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看电视过多:电视画面变化很快,孩子之后就不适应枯燥的讲解。
4.偏食:孩子缺乏营养,会间接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发展。
5.溺爱:孩子会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容易养成不听从指令的习惯。
其实,注意力是一种习惯,而习惯要从小培养,抓得越早,后面的效果就越好。 那么,该怎么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呢?
注意力培养详细信息平衡能力训练点击查看精细动作训练点击查看协调能力训练点击查看听觉能力训练点击查看视觉能力训练点击查看
注意力培养——平衡能力训练1.单腿数数 让孩子从1数到20,再从20倒数到1,之后可以闭着眼睛数。
2.顶书走线 头顶书走直线,之后可以把直线改成圆圈,可以和孩子一起比赛,也是个很好玩的亲子游戏。
3.端水快走 端一碗水快速走路,可以在旁边给孩子喊口号。
4.荡秋千 让孩子在荡秋千过程中感受高低起伏,重心的变化,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平衡感和重心重力的敏锐感。
5.走平衡木 这是很好的锻炼平衡能力的方法,但是要注意保护好孩子的安全,也控制好孩子的速度。
平衡能力训练不仅能促进大脑发育,对孩子的注意力训练也很有帮助,骑自行车、练习滑雪、滑冰也是很好的平衡力训练项目。
注意力培养——精细动作训练1.指读 一边指着字一边读,需要口、脑、手、眼综合运用,还能锻炼孩子识字。
2.画画 锻炼孩子控笔能力的同时,也能训练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3岁就可以开始让孩子自己画画啦,之后可以让孩子写字,握笔姿势一定要正确,不然孩子以后容易近视。(我就是握笔不好,写字姿势不对,加上看电视,结果一直近视到现在,估计好不了啦)
3.手指操 正处于大脑快速成长期的儿童,长期坚持做手指运动能有效地促进其大脑与手指间的信息传递,均衡左右脑的发育,开发孩子大脑的潜能,对视觉、听觉、触觉、语言等功能的发展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常见手指操】小白兔说OK:左手中、食指与右手小拇指边上3个手指同时伸出,然后左右手互换,反复练习。(其实就是和的手势互换)
一枪打四个:左手大拇指和食指与右手除大拇指外的四个手指同时伸出,反复练习。
一个好汉三个帮:左手大拇指与右手小拇指边上3个手指同时伸出,然后左右手互换,反复练习。
小老鼠上登台:左手大拇指与右手小拇指同时伸出,反复练习。
边锤边搓:左手握拳上下捶腿,右手伸掌在腿上同时做来回搓腿的动作。
左右手写数字:左右手同时写不同的数字,这个很有难度,爸爸妈妈可以先试试哦~
拳掌互换:左拳右掌同时出,然后左右手互换,反复练习,速度可以快些
抓耳抓鼻:左手抓鼻子,右手抓耳朵,反复练习,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比赛,一起玩儿,孩子肯定很高兴,锻炼的同时也增加了亲子感情哦~
精细动作训练生活中还有很多,比如扣纽扣、系鞋带、泥塑,折纸、剪纸等。孩子平时能自己做的事情就让孩子自己做,不但能发展孩子的精细动作,也能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
![宝贝爸爸妈妈对你说 【注意力】宝贝注意力培养方法,宝爸宝妈过来看看啦](http://img.aihuau.com/images/e/77080/0712060512070597807434.jpg)
注意力培养——协调能力训练 其实上篇的精细动作训练就是锻炼孩子协调能力的一部分。首先锻炼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等孩子年龄大一些,接着培养孩子对人、事情的协调能力。
【协调能力小游戏】 跑:锻炼孩子的腿部肌肉,可以让孩子变换多种方式跑步,比如侧身跑、倒着跑或者和孩子一起玩老鹰捉小鸡,给孩子指令跑的越来越快,跑的越来越慢,孩子也能在锻炼的同时感受到递变规律。
抛球:和孩子一起玩,让气球不着地,孩子的注意力会集中在气球上,同时能锻炼孩子的胳膊和腿部肌肉,玩的过程中要鼓励孩子,说孩子很厉害,这么长时间气球都没有掉下来;孩子大一些,可以爸爸妈妈抛球,孩子接球,距离由近到远。
跳:3岁左右的孩子可以爸爸妈妈拿着孩子喜欢的玩具,让孩子自己跳起来从爸爸妈妈手里拿到玩具,之后在孩子5岁后,可以带孩子练习跳远、跳绳。
躲沙包:相信这个游戏爸爸妈妈小时候也经常玩,我就不用多说啦~
协调能力的小游戏有很多,锻炼孩子的大肌肉就可以,比如爬、跑、跳等都会锻炼孩子的协调能力。
孩子对人、事情的协调能力可以等孩子大一些,让孩子做一件事情,梳理出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分析这个事情中最重要的是那部分。
注意力培养——听觉能力训练
听觉可以从小培养,有些爸爸妈妈怕吵到孩子,在家里也不敢大声说话、不敢洗衣服,其实这些都没关系,家里正常的声音不会吓到孩子,反而能锻炼孩子的听觉能力。 听觉能力较弱的孩子会听几句话就神游了,有些孩子貌似在认真听,但是你一问,孩子也什么都不知道,这些都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
【听觉训练小游戏】1. 听音辨别:让孩子闭眼睛,在孩子前方击掌,让孩子辨别你在哪个方向,接着慢慢走近,让孩子辨别声音是越来越近还是越来越远;播放音响,调试声音大小,让孩子辨别是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让孩子自己感受;弹钢琴,教孩子辨别音调的高低,辨别音调3岁就可以啦,上过辨别音调的课,在引导下3岁的孩子都可以辨别音调的高低;接下来就是辨别音色了,可以给孩子播放不同的乐器的声音,让孩子了解乐器发出的不同的音色。
2. 听故事后叙述:给孩子讲故事,讲完后让孩子给你讲,不用像背课文一样每句话都一样,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也能让孩子学会表达。
3. 传话:可以让孩子充当爸爸妈妈之间的传话筒,比如爸爸让孩子去告诉妈妈,明天中午12点我们要去动物园看大猩猩。让孩子清楚的描述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什么事情。 除了这些小游戏,还有很多能锻炼孩子的听觉,可以平时带着孩子出去,接触下大自然,听一听小动物的声音。
注意力培养——视觉能力训练
视觉能力是指人眼睛看到信息后给大脑加工信息的能力,并不是指人的视力。 是否发现孩子会穿反鞋,会看错数字,6看成9,2看成5,会把汉语拼音和英语音标记混,这些都是孩子的视觉能力不足。
【视觉能力训练小游戏】
1.涂颜色:给孩子两幅画,一副有颜色,一副没有,让孩子把没有颜色的也涂成和有颜色的一模一样的。如果孩子涂错了,不要说你看看这块不是这个颜色,涂错了,重新涂;要鼓励孩子,说宝贝特别有创造力,把这个颜色改了之后这幅画变的更漂亮了,然后和孩子说清楚原来是哪个颜色,后被涂成了什么颜色,这样孩子以后就不容易记混这两种颜色啦!
2.找茬:可以让孩子玩找茬的游戏,刚开始的图要简单的,后期可以加大难度,让孩子找出两幅图片的不同之处,也能锻炼孩子的观察力。
3.走迷宫:这个爸爸妈妈应该也玩过,小时候一些报纸后就会有迷宫游戏,先可以让孩子玩简单的,后来加大难度,玩复杂的,甚至可以孩子自己制作迷宫给爸爸妈妈玩儿,也能锻炼孩子的观察力、手眼协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盯视和追视:先让孩子盯着一个东西看一分钟,然后可以描述下看的东西,接着可以让孩子追视,比如可以先让孩子看爸爸妈妈打羽毛球,后期孩子大了,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打羽毛球。
5.拼图:可以让孩子拼七巧板或者立方块,既能发散孩子的思维和又能培养孩子的空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