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针对中国社会阶层的发展状况,主要就中国社会阶层趋固化的成因方面进行思考,并就如何推动阶层流动以保障社会和谐,提出相关对策方法,希望有助于我国的社会阶层健康稳定的流动。
关键词:社会阶层 成因 解决对策 固化趋势
一、引言
纵观历史的发展,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在我国的农民和工人两大阶级以及知识分子阶级已经开始了快速的分化。这种阶层之间的多元性变化通过社会分配模式改变以及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更加明显,在短短的20年左右的时间内,这种阶级分化情况得到一定的缓和,并具有一定的固化趋势。我们可以知道,这种阶层分化则是社会发展和产生冲突的结果,也体现出社会的协调发展特点。这种阶层分化结果能够保证社会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多样性[1]。所以,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到中国社会阶层的发展,通过有效的政策落实,进行必要的社会管理,这对于保证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社会阶层趋固化的成因分析与思考
1、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平
为了有效保证阶层之间的流动,应该积极创造具有均等机会、公平竞争的社会,能够满足人力资源的配置,通过各种有效的激励机制,保证社会进步得到实现。所以,西方各国都在不断完善社会保证体系,充分重视教育事业,通过积极努力造成各种条件,来保证公民人权得到进一步保障,另外,也鼓励私营经济通过公平竞争的手段而不断获得发展。在我国,1999年迎来了高等和中等教育的扩招,使得人们受到教育的机会不断增加,但是,教育资源也朝着一定的不公平方向发展[2]。首先,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巨大差异化则是教育机会的不公的直接表现。对于基础教育的经费保障来说,农村的教育经费远远低于城市;第二,教育机会的获取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性。比如,从高考录取分数线来说,这种地域性的差别就是教育机会获得不公平的体现。这种教育的不公平性,能够使得家庭条件好的子女更为容易地获得更好的职业地位,同样,也造成了家庭条件差的子女通过教育来改变自身的地位和命运的难度越来越大。这种由于家庭因素的影响,表现在具体的社会流动中,主要是体现为穷者越来越穷,富者越来越富。
2、不合理的二元体制
在我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要求下,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人口流动存在一定的限制,社会阶层结构具有一定固化特点。经过改革开放,户籍制度的约束力逐渐放开,我国也进行相关的户籍制度方面的改革,部分城市对于户口指标有所放松。但是,分析社会阶层流动过程,城乡二元体制则依旧是最大的动因。在人们的认知中,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身份,并没有完全打破户口代表的身份。部分城市户口的人不仅仅能够享受到较好的物质文明,另外,还能得到较好的优惠措施,比如,能够得到各种物价补贴的经济优惠;获得较多就业机会的就业优惠等方面。在我国不断的城市化进程建设过程中,大量的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有的城市的常驻外来人口已经超过本地户籍人口。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外来人口、农村人口都已经付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往往不能享受到一样的平等的权利,他们的子女也不能享有平等的就业、教育、住房、医疗等方面的权利。
3、改革开放之后,承认收入差距扩大的政策
通过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实力水平大增,在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带动下,国家同意扩大收入差距的政策。在此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娼妓。但是,也应该看出,在社会公平性方面确实付出一部分代价。纵观改革开放的30年的收入分配情况,其基尼系数已经远超过0、45,存在不公平的社会财富分配机制问题。具有财富优势的子女,能够充分利用条件,转变为职业和教育上的社会优势,这样就造成底层群众的进一步挤压。现在呈现出扩大化的收入差距问题,这就必然导致一定的经济分层问题,通过财富的代际传承,下一代的公平性无从谈起。并没有经过针对收入分配体制的相关改革,也没有相关政策能够很好保护社会的弱势阶层,造成贫穷阶层向上流动的巨大的阻力。经济的增长则是以增加贫富差距为代价,这样的发展模式如果不进行有效纠正,则会激化矛盾,不利于社会稳定发展。
三、推动阶层流动以保障社会和谐的对策分析
第一,应该积极保证社会保障机制的有效构建,能够保证弱势阶层的流动能力。应该充分重视社会保障,这是党和政府的基本职能,也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环节。应该从人们的基本需要出发,如果一个人整天饿肚子、衣衫褴褛,也就极大增加了对于社会秩序的蔑视态度。所以,我们应该保障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充分体现出高度的社会化,不断完善相应的伤残保护、失业救济、贫困扶助、保险福利等方面。另外,还应该积极调动社会力量,有效实现自我服务能力进一步优化管理,有效保障能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具备必要的社会保障所涉及到的物质资源;同时,还应该保证能够对于社会保障理念进行有效调整,鼓励社会工作中体现出群体的参与性,保证固化可能的降低。
第二,应该保障分配制度以及所有制结构进一步完善,有助于阶层进行有效的合理分化,保证能趋于中性的流动。进行深化改革开发,就一定要充分重视进行合理有效的所有制结构调整,保证能够对于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进一步完善,这样才能有效对于社会阶层的结构进行合理改变。另外,还应该充实有效对于分配制度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在此过程中,一定要体现出公平性,能够使得社会群体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应该充分肯定和鼓励进行合法经营,保障通过辛勤劳动致富的愿望,应该避免出现过多的行政干预,造成社会群体受到利益的损害。在进行社会财富分配和积累过程中,应该落实好公平的原则,并且采用一定的激励机制,通过有效各种手段,保证中等收入阶层成长成为可能。
第三,通过就业结构的进一步完善,有效深入有序地开展城乡统筹。可以看出,阶层流动在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职业为载体而进行,要想保证阶层流动的进一步实现,就应该不断保证薪酬机制和就业结构的完善。在进行城镇化进程的过程中,主要实现流动的力量就是农民阶级和产业工人,但是,也会出现位于弱势地位的农民群体以及产业工人被遗忘的问题。所以,应该保证通过颁布一定的法律法规,保证不出现损害弱势群体利益的情况;另外,还应该把政府主导经济发展方式在进行城镇化进程中有所体现,进行有效的产业结构的调整,积极有效地培养传统的生产体系中的农民和工作,不断增强他们的自身素质,保证具有较高的竞争力和适应性,有效实现社会各个阶层的流动。
第四,保证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能够有助于社会关系的协调。只有保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才能有效保证推动基层社会的发展,有效实现各个阶层的流动具有正确的价值引导,并能提供有效的组织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朝良.中国社会阶层固化问题探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29(2).
[2]杨柳.社会阶层固化:应积极应对的严峻挑战[J]. 理论探索, 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