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我们将推出宝宝健康信号系列,帮助粑粑妈妈通过观察宝宝的身体部位,提早发现异常信号,及时预防和干预宝宝的各种疾病。那我们就先来看看各种不同的头型可能隐藏着怎样的健康信息?
1、圆锥头:
即宝宝头形从上到下比较长,这是由于分娩时通过子宫颈口和产道挤压、产程时间长、产钳、吸宫器等因素导致刚出生的宝宝头形尖,家长不必担心,几个月后会慢慢地“变”回扁圆形的。
2、细长头:
与圆锥头不一样,它是从前到后比较长,如下图的“舟状头”,常见于早产儿。建议家长尽量在宝宝醒着的时候俯趴,不要躺太多。同时家长要注意细长头可能是颅缝早闭的症状(见下期的囟门篇),要进行手术治疗。
3、偏头/平脑勺:
如下图的“斜形头”,主要由于婴儿仰卧睡或躺太多,会伴有枕秃的情况,建议多俯趴和按摩结合。但另一种情况是宝宝后脑勺一侧偏平,而且头习惯一侧歪,可能是“斜颈”导致的,此时应及时就医。
4、头部畸形:
如果新生儿几个月大了依然头形不正,可能是颅缝早闭的征兆,这是一种较严重的疾病,需手术干预。但由于与偏头相似,家长要注意区别,偏头是不需要手术治疗的。
5、大头:
头占身体的1/4,通常情况下与胸围相等。如果家族很多都是大头,此时无须担心,然而大头可能是脑积水的信号,要进行手术治疗。
6、小头:
若宝宝的身体也小,头小就不用担心,但仅是头部过小的话(头围远小于胸围),有可能是“小头畸形”。主要由于颅缝早闭引起,要进行手术干预。
7、撞头:
常发生于3-4月大婴儿,一般来说这与吃手、揪头发一样可能是一种自我安慰和自我认知的行为。部分婴儿可能是内耳前庭发育的一种表现方式,适当增加科学的内耳前庭活动既可。还有一些是身体不适的信号,如长牙、耳痛都会出现撞头、晃头现象。一般不适非常过激或频繁的撞头家长不必担心。
观点参考:美国著名儿科专家Joan Liebmann-Smith 和 Jacqueline Eg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