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许多诗词中既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又蕴涵着丰富的物理知识。我们在欣赏这些诗词时,不仅要挖掘诗词的思想内涵,而且应探讨诗词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自然规律。
吟诵着优美诗句,学学物理知识,更有利于提高学习语文和物理的兴趣。
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太阳光有七色,波长在380纳米——780纳米之间。清晨大气层中的雾气较重,其中波长较长的红光衍射能力最强,故穿过雾进入人眼的成份较多,因此在早晨看到太阳是红彤彤的,当旭日冉冉升起,它发出的霞光照在江面上,将江水浪花映照得“红胜火”。
在可见光中,人对绿光的视觉最敏感。绿光给人以清新明快之感。当“春风又绿江南岸”时,两岸青山披绿,空中蓝天白云,它们倒映在风平浪静的水里,绿更浓,天更蓝。
2.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明月当空,皎浩的月光照在平静的湖面上,经反射后在水中形成一美丽的倒影,类似平面镜成像。月光经反射进入人眼,人才看到倒影。在近水楼台的人最容易接受这些光,欣赏这良宵美景,而远离水面的人,由于反射光被亭台楼阁所挡,自然难饱眼福。
向阳花木,受到阳光照射,周围温度较高,植物接收到的太阳的光能较多,故生长迅速,根深叶茂,花红叶绿,最早报知春的信息。而背阳植物吸收光能相对偏少,生长迟缓,春的步伐也来得晚些。
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地球半径六千四百公里,周长约四万公里,合市制八万里。地球每天自转一周,人也随地球“日行八万里”。在地球上遥望银河,肉眼可见的恒星可达六千多个,这仅仅是银河系中数亿个恒星中的一小部分,银河系外边还有大量河外星云,“一千河”泛指广袤的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人类发射的阿尔发磁谱仪,目前已升入太空“巡天”,探索宇宙中的反物质和暗物质,将人类的视野引入“一千河”的更深层次。
4.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夏季,由于地面受太阳光的强辐射,地面的湿热,空气急剧膨胀,空气由于密度变小而迅速上升,形成很强的湿热气流。上升气流到达低温的 高空,就迅速变成饱和汽,形成黑黝黝的乌云。气流的急剧流动又形成大风,故暴雨之前往往“风满楼”。飓风驱动云层急剧运动,云层中的强电场使空气电离发生火花放电,隆隆的雷声,闪闪的电光,大有“城欲摧”之势。
5.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这是唐朝诗人张若虚写的长诗《春江花月夜》中的四句。中宗神龙(705~707)年间,他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这首《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千百年来流传,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诗篇的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春花、春月、春夜,这几种事物集中体现了自然与人生最动人的美景,构成了奇妙的艺术境界,描绘出一幅春江月夜的美丽画面。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潮浩瀚无涯,气势宏伟;明月随潮共生,景象壮观。这两句诗在艺术上是千古绝唱,在科学上也说明了海潮与月亮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月有盈亏圆缺”,海有涨潮落潮,大海中的海水每天都按时涨落起伏变化。古时,人们把白天的涨落称为“潮”,夜间的涨落叫做“汐”,合起来叫做“潮汐”。潮汐现象使海面有规律的起伏着。
更多其他学科的学习方法以及记忆法研究,将陆续在我的网络公开课以及微信朋友圈和大家共享,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