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好的数学课应该是高效的、充实的,涉及知识、思维、文化等多个层面,这样的课堂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教师应该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在课堂教学的关键处反复追问,用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提升,从而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完美统一,实现教材普遍性与学生特殊性的有机结合,有效化解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矛盾,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主观能动性,让教学更有效。前段时间,听了一节数学课,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在这堂课上,我发现了许多亮点,也在课后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创设情境,抓住本质
数学教学中,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精心设计妙趣横生的情境,能够烘托课堂气氛,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牵动学生的学习情感,使学生心理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三角形的面积”这堂课上,教师以“曹冲称象”为情境导入新课。刚开始,许多听课教师都不理解,为什么要将语文学科的文章引入数学课堂?教师出示“曹冲称象”的题目后,学生兴致很高,争先恐后地讲述这个故事。故事结束后,教师提问:“为什么曹冲能够称出大象的重量?”学生纷纷回答,答案五花八门。
之后,教师稍微提示了一下,马上有学生回答:“曹冲把大象的重量转化为石头的重量,通过石头的重量得出了大象的重量。”教师接着追问:“这说明什么呢?”这个问题顿时化解了听课教师心中的谜团——这一情境的设置,不仅告诉学生要认真动脑筋,更渗透了数学学科中的转化思想,为后面学习“三角形面积”做了很好的铺垫,教师的情境创设抓住了数学学科的本质。
深度追问,引导思考
在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时,教师的多次追问帮助学生突破了学习的难点。教师根据教材的编排,并没有采用割补平行四边形的方法,而是用拼摆两个同样三角形的方法。这个方法的推导过程简单,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
课堂上,每个小组准备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教师提出明确的操作和探究要求:“用两个相同的三角形拼一拼,能拼出什么图形?拼出图形的面积你会计算吗?”这个问题明确地告诉了学生“拼”的方法。
生:我们刚才将两个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这两个三角形是怎样的?
生:是相同的。
师: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生:形状和大小都相同。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在教师提出这个问题后,学生上台展示了自己的实践过程。通过一系列的追问,教师让学生明白,必须是完全相同的两个三角形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同时,这里还暗含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真是一石二鸟。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中,围绕教材的核心知识追问学生,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体验和感悟核心知识,进而形成重要的数学思想。
曾经听过另一节课,学生在黑板上拼摆出平行四边形后,教师没有强调“拼成后”,也没有让学生思考平行四边形与两个三角形的关系,而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三角形的底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三角形的高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由此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就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其实,教师应该重视学生拼摆的过程,专注其中的几个关键点,让学生多思考、多表达,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此外,当学生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成长方形时,教师也应该让学生多观察,思考直角三角形与长方形的关联,以及这种拼摆的特殊之处。这种方法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得更加深入,让学生领会用“割补折叠”的方法推导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实践应用,拓展视野
在实践应用环节,教师的问题设计层层推进。
问题1:求一条红领巾的面积。
教师没有出示任何条件,而是启发学生,让学生思考求红领巾面积需要知道的条件。学生经过探究,提出应该知道红领巾的底和高。于是,教师顺理成章地告诉学生这些条件,让学生继续解决这个问题。
问题2:求三个不同三角形的面积。
教师给学生出示了三个不同的三角形,其中一个给出了多余条件。教师故意制造“麻烦”,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从而深刻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中的底和高是相对应的”这一知识点。
问题3:如何用一个三角形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拼摆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来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在之后的环节,教师大胆地进行深层次追问:只用一个三角形,如何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教师在学生思考的粗浅处牵一牵、引一引,引领学生再次探索,这样能激发、启迪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同时也可以为后面的教学进行铺垫。
问题4:《九章算术》中的数学问题。
教师向学生出示《九章算术》中关于三角形面积计算的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通过这一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数学成就,拓宽学生视野、渗透数学文化。
(来源:中国教师报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