,做到万无一失;有学生作业书写格式的指导问题等。
在备课时,教师要通盘考虑各个教学环节,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问题,才可能使课堂教学自然,流畅,扣人心弦。
(七)学习方法制定的适切性学生的学习方法是课堂教学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能反映教师的教学理念,又能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的效果和新课程目标的实现。因而,备课质量也受制于学法的适切性。
目前,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很多,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种:接受性学习和发现性学习。接受性学习可分为机械接受性学习和有意义接受性学习。发现性学习可分为指导发现性学习、独立发现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内容、教学的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应的学习方法。
设计学生的学习方法,首先要恰当,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其次要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再次要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一般来讲,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知识可以选择独立发现性学习的方法,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可以采用有意义接受性学习的方法,对于有多种解决问题方法且学生能自己探索出来的知识的教学,则应当采用创新性学习的方法。值得一提的是,各种学习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在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上,不要人云亦云,更不可追求时髦,追赶时尚,不管教什么知识、上什么课都使用指导发现性学习法、独立发现性学习法、创新性学习法,而把传统的有意义接受性学习法一律废除,这样教学只能是浪费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大力提倡操作、发现、讨论、归纳、猜想、论证、自学、交流等学习方法。
(八)施教方法制定的恰当性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有法是指教学时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发现法、程序教学法、尝试教学法、自学辅导法、引探教学法等。教无定法是指在实际教学时,没有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同样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不同的教师,同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师不同的学生,同样的教师和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的教学方法都不相同,因为每种教学方法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有各自的优点、缺陷和适用范围,超出了这个范围就不适用了。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以及自己的教学风格,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一般的做法是:一个知识开端的教学通常采用讲授法、谈话法进行教学,如数学概念的教学;比较抽象的、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在教到关键之处采用演示法、实验法进行教学;对于一些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可采用尝试教学法、引探教学法、自学辅导法和练习法进行教学。但是,一节课中用的教学方法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实际教学的进程交替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有的教学内容可以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这就要结合实际情况择优选择。
总之,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依据教学的内容、本人的教学风格、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而定,以达到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为准。值得一提的是,选择教法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绝不能凭空想象,不切实际。
(九)资源与教具准备的充分性多媒体课件和教具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教学手段,它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直观化、形象化,教具、多媒体课件制作演示得好,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必要的多媒体课件和教具。多媒体课件和教具的制作要具备色彩鲜明、直观性强、便于操作演示、能反映知识的本质等特点。教具和多媒体课件制作好以后,教师还要先进行操作演示,看看还有什么不足之处,须要作如何改进,确保课堂演示万无一失。但是有的教师认为有了现代化的多媒体课件,就无须制作教具了。这是一种偏激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切实际的,原因是:多媒体课件和教具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多媒体课件是高科技产物,它具有动感性强、操作方便等优点,但是它又有制作麻烦、花时多、教学成本高的缺点,教师不可能课课都使用,一般在教学中偶尔使用或只在公开教学时使用,而教具具有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教学成本低等优点,便于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
另外,多媒体课件毕竟是一个虚拟的东西,教具比起多媒体课件来更具有真实性,更直观,它在课堂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是多媒体课件无法取代的,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就离不开实物教具的使用,认时间的教学就离不开实物钟的操作和演示,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选择这两种辅助教学手段,不可偏爱一种而放弃另一种。
课堂中偶发的小事故会阻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考虑周详,尽量把这些偶发事件的发生率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如:上课前先检查要使用的电教设备是否已经安装或调试好,上课要用的图片、练习题或其他的教具有否准备就绪;一旦完成了教学任务却仍未到下课时间,应临时增加哪些活动;若时间紧,要下课了还未完成准备好的教学内容,该删掉哪些环节等。有了多方面的充分准备,才有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十)课堂练习设计的恰当性课堂练习是为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服务的,学生通过练习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所以,课堂练习设计的恰当性直接制约着课堂教学的最终效果。
在设计高质量的课堂练习题时,教师首先要有一定的数量和质量,基本题要练足练好,要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题要能真正发挥作用,要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不可只重数量而轻质量。其次,课堂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有坡度,有变化,有发展,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练习,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不可重发展提高题的练习而轻基本题的练习。再次,课堂练习设计要有针对性,不要面面俱到,不要平均使用力量,要重点知识重点练,难点知识反复练,对于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要设计一些新旧知识的对比练习,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实施新理念下的中小学教学设计,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是为学习服务。克服教学目标分析中的“知识结果中心”倾向,学习分析中的“教材中心”倾向,和教学策略制定中的“教师中心”倾向,是当前备课活动中十分值得关注的现实问题。
二、提高教案质量的若干对策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改善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必须关注备课的实效性,进而提高教案的质量。基于笔者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证研究,我们认为,寻找师生互动的契合点及师生积极参与的方式方法,提高师生参与的质量和效果,强化提问的有效性和高效性,优化课堂活动时间和课堂教学结构,可以有效地推动课堂教学走向高质量,高效率。
(一)改善课堂提问体系,促进师生的交流和互动,诱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原动力课堂提问是师生交往、互动、理解对话的重要手段。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很多种情况下往往借助课堂提问来完成的。
在这里,有效的问题是指能诱发学生深入思考,积极回答,并由此而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那些问题。这些问题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常常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即通过它们来影响学生动手操作,或者诱发学生深入思考,开展深层次的思考和交流。而有效的课堂提问,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基于笔者已有的研究,我们认为促进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主要有调控课堂提问的难度,调控课堂提问的频度,调整课堂提问的等候时间,以及利用鉴别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沉默率,调整问题类型比率及问题水平。
(二)精心设计师生积极互动的层次与参与的质量,提高学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和情感、意志、人格的发展当前,中小学课堂教学强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倡导学生合作、自主、探究学习,学生应充分参与到教师教学过程中来,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的“独角戏”。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积极交流、沟通、理解和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感情思想及观念,以促进师生双方共同发展。而师生互动不仅仅是双方特征或交往的简单总和,还受以往互动经历的影响,是双方互动经历、期望、观念、情感等综合反映,其互动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并且师生双方在互动中同等重要,互为主体的。
研究表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它包括了三个基本方面: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行为参与指学生在教学中的行为努力程度,它包括了课堂表现(努力和钻研两个变量)和时间参与(每天完成作业时间和每周补充学习时间)两个方面;认知参与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反映其思维水平的学习策略,它分为深层次、浅层次和依赖策略的三种变量;情感参与是指学生在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它分为了驱赶、成功感、焦虑感和厌倦感四个变量。这种研究深化了课堂教学的师生参与的研究。
因而,从备课的角度,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精心设计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的环节:一方面,应该注重和学生真正的情感交流,而要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首先要表现出自己丰富、具有感染力的情绪。教师的手势、目光、语调等等都会以一种信号传递给学生,这些都是教师与学生无声的情感交流,这些都影响学生的自我效能与自我成就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更容易被教师的情绪所影响。因而,教师时刻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是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学行为有效的“催化剂”。
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以多样化的呈现教学内容,变换多种教学方式,常常可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钻研、探索,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加里·鲍里奇在其著作《有效教学方法》一书中提到的多样化教学的几个特征含有参考借鉴价值,即:使用吸引注意的技巧(比如用挑战性问题、视觉刺激或举例来开始一节课),通过变化目光接触、语音和手势来展示热情和活力(比如改变高音或音量,在转向新活动时四处走动),变化呈现方式(比如演讲、提问、提供独立练习的时间等[每天的]),混合使用奖励和强化物(比如额外的学分,口头表扬,独立练习等[每周的、每月的]),把学生的想法和参与纳入教学的某些方面(比如使用间接指导或发散性问题等[每周的、每月的]),变化提问类型(比如发散性、聚合性的问题[每周的]和试探性的问题[比如澄清、探询、调整[每天的])。
(三)合理调节课堂教学的有效活动时间,减少无效、低效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时间的把握似乎是课堂随机生成的问题,属于教学机制和课堂调控技术与艺术问题。其实,这其中也与精心备课(特别是精心设计课堂时间安排)密切相关。例如,在小学“周长”一节课中,课堂教学时间与课堂教学行为时间分配如下表:
从总的教学时间来看,本节课共用了45分3秒,比正常的小学数学课堂时间多用了5分3秒,从课堂教学效率的角度来看,这节课是低效的。从教师教学设计的层面来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活动体验并感受周长的含义,从教学时间的分配来看,教师在认识周长这个教学环节来看用了6分45秒,占整个课堂的14.96%,时间分配比较合理,从后来的学习效果来看学生基本理解了周长的含义,为后来测量图形的周长和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奠定了基础;而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通过实际操作活动探究不同图形的周长测量策略,在本节课中学生活动的时间占38.6%,突出了教学难点,同时也给学生留出了比较充分的时间去探索和发现,说明教师比较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本节课中师生问答所用时间占整节课的53.7%,说明学生是在和教师的对话和交流中学习的,师生问答的大部分时间是在交流周长的测量方法,教师给予及时的反馈,课堂气氛比较宽松。从整个教学环节来看,本节课内容含量很大,没有给学生巩固练习的时间。课程内容过多,学生没有消化理解的时机,教师也无法了解学生是否真的掌握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事实上,每节课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教师如何利用这有限的时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指标之一,教师在课堂教学应该花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在时间分配上根据不同学生的层次水平进行调整,力求提升每一名学生学习的层次和水平。
在教学设计时,我们首先要考虑学生学习活动的兴奋时间,在学生的兴奋时间内,学生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思维活跃,教师在这一短时间集中讲授课程的重点、难点,使学生对知识有最好的吸收和理解。对于7-10岁儿童来说,注意力只能保持20分钟左右,一般教学效果较好的课堂时间分配较合理,以堂新授课为例,一般整节课的各环节时间分配如下:铺垫3分钟、导入2分钟、新授15分钟、反馈10分钟、检测10分钟,这样的时间分配保证了学生在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内学习新授内容。
(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课堂结构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完成教学任务所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
课堂结构是否紧凑、合理,直接关系到教学的实际效果。特别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合理的安排教学活力,使教学质量得到最大的提高,不仅涉及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而且与数学思维的发展密切相关。
1.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有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
学生思维的发展,不仅包括人们熟知的演绎思维,而且也包括常常被人们忽视的归纳思维。归纳是由个别或特殊的具体知识出发推出一般结论得到普遍原理的方法。归纳的前提是通过对个别事物或个别事例观察得到的经验材料,而归纳的结论是一般性原理,因此归纳是由特殊上升到一般,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重要思维方法。演绎是从一般性原理出发,得出对某思维对象的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由一般引申出个别,是我们用原理和规律指导行动的重要思维方法。
如众所知,当前倡导的“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拓展反思”表面上看是体现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在笔者看来,其实这也是将学生的归纳思维的发展与演绎思维的发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合理模式。事实上,“问题情景、建立模型”对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十分有帮助,而“解释应用、拓展反思”对于培养学生的演绎思维十分有效。归纳思维与演绎思维的同步发展,才可能造就建有创新潜能和雄厚基础的人才。
当然,值得一提的是,当前的课堂教学结构并非仅有“问题情景[FY]建立模型[FY]解释应用[FY]拓展反思”一种,而是因内容的不同、学生的不同、教学条件环境的不同而采用灵活多变的结构。特别地,探究发现式与有意义接受式互补并存,即“问题情景[FY]建立模型[FY]解释应用[FY]拓展反思”的探究式的课堂结构,与“能激发有意义学习的问题情景[FY]概念[FY]公理、定理、法则、公式[FY]应用、强化[FY]形成内容体系”的接受式的模式并存。
2.教学过程与结构的最优化
课堂教学结构本身是一个系统,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著名的教育学家巴班斯基把教学过程看成一个系统,他认为,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结果,这些结构成分构成完整的系统,是有机联系的;“要使教学最优化,就必须以辩证的系统方法看待教学过程,所谓辩论的系统观点,就是必须把教学过程的所有成分,师生活动的内外条件都看成是相互联系的东西,并自觉从中选择出在当前条件下,教学任务、内容、形式和方法的最好方案”。
在日常教学中,不少教师无法科学合理地把握教学,在学生课堂学习的黄金时段大多精力放在导入、复习上,而新授课讲解时由于时间不足或学生注意力分散无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有些教师在教学时对于课堂教学结构的安排过于死板,单纯遵循“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复习巩固——布置作业”的教学法,不能灵活的安排教学环节,突破教学难点,实现教学目标。
优秀的教学结构安排应该各部分衔接自然、流畅,时间长短适当,教学重点、难点突出,并能恰当的组织材料,学习重点、难点。特别地,要考察一节课的实效,还要从多方面全面加以考察。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体现在短期目标的实现,例如,具体的一堂课、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且也表现在长期目标的达成效果,特别是对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的那些目标的实现(诸如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等等),不仅表现在全体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而且更包含着教学的受益面的广泛性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全面性。
由此看来,从备课的视角,改善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上看,不仅须要精心设计有助于师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教学环节,寻找师生互动的切合点,而且要精心设计提问,注意提问的层次性和实效性,同时要关注课堂教学结构的最优化,优化课堂活动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预设,以便于在课堂教学实施中更好地生成,进而取得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第八章提高备课水平的若干有效方法【问题导入】如何切实提高自身的备课水平,是当前中小学教师普遍关注的焦点话题。对此,加强备课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提高是重要渠道。不仅如此,采用一些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开展有针对性地教研活动,也是有效提高备课水平的对策。
就我国当前的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来看,同课异构是十分有效的对策,既可以从教师个人的角度开展研究,也可以从群体的视角进行分析,而专题式校本研究与集体备课则是立足集体的力量在实践中提升备课水平。
相比之下,案例知识的积累对于教师个人来说十分重要,备课毕竟是基于原有经验基础之上的一种设计,原有的经验、经历和判断至关重要,教后的反思对于教师再次进行教学案例的设计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也是积累案例知识的重要渠道。第一节 同课异构的比较分析提高备课水平的方法很多,既有理论上的,诸如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特别是使用教科书的水平、教学设计的能力,也有实践上的,诸如同课异构、专题式教研、教后反思等等。
当前,在中小学教研活动中,同课异构就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一、 同课异构的含义与价值所谓同课异构,就是指针对相同的课题,同一个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设计风格、不同的实施途径,达到同样的效果。这里的“同”是指内容的同,最终效果的同,即起点与终点的同,而这里的“异”是指方法、途径等具体过程的不同。
特别地,这里的“异”,即可以是同一位教师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和途径,分析解决同一个教学问题,达到相同的教学目标,也可以是不同的教师面对同一个课题、相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思路、方法和风格各异的教学策略,殊途同归。
同课异构是基于帮助教师理解教材、改变教学方式、形成教学风格的教学研究活动。
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正是基于帮助教师更深入地理解教材,改变教学方式,促进所有教师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这种采取比较研究的校本教研方式,能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打开教师的思路,真正体现同伴互助、共同发展的特点,是实在又有实效的教研方式。
事实上,新课程理念下,教材更具开放性,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开发课程资源,有利于对话,也有利于实践和探索,因而,“如何创造性地用教材教”赋予教师很大的自主空间,这也给同课异构提供了可能。不仅如此,中小学新的教学方式的转变,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凸现,倡导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倡导多元的学习方式,因而,也需要教学设计(教案编写)、教学实施策略的多元化。同课异构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形式。一方面,教师独特个性是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形成一种重要的因素,追求教学的艺术化,形成独具个人魅力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要;另一方面,教学是一门科学,科学规律需要不断提炼、总结和提升,同课异构有助于在变化的环境下更好地认识教学的基本规律,同时,为教师们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学习、展示的平台。
总之,通过同课异构式的教研活动,一方面,可以让不同的教师面对相同的教学内容,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情感体验,选择不同的策略、运用不同的资源建构出不同意义的教学设计,呈现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同课异构确实可以引导教师在互动中比较,在比较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二、 同课异构的操作方法作为一种教研形式,同课异构既可以用于“同唱一首歌”式的课例研究,也可以用于教师个人的行动研究,此时,其基本的流程可以是“方案设计[FY]课堂行动[FY]评议反思[FY]修正方案[FY]再次行动[FY]再次评议反思[FY]撰写反思案例”。
不同如此,同课异构既可以用于校本研究,也可以用于校际之间的教研活动。有学者以思品课为例,提出当前中小学开展同课异构研究的几种基本模式,颇有推广价值:
(一)坚持“同课异构”教研日制度按“三定三有”( 即定时间、定内容、定执教者; 有计划、有记录、有反思) 的要求,学校教研组每双周的星期四下午、片区中心组每月最后一周的星期四下午组织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教研活动改变过去线性听评课方式, 引进交流探讨机制, 实施参与式评议。首先是上课教师结合课堂教学进行说课,接着是全体听课教师共同议课、评课。评课重在关注教师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及教法的创新性, 关注教师课堂教学中的生成需要, 对教学缺陷进行分析。听课者要主动把自己摆进去,从“如果我来上这节课会怎么上”的角度去反思; 上课教师要认真比较和研究与自己同上课教师的教学差异,取长补短, 认真听取和对待评议意见, 以研究者的眼光反思和解决自己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并将教学中的闪光点、感悟与缺憾记录下来形成研究轨迹。
(二)开展校内、校际、片际、城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针对校本教研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以及教师、学校发展需要,我们尝试了“片内校际‘同课异构’”和“片际‘同课异构’”联动教研模式。我们把市区学校按区域分为东片、中西片、南片和北片,组成4个片区教研中心组, 中心组负责人(片长)负责组织片内校际“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市教研员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片际“同课异构”教研〖JP+1〗活动。在形式多样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名校、名师、骨干教师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强校的教育教学成果得到展示,弱校的问题转变成了片区协作教研的资源,建立了各校、各片区之间合作攻关、共同提高的新型教研机制,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全市教研工作的均衡发展。
(三)构建“同课异构”教研网络平台这里的教研网络平台,包含三部分:一是借助教科所网站, 开辟了思想品德教研网页;二是设立“同课异构”公共邮箱,“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教案、教学故事、评议、教学反思、案例分析、课件等都要求放进公共邮箱;三是教师通过QQ沟通、交流、传递信息。
(四)“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专题化即各片区定期或不定期地围绕教学问题和教研活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开展专题教研活动。如针对“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出现的因教师水平差异,双向交流的作用效果不明显, 在对比中形成教师的压力等问题,围绕“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如何提高校际、片际教研活动的有效性”等问题进行专题讨论。
(五)以课题引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开展课题研究是教科研的核心和龙头。基于对问题即课题的认识,可以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的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如围绕“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同课异构’教学策略实验研究”,有23所学校104人参加了该课题研究。
(六)组建“同课异构”教研指导专家队伍教育教学方面的专家的参与和引领是“同课异构”教研向深入开展的保障。为此,可以聘请大学教育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以及部分政治学科特级教师为“同课异构”课题技术指导专家。专家引领的形式有学术专题报告、教学现场指导、问题会诊等。
(七)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工作例会上,先由各片区负责人汇报本片区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情况,交流经验,提出存在问题,然后由课题专家组成员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会诊, 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八)建立“同课异构”教研激励机制各片区每月进行一次评价反馈, 每学年评出市级“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并进行表彰。
三、应用同课异构开展教研活动的典型案例分析当前,中小学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既可以突出由于同一内容的不同设计方案导致的精彩,也可以体现由于不同的教师实施教学导致的殊途同归,下面我们分别以实际案例加以说明。
(一)从三位语文教师同上“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节课看同课异构的应用为了说明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开展的实际,我们以2007年浙江省语文名师名课研修会上的一个同课异构的案例加以说明。
【案例呈现】“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同课异构
前不久,浙江时代教育新闻中心和《教师周刊》合办了2007年浙江省语文名师名课研修峰会,会议以“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为题开展了语文骨干教师“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活动。同时,杭州市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特级教师王曜君,结合本次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三堂课,作了精彩细致的点评。
课例一:情感震撼,立足对比,给人余味未能久远
第一位上课教师是浙江华维外国语学校的余文光。在点评教师王老师看来,余老师的课总的特点是“情感震撼,立足对比,给人余味未能久远”:
一是抓住题目引入课文。题目的导入要为下文的设计服务,若仅仅为了引发兴趣,只要一两句就行。而余老师在课前请学生观看过去和现在的罗布泊图片,从视觉上刺激学生,抓住题目中的“消逝”一词,请学生说说消逝是什么意思,消逝的是什么?为什么不用“消失”?最后归结到消逝的是“水”。
二是在对比感受中产生情感失落。①说一说,说说从课文中读出了有关罗布泊的哪些信息;②看一看,视频欣赏,感受罗布泊的变迁;③写一写,尝试做回小诗人,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罗布泊的命运。这些安排巧妙地激起了学生的情感反差。
三是书写表达中增加情感深入度。通过写诗,让学生给现在的罗布泊画面加标题,从而促发人类对自身行为的思考。
在评课人看来,任何教学设计不是为了方便教师的教,而是为了凸显学生的学。教师要不断把学生推向台前,自己要默默地站在幕后。教学的动态生成是学生的亮点激活。只有学生自己探究的、学会的才是生成的、动态的、有用的。应该说,余老师的这节课比较好地体现了这个特点。
课例二:设计颇具匠心,自然生成,主题揭示仅差一点
第二位上课教师是象山实验中学的韦法初老师。在点评人看来,这节课总的特点是“设计颇具匠心,自然生成,主题揭示仅差一点”:
①在整体感知中解读文本。韦老师在整体感知这一环节的教学中,采用“罗布泊的自述”来导入,通过对罗布泊的简要介绍,让学生找一找:你知道我过去是什么样子,可是现在,人们对我充满恐惧,称我是“死亡之海”,你知道我现在又成了什么样子吗。这样的设计不会太苍白,而是更容易让学生走进文本,解读文本。
②在自主讨论中深入情感。罗布泊消逝是仅仅因为人为改道,“四盲”工程,还是有生态的自然因素呢?在点评人看来,本课文放在“敬畏自然”单元,消逝的原因肯定不是这个“四盲”。若在此作为自主探究的话题,课堂肯定会出现一场高潮迭起的大辩论。
③在渐进诱导中,紧跟主题。整个教学设计步步推进,环环相扣。但最后的拓展延伸流于形式,根本没有时间得到落实,他的设计是这样的:“看过文本后,罗布泊及胡杨林、塔里木河纷纷指责人类,控诉人类的盲目行径,要求人类及时采取措施,救救他们。”A.结合文本,编写罗布泊及胡杨林、塔里木河与人类的对话;B.结合台词的内容,为角色设计恰当的表情与动作;C.组内预演,活动时间5 分钟左右。
点评人不但记录了师生互动教学的过程,而且还把具体环节的时间分配也作了记录。当教师授课到这儿时,只剩下4 分钟的时间了,学生写对话再组内预演岂止5 分钟?何况还要上台表演,时间仓促,教师也只能匆匆走过场。课堂上的学生、听课的教师也听得一头雾水,这样的训练目的到底是什么呢?点评人最后指出,教师是想通过创设活动情景,反思人类的行为,升华感情。设计作业可以简单地用仿句形式,如“救救……救救……救救……我们人类应该……”也可以让人类反思自己的行为,向大自然说点什么。做到这样的训练简洁有效,否则拓展延伸设计的问题太大,学生就无从着手,不知所措。点评人在点评中强调,教学的价值在追求有效。有效指的是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为关注课堂活动内容的价值,关注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乐于参与,主动参与。
课例三:教学求简,思路清晰,设计定位未能久远
第三位上课教师是长兴实验初中的范剑萍老师,在点评人看来,这节课的总特点是“教学求简,思路清晰,设计定位未能久远”:
①在细微的点拨中,显出教学灵气。三位教师都从解题导入,但范老师却能抓住题目中消逝的是“水”,并及时板书。有水显灵气,没水就没有了生命,并用“绿洲、仙湖”来概括它过去的特点,用“荒漠、死湖”来概括它现在的特点,从而揭示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②在周密的预设中,能有效地生成。教师对文本的感情处理由浅入深,最后把自己想象成罗布泊边缘仅存的一棵胡杨树,有许多话要说。学生从看到找到写,感情一步步得到升华。
③在理性的解读中,显现人间悲情。范老师在解读文本时充满了智慧,但王老师也指出“胡杨林的自述”与前一个环节4 个“救救……”的教学可以互换,这样能使教学环节紧紧相扣。问题引发思维,点化学生心灵,呈现课堂教学亮点。“感——悟——赏——拓”是构建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的一个基本思路。
在点评人和这个案例的作者看来,这三位教师完成的三节课具有一些共性的特点,即在观念上,对语文教学有了新的拓展,在课型上,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探索,在方法上,对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参与方面作了一些努力。特别是,三位教师仍然注重板书,虽然都用到了多媒体,但仅仅是起到了教学的辅助作用,学生的合作、交流比较尊重学生的意愿,在学生觉得需要交流时才交流。
(二)从三位数学教师同上“有理数负负得正法则”一节课看同课异构的应用为了了解不同的教学设计结果(教案)对学生的可接受程度,笔者在2006年开展了初中数学教科书中的“有理数乘法法则”不同呈现方式的对比实验,这实际上是典型的“同课异构”。
【案例呈现】“有理数负负得正法则”同课异构
研究表明,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与教科书中呈现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基本模式相对应,“负负得正法则”的教案设计方式通常有“变号法则模式”、“运动模式”以及“合情推理模式”三种基本模式,而且,分别对应于当前使用率最高的三套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相应版本:
设计方式之一:变号模式
长春市JDFZ(初中)的LJ老师采用“变号模式”实施了“负负得正法则”的课堂教学。
首先,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拟定为: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的能力和质疑的意识;理解并初步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及其运算律,会正确运算。
其次,将教学环节拟定为如下三个环节:
①导入:根据乘法的意义,由“正数乘法2+2+2+2=2×4=8”引入被乘数是负数的乘法,进而提出问题:(-2)×(-4)、2×(-4)意义何在?得数是多少?
②新授内容:
探究:先给出一组式子:
4×2=8; 3×2=6; 2×2=4;1×2=2.即正×正=正。
然后,让学生按照规律继续往下写,得出:
(-4)×2=-8; (-3)×2=-6;
(-2)×2=-4; (-1)×2=-2.
即负×正=负。
对比两个方阵,得出规律:
两数相乘,若其中一个数变成它的相反数,则它的积也变成原来积的相反数。
建立模型:在默认有理数乘法满足乘法交换律的前提下,利用上述规律,推出“负×负、正×负、正×0、负×0、0×正、0×负”等几种类型的算式,并结合上面的两个方阵,让学生观察、对比、归纳,得出有理数乘法法则。
③巩固、强化:出示练习,在此基础上得出乘法运算律在有理数范围内同样适用。
设计方式之二:合情推理模式
长春市JDFZ(初中)的WHJ老师,运用合情推理模式进行负负得正法则的实验教学:
首先,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拟定为:经历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推导过程,会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运算;掌握有理数乘法的交换律。
其中,法则的推导过程是教学的重点,而其中“负有理数乘负有理数”则是教学的难点。
在导入新课的环节中,教师通过让学生回忆小学学过的四种类型的乘法,即“正有理数乘正有理数,正有理数乘0,0乘0,0乘正有理数”,从而引导学生讨论引进有理数之后还应该学习哪些类型的乘法,即“负有理数乘负有理数,负有理数乘0,0乘负有理数,正有理数乘负有理数,负有理数乘正有理数”。当学生归纳发现还有以上四种类型的乘法需要研究时,教师很巧妙地引出学习有理数乘法法则的重要意义。
在“合情推理的过程”教学环节,任课教师认为,这个环节主要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求有理数乘法的规律,主要解决“正有理数乘负有理数,0乘负有理数,负有理数乘负有理数,负有理数乘正有理数”等问题。因而,教师通过逐步分析四种新类型的有理数乘法,再加上小学学过的四种类型,也就是把有理数乘法的所有类型都进行了梳理,这就为下一步归纳总结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规律做好铺垫。
在“总结规律”的环节中,进行完八种类型的乘法推理之后,顺理成章地得出需要寻找一种更加简便的法则,以便于指导今后的运算,进而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有理数乘法的法则,总结出“确定积的符号与积的绝对值”的要点。
在“例题讲解、巩固练习”阶段,教师没有给学生讲解“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这一小规律,而是把乘法交换律加入到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这节课中来。
设计方式之三:运动模式
长春市JDFZ(初中)的SHB老师,采用运动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对比实验。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的能力和质疑的意识;理解并初步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及其运算律,会正确运算。
教学过程包含三个环节:
① 导入:首先利用一个有关运动的现实情景,借助数轴研究有理数的乘法(+2)×(+3)=?,(-2)×(+3)=?,(+2)×(-3)=?,(-2)×(-3)=?四个问题,借助现实意义得出有关的结果(而不是利用有理数乘法的意义得出结果)。
② 新授内容:
* 观察、分析、归纳四个算式(+2)×(+3)=+6,(-2)×(+3)=-6,(+2)×(-3)=-6,(-2)×(-3)=+6,进而引出有理数乘法的一般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 通过如下例子说明如何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5)×(-3);(-5)×(+4);(-3)×9;(-)×(-2)
* 通过一个登山的实际情景(即“登山”简单应用题),体现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现实性。其中的算式为(-6)×3
③ 巩固、强化:出示练习,强化训练,内容为:
计算:6×(-9); (-4)× 6; (-6)×(-1);
(-6)×0; ×(-); (-)×
简单应用题(与例题2类似):写出1,-1,等数的倒数。
对比实验显示,负负得正法则的不同的教案设计风格,对于实际的课堂教学效果影响显著:
“运动模式”从已有的算式出发导出乘法法则,可以减少“硬性规定”的痕迹,增加学生的认同感;同时,重视学生对有理数乘法法则实际运用的熟练程度;但是,“运动模型”中“负乘负”的实际意义并不能被为数甚多的学生所理解。
“合情推理模式”从若干算式中寻找规律,归纳出乘法法则,更容易被程度较好的同学所认同;同时,该模式重视学生对有理数乘法法则运用的熟练程度。但是,这种模式对于学生的接受能力要求较高,即使在办学水平比较高的城市重点中学的相应班级,仍有超过半数的学生理解有困难。
“变号法则模式”关注发展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各类学生的认同率高。但是,在这种模式下,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现实性欠缺,不少学生感到啰嗦甚至枯燥,乏味。
从三位实验教师对教科书的课堂教学处理,可以发现,从教科书设计到课堂教学实施,要深入、灵活地进行课堂的创生,尤其是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再创造。对于这个对比实验所涉及的三节课来说,每节课未必都是十分成功的,但是,每一节中反映的问题都有重要参考价值——这是以往的教学未积累的重要原始素材,也是很多情况下几乎无法实现的对比实验。作为现代教师,必须拥有研究的意识,客观、务实地分析教科书、利用教科书、研究教科书以及评判教科书。研究教科书,不仅要研究教科书的编写意图,而且要研究教科书的优点和不足,进而探讨扬长避短的具体措施。具有良好的教科书评判意识,已经演变为当代中小学教师的必备基本功之一。
第二节 案例知识的积累提高备课水平的方法很多,案例知识的积累对于教师教学知识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案例知识及其作用作为教师教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案例知识的多寡对于教师的成长至关重要。在教师的知识构成中,以提高教学水平为目标的教学案例也具有重大的影响力。
这里所说的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达成等现象。
显然,备课与教师案例知识的积累密切相关,备课的过程其实就是案例形成的主要渠道(虽然有一些案例未必都来自备课活动)。
对于教师的日常工作来说,案例的收集必须事先实地作业,并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择取有关信息,在这里,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关键。
著名学者顾泠沅教授提出教师专业成长与知识结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黄色代表原理知识(即学科的原理、规则,一般教学法知识),橙色代表案例知识(即学科教学的特殊案例、个别经验),红色代表策略知识(即运用原理于案例的策略,核心是反思)。不难看出,专家教师与经验教师的显著差异在于策略知识的丰富性,而经验教师与职初教师的明显差异在于案例知识的多寡。教学案例外显了教师工作中的默会认识,成为造就有经验教师和专家教师的必由之路。
二、备课活动中的案例知识在备课活动中,案例知识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学科课程内容中的典型案例1.反映学科课程核心目标与学科属性的典型案例
这些案例能够集中体现所在学科的课程属性,能够集中体现学科课程的核心教学目标,如在数学课程教学中,反映“空间与图形”教学特点的案例,如“折纸中的平行、垂直”体现实验几何的突出特征,反映“数与代数”核心教学目标——数感的案例,如“100万有多大”,“数怎么不够用了”。
相比之下,语文教学中以“盲婆婆的姻姻”为课题的教案设计就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
这位小朋友为什么要送姻蛔给盲婆婆?他平时是怎么对待这位盲婆婆的?他会对盲婆婆说什么呢?盲婆婆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盲婆婆快乐吗?假如你是这位盲婆婆的邻居,你会做些什么?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残疾人,你是怎么帮助他的?……
这种案例反映的语文课缺语少文,似乎像品德课、像社会课、像自然课,就是不太像语文课。语文课应该立足语文,树立语文本体观,着力于咬文嚼字,阅读感悟,而不是进行空洞的说教或者苍白的表白。
2.反映对课堂教学不同理解的典型案例
例如,笔者曾经针对新课程对学生学习带来的新变化,分析“代数式在哪里”一节课的设计,体现“从生活出发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的设计理念:
【案例呈现】代数式在哪里
内蒙古乌海海渤湾区的刘老师,在这节课中,由上节课的一个习题引入,带领学生一起探究得出一个规律5n+2,由此引出代数式的概念。在举例时,刘老师指出,“其实,代数式不仅在数学中有用,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大量存在。下面,老师说几个事实,谁能用代数式表示出来。这些式子除了老师刚才说的事实外,还能表示其他的意思吗?”学生们开始活跃起来,一个男孩举起了手:“一本书p元,6p可以表示6本书价值是多少”每名学生都受到启发,都在生活中找实例,大家从这节课中能深深感受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新理念,正如刘老师所说的“代数式在生活中”。
3.反映不同课程教材观下的典型案例——平行四边形
不同的课程教材观下的课程设计、教学设计,其结果具有很大的差异。对于这些差异,一个典型案例可以胜过一大堆迭迭的说教。
以《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下平行四边形不同的呈现方式为例:
《教学大纲》下对于平行四边形的设计大都采用如下的呈现方式:罗列学生以前曾经学过关于四边形的一些例子,例如……;给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含义)以及有关概念的说明;提供一些旨在复习相关概念的例题和练习。
《课程标准》倡导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设计更倾向于如下的呈现方式:提供一个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数学的或有现实背景的),或者一个有趣的游戏,可以动手操作的活动(如用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做成的活动衣架)。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必须接触到“平行四边形”,列举一些具有共同特征的典型实例,提出若干供学生思考、交流的问题,意在帮助学生通过归纳、概括等活动去获得“平行四边形”的关键特征(定义),叙述平行四边形的含义与相关概念。
显然,前者是以一种“范本”的形式出现的:直接向学生呈现“平行四边形”的含义(定义),以及相关的概念,一些旨在熟悉这些概念的例题和用于模仿例题的习题;主要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如何识别平行四边形以及进行有关平行四边形的计算”。这种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是:铺垫有意义学习的情景(有时有,有时无)[FY]呈现现成的知识[FY]利用正反的例子说明新内容的应用[FY]强化训练
后者则主要向学生提供了若干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有趣的、需要思考的问题情境,求解的经历,思维空间,概念的本质属性。用意在于:首先让学生体会“为什么要学习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是怎样产生的”,让通过学生自我活动(动手操纵、归纳与概括,思考与交流等)去获得平行四边形的基本含义,同时,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学习一些认识新事物的基本方法和一般能力。这种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是:创设问题情境(将新内容设置成层次鲜明的问题串)[FY]建立模型[FY]解释应用[FY]拓展反思
(二)课堂操作的精彩案例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教学发生了许多变化:教师讲的少了,学生活动的多了;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的多了,学生独立思考的少了……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操作活动”也愈加受到老师们的青睐。大家“深信”,只要学生“动动手活动”一下,就符合课程标准的精神——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自主构建新知。其实,反思新课堂,剖析教学的细节,我们就会发觉,并不是所有的操作都是有效的,不少操作活动流于形式。
【案例呈现】 操作了就等于经历了吗
一位教师执教“圆锥的体积”时,为了让学生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教师可谓是煞费苦心。先由教师演示圆锥与圆柱等底等高的情况,让学生观察、猜测等底等高的圆锥与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圆柱的体积=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3)。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等底等高”学具等方法验证猜测,教师进而归纳推导出体积公式,最后再通过多层次的练习加深对这一结论的认识。
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得非常顺利。然而,在练习反馈中,老师出了一道判断题:圆锥的体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学生无一例外地答对了。奇怪!整堂课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不都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吗?
由此,我们反思:学生操作了是否就真的意味着经历了?
我们常说,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必须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上述案例中,教师设计的操作活动,尽管学生一节课忙忙碌碌,而且最终得到了结论,但是,这是否就意味着学生真正“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呢?经过课后的校本研究,我们一致认为,这两者之间还不能画等号。在本节课中,任课教师设计的操作活动,看似操作有序,顺理成章地得出了结论。但是,在活动中,学生只是单纯的行为模仿,缺少仔细的观察、批判性的反思和深层次的思考,也没有获得丰厚的操作体验和感悟。因此,这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经历”。
这个案例引发我们思考:有效的操作活动须学生手脑并用,自主探究,有效的教学活动须要引导学生及时反思,有效的教学活动是促成学生对学习行为进行反思的活动。学生的“模仿操作”并非等于“深刻思考”。有效的操作活动需要教师及时的点拨和有价值的引领。仅仅让学生自由“探索”的做法,其实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在学生需要引领时,教师束手无策的局面,只能说明教师的不作为。只有让学生带着积极、主动的心态和良好的情感投入,开展操作活动,真正参与操作活动,向着既定的目标,经过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进而发现结论,获得结论,才可谓真正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操作的价值才能真正得以体现。
其实,可以用于备课中的案例还包括课堂导入的精彩案例、课堂结束的精彩案例等等,诸如“借学生的嘴说自己想说的话”,“是否每类课堂教学的结束都让学生来小结”等等,作为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有意识地积累各式各样的教学案例,来作为备课的备用材料,是提高自己备课水平的有效手段之一。
三、案例知识积累的有效方法案例知识的积累没有统一的方法,但是案例知识的积累确有一些规律性的内容,这就须要了解案例的基本要素以及几类案例的基本途径。
(一)案例的基本要素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①背景。案例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②主题。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这个案例要反映的问题,是说明如何转变后进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思维,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等等。
③细节。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
④结果。案例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教学的结果——某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等。让读者知道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其对整个教学过程的了解。
⑤评析。对于案例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以及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评析不一定是理论阐述,可能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
教学案例的形式与基本结构:案例背景;情景描述;案例分析;反思与研究。写好案例的关键第一,选择复杂的情境:所谓复杂的情境,是指故事的发生、发展具有多种可能性。第二,具有独到的思考:同一件事,可以引发不同的思考。要从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道出人所欲知而不能言者,需要有一双“慧眼”。我们比较常用的几种案例写作方法:“说课”型,这种案例写法与传统的说课类似,就是把自己一个课例的各个环节的设计意图和优点、理念表达清楚。属于“自我表扬”型,常用于总结成功的经验,但容易忽略反思和批判;课例片段评析型;专题案例研究型;课程故事型。案例不一定是课例,也可以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经历的、观察到的有价值的教育故事。这种案例的评析通常比较简练,一般与故事的描述融合在一起。
(二)积累案例的基本途径案例取材的来源,可以是教师或同事的亲身经验,当前普遍存在的教育方案或问题,描述教育历程相关的儿童读物、教育小说、录音带或影带,取材真实情节的假设性案例等。
在日常教学中,保持一双慧眼,用比较的眼光、批判的思维观察已有的教案,都是发现和积累案例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对于那些发人深醒的故事,配上精彩的点评,就是一篇精彩的案例。
其实,案例研究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第三节 对教案的教后反思提高备课的水平有很多途径,其中,教后反思与再备课,就是十分有效的方法。
对教案的教后反思,是教师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一个必要环节,既是上一个教学过程的结束,又是下一个教学过程的开始。它能够补充完善教案,积累教学经验,提高备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教学不断改进和发展。同时,它为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提供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有利于克服教学的单向性,加强师生的交流互动,密切师生关系。因而,对教案的教后反思就构成再备课(或成为二次备课)的核心内容。
一、教后反思(再备课)的基本活动项目一般说来,教后反思(再备课)可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反思课堂中问题情境设计的趣味性、典型性与层次性课堂教学中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是在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情境和问题解决中实现的。为了使学生积极地进入思维状态并能获得成果,所设计的问题必须是典型的、有趣的和具有层次性的,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这些在经历了教学实践后,当然就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更好的改进。此时,再反思和进行教案的改进,就变得更有针对性。
(二)反思解题方法、解题结果、问题延伸与突发问题的处理教学时,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往往会迸发出许多思维的火花——新颖的观点、巧妙的构思、多样的解法、问题的延伸,也会产生一些认识上的错误,这些往往又是教师始料不及的突发性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要珍惜、利用这些思维的火花及认识的错误,因势利导加以探究,教后更应从科学性、严谨性与学科的意义等方面去反思、审视它们,分析学生思维的火花及认识错误形成的原因,总结因势利导的优化方法和处理突发发现问题的灵活技巧,然后加以整理记录(再备课),使以后的教学胸有成竹。
(三)反思教学方法和师生情感交流方式是否合理、得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一节课的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本课的教法设计和实施,也取决于师生情感交流是否顺畅得当。对某一教学内容,教师采用哪种方法更合适有效——是启发讲授还是激励探讨,是讲练结合还是指导自学,是实验演示还是实验操作……采用的教法能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兴趣,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否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是否有利于师生的情感交流,是否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为主的新课程精神,这些在教后反思中也会得到较为清楚的回答。这样,教师便能总结成功因素,分析失败原因,坚持优良的或改进、改换不当的教法和情感交流方式。
二、教后记的基本内容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高自己教学方式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可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后记是活页教案中很不起眼的一小块,写好教后记首先是教师责任心的具体表现,是教师课堂教学自我反馈的一种好形式。
教后记其实就是教师在教完课后,对教学预案设计和实施过程进行回顾,总结和反思,将经验、教训等记录下来,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和提炼教育科研课题的资料。它是对已完成教案的完善和补充,是课堂教学的总结和升华,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有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特别是新教师)必须重视并及时写好教后记。
教后记的内容主要包括六种内容:
(一)记成功做法即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想目的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做法,如将形象贴切的比喻,巧妙的导入新课,留有悬念的结束语,激发学生思维的提问等记录下来。有时这可能仅仅是一句话,但它对今后的教学将提供最直接的参考。如教师讲“遗传”第一节时,以一个问题结尾:一对夫妇,男的是单眼皮、小眼睛,女的是双眼皮、大眼睛,假如他们生了一个孩子,孩子应是什么样的眼睛?每当此时,学生的思维就异常活跃,七嘴八舌地开始争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个结尾被任课教师记录下来,并应用到以后的教学实践当中,深受学生的欢迎。
(二)记失败之处记失败之处就是将处理不当的教学重点、难点,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方法陈旧、演示失败、指导不力、知识性的错误,教案与实际教学脱节,以及当堂没有处理好的学生的问题等等记录下来,使之成为以后教学应吸取的教训。
其实,教学是遗憾的艺术,即使最成功的教学过程,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把这些“败笔”记录下来,认真反思,仔细查找根源,寻求对策,以免重犯,教学必然日臻完善。
(三)记教学机智就是把授课过程中偶然出现的灵感或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下来,供以后参考。课堂教学中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当学生对某一问题产生错误认识时,若教师总是简单地予以否定,则难以令学生信服,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这时如果顺着学生错误的思路,诱导学生自己导出错误结论,学生就会迷途知返。
(四)记学生问题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迷惑点,作业中暴露的欠缺点及在考试中出现的失分点,并力争在短时期内有针对性地进行补救。教师要善于观察和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在上完一节课之后应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倾听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记录下来,这对于改进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五)记学生见解即把学生“智慧的火花”(如独到的见解,好的思路)记下来,为今后教学补充新鲜血液。对于一些错误见解,只要它存在普遍性,当堂剖析也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记学习心得即把教参、资料、相关书籍以及老教师的一些教学经验、学法指导以及公开课、观摩课的收获记录下来,写入教后记,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消化、吸收,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特别要指出的是,教后记主要是为教师以后编写教案改进教学,积累素材为教研提供信息作准备,不需要长篇大论,只需用精炼的语言将所思所想记录在教案后。另外,教后记往往是教师在课后用很短的时间完成,语言必须简洁明了,有时一个词、一个记号即可。
教后记虽然蕴含了丰富的内容,但仅是反思教学的一小部分,真正要想通过反思教学使自己成为学者型的教师,还需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第四节 一个专题式集体备课的典型案例提高备课水平的方法很多,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个专题式的校本活动的集体备课的典型案例:
朗读教学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问题。过去的语文朗读教学都是以背诵为主,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朗读教学又特别强调学生的体验。面对这样的情况,不少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困惑、甚至束手无策。为此,某小学的小学语文教研组长选定了小学朗读教学,作为本次校本教研活动的主题:
首先,全体教师围绕朗读教学,一起研究语文课程标准,分析研讨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查询有关的资料、信息;在此基础上,教研组的全体成员共同讨论,结合本校实际,确定一个具体的案例,具体分析小学朗读教学究竟如何实施教学才是合适的。最终选定的主题是“浅水洼里的小鱼”这节课。
其次,围绕这节课,教研组长组织集体备课,大家共同研讨,制定出一个合适的教案。
再次,在开公开课的前一天,教研组长组织大家采取抽签的方式,决定执教教师,并安排两名教师作为课堂观察记录员和学生访谈执行者,负责作课堂实况记录以及课后学生的访谈。
最后,在观摩教学进行之前,执教教师必须先说课,说明为什么要这么教,自己预设的教案在哪些方面有调整和改动;而后,进行现场观摩教学,两位协助的教师进入课堂现场,其他观摩教师以及外请的专家现场观摩;课后,马上进行执教教师的自我评课,同伴点评,专家点评;活动结束,由教研组长进行总结,形成文字材料,特别是形成与朗读教学有关的系列案例材料,并拟定下一次活动的主题。
另外,学校还可以组织教师论坛、学术沙龙等,为校本教研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例如,组织“青年教师学习沙龙”,可以以每期一个专题(如新课程“新”在哪里、新理念在我的课程中:一个成功之例、教学病例诊断等),人人参与,互动研讨,集思广言,以平等的对话,引起心灵的交流,思维的碰撞,理念的升华,还可举办“教师读书与教学资料检索活动”,由教科室与工会来联合启动。
【资料卡片】一位一线老教师备课的几招锦囊妙计编者按:如何提高备课的水平,这是只有问题而没有标准答案的话题。备课毕竟是实践性的指示,实践性的活动,只有密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体现自己的教学特点,潜心揣摩,细心总结、提升,才能切实提高自己的备课水平。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别人的备课经验,完全可以给自己一点感悟,一点启示。在本书的结束,我们给出一位教龄二十年的语文教师写给青年教师的备课的八招锦囊妙计,这里作了轻微的删减和加工。期望读者从中有所体会,有所感悟。
如何才能备出一节高质量的课呢?我觉得,要想把自己的每一节课,都变成学生学习生涯中不可缺少的45分钟,那就必须在关注学生的知识积累、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等方面下足工夫,做足文章,如此,才算是教师认真准备了自己的课堂,认真探究了教学的真谛,认真触摸了教学的风景。
在我看来,备课对于每一个优秀教师来说,都必然地要经过“模仿——整合——创新——形成个性化风格”的发展历程。我将自己在备课中关注的八个问题整理出来,算是一个老教师为年轻教师呈现的八招“锦囊妙计”。
妙招之一——模仿,甚至抄袭
对于教学新人而言,模仿,是备课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最精当的成长路径。
妙招之二——在整合中博采众长化为己有
妙招之三——迎合学生的喜好
老师备课,自然也就要把握住学生的口味,有目标地安排教学活动。我常使用的“迎合术”是游戏。这种迎合中的游戏,也必须要能直接服务于课堂教学,而不仅是营造氛围。
妙招之四——胸中有丘壑
胸中有丘壑就是说备课时,必须明了即将面对的文本,在全册书中占据着什么样的位置,在全学年中体现着什么样的编排理念,在整个学段中落实着什么样的教学思想。这种认知,是一个成熟教师备课时必须高度重视的内容。
妙招之五——在文本反复阅读中定位课堂
妙招之六——心中时时装着学生
教师备课的目的,只能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备课中所用的一切手段,都必须以学生能够接受为根本。学生的接受,包括学生的智力水平、理解力、情感价值取向等诸多方面。
妙招之七——准备的,只是话题
语文备课的核心,也就应该是对话话题的设计。话题式的备课,在宏观上属于预设课堂。而在微观上,由于细节操作中的非先在性,就使得学生的课堂活动,随时处在细节的生成之中。
妙招之八——让每节课都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成分
这是一招“无招”之招,或者说是一招最为愚笨、最为扎实的寻常招数,属于武术中的“长拳”,是每一个“练家子”都必须知晓的最基本招数。然而,这招又实实在在地体现着备课的最高境界。用一句话来归结的话,还应该是指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最有价值的那些知识能力与素养学养。
遗憾的是,这样的招数,我只能偶尔使出,更多情况下,我的备课中,还存在着很多瑕疵,还有很多的课堂时间,消耗在无价值的伪话题的讨论中,甚至是消耗在了批评训斥学生,以及低级无效的劳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