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全息汤 李氏全息汤 哮喘 治疗

李氏全息汤 各论内容讲解--------哮喘 治疗,李氏全息汤课程学习!如此全面,不收藏是你的遗憾!



哮喘病是由于脏气虚弱,痰伏于肺,复因外邪侵袭,饮食过度,情志过激,劳倦过度等触动,以致气滞痰阻,气道痉挛狭窄而发病,以发作性喉中哮鸣有声,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唇甲青紫,喘息不得平卧为主要表现的顽固发作性肺系疾病。
喘指气息言,为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摇身撷肚,不得平卧。哮指声响言,为喉中哮鸣有声,常伴有呼吸困难(喘)。正如《医学心悟》曰:“夫喘促喉间如水鸡声者谓之哮,气促而连续不能以息者谓之喘。”喘未必兼哮,而哮必兼喘。

西医学中支气管哮喘,心源性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源性心脏病,其他如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硅沉着肺,肺结核,肾功能衰竭等出现呼吸困难或伴有哮鸣音时,皆可参照本节论治。

外感六淫,饮食不节,痰热内蕴,情志过激,劳倦过度以及痰饮潴留等因素均可诱发本病。

1.脏气虚弱:
禀赋薄弱,久病体弱,易受外邪,壅塞气道,肺失宣降,导致哮喘。

2.感受六淫等邪气:
哮喘属于肺系疾患。 肺开窍于鼻,外合皮毛,与外界相通,所以在气候变化时,发病率较高。嗅吸花粉烟尘异味气体等,也可导致肺失肃降,而发作哮喘。

4.饮食不当:过食生冷,伤及脾胃,土不生金,寒痰凝聚;或嗜食辛辣厚味,痰热内蕴;进食鱼虾腥蟹等,生风动痰,上述原因均可导致脾失健运,痰浊内生,上贮于肺,肺气不宣,肺气上逆而发为哮喘。
 
 5.情志劳倦所伤: 情志不遂,悲忧伤肺,肺气痹阻;或郁怒伤肝,肝失疏泄,肝气犯肺;或惊恐伤及心肾,气机逆乱而发病;劳倦过度则伤脾,纵欲过度则伤肾,脾肾俱虚,根本不固,摄纳无力,气机失调,气机上逆,肺失宣肃而发为哮喘。
此外,痰饮淤血是人体的病理产物,上述病因均可导致痰饮淤血的产生,使肺气壅遏,上逆为哮喘,而痰饮淤血又可作为一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哮喘。


哮喘病位在肺,涉及肝、脾、肾,病久可累及于心。
可见哮喘病及五脏,应以李氏全息汤进行整体调治。


肺主气,司呼吸,上通气道咽喉而开窍于鼻,内为五脏之华盖,朝百脉而通它脏,肺为娇脏,不耐寒热与邪气侵犯,如有外邪侵袭,或它脏病气上犯,皆可使肺气失宣,肺气胀满,壅塞气道,呼吸困难,发为哮喘。


肺为贮痰之器,而脾为生痰之源,脾经痰浊上犯,肝气乘逆,气机失于疏泄,气机上逆而发为哮喘。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哮喘日久,肺虚及肾,肺虚不能主气,肾虚不能助肺纳气,气不归元,阴阳不相接续,气逆于肺,发为哮喘。 

哮喘日久,痰瘀互结,病及于心。心脉上通于肺,肺气治理调节心血运行,宗气贯心脉而行呼吸,肾脉上络于心,心肾水火既济,心阳根于命门之火,故心的阳气盛衰,与先天肾气和后天呼吸之气皆有关联,故本病严重阶段,不但肺肾俱虚,心气心阳也同时枯竭,气阳亏虚不能鼓动血脉运行,血行瘀滞故可见面色,唇舌,指甲青紫,甚至喘汗致脱,亡阴亡阳的危险症候。
 
    


哮喘的诊断:
 
一.共同点:

1.发作时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或口唇,指甲发绀,反复发作,顽固难愈。常因气候突变,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吸入异味,烟雾,花粉,粉尘等因素而诱发,发作前多伴有鼻痒,喷嚏,咳嗽,胸闷等证。 
 

二.哮和喘的鉴别诊断:

1.喉中有无哮鸣音:(喉中有音为哮证,无音为喘证);
 (听诊:两肺可闻及哮鸣音或干湿啰音) 。 
2.哮证大多具有夙(sù)根(即过敏体质,中医认为因痰为患),所以常有过敏史或家族史,发病不受年龄限制。
喘证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常有慢性咳嗽,胸痹等心肺疾患。

分型论治:
传统中医多将哮喘分为哮证和喘证来区别治疗(分述如下):

哮证的辨证论治:

共同点:呼吸困难,喉中哮鸣。
 
一.发作期:
 
(1)冷哮(又名:寒哮):
口不渴或喜热饮,遇寒诱发,形寒肢冷,舌淡苔白滑,脉弦紧。---射干麻黄汤;
(2)热哮:
痰黄稠,烦躁汗出,口苦干渴,舌红苔黄,脉滑数---定喘汤;
(3)痰哮:
痰涎壅盛,痰粘难咯,兼脘闷纳呆呕恶,舌淡胖,脉滑实或涩---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4)风哮:
哮鸣反复发作,止如常人,发作前常伴鼻痒,喷嚏等前兆,舌红少苔,脉浮或弦细------华盖散;

二.缓解期:
 
(1)肺虚证:
哮鸣轻微, 气短声低,神疲乏力,汗出恶风,容易感冒,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玉屏风散;
(2)脾虚证:
腹胀便溏,痰量较多,常因饮食不当而诱发哮鸣,舌淡苔白腻,脉细无力----六君子汤;
(3)肾虚证:
哮病反复发作日久,平素吸气不利,动则加重,腰酸腿软耳鸣。其中阴虚潮热,脉细数;阳虚畏寒,脉沉细无力----七味都气丸。


喘证的辨证论治:

共同点: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 

一.实喘:
 
(1)风寒犯肺:
痰多稀白,兼有恶寒无汗,头痛,鼻塞等表证,口不渴,舌淡苔薄白滑利,脉浮紧----麻黄汤;
(2)痰热郁肺:
痰多黄稠,伴身热,有汗,面红,咽干,尿赤便秘,喜冷饮,舌红苔黄燥,脉滑数-----桑白皮汤;
(3)痰浊阻肺:
痰多白稠,咯吐不利,伴呕恶纳呆,口粘不渴,舌淡苔白腻,脉滑或濡----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4)水凌心肺:
心悸水肿,唇紫舌暗,苔白滑,脉沉细----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5)肝气乘肺:
每遇情志刺激而发病,忧思抑郁,苔薄舌淡或红,脉弦---五磨饮子。

二.虚喘:
 
(1)肺气虚:
喘促日久,自汗畏风,易感冒,舌质淡红,脉细弱----补肺汤合玉屏风散;
(2)肾气虚:
呼多吸少,动则更甚,常伴有小便障碍,面白肢冷,舌淡苔薄,脉微细或沉迟无力。-------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3)喘脱证:
喘逆加重,鼻翼煽动,张口抬肩,不能平卧,稍动则咳喘欲绝,胸闷心悸,烦躁不安,面青唇紫,汗出如油,脉浮大无根或脉见歇止或脉微欲绝----参附汤。 

根据临床观察统计,与李氏全息体质论及李氏全息汤理论体系来分析。上述单纯症型较为少见,由于疾病是处于时时变化之中,再加上现代人的共同体质等原因,临床多见的是寒热错杂,多种证型同在的病理改变。所以予以“李氏全息汤”加减治疗,整体调理,改善体质,唤起机体自愈系统,使疾病疗程缩短,疗效增强,利于疾病康复。   


综上所述,我们能知道哮证传统中医常见分型,发作期有冷哮、热哮、痰哮、风哮之分,缓解期有肺虚、脾虚、肾虚之别,治疗原则对应为疏风,散寒,清热,祛痰,健脾益肺补肾,兼降逆定喘平哮。  
喘证的传统中医常见分型有风寒、痰热、痰浊、水凌心肺、肝气乘肺、肺肾气虚等证型,治疗原则对应为疏风,散寒,清热,祛痰,温阳利水,疏肝解郁,补肾益肺,兼宣肺平喘。遇喘脱证还应扶阳固脱,镇纳肾气。
二病的治疗原则相同的有疏风,散寒,清热,祛痰,健脾,补肾,益肺,降逆平喘等,  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内桂枝汤疏风解表散寒,通阳化气,生地丹皮甘草等清热,二陈汤健脾祛痰利湿,柴胡汤疏肝理气,芍药甘草柔肝止痉,缓急平喘,首乌地黄补肾滋阴,杏仁润肺降气,合二陈汤共能止哮平喘,可知李氏全息汤完全适用于哮喘症的治疗,若再针对不同症状表现加减应用,则疗效更加卓越。



加减细论: 
 
一般轻者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治疗。
哮喘明显者李氏全息汤基础方(芍药加至30克,法半夏、杏仁加量至15-20克) 
加麻黄、地龙、细辛各10-15克,    石韦、防风、桑白皮(或石膏与麻黄比例4:1)、蝉衣、当归各15-20克   蜈蚣2-3条(可再加全蝎5克)  。
(麻黄,在高血压或心房纤颤或服后不能入睡者,可以酌情减量或易以茵陈,藿香各10克或用黄荆子10-15克代替,黄荆子是马鞭草科黄荆的果实,性温,味辛苦,功能行气祛风,除痰止痛。用之平喘,往往可代替麻黄,而无麻黄之副作用,汗出较多麻黄改为麻黄根,无汗解表用生麻黄,平喘用炙麻黄。)
(加减之中,加量芍药有芍药甘草汤之意,可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可再加蜈蚣全蝎(止痉散)更是效如旗鼓。此条加减寒热哮喘均可应用,其他根据寒热偏性可做适当加减。)
(其中加量半夏一味乃取化痰浊之意,其“消痰,下肺气,开胃健脾,止呕吐,祛胸中痰满”,为治咳喘之必用药,无论寒痰,热痰,湿痰均可应用,要选用法半夏,一般用量18克,不能少于15克,无需先煎,无任何毒副反应。)


咳喘不得平卧加葶苈子10-15克,车前子5-20克;

 (车前子治咳喘有奇效,妙在其治疗咳喘证无论辨为何种病机,恒用车前子,屡用屡效。
车前子性甘寒,入肝肺肾膀胱经,李时珍谓车前子能“养肺强阴益精”,王好古也说车前子“能利小便而不走气”,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车前子能作用于呼吸中枢,有显著的止咳作用,能增进器官黏液的分泌,而且有祛痰作用,将其广泛用于咳 嗽,气喘等症,无论虚实,均可配用。其轻者用5克小量为宜,咳而有痰用中量10克为宜,咳而喘促者用大量15-20克为宜。)

过敏因素导致或过敏原实验或皮肤划痕症阳性者合过敏煎(乌梅、防风、五味子各10-15克);
哮喘严重可适量配服紫金丹(淡豆豉,砒霜)(危);
 喉中痰鸣加射干10-15克;喉或鼻痒,或喷嚏涕多,过敏性鼻炎加苍耳子,辛夷各10克; 
兼咳 嗽者,加干姜6-10克 ,五味子,细辛各10-15克;
严重者加当归,百部,紫菀等,
顽咳或痉咳加南天竹6克,胡颓叶或金沸草10-15克(变异性哮喘。干咳性哮喘也可以治疗)
可短暂性加用御米3-6克,不能过量和长期应用;
    痰涎壅盛李氏全息汤基础方(白术易为苍术,苔腻者苍白术同用)加紫苏子(苏子降气汤),白芥子(六安煎),莱菔子各10-15克(三子养亲汤意);
热痰黄稠加桑白皮10-20克,黄芩或天竺黄10克;   

胸满闷者,去白芍 或易赤芍,加全瓜蒌(腹泻加瓜蒌皮)30克,丹参20克;
胁痛加川楝子,延胡索各10-15克;
口苦加当归,栀子或龙胆草各10克;
李氏全息汤 李氏全息汤 哮喘 治疗
口干渴者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量地黄)加麦冬,玄参各10-15克;
 反复感冒合玉屏风散(黄芪20-30克,防风10-20克);乏力加黄芪,或人参(党参)各10-30克;
  
阳虚畏寒,手足冰冷以李氏全息汤基础方(生地易为熟地)加附子10克 或干姜6-10克,细辛,当归各10-15克;
吸气困难明显或年老肾亏者加沉香6-10克,核桃仁30克;
(一般哮喘为呼气性呼吸困难,肾虚后,肾不纳气会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是其典型特征,) 
水肿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去甘草加倍茯苓,白术易为苍术);
小便不利加当归,车前子各10-15克;
尿闭再加大黄10克,荆芥穗20克;
便秘严重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重白术用量)加大黄20克,荆芥穗10克;
腹胀加厚朴,木香,枳壳(枳实)各10-15克;


舌紫唇绀加丹参或郁金各10-20克;
脉细微弱无力各种无表邪而虚喘者李氏全息汤基础方(生地易为熟地30-60克,甘草易为炙甘草10-15克)加当归10克(贞元饮); 
其他随症加减。 

久服激素或撤减激素者,李氏全息汤基础方(生地或熟地加至30-60克)加黄芪30克,菟丝子,附子,巴戟天,淫羊藿各10克; 

(激素乃作用于肾,应用之后,会导致肾的替代性功能下降,肾上腺皮质萎缩等,这就是在透支肾气肾精,会有肥胖潮热痤疮等副作用,开始怕热,后期怕冷,中药治疗就是把它当作一种病或者说是药源性疾病来治疗,所以多从肾论治,用上面重用地黄滋阴清热,再加其他温补肾阳药,补气药等。)

其他疗法:

自古有云“内不治喘,外不治癣”,可见哮喘病乃沉疴痼疾,易缠绵反复,久之另正气溃散,精气内伤。临床症状错综复杂,所以在急性发作期病情经治疗或自行缓解后,进入缓解期可以应用下列方法巩固治疗。

一.李氏哮喘膏:
 
人参60克(党参加倍)   蛤蚧3对(去头足)  胡桃肉60克   防风50克   蝉衣30克     杏仁100克    炙麻黄60克    炙甘草50克    五味子40克  
细辛20克     生姜60克      大枣100克     延胡索20克
将人参(生晒参)另炖,他药收膏时冲入;蛤蚧研粉冲入收膏;
其他药物加水浸泡12-24小时,浓煎3次,去渣,滤取三次药液后再浓缩,加入天然冰糖500克收膏,装瓶备用。

适应症:李氏哮喘膏适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慢性支气管炎伴有肺气肿等病。

食用方法:每日早晚各服一匙,开水冲服。
不分男女老幼,常年均可服用(高血压,糖尿病慎服),服药期间切忌烟、酒、茶、萝卜、鱼腥及一切过敏食物、辛辣食物、生冷果品。若伤风停食,可缓服数日。

二.药膳:
 
龙凤汤:
地龙50克  老母鸡100克  苏叶10克  

用法:每日一剂,6碗水煎煮成一碗水,不加油,加少量食盐调味,去渣仅服汤水。
2周为一疗程,病情稳定后,仍可继续服用以巩固疗效。小儿剂量酌减。 
本方根据本虚标实,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治痰不治脾胃,非其治也,取性味甘温之母鸡,补虚温中,培补脾土。
鸡汤内富含氨基酸,B族维生素及锌、铁、铜等微量元素,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而且鸡汤的脂肪含有一种特殊物质,有增强支气管黏膜分泌及化痰止咳的功效,可加速炎症消失;
再取性味咸寒的地龙,清热通络,宽胸祛痰,解痉止喘,地龙有显著的扩张支气管作用,并能对抗组胺及长果芸香碱引起的支气管收缩,提高对机体组胺的耐受力;
苏叶协同治疗咳喘。


三.穴位贴敷:

白芥子2份 ,生大黄1份,干燥后研为细粉,瓶装备用,另外取白芨适量,储瓶备用。

用法:
①穴位选择:
第一组:天突,肺俞 ,肾俞。
第二组:膻中,肺俞 ,肾俞。 
两组交替贴换。肺俞穴 ,肾俞穴可左右交替使用。 

②贴敷方法:
用时取药粉6克,加入白芨粉适量,加水酒各半调成糊状如黄豆大小之丸,然后贴在穴位上,药膏或胶布固定。
贴药前先用温水热敷,洗净所取穴位及周围,干燥后方可贴药。一般贴药后2日后取下,间隔一日,然后再贴,直至痊愈为止。
若贴药后出现局部红肿,灼痛,瘙痒时,即行去药,隔日再贴;
若局部有水泡者,可用针刺破,待干燥结痂脱落后如法再贴。

功能:化痰平喘

适应症: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
症见:咳喘频作,胸闷痰多,心悸气短,喘入拽据,呼吸气促,抬肩挺胸,痰多粘稠,咯之不爽,面色暗灰,唇口深紫乏津,额汗阵作,手足不温,舌暗苔白腻,脉沉细滑。

加减法:
证属虚寒者,加肉桂粉2克;
属湿热者,加冰片粉0.5-1克;
属肺肾亏虚加服金匮肾气丸。

膻中穴属于任脉,为心包经之募穴,为宗气之海,气之会穴,手足太阳经,手足少阳经与任脉之交会穴,位于胸前正中线与第四肋间缝隙水平处交点。本穴有调节肺气,疏通经脉气血,宽胸利气,止喘化痰之功效;
肺腧穴属于膀胱经穴,为肺气所输注,补则和益肺气,泻则调节肺气,两穴并用善治气分病症,为治哮喘之经验穴。


四.穴位注射:
 定喘穴,肺腧穴:穴位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毫克,每日一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0051/19156584176.html

更多阅读

李氏家谱字辈 李氏家谱字辈排序

   1201、四川仁寿:天潢蕃派衍,水本溯源渊。慈利李氏:天简孟达新,蓝勋仲纪道,万载永长春,祖绪名经锡,景思先则后,运祚宏启昌,元善吉祯祥。  1202、慈利李氏:天简孟大心,蓝勋仲纪道,文添兴守之,万载永长春,祖绪名经锡,景思先则厚,运祚宏启昌,咸亨

〖驻闽李氏官宦世家〗 闽南名流世家在线播放

〖驻闽李氏官宦世家〗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努尔哈赤建立黄、白、红、蓝四旗,称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旗皆纯色。四十三年,努尔哈赤为适应满族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原有牛录制的基础上,创建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编镶黄、镶白、

朝鲜李氏王朝肃宗至英祖 朝鲜王朝英祖

肃宗显义光伦睿圣英烈裕谟永运洪仁峻德配天合道启休笃庆正中协极神毅大勋章文宪武敬明元孝大王李焞李焞(1661—1720),字明普1661年辛丑(显宗二年)八月十五日生于庆熙宫之会祥殿。1667年丁未册封王世子。1674年甲寅八月二十三日即位于昌德

声明:《李氏全息汤 李氏全息汤 哮喘 治疗》为网友親暧洄萊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