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运用:如果羊没了,羊毛自然就无从谈起。魏文侯深谙竭泽而渔的危害,不为税喜,显示了他长远的目光和慈悲的胸怀,这种政治家,即便没有成就任何雄图霸业,也会以其心中荡漾的民生情怀,温暖历史。
话题拓展:适度、民生、可持续
魏文侯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也是一个能够保持克制、与民为善的人。
有一年,国内的东阳行政区交上来巨额赋税,数量竟然是前一年的10倍。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财政收入增速喜人,增幅超过了1000%。大臣们纷纷向魏文侯表示祝贺。魏文侯却一点儿都不高兴。他对大臣们说,东阳这个地方的面积、人口都没有增加,就算今年风调雨顺,丰收了,收成也不可能有去年的10倍之多,一定是官员们横征暴敛来讨好我。这样搞,让老百姓怎么生活呢?
魏文侯给大臣们讲了一个故事,说自己曾经在巡游的时候看见一个人反穿着羊皮袄子背柴,问他为什么要这样,他回答说怕柴禾剐掉了袄子上的羊毛。然而他竟然没有想到,这样反过来穿,如果将皮板磨破了,羊毛还有依附的地方吗?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正是因为考虑到百姓生计,即便在国家遭遇战争时,魏文侯也不向百姓加税。军队没有粮食吃,就向百姓借。到期限了就还,小斗借,大斗还,还本又付息。而且他从不随意铸钱。按现在的说法,这种方法不乱印钞票稀释老百姓的固有财产。
魏文侯是很有成就的一个政治家。但在数千年后看来,一时的政治成功、王霸雄图终究不过是历史舞台上的匆匆一幕,甚至不过是南柯一梦罢了。真正令人动心的还是行为的细节,特别是细节中荡漾着的民生情怀。
“自毁前程”的伦勃朗
素材运用:伦勃朗不屈从于世俗观念,即使整个城市都在嘲笑他,即使因此负债累累,甚至坐牢,也不改初衷。其“自毁前程”的行为,恰恰是因为他内心对艺术的执着与坚守。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一位伟大画家就此诞生。
话题拓展:创新、坚守、为艺术牺牲
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港类似上海南京路外滩的地方,至今保留着17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伦勃朗的一栋故居。可见这位很早就出名、一度画卖得极好的画家,当时有过的富裕生活。然而,为了坚持自己的艺术风格,伦勃朗最终穷苦潦倒而死。
他早年最受欢迎的画,通俗地讲,那就是逼真、生动,光影用得极漂亮。伦勃朗的“霉运”,是从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镇馆之宝、伦勃朗名作《夜巡》开始的。当时荷兰的权贵们流行画群像。但这种画像约定俗成要让画中所有人都呆板地站成一排。一次,16位有身份的人组成的巡城队向他定一幅群像,伦勃朗别出心裁地将这16人构成似戏剧舞台的场景,有情节,有气氛,人物有前有后,有虚有实,有大有小。从现在的眼光来看,这是幅极其精彩的画,但他的“客户”们不干了,认为没有平等对待他们,拒绝接受,并上诉法庭。结果,伦勃朗输了。几乎整个城市都在嘲笑伦勃朗,从此几乎没人买他的画。他负债累累,交不起税,因此还坐过牢。
他有过一次翻身的机会,政府机构向他定制赞颂荷兰古代英雄西菲利斯的大画。不料,他的《西菲利斯的密谋》出现在官员们面前时,让大家大吃一惊:西菲利斯是独眼龙,过去画家都只画他眼睛好的那个侧面,伦勃朗却直面画出他的残疾;并且将这群密谋造反的草莽英雄们画得“很粗野”。
伦勃朗彻底出局了。直到他去世后的一百年,阿姆斯特丹才惊奇地发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波兰的一些著名画家,都自称接受了伦勃朗的艺术濡养。伦勃朗早于印象派,用笔触直接表达了情感。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