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2
月2日美国芝加哥大学成功启动了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将两颗原子弹先后投在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1954年苏联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奥布灵斯克核电站。在1945年之前,人类在能源利用领域只涉及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二战时,原子弹诞生了。人类开始将核能运用于军事、能源、工业、航天等领域。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日本、以色列等国相继展开对核能应用前景的研究。
世界能源的现状
当然人类主要利用核能进行发电。能源是人类生存与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然而随着世界经济持续、高速地发展,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逐渐加深,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当前世界能源消费以化石资源为主,其中中国等少数国家是以煤炭为主,其它国家大部分则是以石油与天然气为主。大规模使用化石燃料至今,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全球气候。据气象学家估算,陆地植物每年经光合作用固定的二氧化碳为200亿—300亿吨。上述仅化石能源人为燃烧就产生二氧化碳370
亿吨,环境污染已经到了地球难以承受的程度。核能是未来解决能源结构的关键。核电大战的现状核能的利用已经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截止2009年7月底统计资料,世界上已有运行核电机组441座(包括5座长期关闭机组)、在建核电机组52座,核发电占世界总发电的16%,世界上已经有近12000堆年的核电运行经验,
运行核电机组的平均年龄为“25岁
”。
由图可知世界核电主要分布在北美、欧洲、日本和韩国。核能是个双刃剑有利有弊
核能作为一种高效的能源,是不能放弃的。首先,核能发电不像化石燃料一样向大气排放大量的污染物质,这样就避免了大气污染的问题和一系列诸如温室效应等打破自然调节能力的不良效应;然后,核能发电所使用的铀燃料,除了发电外,没有其他的用途,核燃料能量密度比起化石燃料高上几百万倍,故核能电厂所使用的燃料体积小,运输与储存都很方便,一座1000万瓦的核能电厂一年只需30公吨的铀燃料,一航次的飞机就可以完成运送;最后,核能发电的成本中,燃料费用所占的比例较低,核能发电的成本较不易受到国际经济情势影响,故发电成本较其他发电方法为稳定。因而,面对当今的环境问题和化石资源短缺问题,核能势必是我们获得能源的首选途径。但核能的利用也存在着风险,给我们带来了不少担忧。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核能利用过程中产生的高低阶放射性废料以及核燃料,虽量不大但其放射性依然会给我们带来致命的危害,前些时间的日本大地震以及伴随的超强海啸,导致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不同程度的污染几乎散播全球,让人不禁想起上个世纪80年代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带来的无尽灾难;其次,核能的发热效率是很高的,但是有效的能被人类吸收加以利用的部分却较少,这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带来了一定热污染;再次,核能发电站投资大,风险高,一旦建立则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确保它的运转;最后,和作为当今的一个主题,常与战争联系到一起,近年来伊朗、朝鲜核问题都引发了一定的政治分歧,给世界和平带来了隐患。以上问题是需要我们深思并且加以防治的、约束的方面,值得世界人民都去关注、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