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自从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后,房天益就爱上了编程。这位来自南洋模范中学科创班的高中生,以一己之力做出高中生社团活动集成平台Remix,上线不久就获得了可观的下载量。这位已经收获UC Berkeley计算机专业offer的少年极客,自信,松弛,在学习上颇有一套,而废寝忘食地编程,则完全是因为兴趣的引领。
文 | 李臻 摄影&视频制作 | 晓黒
编辑 | 闻琛
高中生开发App,能做到什么地步?前段时间,一个名叫Remix的App轰动了魔都学生圈,打开微信朋友圈,无论是学生、老师还是家长,都在转发关于Remix的内容。软件在苹果AppStore上线不久,下载人次迅速超过800。
正如小扎开始做脸书一样,Remix也是一款基于上海高中生活动及需求的社交平台,一个高中生社团活动的集成平台。在这里,不论大小学生组织都能脱离自己的圈子向外推广、壮大。同时,每位学生都能在这个平台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更令外滩君感到后生可畏的一点是,从写代码到App设计全都由一位名叫房天益的高中生制作完成。
房天益来自南洋模范中学的科创班,SAT2300、托福113的他已经拿到了UC Berkeley计算机科学专业的offer。除了不错的成绩外,外滩君听到最多的则是关于房天益的花美男的赞美,采访当天,他身着黑色衬衫马甲,发型干净利落,像是漫画里面的高冷男神,连与外滩君同去的摄像小哥也称赞他十分帅气。
初见房天益,并没有想象中张扬的性格,反倒有点内敛,但聊到编程时,他就打开了话匣子。他告诉外滩君,接触到编程和iOS软件开发大约在两年前的上海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当时要做一个software的项目,但是成员们都不会写程序,因此房天益决定自己动手查资料、研究。比赛这个契机让他接触到了编程,从那时起编程就变成了他业余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房天益看来,编程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只需要给他一台电脑,就可以创造出无限的可能性。
“虽说没有改变世界这么大,我只是想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比如说一个Remix,它就可以很好地去解决学生圈中的一些问题,帮助大家更好地完成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了解房天益的人告诉外滩君,他经常会在深夜两三点还在编程序,还会在这个点发信息给他的搭档,但是别人都要到第二天才会回复他。
B=外滩教育 F=房天益
“在未来,编程会变成像数学语文一样的一门课”
B:最初接触编程时引导者是谁?有选择专门的课程吗?还是自学、自己钻研为主?自学的话是以哪些方式为主呢?
F:最初并没有人引导我,是通过自己看书查资料,慢慢摸索钻研出来的。存储编程它需要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以及十万分的耐心。刚学习编程的时候每天花费八小时敲代码,做了一个非常简单的计算器,其中一个微小的变量未初始化 Bug 就会耗费我一个下午的时间去寻找。
其实在编程这一块,国内的百度搜索是根本找不到关于编程的 Reference 的,如果有问题,并不能很快地找到你想要的答案。因此必须要强迫自己克服语言障碍,学习用 Google, StackOverflow 等国外服务解决自己的问题。
另外,我也有在iTunes上听Stanford大学公开的网课,The Introduction to iOS Programming。现在我们App的团队已经扩大到15人,我们也会和美高的同学探讨一些问题。
B:之前看到你说过“其实我觉得programming在未来可能是就会像语文数学这样在学校,更加深入来教的一门课”,为什么这样说?你从什么时候或因为哪些事情产生“编程在未来会很重要!”的感觉?
F:当时参加这个比赛算是一个契机,突然让我觉得编程好像很重要。
其实我觉得计算机跟物理化学比起来有非常大的优势,比如说一个高中生或者初中生,想做一个化学家或者物理学家,很难在自己的这个年纪找到一个资源,去体验尝试,必须要有非常好的导师或者一个完善的实验室供你使用,物理也是如此。
但是学习计算机的话,只需要有一台电脑,就可以坐下来去创造一些新的东西,所以我觉得设置这门课在学校的话成本也不是非常高,而且现在慢慢地趋向于电子化,因此我觉得这个可以广泛地去推广。
其实computer science在美国已经是K12的一个项目了,只是中国好像还没有实现。其实中国很多人对computer science有一个误区,因为学校里教授的computer science课程比较死板,可能只会让学生去算一些非常简单的东西,包括一些算法啊。就比方说写一个程序,在屏幕上打一个※号,但其实computer science不是那么无聊的,可以让你去创造一些非常酷的东西,包括写App,也因为写App我才慢慢觉得它特别酷,从而在这件事情上切入计算机科技。
B:你对编程产生这么大的兴趣,有打游戏的作用吗?除了Remix,你之前还做了哪些项目或尝试?你会想去做一个游戏吗?
F:其实我不太打游戏,因为我觉得游戏都挺无聊的,我也不太会去刷朋友圈等社交软件,这一点上也为我节省了不少的时间。
接触编程以来最早做过一个帮老师批改作业的软件,有学生端和老师端,只能批改选择题,自己练手试试,所以我也没有特别大地去推广。
后来在哈佛公会上认识了我的partner,她自己创立了一个学生组织用来交换二手图书,叫做Booky Green,当时她想让我帮她做App,这是我们的第一次合作,到后来的Remix是我们的第二次合作。
平时生活中,有时候会想到说如果有这么一个游戏挺好的,但是并不会想办法去实现它,因为我写程序的话其实是想基于解决生活当中的一些问题出发的,但是我认为游戏好像还没有迫切到是一个社会问题,所以我暂时还没有想过要去设计一个游戏。
B:你觉得在学习编程的过程中,除了技术,对你思维方式的塑造和能力提高有什么帮助?
F:计算机其实是一件非常精密的技术,因为写程序不按照一个特定的逻辑或者说逻辑有漏洞的话就很容易产生bug,所以多多的练习对我的逻辑思维非常有帮助。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想到它各种的可能性,不是只是单一地想到一种可能性,有很多bug都是在不被期望的情况下发生的,必须要全方位地去考虑一个问题。
因为编程才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做一件事情会完全地投入进去做,不去管别事情。我一般在写Remix或者别的程序的时候基本上会写到晚上两三点,反正就是根本不睡觉的这种状态。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好习惯,但这样也锻炼了我短期内的爆发力,和做一件事的激情。
“宽松的成长环境,为我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B:你和爸妈平时的关系如何?他们的教育方式和与你的交流方式是怎样的?支持你的爱好吗?或是有一定程度的反对?有发生过钻研编程落下考试的事情吗?父母的态度如何?
F:我和爸妈的关系非常的好,因为我的家庭给我提供了一个更加宽松的环境,我爸妈从来不会要求我去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成就,或者要求我去完成什么,这一点来看我还是挺幸运的。
虽然说我这个年纪的孩子一般都不会跟爸妈有太多的交流,但正是因为这一点我和父母的关系非常好,我在学校发什么事情,都会和他们分享,包括做App学编程、交女朋友。一般我和女朋友出去之前都会告诉我的父母,不像很多家长一样会明确禁止。
当然也会有因为编程而落下课程的东西,很多时候写程序会在晚上思维比较敏锐,因此会熬夜写程序,偶尔在上课的时候会睡着。但是父母不太会管教我,他们只会去管我一些大是大非的事情,他们比较相信我,从小就不会过多地去干预我的学习成绩,因为他们觉得我自己可以搞定。也因为这一点,我觉得我还是一个比较自觉的人,平时做一些事情会有自己的想法和安排。
B:在没有父母管教的情况下,你花时间的方式和别人有什么不同?除了上课。有哪些必须的课外班,哪些你自己的活动?你如何挤出时间做自己的事情?
F:第一点我觉得还节省蛮多时间的,就是我不太爱玩游戏,我觉得游戏都挺无聊的,也不太会去刷朋友圈等社交软件;第二点就是有些同学会在上课的时候写作业,但是我在学校里面不写作业,要写也会回家写,我觉得在学校里写作业比较浪费时间。
另外听课的话我会着重听我比较弱势的科目,比如数学课,就会很认真去听,但是像强势学科英语就不会那么认真去听,但是我会在课上去看一些对自己真正有用的东西,会去补充一些自己不会的东西。我觉得大部分的家长都不太喜欢自己的孩子这样子,但是我觉得对于我个人来说这一点对我帮助还是挺大的,因为我不会把时间花在那种没有意义的事情上。
课外活动的话其实还好,担任Techomedia PR Core, Booky Green的技术部部长,另外我比较喜欢出去骑车,平时会和别人一起骑车去很远的地方,我上次还骑到了崇明。我的性格是喜欢去探索一些未知的东西,因此我也比较喜欢去旅行,在之前的假期里和家人一起去过日本、欧洲、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等一些热门城市。比较喜欢的城市是香港,因为我觉得这个城市是中式里又掺着非常多的西式的风格,比如说香港的路名也会比较有不一样的感觉。
B:南洋模范中学是一个理科强势的名校,在这所学校中,学业压力不会轻松,你的成绩怎么样?你是如何“搞定”你的学业的?在课堂之外,你还会钻研哪些问题?
F:从小时候开始成绩就挺好的,大概第一名第二名的样子,初中高中大概年级前二三十名这样子,高二因为在准备SAT和托福,成绩没有以前那么好了。
我的强势学科应该是英语,爸爸在外企工作,英语很好。受爸爸的影响,我英语其实从小开始就很好,而且从小就对英语比较感兴趣,小时候就会看一些英文的网站,而且并没有上过太多的补习班。小学之前上过一个剑桥英语,初中六年级的时候上了一个新概念英语,SAT也只上了一个月。
在学校里学习压力还挺大的,尤其是我还是科创班,高一高二的时候就会领先别的班去学习一些新的知识,所以学习压力也会更大。
除了学校的作业以外,我比较喜欢刷课外的题,比如说什么五星级题库,物理、数学题典之类的。我一直以来的学习方法其实是,我认为我会的知识就不会花时间再去做,我会把更多时间用来做一些我不熟练的东西或者说我不会的东西,比如,英语是我的强势学科,相比来说我的理科并不是特别好,所以我会在理科方面进行大量的刷题。这也是一直以来我认为比较适合我的学习方式。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商业和科技的结合”
B:为什么会想到做一个这样的App呢?
F:我的另外一个合作小伙伴,她和学生圈里的人比较熟悉,她认为学生圈里面其实很多事情效率非常低,比如说要办一个活动,学生其实很难去找到一个合作方或者是场地,所以我们在想是否能够让各个学生组织都更好地配合进来。
还有一个原因是还有一些小的组织,其实他们的leader都非常优秀,但是他们只有微信公众号这样一个单一的宣传方式,所以在没有一些follow的情况下去推广一些活动特别不容易,不像大组织一发出来很多人都会帮忙转发。我们觉得每一个社团不管大小,都应该被大家知道。我们也希望在活动方面给更多同学一个参考,不用让他们徘徊在各个公众微信号中。
目前1.0这个版本我不是特别满意,因为在做这件事之前我没有深思熟虑过它的功能应该怎么做,2.0现在已经全部设计好,大概会在5-6月份上线,这个才是我比较满意的版本。2.0上线后,大家还可以发起一个活动策划,并邀请别人来和你一起加入。
B:这个App前期做了多少准备?花了多长时间完成的?在做UI方面和用户体验这些,最初你会向谁寻求指导?还是自然就研究出来了?
F:我大概是从去年年初开始接触iOS编程的,这一年里也一直在操练,做准备,如果只是做App的话大概花费了30-40天的时间。
因为要设计App,所以也参考了别的一些App,有一些App对我的创作也有影响,比如说知乎和一些其他做活动的App。
设计方面其实都是我自己写的,但是我经常会上一个设计类的网站,叫做Dribbble,它是我蛮多灵感的来源。
B:未来你还打算做些什么?你为自己构画的未来图景是怎样的?
F:我大学选的也是计算机专业,所以我相信在大学里可以有机会去学习一些真正可以算得上是顶尖的计算机技术。
其实我认为未来的趋势是商业和科技的结合,我觉得这样的人才是最顶尖的,所以我可能会往这条路去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再去补充一些商科的知识。
未来可能不会继续读研究生,因为我觉得自己不会很适合学术类的东西,与那种研究计算机内部构造的人相比,我更喜欢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可能毕业之后会在美国工作几年。
B:如果之后有学弟学妹想要自学编程,你有什么网站或书籍推荐吗?
F:我平时比较爱用的App有网易新闻和知乎,在知乎上面我会关注一些严肃的人,他们会给我一些不一样的想法,包括一些社会事件,以及这个事件发生背后的事情,感觉挺开阔眼界的。
另外我还比较推荐的网站有国外版的知乎Quora,Kickstarter,Stack Overflow等一些编程网站,设计方面比如我刚才提到的Dribbble。我在学习编程的时候看过一本叫做《Objective-C程序设计》的书,这本书对我的帮助也是很大的,如果大家想要学习编程,也可以买来做参考。
“我是学shen”往期回顾
◆被四所美国名高中录取的上海女孩,一心想去国外读书的原因居然是……
点击关键字阅读外滩教育2000+篇优质文章
探校录|少年书房|家长课|数学思想
学英语|大考场|美高党|国际课程
小留学生日记|批判性思维
钢琴课|酷老师|写作课|牛娃录|排行榜
喜欢就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