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的性质
戊戌变法是光绪年间,以康有为等人为代表通过光绪帝倡导学习西方文化的一场革命活动,但是这场活动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抵抗,导致正常运动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结束了。那么戊戌变法的性质是什么呢?
戊戌变法图片
戊戌变法的性质其实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不过也有人认为这是最为官方的解释,历史学家认为戊戌变法的性质其实是具有争议性的有一部分人认为戊戌变法的性质是一场社会革命,是一场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只不过革命的结果是失败的而已。
之所以说戊戌变法的性质是一场社会革命,是因为戊戌变法的目的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假设戊戌变法成功了,那么中国就真正的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最终戊戌变法并没有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因为它失败了,失败的原因则是因为在戊戌变法过程中,维新派过度的依赖并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同时还脱离的群众。
当然认为戊戌变法的性质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的理由则是因为戊戌变法的领导阶级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派的发动戊戌变法的目的是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实现君主立宪制,而且这场变法促进了西方的资产阶级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同时维新派是通过光绪皇帝来颁布变法条例的,光绪皇帝是清朝统治的上层阶级,由他颁布,也就是所谓的上达下效,并且维新派的变法并不彻底,顾虑到皇帝的原因,很多条例只是改良而非直接的改革。
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是上个世纪中国向西方先进国家学习科学技术的变法运动。洋务运动又被称为是晚清自救运动和自强运动,这场运动的知道思想是师夷长技以制夷,运动的领导阶层派别是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
洋务运动配图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当时的社会矛盾主要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社会的主要矛盾便变成了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西方列强用大炮强行打开中国的大门,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开始分化为洋务派和顽固派。洋务派认为中华民族要想富强就必须要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先进知识,而顽固派则持反对意见,这两个派别之间经常发生斗争,顽固派的守旧思想也正是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之一。
戊戌变法又被称为是百日维新,因为这场办法运动仅仅持续了百日。戊戌变法的主要领导人物是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人,他们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等。但是后来戊戌变法遭到以慈禧太后未收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和抵制,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人发动著名的戊戌政变,导致光绪帝被囚,康有为和梁启超逃到法国和日本,戊戌六公子惨遭杀害,历时103天的戊戌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虽然变法失败了,但是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对于当时中国社会的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戊戌变法的特点
戊戌变法是以学习西方文化、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制度为目的的一场变法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是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其两大政治目标是想挽救民族的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那么戊戌变法的而特点是怎样的呢?
戊戌变法代表人物
戊戌变法最大的特点便是这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当时的中国封建思想的根基还是非常深的,而戊戌变法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旨在打破这种制度,这种思想风潮在之前的变法中是鲜有的。康有为打着托古改制的旗帜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的儒学思想相结合来宣传变法,为维新变法奠定了鉴定的理论基础,而这些思想对日后的不少改革运动有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戊戌变法虽然最后以失败告终,但是它推动了清王朝进行自我改革,激起民众对满清政府的愤恨,使得中国不少知识分子由维新向改革转化。戊戌政变失败后,支持孙中山的革命人士明显增多,不少之前对清政府抱有幻想的知识分子开始慢慢转变为革命党人。
戊戌变法失败后,变法遗留下来的力量很多都不安变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中坚力量。还有不少参加过戊戌变法的年轻人开始出过留学,更多的西方书籍开始大量流入中国,这对于中国革命先行者的思想转变和进步都是有非凡意义的。
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戊戌变法不仅大大促进了中国民众的思想解放,也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推荐阅读政治改革运动戊戌变法的背景介绍著名的戊戌变法发生于哪个皇帝时期解析清楚戊戌变法在历史上是什么地位浅析戊戌变法中顽固派是如何阻止变法的清朝戊戌变法的全过程详情介绍1/2 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戊戌变法是什么阶级
戊戌变法是什么阶级?戊戌变法在性质上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想要确定戊戌变法是什么阶级,首先要看的就是戊戌变法实行了什么样的政策,这些政策都有利于哪一个阶级的发展。
戊戌变法
首先看一下戊戌变法的核心内容,也就是戊戌变法推行的一系列的经济措施。在任何时候变法的核心内容都是对经济的改革,在戊戌变法的改革措施中明显的表现出了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有利方面。比如着重鼓励民办企业。设铁路矿务总局、农工商总局……在各地设立工厂。在各省设商务局、商会,保护商务,推广口岸商埠。 开放八旗经商的禁令,命其学习士农工商自谋生计 。倡办实业,促进生产。 鼓励私人开办工矿企业等等。上面所介绍的这些经济措施的实施无疑对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最大,正是因此戊戌变法被看做是一场资产阶级领导的,具有资产阶级改良性质的一场变革。
再者看一下政治体制的建设,政治体制属于上层建筑,政治体制也体现着国家保护什么样的经济形式。戊戌变法在政治上要求:裁减冗员 。设置京卿学士,以集思广益 。准许地方官与士民上书 。改上海《时务报》为官报,创设京师报馆 。开放新闻自由 。按月分类列名每年收支等等。这些政策的实施无疑具有明显的资产阶级民主性质,对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统治是具有极大的触动的。
除了经济和政治方面的资产阶级变革之外,戊戌变法还在教育、军事等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这些变革也体现着资产阶级的要求。了解了变法的内容之后戊戌变法是什么阶级这个问题很好回答,戊戌变法无疑是一场资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维新运动。
戊戌变法的意义
戊戌变法虽然遭到慈禧太后的扼杀而失败了,但是戊戌变法的意义影响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戊戌变法作为近代中国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这意味着戊戌变法的意义具有进步性。虽然戊戌变法遭到了守旧派的打压,但是戊戌变法为后来的辛亥革命打下了思想基础。
戊戌变法
纵观戊戌变法的意义,它具备多个方面。首先,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它推动了国人思想的转变。在戊戌变法的影响之下,知识分子积极地倒向朝着维新革命派。戊戌变法失败后,拥护孙中山进行辛亥革命的人增多了。原本对清朝统治者抱有一丝希望的人,都转变成了革命党人。这位孙中山后来领导的辛亥革命提供了人力保障。其次,戊戌变法的失败促进了清政府的自我反省和改革。随着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认清了改革的必要性。
等到慈禧太后主掌朝纲后,便下令实行新政。新政内容包括废除科举制度,修建学堂,开办工厂更多个方面。第三,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它将民主思想进一步进行了传播。戊戌变法之后,中国掀起了一场民主思想热潮,原来不敢讲“民主”的知识分子,都在积极地讨论民主与民权。戊戌变法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是戊戌变法的意义却是不容忽视的。戊戌变法将西方政治制度、西方文学思想传入到了中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有什么异同?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这个时候的日本早就已经进入了资本主义强国的行列,中国以梁启超和康有为等维新派人士为主,向当时的光绪皇帝提倡和日本一样的西化运动,对中国的农业、工业、商业等方面进行大改造。但是却受到了以慈禧太后为主的守旧派的强烈针对。
光绪帝和明治天皇
那么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有什么异同呢?为什么一个可以成功,一个却在短短的一百多天里便宣告失败了。其实在经济方面,封建时期的日本和中国石油相似之处的,两国在当时都已经受到商品经济的入侵,传统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受到了类似的破坏,手工作坊和商业资本正在逐渐累积,两个国家都有从封建主义转变成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
但是从双方的国家制度方面来看,其实两个国家的区别还是很大的。日本是在明治维新之后才建立的中央集权制,而中国早在秦朝就建立了中央集权制,更是一直流传至清朝。但是日本当时是幕藩体制,每一个藩国都是独立的,如果要反抗幕府,完全可以联合那两百多个藩国的势力,这在中国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中国的权力中枢只有一个,那便是皇帝,但是在戊戌变法发生的年代,即使从明面上,皇帝仍然是最大的权力中枢,但是慈禧太后所掌握的权力却是不输给光绪皇帝的,甚至比光绪帝还要高。
日本的倒幕运动是用天皇的名义去打倒不顺从的将军,这看起来合情合理,而在中国则是行不通的,当时的慈禧太后可是一个十分极端的保守主义者,并且有着凶狠异常的性格,戊戌变法的失败实在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推荐阅读政治改革运动戊戌变法的背景介绍著名的戊戌变法发生于哪个皇帝时期解析清楚戊戌变法在历史上是什么地位浅析戊戌变法中顽固派是如何阻止变法的清朝戊戌变法的全过程详情介绍2/2 首页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