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派兵去山东”。
115师主力挺进泰西
八路军115师师部、师直属队、343旅686团等组成东进支队,陈光任司令员,罗荣桓任政治委员。东进支队在115师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的率领下挺进山东。
从1938年底开始,日军增强驻山东的兵力,组建第12军,下辖第5、第21、第114师团、独立混成第5旅团、骑兵集团等部,占据着山东大部分城市和交通要道,并开始向乡村渗透。
1939年3月,我东进支队由河南与河北交界地区进入山东,随后抵达东平无盐村。12日,在东平的夏谢村召开部队干部会议。罗荣桓指出,东进支队的任务就是创建泰西抗日根据地,依山(泰山)、傍湖(东平湖)向外发展。
1939年3月,东进支队智取汶上草桥伪据点,俘伪军一个中队。当时,115师以一部骑兵深入敌占区,侦察敌情。战士们身着日本军大衣,骑着缴获来的大洋马,伪装成日军来到草桥伪据点。
115师骑兵连长叽里呱拉地讲着“东洋话”,命令伪军集合。伪军见“皇军”来到,急忙列队,我骑兵连趁机包围据点,并将伪军全部俘获。“草桥阅兵”的故事,后来在泰西群众中广为流传。而我军的这次智取行动,在当年刚创办不久的《大众日报》上也有报道。
1939年4月,东进支队在肥城阎王桥、东平香山、宁阳葛石店、泰安鱼池村等地连续打击日伪军,均获重大胜利,累计歼灭日伪军近千人,极大鼓舞了抗日干部和群众的热情,也引起了敌人的恐慌。
115师曾在平型关战役中重创日军,打败日本侵华精锐部队坂垣师团。自平型关大战之后,日军就四处寻觅我115师主力,并想方设法一举消灭。
听闻115师主力来到山东,日军又恨又喜。1939年5月初,日军驻山东最高指挥官、第12军司令官尾高龟藏纠集两个旅的主力及济南、泰安、兖州、肥城、平阴、东阿、宁阳、长清等十几个城镇的日军共5000余人及伪军一部,配备汽车、装甲车100余辆,大炮100余门,分9路“扫荡”泰西地区,寻找115师主力决战。
从5月2日至8日,日伪军首先对大汶河南岸的东平、汶上地区进行“扫荡”,9日开始以“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战术向肥城以南、汶河以北推进,逐步形成合围。10日,日军继续推进,紧缩合围圈。
1939年5月19日的《大众日报》曾经这样报道:“日寇自本月5日起,开始向我侧翼'扫荡',9日向我肥城山区进攻,一面修筑公路,逐步推进,紧缩我军占领地区……”
我115师除留下第686团两个营在原地坚持斗争外,师机关、直属队、津浦支队向大峰山区转移,山东纵队第6支队向平阴、东阿转移。但随着日军向中心推进,并控制山外各要口,形成封锁圈,115师师部、第686团、津浦支队、冀鲁边第7团、山东纵队第6支队等部和中共鲁西区党委、泰西地委等党政机关,共3000余人未及时转出外线,被包围于肥城东南陆房周围纵横各约10公里的狭小区域内。这一地区,地形像一个脸盆,周围山势不高,无法隐蔽大部队。
陆房村地处济(南)兖(州)公路以西,三面环山,西邻大董庄;西南接肥猪山、岈山;北傍黄土岭、黑峪;东接凤凰山、蛤蟆山;东南面是开阔的小平地,115师师部就驻在陆房村附近。
5月10日,115师令686团在内线牵制敌人,其余部队分路向外转移。但行至途中,师部等均遭敌机动部队阻击,除6支队因道路熟悉转移出外,其余部队均转移未成。