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学习必然出现的问题 你知道怎么解决吗?
下面我把本学期这个班里出现的主要问题做下总结,希望同学认真听,找到你的问题并学习解决办法,家长呢也希望从中吸取些方法帮助孩子改掉坏毛病,提高成绩。 第一,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
表现在:
(一)虑问题不全面,不会进行分类讨论。
对策:1.注意几种经常需要分类讨论的知识点,就初二暑假的知识点而言,平方根的双重性。
2、学会讨论方法,把每一种情况都写下来,然后分别解出每种情况下的结果。
(二)自信心不足,不敢下手。
原因:1、对于题型本身掌握不好,没思路;2、 有些想法,不知道是否正确,不敢动笔;3、 不会写过程;4、会做,懒得写。后果:导致考试比作业还差。
解决方案:
1、 问老师、对比类似的例题寻找相同之处;善于总结
2、 有想法一定要落实在笔头上。怕错写在草稿纸上,视觉带给我们的思路远比空想要多;
3、 上课认真记笔记,将老师的解题过程详细的记录在本上,几何有模型,代数有步骤。多模仿老师的解题过程,慢慢熟练;
4、提防那些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简单题”;
5、我们可以多尝试,一定可以找到正确的思路方式。
(3)不懂也不问
学贵在‘勤’,关键在“问”,有些同学过度自信,觉得自己什么都会,结果做题一做就错,也就是你所谓的会的都是假的,
解决方案: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问,要不然问题会越积越多,最终导致对数学没有信心,也就没有兴趣了。
(4)上课不爱说话,不跟着老师的思路走。
后果:上课难以集中精神,内心得不到满足,情绪不高,学习效率不高。
对策:积极回答问题,参与到教学中来,哪怕再小的声音也要出,积极参与才能得到锻炼 第二,学习习惯的方面的问题
表现在:
(一)看见题目,急于下手,结果思考不出来
解决方案:这个时候同学们再读几遍题目,尤其是几何题,综合题。看清题目的已经条件,转化成自己理解的数学式子或者其他方式,同时将已知条件标注到图上。
(二)计算粗心。
解决方案:
1、解题时,严格按照步骤进行,写出详细过程;
2、做题要规范,不丢步,不跳步;对于易混、易错的知识要善于总结、积累,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
第三,学习态度方面的问题
(一)简单题不愿做,难题不会做。
原因:浮躁。
后果:在初二初三的学习会直线下降。
解决方案:强迫自己认真完成每一道自己会做的题,认真思考每一道自己不会的题。保证会做的最对,不会的问会。毕竟,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学不好,最着急的是自己。记住,不要放弃。
(二)做题不写过程。
后果:1、不会写过程;
2、 考试没有过程分;
3、 思考不严谨,导致做错或遗漏答案;
4、 难题没思路。
解决方案:把数学当作文来写,将思考的事情写成文字,用数学语言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每一个步骤从何而来,有何作用,写在纸上才能看得清清楚楚。同时,锻炼书写能力以及适当的排版都是对考试有所帮助的。简单题多梳理思路,遇到难题才不会手忙脚乱,按部就班的分块解决每一部分,多锻炼思维的逻辑性才能做到目无全牛,条理清晰。
(3)自我放弃。
解决方案:这类型的同学主要是在数学学习中没有找到自我成就感,在这种情况下要学好数学,就需要自身努力,相信自己,但家长和老师的鼓励也是非常重要的。
初二数学难点多,需要我们从开始就拿出百分百的努力打好基础,有针对性的补充不足之处,但有问题一定要及时问,要不然问题会越积越多,最终导致对数学没有信心,也就没有兴趣了。如果数学成绩要有较大的提高,当然还是需要努力,拥有目标——制定计划——实施——根据预定日期检验计划完成情况。
从教学中不难发现,不同的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数学学习问题可以归结为三点:畏难情绪、计算失误、逻辑混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一、畏难情绪
不少学生看到陌生题型就会退缩、逃避,甚至表现出一种畏惧情绪,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对学习的畏难情绪。而这种情绪在数学学习中体现得就更为明显。上了初中以后,数学从数字跨越到代数,从简单的点线面计算跨越到复杂的证明与推导,学生遇到难题的几率更为频繁。部分学生在难题的处理上收到过挫折或者不曾获得成功感,渐渐产生了畏难情绪。如何重塑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1.心理暗示:它真的很难吗?!其实它并没有这么难,都是我们学习过的知识,我再坚持多思考几分钟试试;
2. 端正态度,明确目标:我们做习题的目的是查缺补漏,是通过练习的错误发现自己掌握不够深刻的题型从容再有针对性地去攻克相关题型。问题的浮现总比问题存在却毫不知情来得更有意义;
3.冷静读题,回忆相关知识:所谓的难题,又或者让人产生畏难情绪的题,多是一种创新题,一种学生看着觉得陌生无从下手的题。这种时候建议学生冷静读题,逐一分析每个条件的作用,联想每个条件所涉及的理论,当你对知识点足够熟悉时,或许一个条件就足以让你找到解题切入点;
4.寻求小贴士,同学老师为你加油:当局者迷,有时思路较为混乱时难免会对显而易见的要点视而不见,不妨寻求同学老师的帮助,通过他人的提示尝试自己找到解题方法。
二、计算失误
常有优秀的同学考试失手是败给了计算,然而计算却是从小伴随我们长大,甚至要跟随我们一生的本领。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失误?又该如何去尽量降低计算失误所造成的遗憾?
1.寻找错误根源,牢记计算规则:所有的错误总是有原因的,如果每一次我们都归因为“失手”、“不小心”,这难免会有自欺之嫌。不管是作业、测验还是考试,但凡是涉及到计算错误的都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是计算过程中不明确运算规则吗?是抄错了数字符号,还是手比脑快写的跟想的并不一致?只有清楚自己的问题所在,才能有找到明确的应对方法,因此,不要再去逃避计算错误了,是不是一时不小心,希望你能更清楚,更了解你自己;
2.多一点强迫症,反复回头检查,适时利用“还原法”:计算总涉及琳琅满目的数字和符号,容易让人抗拒,但是再想想,你是否也同时在抗拒获得高分?数学,尤其是代数,需要那么一点强迫症,适时地回头检查,检查题目步骤是否抄错,检查去括号时有没有注意符号的变化,检查提取公因式时是否每个项都提取了等等,如此一来十几秒的检查时间,就可以保证到我们前面所花的时间都是有效的,能争取分数的时间。另外,代数的检查大可以采用“还原法”去检查,由于做题时只能按顺序解答,但检查时若能逆向地检查,倒序地检查,把我们所做的计算从结果还原到条件,我们就更容易通过不同的角度发现错误了;
3.不依赖计算器:不少学生讨厌计算,上初中后可以使用计算器无疑给这部分学生带来了便利,但是过分地依赖计算器会削弱我们自身的计算水平,甚至是不能使用计算器时连一些最基本最简单的数字的加减也增大了错误的可能性。对计算器的态度应是,无法口算也无法笔算时使用,考试时间紧迫时使用,即可以使用,但不依赖;
4. 适当的奖惩:当我们清楚了自己的问题之后,该做的就是逼着自己去改正。一而再地犯同一个错误的同学,可以适当地给自己一些惩罚,当然做得好的时候也有奖励,至于如何惩罚如何奖励,那就看你自己到底有多想把计算失误的坏毛病改正过来了;
5.多想想“如果??那么??”,明确自己的实力:或许你如果没有算错数,那么你就是全班前三名?或许你如果没有抄错题,那么你就能把这道难题完完整整地做出来?或许你如果没有计算失误,那么你就能上到你理想的高中?很多的如果,我们做的这些假设不是自欺,而是在合理的范围内假设,明确自己的实力,如果你还有不甘,那就改变吧孩子!
三、逻辑混乱
常见学生能口述出解题关键,或者顺利找到证明的方法,但偏偏在表达过程中出现逻辑混乱,导致无法把分数全部拿到手。我们该如何掌握答题的技巧?
1.夯实基础,牢记定理,理清每一步的因果关系:只有清楚每一步的理论依据,什么样的条件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我们才能谈得上表达。而表达最根本的仍是我们对相关定理的熟悉程度;
2. 适当做笔记,随时翻阅定理与公式:数学学习中要记的公式或定理并不多,但要完全记住却也总会需要一定时间,若能适当地做总结,选取属于自己的记忆方式,定能事半功倍;
爱华网www.aIhUaU.com网友整理上传,为您提供最全的知识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